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题(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题(有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光纤通信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 A.石墨 B.石英 C.石灰石 D.高纯硅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S>C>Si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 Fe NaOH溶液 说明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D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 ‎ ‎3.镁铁混合物13.‎8 g溶解在足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其还原产物只有一氧化氮(0.3 mo1),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足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A.‎26 g B.‎28 g C.29.‎5 g D.29.‎‎1 g ‎4.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C.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D.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 ‎5.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得肥皂 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6.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铜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盐酸 大理石 浓硫酸 ‎ ‎ ‎7.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与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SO2通入石灰水 B.NaOH溶液滴入NaHCO3溶液 C.硫酸中加入锌粉 D.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8.下列物质既能通过与Cl2化合反应制取,也能通过与盐酸反应制取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ZnCl2‎ ‎9.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 选项 ‎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氧化性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B 电镀时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可在铁的镀件上镀铜 C 往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未知溶液一定含有SO42﹣‎ D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 明矾可用作生活用水的消毒剂 ‎10.足量的铝与20mL 1.0mol/L的下列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11.下列陈述I、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表述I 表述II A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C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O3-‎ 溶液中不能存在大量I-或S2-‎ D 将淀粉与KCl混合液装于半透膜内,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5min后取烧杯中液体,加碘水变蓝色 ‎ 半透膜有破损 ‎12.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内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14.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用CO2鉴别Na[Al(OH)4]溶液和Na2SiO3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15.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S、N所形成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水滴石穿”是因为CaCO3与CO2、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C.常用作水处理剂的KAl(SO4)2和漂白粉都是强电解质 D. 232Th 转变成233U是化学变化,233U和235U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二、非选择题 ‎16.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   G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⑤   ‎ ‎(3)写出 乙+D的化学方程式   .‎ ‎17.减少CO2的排放以及CO2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用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铵盐,是减少CO2排放的可行措施之一.‎ ‎①写出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铵盐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 ‎②分别用不同pH的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CO2脱除效率与吸收剂的pH关系如图Ⅰ所示,CO2脱除效率与吸收剂的pH关系是 .烟气中CO2的含量为12%,烟气通人氨水的流量为‎0.052m3‎/h(标准状况),用pH为12.81的氨水吸收烟气30min,脱除的CO2的物质的量为 (精确到0.01).‎ ‎③CO2脱除效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Ⅱ所示.从‎40℃‎到‎45℃‎脱除CO2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 .‎ ‎(2)将CO2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合成气用于制备甲醇的反应为2H2(g)+CO(g)CH3OH(g)△H=﹣90.1kJ/mol.‎ ‎①在T℃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甲 乙 丙 起始反应物投入量 ‎2mol H2、l mol CO ‎1mol CH3OH ‎2mol CH3OH 平 衡 数 据 c(CH,0H)/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ZkJ x y z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a1‎ a2‎ 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編号).‎ A‎.2c1>c3 B.|x|+|y|<‎90.1 C.2p2<p3 D.a1+a3<1‎ ‎②在T℃、恒容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6.0×10﹣3(kPa)﹣2.若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p(CH3OH)=24.0kPa,则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8.溴化钙是一种溴化物,用于石油钻井,也用于制造溴化铵及光敏纸、灭火剂、制冷剂等.制备CaBr2·2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与液溴的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 .‎ ‎(2)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 ‎(3)试剂M是 ,加入M的目的是 .