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曲周一中高二上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曲周一中高二上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政治试卷 试题分选择题和主观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 A.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是获得正确的认识 C.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普通的社会成员是不具备哲学知识的 ‎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对生活与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哲学源于实践活动 C.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 3.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 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这一材料说明(  )‎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D.哲学产生于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 ‎5.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使我们逐渐认识到了粗放型经营的不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十二五”规划更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重点任务。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哲学是给人智慧的科学 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 D.哲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6.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螺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这说明(  )‎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7. 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强调发展哲学是因为(  )‎ A.哲学产生于实践 B.哲学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人们总是自觉地用哲学指导实践 D.哲学对生活和实践起指导作用 高二政治试题共8页第2页 ‎8.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C.存在决定思维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9.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8‎ 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10.国家天文台预测,‎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将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1.罗马教皇曾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上述观点(  )‎ A.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认为人的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 C.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本原(第一性) D.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2.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3.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立的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14.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的一些前兆,及时地做出预防措施。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道家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 A.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B.人不过是一架像钟表那样的自动机,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 C.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D.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16.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就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要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完善,这是(  )‎ A.否认意识能够反映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18.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 A.哲学源于社会生活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只能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8‎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看,它体现了(  )‎ A.哲学对时代具有批判的功能 B.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C.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引导的功能 D.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 ‎21. “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  )‎ 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2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 A.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 B.形成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23.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4.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④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 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高二政治试题共8页第4页 ‎26 “哲理数学”创立于本世纪初,核心是对立统一的量化研究方法,即定性与定量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它既区别于以往数学单纯的定量研究,又区别于以往哲学单纯的定性研究;既能让数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医理论等领域,又能使哲学对事物的联系、变化、矛盾的程度进行量化分析。这说明( )‎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 B.具体科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能推动具体科学发展到最高境界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7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8 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宣称:“宇宙不是偶然产生的,在仔细思量宇宙起源时,我们得以发现深奥的道理:造物者的智慧和上帝的无穷创造力。”这一观点属于( )‎ ‎①世界观,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 ②可知论,认为上帝可以创造宇宙,也可以认识宇宙 ③客观唯心主义,否认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辩证法,承认了自然界的产生是上帝智慧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9.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8‎ 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可以看出( )‎ ‎①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②哲学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实践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人类社会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0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勘察和可行性研究,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均接近尾期,北京与南阳“共饮一江水”即将变成现实。由此可见(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②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造福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良好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32.(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B.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发现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据此回答题。‎ ‎34.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 ) ‎ A.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35.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 A.意识有时能够决定物质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6.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彻彻底底的了解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梦想,并依托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梦想得到实现,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彰显。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7.下边漫画《挤公牛奶》,告诉我们 ( )‎ 8‎ 践决定认识,要注重实践 ②真理性认识因认识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③要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 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38.《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 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 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这说明 A. 认识主体不同必然导致对雾霾的认识存在差异 B. 人们对雾霾的正确认识提升了改造世界的能力 C. “天怒之神”是雾霾在古人的头脑中自生的想法 D. 人们对自然想象的认识过程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 ‎39.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 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 A. 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 盘古开天    D. 愚公移山 ‎40.科幻小说《三体》的创作灵感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 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因格局宏大,立志高远,读者们对该书反映十分热烈。‎ 下列对该书评价合理的是 ‎①科学幻想体现了“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②科幻小说情节虚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具体体现 ‎③丰富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科幻作品缺乏社会实践基础只是作者的主观想象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41、“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42、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4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8‎ ‎4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45、“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46、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 ‎47、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48、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50、“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 51、下列说法中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蕴涵相同哲理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 ‎5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5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4、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5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57、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58、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59、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8‎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60、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二、非选择题(共两道大题,共40分)‎ ‎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唯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 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被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 材料三: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大、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东”。‎ ‎ (1)依据材料一,从哲学上说明实践的重要性。(6分)‎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说明建设“美丽广东”“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6分)‎ ‎62、材料一  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陆续将成规模但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出市中心区,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家乡人民;第二,通过对迁建企业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在异地逐步建成更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第三,针对境内有几个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传统工业企业的优势,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厂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 结合材料一,说明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步走”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10分)‎ ‎(2)、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老龄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给老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并且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1996年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了全面修改,‎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新老法)正式施行。‎ 根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 ‎ ‎ ‎ 8‎ 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个,每题1分,共60分)‎ ‎1 -----5ADCCB、6---10DDBAD、11---15DBDAD、16---20CBBDC、21---25CBCDD、26---30DDCBB、31---35AACDB、36---40CCDCB、41---45BACBA、46---50DCDCB、51---55DBBBA、56---60BABBB 二、主观题(共2道,40分)‎ ‎61、(共18分)答案:(1)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6分) ‎ ‎(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并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并阻碍事物的发展。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体现了人类的某些错误思想。(2分)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尊重规律的结果。(2分)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起来,人们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2分)‎ ‎(3)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广东”就是要从省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3)‎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建设“美丽广东”的规律,并作为行动的依据。(3)‎ ‎62、(1)①T市从资源型城市面临困境的实际出发,搬迁污染企业,并对新建企业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做到了实事求是,尊重规律。(3分)②T市借机迁建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4分)③T市在建设新厂和利用老厂时能够把利用已有资源优势和开发新资源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了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对老龄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是对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体现。(12分)‎ ‎ ‎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