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份月考
历史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左传·衰公二年》记载赵鞅命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段材料表明 ( )
A.已经对庶人推行军功爵 B.世卿世禄制彻底瓦解
C.爵禄制已经建立 D.官僚政治形成
25.《管子·小问》中载“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注:酬工匠之庸,直常三倍他处,则工人不以千里为远,皆至也。)材料说明 ( )
A.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很有生产积极性
B.官营手工作坊中对工匠进行技术培训
C.官营手工作坊中工匠长期在官营作坊中工作
D.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有俸禄收入
26.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西北整军,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军制,都是希望在军队和统兵官之间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这说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军权被分化的趋势 D.宰相的权力失控
27.《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
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 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
28.明清之际,一些学者用汉代学者为先秦经典所作的注释重新解释儒学, 其意在 ( )
A.进一步巩固孔子的圣人地位 B.恢复汉代儒术的主流地位
C. 对儒家学说进行继承批判 D.动摇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9.“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近代中日贸易中,日本处于出超地位
B.近代中日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为保护民族经济要注意与日本这样的国家保持距离
D.平等友好是中日贸易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30.“民众从权贵们那里第一次获得了造反的合法权利……皇宫里的权贵们将其神术视为上天对自己岌岌可危的权力予以保佑的征兆……洋兵们的来福枪和大师兄念念有词的咒语交织在一起”以上材料描绘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6 -
31. 《新青年》第1卷发表的易白沙《述墨》一文说:“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面对死亡也不后退),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其目的在于 ( )
A.利用墨家思想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
C.规劝青年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有条件地否定传统文化
32.“农业租赁者通常是些小农,在帝国后期甚至退化成隶农,出租者同承租者之间不平等的讨价还价的地位被贫富程度的两极分化以及奴役制度进一步加强。”于是,罗马法中的租赁制度缺乏比较细致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古罗马租赁关系的不平等性 B.古罗马法立法体系不够严密
C.古罗马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 D.贵族在租赁关系中占据主导
33.1954年,美国曾敦促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出兵帮助法国人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丘吉尔当面质问“英国为什么要为法国保住中南半岛去打仗?”并且生硬地回击美国的诘责道“当我们不再依赖美国的援助时,我将感到高兴”以下分析最准确的是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B.英美矛盾进一步加深
C.英美在两极格局下的国家利益冲突 D.美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34.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 )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
35.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演指出“我们已经得到了教训——我们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而我们将从这些教训中获益……我们已经学会做世界公民,做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以信念以及随之而来的谅解、信任和勇气去争取和平,才能赢得和平。”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克林对2001年“911事件”后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如果西方能在世界更公平地分配财富,全球贸易将会为战胜恐怖主义起到关键作用……并不是所有愤怒的人都对文明社会愤怒,很多人愤怒是因为他们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分子”他表示“911事件”后更应该坚持全球化,而非放弃,并称单纯抓一个本拉登并不能消灭恐怖,他说“文明应该增加21世纪里的合作伙伴,并由此减少潜在的的恐怖分子。”“我们应该尽快让每个人都受益,并减少他们的负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总统提出的世界主义及和平主义。(10分)
- 6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并加以评述。(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后台湾三次重大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20世纪50年代,有殖民经济形态转变为进口替代工业发展阶段,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第二次转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成功实施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代。
第三次转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通过自由化、国际化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发展高科技产业升级政策,是台湾出现了后工业化社会(即信息社会)发展特征。
提取两项有关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起源于西魏完善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地步。政府将农民按贫富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农民,每三丁选一丁为伏兵,免其租,但兵粮、兵器、衣装等均须自备。当兵者二十岁开始服役,六十岁免役。府兵的征调由中央兵部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后才可。战争时期由中央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前往征战,战争结束,兵归其府,将帅则解除兵权。
玄宗后期,募兵制逐渐发展,与此同时玄宗大规模设置地方节度使,以解兵源不足问题,《通典》卷三十二《都督》说“初,节度与采访(道一级行政长官)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州刺史尽为所属”“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采赋。”府兵制最终被节度使制度取代。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大规模设置节度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节度使制度的特点及影响。(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则明,明则以庶民之心为心,而君民无二心也。
治国者,惟有君主,民主以及君民共主而已,质而言之,虽君主仍是民主。何则?政者民之事而君办之者,非君办之者也,非君之事而民办之者也。事既属乎民,则主亦属乎民,民有性命恐不能保,则赖君以保之,民有物业恐不能护,则借君以护之……则民自知之,民自明之,而惟恐其法令之不能行也,于是乎奉一人以为之主,故民主即君主也,君主亦民主也。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1901
(1)根据材料概括何启、胡礼垣的主要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人的思想主张(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
- 6 -
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l8曰,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
材料二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
(2)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4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他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一个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任何阶级相竞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去帮助别人,并将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种植在人的心灵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希望通过美德的培养来改善商业社会的弊端。
——摘编自侯红霞《亚当·斯密的美德理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9分)
- 6 -
历史学科答案
24.A 25.D 26.B 27.B 28.C 29.D 30.C 31.C 32.A 33.C 34.B 35.B
40.答案:
(1)罗斯福总统的世界主义及和平主义的提出是在汲取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后提出的(2分);为此美国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有利于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3分)在美国倡导下建立国际和平组织联合国,重新构建世界政治格局,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3分)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严重干扰了罗斯福总统的初衷(2分)
(2)特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和平的一大威胁。(6分)
评述: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恐怖主义进行打击是非常必要的;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让整个人类大家庭共同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才能遏制恐怖主义的滋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所有地球村成员都要意识到他们之间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消除排斥心态,达成相互谅解和共同的看法。(三点9分,言之有理即可)
41.答案:
示例一:20世纪50年代,台湾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加工业发展迅速。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扶植台湾国民党当局,将许多朝鲜战争军需物资的加工订单交给台湾;台湾当局进行经济改革,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加工业的发展。
示例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蒋经国上台后进行民主化改革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7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
示例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国际形势好转;台湾当局积极推行经济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改革开放并给予台湾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台资企业大陆投资,极大地推动了台湾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5.答案:
(1)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农民逃脱兵役的现象,国家兵源出现问题;府兵制自身的问题,自备兵粮等物资,增加农民负担、将兵各不相属,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占用农民的农时,不易于农业生产;唐朝边事繁杂,海外贸易频繁,府兵制无法满足地方军事和经济需要(任意三点)
(2)特点:节度使掌握地方的军权、政权、及财权(3分)
影响:解决了地方兵源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唐朝的军事实力。
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并引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之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朝因此灭亡。唐后的五代十国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任意两点)
46.答案:
(1)公平是救过治国的根本;君主是由人民推举出来的,有义务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君主和人民没有贵贱之分,知识分工不同;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君民共主(任意三点)。
- 6 -
(2)二人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思想一方面受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公平必然导致民主、自由平等,君民共主也体现了民权思想;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宪政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任意三点)
47.答案:
(1) 领土争端:两国领土争端已有百余年历史,尤其都意图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
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总统萨达姆都有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
宗教分歧: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什叶派)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逊尼派)抵制这种渗透。
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境内,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
大国干预: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1点3分,共9分)
(2)主要内容:两伊应立即无条件停火。(2分)
正确途径: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1点2分,共4分)
48.(15分)
(1)内容:人有自利性: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自由竞争;商业活动应该受道德的约束。(6分)
(2)背景:英国议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重商主义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商业文明冲击传统道德规范。(任答3点9分)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