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出入细胞
B.细胞识别
C.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
D.控制合成细胞所需要的各种物质
2.下列现象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
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
3.肝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 )
A.麦芽糖 B.乳糖 C.葡萄糖 D.CO2和H20
4.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 48 -
5.如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在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6.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7.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白♀×白♂ B.杂合红♀×红♂ C.白♀×红♂ D.杂合红♀×白♂
8.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48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产生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9.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是( )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浆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抗体
10.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11.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12.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48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14.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15.要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首先应设计( )
A.基因结构 B.mRNA结构 C.氨基酸序列 D.蛋白质结构
16.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次数多了,常常会感染病毒而减产.因此农民希望得到无病毒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
B.利用秋水仙素使其染色体加倍
C.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17.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 )
A.供、受体生理环境的一致性 B.早期胚胎是否处于游离状态
C.胚胎移植是否存在免疫问题 D.胚胎和受体是否有联系
18.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下列哪项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
A.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B.推广“环境有好技术”
C.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D.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 48 -
19.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0.下列不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
A.水的用量 B.表面活性剂 C.酸碱度 D.温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22.下列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优生指导,其中正确的有(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女孩
B
红绿色盲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男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A.A B.B C.C D.D
23.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48 -
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
24.如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和c所包含了所有生物群落
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b的含量减少将减缓温室效应
25.“试管婴儿技术”需要( )
A.体外受精 B.克隆技术 C.胚胎移植 D.组织培养
26.在光合作用中,需要酶参与的过程( )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27.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 48 -
28.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安全性和伦理道德方面引发了许多争论,你认为下列那些是正确的( )
A.科学家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对社会负责
B.科学家应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C.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
D.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不同的态度
29.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分别是( )
A.甲状腺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 D.肾上腺素
30.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些种类能够被彻底杀灭?( )
A.大肠杆菌 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三、非选择题(10小题,共80分)
3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的细胞结构中由于无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了其代谢类型与该细胞的不同.(写出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下同)
(2)1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___.
(3)在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α﹣氨基酸构成的一条链,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__________个水分子生成.
(4)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图中中能够被洋红或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分裂间期呈现的特定形态叫做__________,在分裂期中该物质改变形态,称做__________,是该细胞中__________的主要载体.
- 48 -
32.某研究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将25棵长势相同的大豆植株均分为五组,每组五棵,每组培养于不同的培养液中,并培养时间相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
平均生长高度(cm)
平均叶片表面积(m2)
1
H2O
4.4
7.6
2
H2O+N
5.1
10.0
3
H2O+N+P
11.5
37.5
4
H2O+N+P+Mg
13.0
125.0
5
H2O+N+P+Mg+K
20.3
306.5
(1)最适宜的培养液是:__________(填组别)
(2)在该实验中,还有哪些变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__________.
(3)要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合理,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4)本研究的结果能否适用于其他种植物的培养?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33.我省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有3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很多地方都分布有红树林.红树林就是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海岸最高潮线以下及平均高潮线以上之间的乔木或灌木.它们受周期性潮水淹没,退潮时会暴露出呼吸根,红树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调节、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像海岸边的绿色长城.
(1)红树林属于__________生态系统,红树林内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红树林中很多生物种类还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它们有着巨大的__________价值.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2)红树林能在海岸正常生长,说明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的陆生生物__________.
- 48 -
(3)现在要调查红树林中红树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时,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如果表示出红树林种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好的直观形式是__________.
34.某小组学生观察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大麦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
(2)该农田中,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总和,称为生物群落.请依据调查情况,在如图方框内表示该农田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__________
(3)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两者的种子均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根部的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的外界条件符合要求.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出现这一实验现象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其中⑦表示a激素对肌肉的影响是__________;
(2)图中b激素是__________其作用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在此特殊条件下,与该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4)图中②过程具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 48 -
36.如图为光合作用中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的模式图.途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与过程的名称:c:__________;e: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用①~⑥符号表示)
在盛满水的玻璃管上端插入带叶枝条,它的下端浸入盛满水银的容器中,把它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就可以观察到水银沿玻璃管上升:.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
37.如图为一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 48 -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__________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
(2)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38.科学工作者发现野猪某一个基因与家猪的对应基因的某些片段不同,下表Ⅰ是家猪和野猪的某个基因转录的两种不同的m RNA分子片段(每个密码子只写出前面两个碱基)
表Ⅰ:
UA
UA
UA
UA
UA
UA
家猪
m RNA
UU
UU
UU
UC
UC
UC
野猪
m RNA
表Ⅱ:密码子表(部分)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第三个字母
U
C
A
G
U
苯丙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半胱氨酸
U
苯丙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半胱氨酸
C
亮氨酸
丝氨酸
终止
终止
A
亮氨酸
丝氨酸
终止
色氨酸
G
请根据表Ⅰ、表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野猪和家猪的该m RNA片段翻译成多肽分子中可能存在氨基酸的种类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比较上表密码子和氨基酸的关系,可以作出哪些推断?__________
(3)在决定野猪该信使RNA片段第一个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都将产生异常的蛋白质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有何生物学意义?__________.