‎ ‎(4)操作Ⅱ的步骤为蒸发浓缩, 、洗涤、干燥.‎ ‎(5)将氨气通入石灰乳,加入溴,于‎65℃‎进行反应也可制得溴化钙,此反应中还会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制得的CaBr2·2H2O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纯度:称取‎5.00g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得到‎2.00g固体.则CaBr2·2H2O的质量分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Ca﹣40 Br﹣80 H﹣1 O﹣16)‎ ‎19.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 ③常温下,若电解‎1L0.1 mol·L-1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④写出过量的E与F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参考答案 ‎1.B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根据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进行解答.‎ 解答:解:A.二氧化硅不是由碳制成的,故A错误; ‎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是由石英经特殊工艺制成,故B正确;‎ C.石灰石高温锻烧生成生石灰,不是制光导纤维的原料,故C错误;‎ D.硅常用于半导体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硅及化合物的组成和用途,题目简单,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 ‎2.C ‎3.D 试题分析:分别设铁和镁的物质的量,结合电子守恒计算,注意铁被氧化为三价铁。‎ ‎4.C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分析:H2S 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SO2+2H2S=3S↓+2H2‎ 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减弱,但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二氧化硫过量,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酸性逐渐增强,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硫112mL,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硫化氢为0.01mol,通入336mL二氧化硫时,亚硫酸的浓度与原氢硫酸浓度相等,二者都是二元酸,溶液中亚硫酸pH值更小,故亚硫酸的酸性更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b点为中性,只有水,导电性最差,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硫112mL,n(SO2)==0.005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硫化氢为0.01mol,通入336mL二氧化硫时,溶液中亚硫酸为0.01mol,亚硫酸的浓度与原氢硫酸浓度相等,二者都是二元酸,溶液中亚硫酸pH值更小,故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更强,故B错误;‎ C.ab段pH在增大,由酸性到中性,则发生的反应是SO2+2H2S=3S↓+2H2O,故C正确;‎ D.由图可知,112mLSO2与硫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则n(SO2)==0.005mol,由方程式可知n(H2S)=0.01mol,则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硫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图象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B选项中应根据溶液物质的浓度相等时pH大小进行判断,学生容易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5.D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硅和二氧化硅;肥皂、合成洗涤剂.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 B.根据皂化反应原理分析;‎ C.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不活泼的金属被保护;‎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答:解:A.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故A正确;‎ B.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故B正确;‎ C.海轮外壳上镶人锌块,和铁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锌做负极被腐蚀,正极铁被保护,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减排,油脂的水解,原电池原理,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难度不大.‎ ‎6.D 考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气体的收集.‎ 分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液体与固体(或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制备装置,并且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再进一步考虑选项中气体的净化是否合理,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A.NO2与NaOH反应而被吸收,不能用NaOH溶液净化,故A错误;‎ B.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而本实验没有加热,故B错误;‎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且不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水分,并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综合及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气体的制备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7.B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氧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二氧化硫过量生成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钙过量生成亚硫酸钠;‎ B、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解答:解:A、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二氧化硫过量则生成亚硫酸氢钙,2SO2+Ca(OH)2═Ca(HSO3)2,氢氧化钙过量则生成亚硫酸钙,Ca(OH)2+SO2═CaSO3↓+H2O,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B、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物用量与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 C、锌稀硫酸则生成氢气,H2SO4+Zn═ZnSO4+H2↑;锌与浓硫酸则生成二氧化硫,Zn+2H2SO4‎ ‎(浓)ZnSO4+SO2↑+2H2O,硫酸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D、氯化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若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之间反应物量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不同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具体的反应产物的不同,属于物质之间反应的探讨.