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葫芦岛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葫芦岛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 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 I 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 陆邵明 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 点与起点。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然而,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 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那么, “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 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 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 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 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 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 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 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 引导。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 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此外,以“乡愁”为着眼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远近结 合、量力而行。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方面,政府、 市场、民间力量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守住乡愁文化底线;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规矩、担起责任;民间力量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引导与培育。只有在尊 重地方文化特色、定居者的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既有资源、要素,综合考虑产业发 展、就业岗位、住房保障等因素,摸清乡愁记忆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体制内外的合力,才 能让小城镇保持特色、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乡愁是一面镜子,一方面审视“旧”故乡过去的发展 历程,另一方面照亮“新”故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政府来讲,职责是守住底线,科学引 导乡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于众多游子而言,将乡愁记忆化为建设故乡的行动才是祛除 乡痛的最好良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愁记忆是一种无声无形的力量,它能让人们不管走多远都想要返回故乡。 B.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乡愁己经成为人们的记忆和节日返乡的一种痛。 C. 小城镇中的特色老街、有时代印记的建筑和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都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D. 建设有特色的小城镇,需要多方协作,合力发展,其中市场承担着最重要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文章由当前乡愁记忆面临困境出发,讨论了乡愁记忆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B. 文章首段提出问题,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段总说,重申乡愁的作用。 C. 文章从保护原有文化和创新开发文化资源两方面论述了怎样利用乡愁资源的问题。 D. 文章论述严密,除了方法外,还给出了注意事项,对政府、市场、民间力量提出警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如果能有效开发利用乡愁资源,就可以很好引导我国小城镇建设特色、健康发展。 B. 要使小城镇健康发展,就要保育好城镇地方文化资源,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形式。 C. 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当地政府不能贪大求快。 D. 乡愁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有较大作用,所以政府可在乡愁记忆上着力。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 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 项,“它能让人们不管走 多远都想要返回故乡”曲解文意,原文是“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B 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和节日返乡的一种痛”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愁不能仅仅 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D 项“其中市场承担着最重要的作用”,无中生有,原文只提到“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规矩、担起责任”。 2. 试题分析:B 项,“首段提出问题,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不正确。本文在第二段提 出问题“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第一段只是对乡愁记忆的现状进行了 阐释。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 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 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 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 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可能 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B 项,“就要保育好城镇地方文化资源,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形式”不全面,第三段提到“坚 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 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等措施,第四段也提到“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 另外,“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形式”与原文不符,文中说的是“尊重地方文化特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的诗意(节选) 徐迅 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 驱车去昆仑山口,从车窗向外瞭望昆仑山,昆仑山在我们面前逶迤而来,又逶迤而去。 仿佛天边,又恍惚眼前,显得神圣而高邈。时近时远,雪之皑皑,或冰之消融,昆仑山幽峭 的峰影,就这样总在我的眼里叠印着。诗人们坐在车上,一路看,一路兴奋不已。 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经典神话和故事。在我接受的教育里,《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 《白娘子盗仙草》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的。这些神话和故事,不仅赋予我童年和少年岁月 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还使我成年后的记忆常常发生错觉。比如,因为白娘子为许仙盗仙 草,我以为昆仑山是一座灵山……在我开始有“山”的印象后,昆仑山似乎就是一座遥不可 及的山,一个斑驳陆离的梦。 洋溢无限诗意的昆仑山,首先是一座诗歌的高峰。从屈原的“登昆仑今四望,心飞杨兮 浩荡”(《九歌•河伯》),到岑参的“杨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刘单》)……古代的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直把昆仑山当成他们歌之咏之的对象。