- 48 -
39.如图是用两栖动物的卵所作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要的__________,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的__________;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过程.
(2)蛙与哺乳动物的⑤过程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类型为__________.
(3)途中③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称作__________技术,④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
(4)本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40.“绿色奥运”是北京争办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口号之一.“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北京”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旁边的小事做起.
(1)北京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入侵”了首都.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引进外来树种、草种时应考虑的问题有__________
A.成活率与适应性的问题 B.与本地物种的协调问题
C.是否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 D.引进成本与效益问题
(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3)某同学想调查一下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下面是他未完成的调查表,请你帮他填写出空缺的两项.
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调查表
序号
看 法
态度
赞同
反对
1
现在水电费都比较便宜,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意义不大
2
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
- 48 -
3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了,提倡节俭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说明:赞同在态度一栏打“√”;反对打“×”
(4)垃圾是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分析,④⑤途径相对于③的优点是:__________.
- 48 -
2014-2015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出入细胞
B.细胞识别
C.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
D.控制合成细胞所需要的各种物质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解答】解:A、控制物质进出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正确;
B、细胞识别、细胞与环境间能量交换属于细胞膜的功能,B正确;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是细胞膜的功能,C正确;
D、控制合成细胞内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的是DNA,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功能、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下列现象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
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 48 -
【分析】一般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包括:细胞壁、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染色体等;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的结构为亚显微结构,如核糖体、线粒体结构、叶绿体结构、细胞膜结构等.
【解答】解:A、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分子水平的蔗糖,A错误;
B、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碱性染料染色观察到,B正确;
C、叶绿体属于显微结构,并且呈绿色,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但是不能看到核糖体这种小的细胞器,C错误;
D、光学显微镜下大肠杆菌可以看到,但是由于噬菌体太小,因此看不到,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知识,考生在解答时只需识记显微结构即可,一般有色的或者可以通过染色观察的均为显微结构.
3.肝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 )
A.麦芽糖 B.乳糖 C.葡萄糖 D.CO2和H20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肝糖原是在肝细胞内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肝糖原在彻底水解后形成的产物也是葡萄糖.
【解答】解:A、麦芽糖是植物中的二糖,也不是多糖彻底水解的产物,A错误;
B、乳糖是动物中的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形成,不同糖原水解的产物,B错误;
C、葡萄糖是肝糖原的单体,也是肝糖原水解的产物,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是糖类氧化分解的产物,不是水解产物,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 糖类的分类和分别,糖类的单体和多聚体,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48 -
A.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解:A、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因此该生物为一种动物,A正确;
B、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同时能正确辨别图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如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在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 48 -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甲盆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甲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进行光合作用,乙盆虽然完全封闭但无色透明可透光,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解:A、由于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甲植物不可能增重,A错误;
B、开始较短的时间内乙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乙植物增重;但光照两小时后,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乙植物的有机物会减轻,B错误;
C、甲植物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相等,可能会出现甲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的情况,C正确;
D、一段时间后,随着二氧化碳消耗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乙植物的有机物会减轻,但是装置内气体的含量会减少,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48 -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示意图中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b表示的是氢键.切断磷酸二酯键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切断氢键的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复制,即将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 通过引物与模板链进行配对,合成新的DNA单链.DNA连接酶则是将两段分开的DNA链通过特定末端连接在一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A正确;
B、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B正确;
C、b表示的是氢键,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C正确;
D、DNA分子内氢键是复制时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酶的种类及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难度不大.
