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宗法制 B.严格的等级关系
C.全面的神权政治 D.政治与血缘结合
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强化对奴隶的统治 D.实现权位财产的平稳过度
3. 孔子强调“仁”和“礼”,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他们提出上述思想主张主要针对的相似社会问题是
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B.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
C.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破坏 D.思想混乱,民不知所从
4.《韩非子·诡使》:“‘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道(引导)私者乱,道法者治。” 韩非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B.实行严刑酷法
C.立法兼用法家和道家精神 D. 建立公有制
5.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来源:学科网Z-X-X-K]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6.“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下列有关秦统一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是将统一前原秦国的文字颁行全国 B.颁行全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基本没有改变
C.原秦国大篆为基础,对字体进行了简化 D.是由李斯等人创立的全新文字
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三省体制已经名存实亡 B.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C.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唐中宗时期皇权进一步弱化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钱穆强调的是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肯定了宋朝以后的中央集权措施
C.自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弊大于利 D.中央集权制度对分封制矫枉过正
9.在古代许多朝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之三司会审或三堂会审。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司法制度的完备
C.官僚机构的膨胀 D.高度重视司法公正
10.李光耀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科举“使过去帝制的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李光耀在这里所指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科举考试的内容阻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B.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现象严重,加深政治腐败[来源:学科网Z-X-X-K]
C.科举考试使知识分子埋头读书,不关心政治
5
D.科举考试使官僚阶层盲目自大,不主动学习西方
11.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12.1898年,夏历五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B. 维新思想的广泛流行
C. 民主共和观念的传入 D.新式学校的日益增多
13.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梁启超对小说这种地位的看法反映了
A.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B.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扩大
C.清末市民队伍进一步扩大 D.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变化
14.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
15.针对高考制度,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根据这一精神,后来逐步进行了教育改革,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就是这种改革的一部分。可见,当时招收“工农兵学员”主要是为了
A.实现教育公平 B.强化阶级斗争 C.培养实用人才 D.普及大学教育
16.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里的“觉醒 ”是指
A.人们开始摆脱神明的约束 B.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出现
C.人们开始重视道德的约束 D.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完善
17.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C.不同奴隶主集团利益均沾 D.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18.古雅典历史中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B.雅典在制度上保障公民参与政治活动
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派别之争 D.雅典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
19.罗马法规定,原告如有诈欺、胁迫等情事,被告如有可原宥(原宥,宽大处理)的错误,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原则 B.特别重视证据的作用
C.用法律手段防止司法不公 D.重视审判结果的公平性
20.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重视对自由民私有财产的保护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程序严密 ④正处于罗马法制史的“公民法”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
21.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完善,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22.“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
A.建立严密的法制 B.贯彻公认的法则
C.维护多数人利益 D.具有严格的自律
23. 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笛卡尔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师,他们对近代自
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用实验方法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B. 用数学关系式揭示自然界的关系
C. 用实验的方法否定天主教的权威 D. 用实验方法揭示天体运行的规律
24.达尔文的进化论创立后,逐渐广泛传播开来。当时有人将其简化成“人是猴子变来的”。这种简化
A.片面反映了进化论的观点 B. 概括了进化论思想的核心
C.是反对者对进化论的歪曲 D. 使进化论形象化和通俗化
25.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下列美术作品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与科学具有“同样的思维过程”的是
A.大卫《马拉之死》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 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来源:Z-x-x-k.Com]
材料一:宋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落在同一政治文化的框架之内。不同学派之间也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程朱学派尽管对王安石学术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朱熹仍认为“王氏新经尽有好处”。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援佛入儒或援道入儒,吸收改造佛、道关于宇宙论和认识论的成果,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杨云峰《宋型文化与豫剧艺术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宋儒一反对前代儒家迷信经典、谨守故训的传统,先是对汉唐传注,进而对经典本身表示怀疑。疑传派主要活跃于宋仁宗亲政以前,代表人物有孙复、石介等。疑经派从仁宗亲政后发难,以欧阳修怀疑《周易》为最早,直到宋季王柏怀疑《诗》《书》,始终绵延不绝,李觏、张载、程颢、程颐等130位知名人士,怀疑对象遍及儒家十三经。疑经思潮摇撼了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有突破藩篱、解放思想的作用。宋学思想家不避权威而好持异论,由疑古非圣进而议古;拟圣,分别撰写了“自出议论”的思想著作,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诸子百家以后又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杨云峰《宋型文化与豫剧艺术的人文精神》[来源:Z-x-x-k.Com]
材料三:宋代自太祖、太宗起,崇文抑武就立为祖宗家法。“优待文士”、“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具体而微的政策导向与家法规定,导致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化管理较为开放,有利于形成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兼容精神成为宋代知识分子的一般价值取向,这在宋学的开放性与自由度上表现最为充分。
——房峻峰《多了解一点宋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宋朝思想领域呈现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思想领域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文盲率状况
5
材料二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表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时间
录取数
录取率%
1949
21000
1984
480000
28.7
2005
5040000
58.1
1952
66000
1988
670000
24.6
2007
5670000
50
1965
164000
1998
1080000
2008
5900000
57
1977
270000
4.8
1999
1600000
2009
6290000
1978
402000
6.6
2001
2600000
2010
6570000
1979
284000
6.1
2003
3820000
2011
6750000
72.3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教育发展的信息,并分析原因。(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门的监察机构。秦设置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 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 “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明史·职官志》)
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6分)
29.阅读下列《十二铜表法》的法律条文节选,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权
5
五、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九、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十、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改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十一、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材料二 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来源:Z-x-x-k.Com]
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五、疆界发生争执时,由长官委任仲裁员三人解决之。
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
八、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九、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十、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材料三 第八表 私犯
三、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来源:学科网]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
十八、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二十一、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作祭神的牺牲品”。
二十二、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
二十三、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
回答:
(1)请你依据对上述法律的解读,简要描述当时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8分)
(2)请你依据对上述法律的解读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颁布《十二铜表法》的作用。(6分)
[来源:学科网Z-X-X-K]
5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BDCAB CCDDA CBABA AABDC BDBCD
26.答:(1)流派纷呈,群星璀璨;学风纯正;兼收并蓄;推陈出新。(6分)(2)经济繁荣;政府崇文抑武,优待文士;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兼收并蓄的治学态度。(6分)
27.答:(回答两个信息即可)信息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扫盲教育和初等教育发展迅速,成就大。原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人民政府特别重视文化教育;教育向广大工农敞开大门,给占人口大多数的工农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6分)。
信息二:20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录取人数和录取率日益增加,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原因:人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兴办高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投入高等教育,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6分)
28.答:(1)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完善;监察组织严密、独立,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或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对监察官员的要求日益严格。(6分)
(2)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监察机构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减少腐败;监察机构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官员腐败和结党营私的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 监察机构的作用有限,官员腐败和结党营私现象很难从根本上改变。(6分)[来源:学科网]
29.答:(1)奴隶制社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不平等,处于“公民法”时代;有一些野蛮的法律规定;初步进入了法治社会,司法相对公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高利贷比较盛行,并加剧社会矛盾;对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保护。(8分)(2)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了奴隶主统治。有利于调节社会纠纷,特别是经济纠纷,促进了经济发展;司法相对公正,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有利于社会和谐。(6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