走在昆 仑山,车上的诗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记忆,或摇头晃脑,吟诵出古人写昆仑的一首 首诗;或故作惊叹,诧异古代诗人未到昆仑,竟给昆仑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说着 说着,他们便有些自豪,觉得古人还没有他们幸运,不像他们双脚能踩上昆仑坚实的土地。 在他们的心里,昆仑山是诗歌的山,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崇拜的圣山。 仿佛是一种印证与神示,海拔的高度让诗人们就有异样的感觉,心里很快也有了朝圣者 不敢怠慢与轻侮的一种意识——觉得朝拜昆仑,一定得有某种庄严的仪式。 从柴达木到昆仑山口海拔 3700 米的昆仑河的北岸,就有一座名叫纳赤台的神泉。这里, “纳赤台”系藏语译名,有“沼泽中的平台”的意思,当地人称“佛台”。这里的泉水即便在 隆冬时节也奔涌若流,从不封冻。这里也是昆仑山的一大奇观。据说,前来洗涤及朝拜可福 运绵长。到了这里,诗人们便下车,纷纷围着神泉,虔诚地捧起神泉水或饮,或净着手…… 仿佛在洗涤某种“不洁”,一如当地前来此地洗涤及朝拜的藏民,一脸郑重其事与真诚。 我们终于抵达昆仑山口。一下车,站在昆仑山口,我心里忽然就隐隐地出现了一丝失望 ——这里,既没有昆仑六月飞雪的奇观,也没有想象中昆仑山的巍峨与雄浑。我看到的只是 一个山脉的狭口。狭口的浅山坡上,尽管也有哈达与写满梵文的彩幡在风中舞蹈,但更多的 是标示海拔,或位置,或地理指示的各式各样的石碑。有那么一刻,我脑海里多年积攒的关 于昆仑山浩浩荡荡、苍苍茫茫、挺拔高峻、雄奇壮美、磅礴奇峭等词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唯有一种头疼欲裂的激烈的高原反应。伫立在山口,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里,突 然一时无语。把头缓缓抬起,我巡视着面前矗立的一块块石碑,目光最后投向嵌着索南达杰 的照片的那一座白色的石碑上,心里更有说不出的苍凉。我知道,索南达杰这位年轻的县委 书记,为了保护藏羚羊,被偷猎者残忍地杀害,但直到死,他还保持着端枪的英雄的姿势。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风过耳,天地间顿时有一种巨大的、神秘的静谧。这下,我突然明白,我一时无语。面 对巍巍昆仑,人的所有尘世的想法陡然就失去了力量,都被消融得一干二净。 这自是另一种词语抵达的诗意,也是柴达木最为深刻的地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紧扣标题,突出了昆仑山在柴达木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B. 古代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却把它作为歌咏对象,写出了不朽诗篇,这说明昆仑山在诗人 们心中的分量很重。 C. 虽然见到的昆仑山与作者想象中的不同,但索南达杰的石碑使其眼睛有些湿润,其中有感动,更有敬佩之情。 D. “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渺的梦里,突然一时无语”写出了“我”为昆仑山所震撼而失 语的心理。 5. 文中写了许多与昆仑山相关的传说、诗歌,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作者为什么说“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 【答案】4. D 5. ①文中引用了《女蜗炼石补天》等传说及古人所写的诗句,丰富了文章 的内容,使得昆仑山充满了神秘感,突出了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②增强了文章的趣 味性、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 6. ①远望昆仑山,昆仑山大气磅礴,巍峨幽峭,显得神圣而高邈,富有诗的意蕴。②昆仑山 有数不清的传说与诗歌,赋予人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是一个斑驳陆离的梦,洋溢无限诗 意。③昆仑山人们的英勇献身精神让人在尘世中的想法全部消失,心灵澄静,得到升华。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 项,结合文本内容“我 心里忽然就隐隐地出现了一丝失望”分析可知,是失望,再加上高原反应,是一种生理上的 反应,而不是为昆仑山所震撼而失语的心理。 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 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 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 特色概括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 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 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安排的作用分析。文中写了许多与昆仑山相关的传说、 诗歌的作用,需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白娘子盗仙草》 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昆仑山似乎就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一个斑驳陆离的梦”“洋溢 无限诗意的昆仑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昆仑山充满了神秘感。“昆仑山是诗歌的山, 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崇拜的圣山”,突出了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了文章 的趣味性、可读性。 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说“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 山”的原因,主要从昆仑山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角度分析。“昆仑山在我们面前逶迤而来,又 逶迤而去。仿佛天边,又恍惚眼前,显得神圣而高邈。时近时远,雪之皑皑,或冰之消融,昆仑山幽峭的峰影,就这样总在我的眼里叠印着”,昆仑山大气磅礴,巍峨幽峭,显得神圣而 高邈。“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经典神话和故事”,昆仑山有数不清的传说与诗歌。“面对巍巍昆 仑,人的所有尘世的想法陡然就失去了力量,都被消融得一干二净。这自是另一种词语抵达 的诗意,也是柴达木最为深刻的地方”,昆仑山人们的英勇献身精神让人在尘世中的想法全部 消失,心灵得到升华。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5.6 亿部,未来几 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 4 亿至 5 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 10 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 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 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 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性 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 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 释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 材料二: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 5—10 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 200—300g 黄金, 1000—3000g 白银,100kg 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 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 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 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 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 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材料三: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 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 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今年 3 月,在推出 iPhone7 半年后, 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 Android 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 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 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 格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 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 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 对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 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 值、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 的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据显示,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 这些资源反而会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危害。 