7.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白♀×白♂ B.杂合红♀×红♂ C.白♀×红♂ D.杂合红♀×白♂
【考点】伴性遗传.
- 48 -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受A和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
【解答】解:A、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
B、XAXa(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
C、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
D、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难度适中.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8.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产生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 48 -
【解答】解:A、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A正确;
B、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B正确;
C、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正确;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而不是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掌握人体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是( )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浆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
细胞免疫过程: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因此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会发生二次免疫,此时机体中含有相应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会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来清除抗原.
故选:B.
- 48 -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明确二次免疫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是考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中含有低级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如肌肉的牵张反射中枢,排尿排粪中枢、性功能活动的低级反射中枢,跖反射、膝跳反射和内脏反射等躯体反射;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三部分部分,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吞咽、心跳和消化等,小脑主要控制躯体平衡,大脑是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人”,丧失一切高级生命活动的功能,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说明大脑和小脑被破坏,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消化、呼吸、心跳功能正常,由此推断脑干功能正常,内脏器官的低级反射活动正常,说明脊髓的部分功能正常.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脊髓和脑的功能,准确分析题干信息,获取“植物人”保留正常的反射活动和消失的反射活动,明确各种反射活动的中枢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1.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48 -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就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开花多或结果多时,用激素调节的目的是靠减少花量和果实数目,因为树体制造的营养有限,要么供应生殖生长,要么供应营养生长,并且还要考虑到明年的花芽分化.
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
【解答】解: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但不能抑制传粉受精,A错误;
B、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促使其脱落,B错误;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并能防止果实、叶片脱落,C错误;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从而进行疏花疏果,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及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2.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由图示可知,A属于衰退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BC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大;D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
【解答】解: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
B、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错误;
C、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C错误;
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D错误.
- 48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数,推测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得出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1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解答】解:A、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B、由于灌木高大,能获得更多的太阳能,因此演替过程中发生草本植物变为灌木的阶段,B正确;
C、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正确;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概念和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4.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 48 -
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
【解答】解: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种类,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要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首先应设计( )
A.基因结构 B.mRNA结构 C.氨基酸序列 D.蛋白质结构
【考点】蛋白质工程.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过程:
(1)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2)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
【解答】解: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属于蛋白质工程,应根据蛋白质功能,从设计蛋白质结构入手,然后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概念,明确蛋白质工程能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识记蛋白质工程的过程,明确蛋白质工程是从设计蛋白质结构入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 48 -
16.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次数多了,常常会感染病毒而减产.因此农民希望得到无病毒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
B.利用秋水仙素使其染色体加倍
C.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培育无病毒植株苗,应选择不含病毒部分培养,而植物体新生部位不含病毒,如根尖和茎尖.
【解答】解:进行植物微型繁殖时常采用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或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可能不带病毒.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平时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离体培养、无菌条件,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一定的营养条件、维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条件等.
17.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 )
A.供、受体生理环境的一致性 B.早期胚胎是否处于游离状态
C.胚胎移植是否存在免疫问题 D.胚胎和受体是否有联系
【考点】胚胎移植.
【分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 48 -
【解答】解:A、胚胎移植时,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供、受体生理环境相同,使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率,A正确;
B、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但不能决定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B错误;
C、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但不能决定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C错误;
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这能保证胚胎的成活,但不能决定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及具体过程,明确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供受体生理状态的一致性,再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8.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下列哪项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
A.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B.推广“环境有好技术”
C.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D.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考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生态城市.
【分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解:A、进行城市生态分区主要应用了整体性原理,A正确;
B、推广“环境有好技术”主要应用了协调与平衡原理,B错误;
C、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主要应用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错误;
D、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主要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错误.
故选:A.
- 48 -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小老头”形成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解答】解:A、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适时通氧气,故A正确;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0﹣35℃左右,故B错误;
C、醋酸菌能在氧气充足,糖源不足的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故C正确;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另外注意果酒制备的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0.下列不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
A.水的用量 B.表面活性剂 C.酸碱度 D.温度
【考点】果胶酶的活性测定.
- 48 -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解答】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但是水不会影响酶的活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和线粒体(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暗反应(叶绿体基质中).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解答】解: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色盲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B正确;
C、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正确;
D、消化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场所;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48 -
22.下列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优生指导,其中正确的有(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女孩
B
红绿色盲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男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A.A B.B C.C D.D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患病,正常女子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伴X隐性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正常男子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男女患病几率相等.
