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2015-2016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方城县2015-2016高二生物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二月份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 ‎1.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无直接关系的是( )‎ ‎ ①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②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 ③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疾病 ④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2.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 ‎④体温平衡  ⑤CO2-O2平衡 A. ‎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4.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 )‎ ‎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 ‎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 ‎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 ‎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5. 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11 -‎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6.右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7.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11 -‎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 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8.下面是有关体液和细胞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注:√表示输入;×表示不输入;+发生免疫反应;-未发生免疫反应。‎ A.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 B.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 C.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D.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比,可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 ‎9.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10.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11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11.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12.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各点距离: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 11 -‎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3.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B.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C.想验证促性腺激素对鸟类繁殖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 D.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 ‎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 ‎1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绿豆次之。(据《齐明要术》) ‎ ‎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 D.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每蓝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16.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上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 11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E6 Y! K4 O& b. W& ]) A4 G, H3 c D.①②④‎ ‎1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环境的最大负荷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左右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c点之后 D.若图示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环境阻力出现在e点后 ‎18.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19.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11 -‎ A. cd段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自然界中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20.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S1‎ ‎20‎ ‎0.90‎ S2‎ ‎50‎ ‎0.5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K-N)/K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 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 ‎21.如图是紫茎泽兰入侵某地1--9年的增长速率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现为“J”型增长 B.--6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11 -‎ C.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 D.年间种内斗争最剧烈 ‎2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23.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 m3‎ ‎2‎ ‎1000 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 kg ‎35‎ ‎3600 kg ‎③‎ 山地 甘草 ‎1000 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 kg ‎30‎ ‎500 kg ‎ A.① B.② C.③ D.④‎ ‎24.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它自身却不能消化木纤维。但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供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状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便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的关系,欧洲百灵与美洲百灵的关系,捕蝇草与这种小虫的关系,依次是( )‎ ‎ A.寄生、共生、捕食 B.竞争、竞争、寄生 ‎ C.共生、竞争、捕食 D.捕食、竞争、捕食 ‎25.下列说法可以印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是(   )‎ ‎①细胞有生命,但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生命 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单个神经细胞是不能完成反射活动的 ③种群具有个体不具备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特征 ④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不具备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6.已知物种A与物种B具有捕食关系,纵坐标表示生物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1 -‎ A.①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减少 B.②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增加 C.③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减少而导致B的增加 D.④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B的减少而导致A的减少 ‎27.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8.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 C.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29.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α=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 A.1.3N0 B.1.69N0 C.2.3N0 D.5.29N0‎ ‎30.如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则 (   )‎ - 11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31.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 ‎3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 A. 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33.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 ‎ ‎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3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 D.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高矮不同农作物 ‎35.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 - 11 -‎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 ‎⑥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⑦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⑧植物只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A. ‎②⑥⑦⑧ B.②③⑥⑧ C.②⑥⑦ D.②⑤‎ 36. 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37.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 11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