B. 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 和大气中,还会释放有毒气体,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 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户, 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D. 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必 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 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 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 量,说明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C. 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 回收正规渠道,从而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职责 D. 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很多,可设实体店回收,也可网上回收:如设置实体的回收箱、回收 点、回收站以及在网上搭建旧手机回收服务平台等。 E. 回收旧手机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信息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消 除用户对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等问题的担心。 9. 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DE 9. ①消费者没有回收习惯②用户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③回收体系不完善④正规回收 渠道难寻。 【解析】 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 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 体;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 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 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都会……”的表述有误。材料一中说到了废弃手机的危害,“随 意丢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 射性物质挥发到水、土壤和大气中”“燃烧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有一部 分易致癌”。 8.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学生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A 项,混淆概念。“手机产量”和“手 机市场出货量”是两个概念,原文说“2016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5.6 亿部”,并没有提及 手机产量。B 项,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金矿量”,并没有说其他金属的含量都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C 项,曲解文意。“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 收职责”分析有误,材料三只是介绍了苹果公司回收旧手机的做法,希望其他厂商借鉴。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来确定试题的 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 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 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其错误设置 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说法太绝对、未 然当已然等。 9. 试题分析:题干是“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本题主要 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全文进行阅读,掌握文本大 意,把握文本主旨。因文找题。材料一中说“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 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这就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没有回收废旧 手机的习惯,会随意丢弃。材料二说“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 费者缺乏对回收品牌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问题经 常会和回收商产生分歧。”由此可见:回收废旧手机,除了消费者缺乏回收习惯外,消费者 还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材料三说:“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 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是渠道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这说明废旧手机回收体系不 完善,正规回收渠道难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仁愿,华州下邦人也。本名仁宣,以音类睿宗讳改焉。少有文武材干,累迁殿中侍御 史。时有御史郭霸上表称则天是弥勒佛身,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请立武承嗣为 皇太子,皆请仁愿连名署表,仁愿正色拒之,甚为有识所重。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 景监清边军,战还,书战图以奏。每阵必画承景躬当矢石、先锋御贼之状,则天叹曰:“御 史乃能尽诚如此!”擢拜右肃政台中丞,令仁愿叙录承景下立功人。仁愿未发都,先问承景 对阵胜负之状。承景身实不行,问之皆不能对,又虚增功状。仁愿廷奏承景周上之罪,于是 左迁崇仁令,擢仁愿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三年,突厥入寇。朔方军管沙吒忠义为 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仁愿至军而贼众已退,乃蹑其后,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 兵而后渡河。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 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 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仁愿在朔方,奏用监察 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鄂县尉王易从、始平主簿刘体微分判军事,太子文学柳彦 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敬忠等皆以文吏著称,多至大官,时称仁愿有知人之鉴。 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封韩国公。春还朝,秋复督军备边。中宗赋 诗祖饯,赏赐不可胜纪。寻加镇军大将军。睿宗即位,以老致仕。开元二年卒,赠太子少傅, 傅物二百段,命五品官一人为监护使。 (节选自《旧唐书张仁愿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己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 议以为不便。 B. 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 议/以为不便。 C. 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己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 议以为不便。 D. 