【解答】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XaXa×XAY→XAXa、XaY,女儿全部有病,儿子正常,A错误;
B、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XBXb、XbY,女儿全部正常,儿子有病,B错误;
C、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Aa→1AA:2 Aa:1aa,后代男女均有的概率患病,C错误;
D、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tt→1Tt:1tt,后代男女均有的概率患病,需要产前基因诊断,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准确判断表中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根据表中所给的基因型判断子代表现型,再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48 -
23.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解答】解:A、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获得强弱有关,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A正确;
B、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水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B正确;
C、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产生水,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关,无水的产生,C错误;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属于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产生水,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细胞器的功能、有氧呼吸过程等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24.如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48 -
A.a和c所包含了所有生物群落
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b的含量减少将减缓温室效应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a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b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其中各种生物(a、c、d).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无机环境中CO2增多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解答】解:A、a、c、d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错误.
B、C1的同化量越大,C2通过食物链得到的能量越多,B错误.
C、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C正确.
D、无机环境中CO2增多可以导致“温室效应”,所b的含量减少将减缓温室效应,D正确.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5.“试管婴儿技术”需要( )
A.体外受精 B.克隆技术 C.胚胎移植 D.组织培养
【考点】胚胎移植.
【分析】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属于现代辅助生育技.
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使之完成受精,培养三天左右,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也就是说试管婴儿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因此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体外试管内进行,胚胎的发育主要还是在母亲的子宫内进行.
【解答】解:A、试管婴儿需要从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使之完成受精,即进行体外受精,A正确;
B、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不属于克隆技术,B错误;
- 48 -
C、体外受精完成后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早期胚胎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即进行胚胎移植,C正确;
D、组织培养是培养植物新个体的技术,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试管婴儿的相关知识点,掌握概念、过程,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难度不大.
26.在光合作用中,需要酶参与的过程( )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水的光解:2H2O 4+O2
②ATP的生成:ADP+PiATP
①CO2的固定:CO2 +C5 2C3
②CO2的还原:2C3(CH2O)+C5 +H2O
【解答】解:A、CO2的固定,需要酶的参与,A正确;
B、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只有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因为吸收光能是色素的作用,而色素不是酶,B错误;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也需要酶,C正确;
D、ATP的合成液需要ATP合成酶,D正确.
故选:ACD.
【点评】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的进行是建立在生化反应的基础上,而进行生化反应都是需要酶起催化作用的;而色素吸收光能,其中的色素不是酶,所以不许要酶的参与.
27.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 48 -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发生在使用抗菌素之前,使用抗菌素后,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掉.
【解答】解:A、抗药能力产生于使用抗菌素之前,且变异是不定向,A错误;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选择,非人工选择,B错误;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正确;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抗药能力强的个体被选择了下来,D正确.
故选:C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现象,解答时注意先是变异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后是自然界选择了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
28.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安全性和伦理道德方面引发了许多争论,你认为下列那些是正确的( )
A.科学家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对社会负责
B.科学家应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C.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
D.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不同的态度
【考点】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对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的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解答】解:A、科学家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对社会负责,重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问题,A正确;
B、科学家应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道德问题,B正确;
- 48 -
C、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C正确;
D、公众应该理性地、负责任地对待这些问题,不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不同的态度,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了解人们对其引起的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的争议;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识记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分别是( )
A.甲状腺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 D.肾上腺素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解答】解: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说明发生病变的腺体不是垂体;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病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说明发生病变的腺体是甲状腺,所以,应注射的激素为甲状腺激素,AB正确;
故选:AB.
【点评】对于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对比几种常见的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来掌握.
30.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些种类能够被彻底杀灭?( )
A.大肠杆菌 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 48 -
【分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解答】解:大肠杆菌、青霉菌和沙门氏菌都不会形成芽孢,而枯草芽孢杆菌能形成芽孢,耐高温但在121℃中会死亡.
故选:ABD.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三、非选择题(10小题,共80分)
3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的细胞结构中由于无叶绿体和线粒体,决定了其代谢类型与该细胞的不同.(写出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下同)
(2)1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下降.
(3)在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13(填标号),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α﹣氨基酸构成的一条链,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49个水分子生成.