‎ ‎8.D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Cl2有强氧化性,当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与盐酸反应考虑金属活动性顺序据此回答判断.‎ 解答:解:A、金属铜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铜,能用Cl2跟金属直接化合制取,但与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 B、金属铁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用Cl2跟金属直接化合制取,故B错误;‎ C、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C错误;‎ D、金属锌和氯气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和金属的活泼性,比较基础,清楚常见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 ‎9.B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电解原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分析:A、二氧化硫化合价居硫元素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结合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B、电镀阴极是溶液中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作阴极可以实现镀铜;‎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稀硝酸会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D、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净水但不能消毒.‎ 解答:解:A、二氧化硫化合价居硫元素中间价态,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表现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结合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正确但无因果关系,故A错误; ‎ B、电镀阴极上是溶液中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作阴极可以实现镀铜,有因果关系,故B正确;‎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稀硝酸会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无因果关系,故C错误;‎ D、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净水但不能消毒,陈述Ⅱ错误无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性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电镀原理分析,离子检验方法的应用,盐类水解分析判断,注意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0.D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或稀硫酸均是产生氢气,且都是铝作还原剂,所以产生的氢气相等。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NO和水,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所以产生的NO最少,答案选D。‎ ‎11.D A.SiO2不导电,是制光导纤维的原料;故A错误;‎ B.SO2的漂白性是和有色有机物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SO2和单质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不能与I-或S2-共存,碱性条件NO3-与I-或S2-能共存,故C错误;‎ D.淀粉是高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若烧杯中液体,加碘水变蓝色 ,说明有淀粉进入烧杯的水中,一定是半透膜有破损,故D正确,故选D。‎ ‎12.B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故A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故B正确;‎ C.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 D.CO2 也能和Na2CO3反应,故D错误;故选B。‎ ‎13.D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A正确;‎ ‎ B.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 C.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检验氨气时应该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D错误. 故选D.‎ ‎14.A 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则二氧化硫与BaCl2不反应,但硫酸钡不溶于酸,可发生三氧化硫与氯化钡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正确;‎ B.Ca(OH)2溶液与Na2CO3和NaHCO3均能生成白色沉淀CaCO3故B错误; ‎ C.CO2与Na[Al(OH)4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CO2与Na2SiO3生成H2SiO3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C错误;‎ ‎ D.Br2(g)和NO2均能把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而使粉试变蓝,故D错误;故选A。‎ ‎15.B ‎【ks5u解析】 A.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所以A错误;‎ B.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所以溶解了CO2的雨水能把石头穿透,所以B正确;‎ C.漂白粉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所以漂白粉不属于电解质,所以C错误;‎ D.核反应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所以D错误;故选B.‎ ‎16.(1)HCl;FeCl3;‎ ‎(2)2Na+2H2O═2Na++2OH﹣+H2↑;2Fe2++Cl2═2Fe3++2Cl﹣;‎ ‎(3)Cl2+2NaOH=NaCl+NaClO+H2O.‎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由反应①可知,D为NaOH,气体甲为H2;氢氧化钠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故金属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3,故物质G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HCl物质F 物质G,可知金属C为Fe,物质F为FeCl2,物质G为FeCl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由反应①可知,D为NaOH,气体甲为H2;氢氧化钠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故金属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 ‎,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3,故物质G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HCl物质F物质G,可知金属C为Fe,物质F为FeCl2,物质G为FeCl3,‎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为HCl,G为FeCl3,‎ 故答案为:HCl;FeCl3;‎ ‎(2)反应①为Na和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反应⑤为氯气氧化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2Fe2++Cl2═2Fe3++2Cl﹣;‎ ‎(3)乙为Cl2,D为NaOH,乙+D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物质的特性如颜色为突破口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体会.