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己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 议/以为不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讳即避讳,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为尊者讳,为 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B. 五品即九品官阶的第五级。九品是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 为第一品,知县为第九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 C.祖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荆轲刺秦王》中“至易 水上,既祖,取道”也举行了这种仪式。 D. 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的“表”即诸 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仁愿守正不阿,忠于李唐。凤阁舍人张嘉福等人请求将武承嗣立为皇太子,并邀请张仁愿一起签名上表,遭到他严辞拒绝。 B. 张仁愿善于明察,坚持原则。监察御史孙承景报告作战情况,受到武则天高度赞扬。张仁 愿弹劾孙承景欺君犯上,结果孙承景被贬官。 C. 张仁愿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朔方任职期间,他奏请任用张敬忠、何鸾、寇流、王易从等 人,这些人都著称于世,许多人做到高官。 D. 张仁愿作战勇敢,御敌有方。突厥入侵,张仁愿临危受命,大败敌军。并奏请乘机夺取漠 南,修筑城堡,后因唐休璟的反对而作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愿至军而贼众已退,乃蹑其后,夜掩大破之。 (2)春还朝,秋复督军备边。中宗赋诗祖饯,赏赐不可胜纪。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张仁愿来到军中而敌兵已退,于是在后面紧追敌兵,夜晚偷袭打破敌兵。(2)他春 季回朝,秋季又督率军队守备边疆。中宗赋诗为他饯行,赏赐不计其数。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太子少师”是官职,“唐休璟”是人 名,“以为”是固定结构,“两汉已来”指时间,其后应断开,据此可知 BD 两项断句错误; “黄河”是名词,是“守”的宾语,据此可知“黄河”后应断开,可排除 A 项。答案为 C 项。 画线句子加标点为: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己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 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B 项,“知县为第九品”不正确,“知县”为七品官 员。九品,指旧时官秩分九等,称为“九品”,泛指九个等级。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 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 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 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 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 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 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 项,“后因唐休璟的反对而作罢”不正确。由原文“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可知,虽有唐休璟反对,但在他的坚持下,中宗最终答应了他。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 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至”,来到;“贼众”,敌兵;“蹑”,踩;“蹑其后”,在后面紧追;“夜”,在夜里; “掩”,偷袭。(2)“备边”,守备边疆;“祖饯”,饯行;“不可胜纪”,不计其数。 参考译文: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也。本名叫仁亶,以读音近似睿宗的名讳而改。年轻时有文武才干, 几次升职担任殿中侍御史。当时有位叫郭霸的御史上奏章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之身,凤阁舍人 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请张仁愿一起签名上表,张仁愿表情严 肃地予以拒绝,很受有识之士的敬重。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作战返回, 画作战图献上。每幅交战图总是画上孙承景亲自冒着枪林箭雨、身先士卒冲锋杀贼的形象, 武则天感叹地说:“御史竟能如此的忠诚!”升任孙承景为右肃政台中丞,命令张仁愿前去 记录孙承景以下立功将士。张仁愿离开都城前,先去问孙承景交战胜负的情况。孙承景实际 并未亲临战阵,所问的都不能回答,又为自己虚报了许多功劳。张仁愿在朝廷上奏告孙承景 的欺君之罪,于是贬孙承景为崇仁令,升任张仁愿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神龙三年, 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被敌军打败。皇帝命令张仁愿代理御史大夫,接替沙吒忠义 统率部队。张仁愿来到军中而敌兵已退,于是在后面紧追敌兵,夜晚偷袭打破敌兵。先前, 朔方军北面与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岸有座拂云神祠,突厥将要入侵时,必定先到祠前祭 酒以求神的保佑,并趁机在此牧马整兵然后渡过黄河。这时突厥默啜率领全部兵马向西攻击 突骑施娑葛,张仁愿请求乘虚夺取漠南地区,于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首尾相应,以断 绝突厥的南侵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以来,都是北守黄河,如今在敌寇境内筑城, 恐怕既劳民又费力,最终城池还会被敌人占有,因此不主张实行。张仁愿执意请求不止,中 宗最终答应了他。张仁愿在朔方时,上奏任用监察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鄠县尉 王易从、始平主簿刘体微分管军事,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张敬忠 等人都以文职官吏而著称,许多人做到高官,当时人们称赞张仁愿有知人之明。景龙二年, 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多次受封为韩国公。他春季回朝,秋季又督率军队 守备边疆。中宗赋诗为他饯行,赏赐不计其数。不久加授镇军大将军。睿宗即位,张仁愿因 年老退休。开元二年去世,追赠太子少傅,赠送办理丧事的丝织物二百段,命一位五品官一 人为监护使。(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垂鞭渔家傲 朱敦儒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一、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叙写了词人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无限感慨。 B. “征尘万里”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处境,“伤怀抱”一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C. “客散黄昏庭院悄”写出了客人聚会离开后庭院静谧的情形,给人孤单落寞之感。 D. 燕子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充满情义,燕子早早归来给自己带来了慰藉。 E. “只恐莺啼春又老”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15. 有人说词的下片充满了悲惋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4. AD 15. ①从“韶光虚过”“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可看出词 人内心那份韶华已逝、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忧愁②从“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可以看出词 人因人海茫茫,知音难找,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和守,流露出的孤独失意之感。 【解析】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 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 项考核手法,B 项考核诗句的作用,CDE 项考核 内容,其中 A 项,“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分析错误,这里应是听觉,并无视听结合。D 项, “在词人眼中充满情义,燕子早早归来给自己带来了慰藉”分析错误,与“灯相照”意境一 致,应是用燕子归来进一步衬托出自己的孤单落寞之情。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 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词的下片表达的情感,从“韶 光虚过”“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可看出词人内心那份韶华已逝,年老体衰 的无奈与忧愁;从“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可以看出词人因人海茫茫,知音难找,无志 同道合之人相伴相守,流露出的孤独失意之感。