(4)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的功能是形成细胞壁,图中中能够被洋红或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分裂间期呈现的特定形态叫做染色质,在分裂期中该物质改变形态,称做染色体,是该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壁,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核液,8是核膜,9是染色质,10是核孔,11是线粒体,12是内质网,13是核糖体,14是液泡.由于该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
- 48 -
【解答】解:(1)蛔虫的细胞结构中由于无叶绿体和线粒体决定了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与该细胞的不同.
(2)如果降低温度,细胞膜的流动性将下降.
(3)在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α﹣氨基酸构成的一条链,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50﹣1=49个肽键形成,同时形成49个水分子.
(4)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形成新的细胞壁;图中中能够被洋红或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分裂间期呈现的特定形态叫做染色质,在分裂期中该物质改变形态,称做染色体,是该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
故答案为:
(1)叶绿体线粒体
(2)下降
(3)13 49
(4)形成细胞壁 染色质 染色体 DN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识记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明确中心体的分布,难度不大.
32.某研究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将25棵长势相同的大豆植株均分为五组,每组五棵,每组培养于不同的培养液中,并培养时间相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
平均生长高度(cm)
平均叶片表面积(m2)
1
H2O
4.4
7.6
2
H2O+N
5.1
10.0
3
H2O+N+P
11.5
37.5
4
H2O+N+P+Mg
13.0
125.0
5
H2O+N+P+Mg+K
20.3
306.5
(1)最适宜的培养液是:第五组(填组别)
(2)在该实验中,还有哪些变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光照强度、温度、溶液通气状况(但不能将“加入土壤”也作为变量).
- 48 -
(3)要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合理,可采取的措施是:重复试验或每个实验组用多于五棵植物做实验.
(4)本研究的结果能否适用于其他种植物的培养?请说明理由不适用,因为对一种植物提供的必需化学元素对其他的植物不一定是必需的(或不适用,对一种植物的探究结果对其他的植物不一定适用.或适用,如果用于该植物的近缘物种,此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其适宜的培养液).
【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1、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2、实验的样本步骤是:①分组编号,②进行不同处理(设置对照、单一变量等),③观察记录.
【解答】解:(1)据实验数据可知,第五组生长高度最高,平均叶片表面积最大,故最适宜的培养液是:第五组(填组别)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除水喝无机盐外,还有光照强度、温度、溶液通气状况等.
(3)要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合理,应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故可采取的措施是:重复试验或每个实验组用多于五棵植物做实验.
(4)本研究的结果不适用于其他种植物的培养,因为对一种植物提供的必需化学元素对其他的植物不一定是必需的.
故答案为:
(1)第五组
(2)光照强度、温度、溶液通气状况(但不能将“加入土壤”也作为变量)
(3)重复试验或每个实验组用多于五棵植物做实验
(4)不适用,因为对一种植物提供的必需化学元素对其他的植物不一定是必需的(或不适用,对一种植物的探究结果对其他的植物不一定适用.或适用,如果用于该植物的近缘物种,此研究结果有助于选择其适宜的培养液)(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探究“无土栽培关”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 48 -
33.我省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有3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很多地方都分布有红树林.红树林就是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海岸最高潮线以下及平均高潮线以上之间的乔木或灌木.它们受周期性潮水淹没,退潮时会暴露出呼吸根,红树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调节、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像海岸边的绿色长城.
(1)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内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红树林中很多生物种类还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它们有着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2)红树林能在海岸正常生长,说明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的陆生生物高.
(3)现在要调查红树林中红树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时,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随机抽样,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所有样方株数的平均值.如果表示出红树林种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好的直观形式是曲线图、直方图等.
【考点】人工湿地的作用;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内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题干所述为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由于红树林物种丰富度较农田生态系统的要高,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2)红树林能在海岸高盐环境中正常生长,说明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的陆生生物高.
(3)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红树林的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所有样方株数的平均值.红树林种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好的直观形式是曲线图、直方图等.
故答案为:
(1)湿地 生物多样性 潜在(使用) 恢复力
(2)高
(3)随机抽样 计算所有样方株数的平均值 曲线图、直方图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34.某小组学生观察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48 -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大麦种群密度将会不断下降.