‎ ‎17.(1)① CO2+NH3·H2O═NH4HCO3;‎ ‎② CO2脱除效率随吸收剂的pH增大而增大;0.14mol;‎ ‎③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2)① 选D;‎ ‎② 44.4%;‎ ‎(1)①氨水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故答案为:CO2+NH3·H2O═NH4HCO3;‎ ‎②根据图1分析,CO2脱除效率随吸收剂的pH增大而增大;因为烟气通人氨水的流量为‎0.052m3‎/h(标准状况),所以30min通入的烟气中含二氧化碳体积为‎0.052m3‎/h×0.5h×12%=‎0.00312m3‎,则物质的量为=0.14mol,故答案为:CO2脱除效率随吸收剂的pH增大而增大;0.14mol;‎ ‎③因为温度高生成的碳酸氢铵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从‎40℃‎到‎45℃‎脱除CO2效率降低,故答案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2)①A、甲、丙相比较,把甲等效为开始加入1molCH3OH,丙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H3OH(g)CO(g)+2H2(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2c1<c3,故A错误;‎ B、由题目可知生成1molCH3OH的能量变化为90.8kJ,甲、乙平衡状态相同,令平衡时甲醇为nmol,对于甲容器,a=90.8n,等于乙容器b=90.8(1﹣n),故a+b=90.8,故B错误;‎ C、比较乙、丙可知,丙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乙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H3OH(g)CO(g)+2H2(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2p2>p3,故C错误;‎ D、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则α1+α2=1,由C的分析可知α2>α3,所以a1+a3<1,故D正确,‎ 故选D;‎ ‎②由 2H2(g)+CO(g)CH3OH(g)起始反应物投入量2mol H2、l mol CO,设开始时氢气压强为2P,CO压强为P,‎ 开始(mol) 2P P 0‎ 转化(mol)48.0 24.0 24.0‎ 平衡(mol)2P﹣48 P﹣24 24‎ Kp==6.0×10﹣3(kPa)﹣2,解得P=34.0kPa,则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0%=44.4%,故答案为:44.4%;‎ ‎18.(1)防止液溴挥发,降低原料利用率;‎ ‎(2)Fe、Fe(OH)2 、Fe(OH)3;‎ ‎(3)HBr;除去过量的Ca(OH)2;‎ ‎(4)冷却结晶、过滤;‎ ‎(5)3Ca(OH)2 +3Br2+2NH3 3CaBr2+N2↑+6H2O;‎ ‎(6)94.40%.‎ 解:Fe与溴单质反应生成FeBr2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过滤得到滤液中主要CaBr2 ,在滤液中加HBr中和多余的氢氧化钙,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aBr2·2H2O晶体;‎ ‎(1)溴单质受热易挥发,所以控制反应在较低温度不能超过‎40℃‎进行,防止液溴挥发,降低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为:防止液溴挥发,降低原料利用率;‎ ‎(2)滤渣中除了是的氢氧化亚铁,还有剩余的Fe,和氧化生成的氢氧化铁,所以滤渣的成分可能是Fe、Fe(OH)2 、Fe(OH)3,‎ 故答案为:Fe、Fe(OH)2 、Fe(OH)3;‎ ‎(3)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过滤得到的滤液含有溴化钙和氢氧化钙,加溴化氢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钙,则加入的M为HBr,‎ 故答案为:HBr;除去过量的Ca(OH)2;‎ ‎(4)从溶液中提取固体溶质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 ‎(5)氨气通入石灰乳,加入溴,在‎65℃‎反应生成溴化钙、氮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OH)2 +3Br2+2NH33CaBr2+N2↑+6H2O,‎ 故答案为:3Ca(OH)2 +3Br2+2NH3 3CaBr2+N2↑+6H2O;‎ ‎(6)称取‎5.00g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得到‎2.00g固体,则生成的固体为碳酸钙,‎ 设样品中CaBr2·2H2O的质量为xg,‎ CaBr2·2H2O~Na2CO3~CaCO3,‎ ‎236 100‎ xg ‎‎2.00g 则x==‎4.72g,‎ 则CaBr2·2H2O的质量分数为×100%=94.40%,‎ 故答案为:94.40%.‎ ‎19.(1)Na>Cl>F   (2)HClO4>H2SO4 (3)H2O2+2Fe2++2H+=2Fe3++2H2O (4)①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 取少量A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0.01mol ④ AlO2-+4H+=Al3++2H2O (5)S2O+4Cl2+5H2O===2SO+8Cl-+10H+‎ 考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无机推断 答案:(1)Na>Cl>F   (2)HClO4>H2SO4 (3)H2O2+2Fe2++2H+=2Fe3++2H2O (4)①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 取少量A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0.01mol ④ AlO2-+4H+=Al3++2H2O (5)S2O+4Cl2+5H2O===2SO+8Cl-+10H+解析过程: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①是H;②是O;③是F;④是Na;⑤是Al;⑥是S;⑦是Cl。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这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F; (2)元素的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S、Cl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 (3) H2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O2+2Fe2++2H+=2Fe3++2H2O; (4)本题的突破点为“B为黄绿色气体”,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根据图示可知:A是NaCl ;B是Cl2;C是H2;D是NaOH;E是HCl;G是Al;F是NaAlO2。 ①NaOH溶液与Al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为Cl-,检验Cl-的方法是取少量A溶液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或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含有Cl-; ③NaCl溶液电解的方程式是:2NaCl+2H2OCl2↑+H2↑+2NaOH ,电解后pH=12,则c(NaOH) =0.01mol/L,n(NaOH)=0.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NaOH,转移1mol电子。由于生成了0.01molNaOH,所以转移电子0.01mol。 ④过量的E与F溶液,即过量的盐酸与NaAlO2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 NaAlO2+4HCl= AlCl3+NaCl+2 H2O,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还原性较强)应为Na2S2O3,被氯气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