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一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4.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某一时段内,日平均温度≥O℃时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称为≥O℃积温,它是研究温度与生物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项指标。下图示意某地≥O℃积温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5.下列月份中,该地大多数农作物生长最活跃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该地可能位于
A.俄罗斯中部 B.美国中部
C.南非南部 D.印度中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该区域
A.两山顶高差在100米之内
B.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C.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D.两山顶之间游览索道长度不小于1000米
8.下列关于图中①~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②处可以发育“V”型谷
C.③地适宜开发河流小水电
D.④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2014 年 12 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
9.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根据调水规划,7、8 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12.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夏季降水多 B.乙区域昼夜温差小
C.丙区域河流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植被高大茂密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各题。
13.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14.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15.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
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
C.植被覆盖度提高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20%
D.植被覆盖度在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
16.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A.20%~40%之间 B.40%~60%之间
C.70%~85%之间 D.85%以上
2014年12月28日7时,亚洲航空公司一架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的客机失联,搜救工作随即展开。下图示意飞机飞行路线及搜索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在图示洋面搜索亚航飞机碎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18.此季节,搜索区域的盛行风是
A.西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季风
下图为我国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19.有关甲、乙、丙三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20.就乙省区而言,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该地区技术力量雄厚
2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泥沙沉积于库区,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2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25.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宜农荒地多 B.耕地面积广
C.土壤肥沃 D.人均耕地最多
26.有关图中区域MN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MN各要素均有明显的差异
B.M区域的自然资源储量一定比N区域大
C.MN两区域是根据自然资源差异来划分的
D.N区域经济发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
27.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28.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B.西北草原退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29.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土地沙化.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石漠化
30.R地土地荒漠化不同于Q地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过度开垦 D.没有山脉对风沙阻挡
31.R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B.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D.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3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条件不包括( )
A.西部地区资源保障 B.国外市场气源短缺
C.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D.工程建设技术成熟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读“‘煤变油’工艺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33.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34.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5
35.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36.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7.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 500米
B.南坡2 000米
C.北坡3 500米
D.北坡2 000米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2005
2001年
2005年
外商直接投资
占全国比重
一、二、三产业比例
人均GDP
(元)
长三角
1381
5024
41.3%
4:55:41
40612
珠三角
1684
4107
17.9%
3:51:46
41990
38.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
39.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15
第II卷(非选择题)
4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6分)
(3)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8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流总长度2900-3200km。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15
(1)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据此简述印度河径流量变化原因。(共8分)
(2)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对古代沿岸农业的影响。(共12分)
15
地理答题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41、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高二地理参考参考答案
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地差异性。因此区域的内部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故A对。
2.D【解析】试题分析:山东半岛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不适宜种植水稻、橡胶等亚热带、热带作物,A错。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甜菜等温带,B错。洞庭湖平原位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春小麦,C错。松嫩平原适宜种植春小麦、大豆、甜菜,D对。
考点:不同区域农作物类型差异。
3.B 4.B【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读图,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正相关,A错;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B对;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大,C错;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很明显,D错。答案选B。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答案选B。
5.C 6.B【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材料,0℃积温越高,生物有机体生长越活跃,读图可知,7月积温值增加快,7月温度高,农作物生长最活跃, C对。其它选项月份气温较低,积温低,A、B、D错。6.读图,该地冬季0℃积温为0,说明该地位于温带,印度中部为热带,D错;俄罗斯中部纬度高,气温低,积温不足,A错。美国中部,属于温带,受冬季风影响,1月均温小于0°,夏季受夏季风影响,B对。南非南部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7月积温值应该小,C错。
7.D8.B【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图示等高距是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该区域①山顶的海拔范围是900-1000米,⑤山顶的海拔是830米,两山顶高差约70-170米,可能超过100米,A错。图中陡崖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不能观赏到瀑布景观,B错。根据指向标,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西流,C错。根据比例尺,两山顶之间游览索道长度约2000米,不小于1000米,D对。读图,根据经纬度,图中①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植被,A错。②处位于河流上海的山区,可以发育“V”型谷,B对。③地地形平坦,落差小,不适宜开发河流小水电,C错。④地等高线密集,属于陡坡,不适宜种植业发展,D错。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判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比例尺,区域开发的条件。