(2)该农田中,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总和,称为生物群落.请依据调查情况,在如图方框内表示该农田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3)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两者的种子均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根部的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的外界条件符合要求.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成两A、B组每组各20株.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相同且符合要求.④一段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状况.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B组狗尾草幼苗比A组长势差,出现这一实验现象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须的某些矿质元素.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
【分析】该地点的所有生物的总和为生物群落,其中大麦和狗尾草是生产者,为竞争关系,如果终止了对大麦田的管理活动,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狗尾草.食草昆虫为初级消费者,蜘蛛和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蜘蛛和青蛙又为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蛇为最高营养级,据此写出食物链.能量流动计算中,应注意根据至少或最多确定传递效率.实验设计中,要求第一步先选材分组,选材时应注意所选材料相同,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设置时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即除探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第三步观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如出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应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
【解答】解:(1)大麦和狗尾草是竞争关系,如果终止了对大麦田的管理活动,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大麦种群密度将会不断下降,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狗尾草.
- 48 -
(2)根据题意,食草昆虫为初级消费者,蜘蛛和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蜘蛛和青蛙又为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蛇为最高营养级,据此写出食物链:.
(3)本实验设计中,要求第一步先选材分组,选材时应注意材料相同,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设置时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即除探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第三步观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中,除了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也可能是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矿质元素等因素.
故答案为:
(1)不断下降 (2)如图:
(3)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成两A、B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相同且符合要求.
④一段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状况.
B组狗尾草幼苗比A组长势差,(B组幼苗长势不良)
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须的某些矿质元素.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能量流动和实验设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进行实验设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35.如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胰岛素,其中⑦表示a激素对肌肉的影响是合成肌糖元;
- 48 -
(2)图中b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的对象主要是肝脏,在此特殊条件下,与该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3)图中③过程表示的含义是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图中②过程具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二是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为血糖调节过程,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增多,即b是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即a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所以③是促进,④是抑制.
【解答】解:(1)据图分析,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增多,即b是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即a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肌肉细胞⑦合成肌糖原.
(2)图中b是胰高血糖素,其靶器官是肝脏,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其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3)图中③是促进,含义是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图中②过程具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二是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故答案为:
(1)胰岛素 合成肌糖元
(2)胰高血糖素 肝脏 肾上腺素
(3)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涉及的激素,并识记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明确胰岛素的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能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图形.
- 48 -
36.如图为光合作用中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的模式图.途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与过程的名称:c:ATP;e:
②合成ATP;③水的光解.
(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用①~⑥符号表示)
在盛满水的玻璃管上端插入带叶枝条,它的下端浸入盛满水银的容器中,把它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就可以观察到水银沿玻璃管上升:.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根据题图梳理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过程,然后分析解答问题.
【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②过程是光反应阶段生成ATP的过程,c是 ATP,③过程是水光解形成和释放氧气的过程,b是氧气,e是.
(2)分析题图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消耗的水是从土壤中吸收而来,光合作用越旺盛,光反应阶段越强,消耗的水越多,从土壤中吸收的水越多,在盛满水的玻璃管上端插入带叶枝条,它的下端浸入盛满水银的容器中,把它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就可以观察到水银沿玻璃管上升是由于③过程光反应消耗水的原因;
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为细胞有氧呼吸提供条件,所以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 48 -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淀粉是在暗反应阶段形成的,即图中⑥过程.
故答案应为:
(1)ATP合成ATP 水的光解
(2)③③⑥
【点评】本题是知识点是光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和能量变化,暗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7.如图为一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1号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1号→4号→8号→14号.
(2)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
【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图示为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B、b表示),则图中4号、10号和14的基因型为XbY,6号的基因型为XbXb,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为XBY,1号、8号、11号和12号均为携带者,其基因型均为XBXb.
【解答】解:(1)1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其致病基因来自8号,而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4号,4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因此14号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中的1号,其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为:1号→4号→8号→14号.
(2)7号的基因型为XBY,8号的基因型为XBX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
(1)1号 1号→4号→8号→14号
- 48 -
(2) 0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及系谱图中的信息准确答题.
38.科学工作者发现野猪某一个基因与家猪的对应基因的某些片段不同,下表Ⅰ是家猪和野猪的某个基因转录的两种不同的m RNA分子片段(每个密码子只写出前面两个碱基)
表Ⅰ:
UA
UA
UA
UA
UA
UA
家猪
m RNA
UU
UU
UU
UC
UC
UC
野猪
m RNA
表Ⅱ:密码子表(部分)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第三个字母
U
C
A
G
U
苯丙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半胱氨酸
U
苯丙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半胱氨酸
C
亮氨酸
丝氨酸
终止
终止
A
亮氨酸
丝氨酸
终止
色氨酸
G
请根据表Ⅰ、表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野猪和家猪的该m RNA片段翻译成多肽分子中可能存在氨基酸的种类分别为3和1.
(2)比较上表密码子和氨基酸的关系,可以作出哪些推断?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3)在决定野猪该信使RNA片段第一个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都将产生异常的蛋白质吗?不一定为什么?不同的密码子可决定相同的氨基酸有何生物学意义?有利于生物的遗传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
- 48 -
【解答】解:(1)分析表格可知,家猪的密码子前面两个碱基均为UA,密码子前面两个碱基为UA决定的氨基酸只能是酪氨酸其余为终止密码子.而野猪的密码子前面两个碱基为UU和UC,UU可以决定苯丙氨酸和亮氨酸,UC可以决定丝氨酸.
(2)比较上表密码子和氨基酸的关系,可以得出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3)在决定野猪该信使RNA片段第一个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不一定产生异常的蛋白质,因此不同的密码子可决定相同的氨基酸,这样有利于生物的遗传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31
(2)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3)不一定 不同的密码子可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有利于生物的遗传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9.如图是用两栖动物的卵所作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全套基因),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的受精卵;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过程.
(2)蛙与哺乳动物的⑤过程主要不同点是蛙的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哺乳动物的胚后发育不经过变态发育.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类型为无性繁殖(克隆).
(3)途中③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称作核移植技术,④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蛙)血清.
(4)本实验结果说明高度分化后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考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 48 -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用两栖动物卵所做的实验图解,首先得到去核卵细胞,用微吸管吸取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其次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细胞核注入去核卵细胞得到重组细胞;重组细胞进行胚胎发育形成蝌蚪,再变态发育形成青蛙.
【解答】解:(1)蝌蚪肠上皮细胞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全部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的受精卵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的b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
(2)蛙与哺乳动物的⑤过程主要不同点是蛙的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哺乳动物的胚后发育不经过变态发育.通过图示过程是通过核移植技术产生新个体,其生殖方式类型为无性繁殖(克隆).
(3)途中③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称作核移植技术,④过程所用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蛙)血清.
(4)本实验结果说明高度分化后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故答案为:
(1)全套遗传物质(全套基因) 受精卵 b
(2)蛙的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哺乳动物的胚后发育不经过变态发育 无性繁殖(克隆)
(3)核移植 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蛙)血清
(4)高度分化后的动物细胞核
【点评】本题结合以两栖动物卵所做的实验图解,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概念及操作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0.“绿色奥运”是北京争办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口号之一.“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北京”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旁边的小事做起.
(1)北京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入侵”了首都.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引进外来树种、草种时应考虑的问题有ABCD
A.成活率与适应性的问题 B.与本地物种的协调问题
C.是否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 D.引进成本与效益问题
(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3)某同学想调查一下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下面是他未完成的调查表,请你帮他填写出空缺的两项.
- 48 -
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调查表
序号
看 法
态度
赞同
反对
1
现在水电费都比较便宜,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意义不大
2
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
3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了,提倡节俭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
城市居民人口密度大,适当减小绿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
5
人类生活富裕了,垃圾回收利用有利公众卫生等
说明:赞同在态度一栏打“√”;反对打“×”
(4)垃圾是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分析,④⑤途径相对于③的优点是:除了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
【考点】生态城市.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腐生的动物,如蚯蚓、苍蝇等.
3、将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处理可以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
【解答】解:(1)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引进外来树种、草种时应考虑的问题有:A.成活率与适应性的问题,A正确;B.与本地物种的协调问题,B正确;C.是否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C正确;D.引进成本与效益问题,D正确.故选:ABCD.
(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3)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调查表还可以是:城市居民人口密度大,适当减小绿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人类生活富裕了,垃圾回收利用有利公众卫生等.
- 48 -
(4)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原因是除了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
(1)ABCD
(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3)答案要求: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范畴,合理即可,如:城市居民人口密度大,适当减小绿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人类生活富裕了,垃圾回收利用有利公众卫生等
(4)除了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农业工程及生态城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入侵、生物多样性等概念,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