9.D 10.B【解析】试题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丹江口地区,这里相对于水源输入区而言,地势较高,可以利用地势自流调水;同时,这里属于季风气候区,且受地形抬升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选D。 7、8月份我国东部雨带北移至东北、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进入雨季④正确,此时江淮地区处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出现伏旱,降水少,水的调出区水量少①正确;江淮地区的梅雨出现在6月份②错误;华北地区的春旱出现在4、5月份③错误;综合分析①④B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组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1.D 12.D【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区域差异大。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都比较充足,但夏季降水少,A错;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B错;丙区域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交界处,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错;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高大茂密,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3.B 14.C【解析】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地震造成了在日本的核心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而研发中心主要是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转化为具体的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故A不正确,C正确。
15. A 16. C【解析】试题分析:15
15
.读左图可看出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二者成负相关,并非呈线性正相关,故A对,B、C错;植被覆盖度在20%以下时,径流产生量最大,D错。故选A。16.从右图中看出,当植被覆盖度大于70%时,随植被覆盖率增加,减沙效益基本不变,因此70%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佳结合位置。从左图看出,当植被覆盖度达到80%左右时,其减流效益已经十分明显,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
17.A 18.A【解析】试题分析:17.在图示洋面搜索亚航飞机碎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遥感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借此搜寻监测目标物,A对。飞机碎片没有接收装置,不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B错。 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 没有搜索功能,C、D错。18.图示区域位于赤道以南,此季节是12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所以搜索区域的盛行风是 西北季风,A对。B、C、D错。
19.B 20.C【解析】试题分析:19.依据图示,甲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率较高,应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丙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最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率和产值高,经济最发达,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据此,甲乙丙分别代表西中东经济地带,选B。
20.根据图示并结合上题,乙省区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率小,但产值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低,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21.B 22.D【解析】试题分析:21.仔细读图,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答案选B。22.水库建设使得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调节了气候,属于有利影响;水库建设会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会减轻旱涝灾害;水库建设会使得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水库建设使得流速减缓造成泥沙沉积于库区,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答案选D。
23.C 24.C【解析】试题分析:23.从图中可以看出,Ⅰ到Ⅱ再到Ⅲ过程中居民点逐渐增多,植被逐渐减少会使降水时下渗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D错,C对;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可能会降低,降水量变小,A、B错。24.随林地变成居民点,植被覆盖率降低,对降水调节作用减弱(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汇集到河流时间减少,洪峰到达时间早。C对。
25.D【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土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最多,使该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考点: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26.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显示M、N两地之间存在资金、信息、产品、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物资的交换,因此上述要素在两地间的差异较显著,但并非各要素均有明显差异,A错误;M地为落后地区,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小,其储量不一定不N地大,B错误;从图中信息推断,两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差异,C错误;N区域经济发达的原因可能和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有关,D正确。
考点:区域差异的原因和表现
27.D【解析】试题分析:山西建设坑口电站,减少了煤炭外运量,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使能源以煤炭为主,变为以电力为主;电力的输送带来的经济价值远高于煤炭的输送;以煤炭基地附近建坑口火电站,则将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考点:能源综合利用。
28.A【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平原区主要生态问题为过度开垦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和湿地破坏。
考点: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
29. B 30. D 31. A【解析】试题分析:
15
图中Q地位于宁夏平原,引黄河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因此Q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灌溉不当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B正确。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土地盐渍化和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河流下游断流和土地的次生盐碱化,R地不是农垦区和河流下游,因此荒漠化的原因不可能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垦、过度樵采,A、B、C错。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所以两地最大的差异在于有无山脉的阻挡,故选D。R地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故A正确。
32.B【解析】试题分析:西部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供应紧张;工程建设技术成熟;而西气东输工程不向外供气。故选B。
考点:西气东输
33.B 34.C【解析】试题分析: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煤炭产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对。“煤变油”工程是原料指向型产业,与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无关,A错。位于内陆,区域内科技力量较弱,C错。区域内输油管道少,主要能源是煤炭,D错。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内蒙古位于内陆,降水少,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C对。图示信息不能表示工艺流程复杂,A错。排放物是二氧化碳,不能说明环境污染严重,B错。不能表示消费市场狭小,D错。
考点:区域工业布局的原因,主要制约因素。
35.A 36.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地名等信息可知,该地为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的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夏季农作物生长,而因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湖泊对沿岸地区气温也具有调节作用,使其气温季节变化较小,夏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增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故A正确。④区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故B正确。
37.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北坡海拔约2000米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降低。而南坡则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多。故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
38.B 39.B 40.A
【解析】试题分析: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B对。政策优势没有明显提高,A错。有铁路等交通方式相通,南岭阻隔影响小,C错。该地以轻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不是主要原因,D错。交通建设与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无必然联系,①错。交通发展,区域联系加强,可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对。便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③对。省内与出省通道建设,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④错。B对。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A对。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错。 两地的矿产资源短缺,主要是调入资源,发展特色产业,C错。两地发展重点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不是发展现代农业,D错。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今后的发展方向。
41.
(1)(6分)(L湖湖底)西、北侧坡度较小;东、南侧坡度较大。(2分)理由:(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4分)
(2)(6分)(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湖泊)西侧河流注入较多,湖泊盐度较小。(6分)
(3)(8分)有利条件:(芦苇)(造纸)原料丰富;水资源丰富。(4分)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易产生水污染及生态问题。(4分)
42.
15
(1)(共8分)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4分)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2分)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2分)
(2)(共12分)有利影响:河流汛期为古代农业提供灌溉水源(2分);河流的泛滥为中下游沿岸提供肥沃土壤(2分)及冲击平原(或河漫滩),利于作物耕作(2分)。
不利影响:冬季(冬春季)缺水严重(2分);雨季容易形成洪涝灾害(2分)(只答旱涝严重得2分);雨季河流沿岸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2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