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 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 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 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髙远境界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达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答案】 (1). 蜀道之难 (2). 难于上青天 (3). 千呼万唤始出来 (4). 犹抱琵 琶半遮面 (5).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 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第 II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目前的福利水平如何?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撰写的《2015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开宗明 义即曰"我国的民生发展依然面临低福利困局。" 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现实需求,他汇集多年的研究成果,宵衣旰食,编写了 12 万字的油务化验培训和创新成果展示教材。③为了向英国海军报仇,阿根廷海军绞尽脑汁构思了许多反戈一击的作战方案,终于在 1982 年 S 月 4 日用导弹将"谢菲尔德"号击沉。 ④看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见微知著,通过回归分析来总结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整体把握,揭示规律〃 ⑤一味喜欢萌萌哒的事物无可厚非,偶尔卖卖萌也无伤大雅,但如果逃遁在萌文化空间里, 与世隔绝、拒绝成长,这就是—种“文明病”了。 ⑥儿童早期阅读是通过视听等方式进行的,而且,儿童对色彩、图形的认知先于文字,于是, 图画书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早期阅读材料的首选。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答案】C ..................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见字如面》中“见字”重文,“如面”重人,两者的结合为观众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 的真实人物形象,从而感动于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B.美国 CNBC 网站最近发表文章称,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发展为全球性科技巨头,成为硅谷的竞 争对甚至超越当前领先者。 C. 吴京执导的电影《战狼 II》毫无悬念的超过了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成功问鼎中 国内地电影票房冠军。 D. 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 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落后,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项,“从而感动于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成分残缺,在“从而”后 加“使观众”。C 项,“问鼎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冠军”语意重复,“问鼎”就是取得冠军的意 思。D 项,“幼稚和落后”语序不当,“幼稚”与“落后”应互换位置,这样才能与前面的“先 进和成熟”照应。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 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 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 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 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 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 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见到仍然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听闻家严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 B. 今天我的华翰寄到你的手中,希望你看后能鼓起学习的勇气。 C. 朋友小聚,刘庆接了个电话后说:“不好意思,我有事要先告辞了。失陪,失陪!” D. 我的一个多年不见的学生,给我捎来了他家乡的土特产,我不好推辞,只好笑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 项,家严:指自己的父亲,为谦辞,此 处指对方 的父亲,表达不得体。B 项,华翰:指对方的书信,此处指自己的书信,不得体。C 项,失陪:指中途离席,表示不能再陪伴对方。句中使用正确。D 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 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用于自己打接受礼物,不得体。故此题答案应为 C 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7 个字。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①____________,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 ②____________。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要把 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③____________,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 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 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答案】 (1). ①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2). 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3). ③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材料说的是人才培养当以立德为根本。①上文说的是“才”与“德” 的关系,下文说“育人是本”,据此可推断出应填“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一类内容。②上文说“人无德不立”,表明育人的关键是立德,据此可知应填“育人的根本在 于立德”。③上文说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下文说要达到的 教育效果,据此可推断出应填“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一类内容。 21. 卜面是某校运动队选拔运动员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答案】本次运动队队员选拔分为个人自荐和班级推荐两种方式,个人自荐的同学须提供市 级及以上运动会成绩证明、三甲医院体检报告、家长同意书材料;班级推荐的同学须写明推 荐理由并附有本人申请书。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图文项目 内容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简要说明。图文转换考查考生语 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要在理解所给框架图的基础上组织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连贯。 首先要明确框架图描述对象,把握框架图中各部分关系,分析活动流程,抓住圆圈中所给关 键概念组织语言,按顺序进行解说。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陆游在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结合自身感悟和实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 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知行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从名字上便可看出陶老推奉王阳明的格物致 知说,可见其教育思想也是符合国民思想和国情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正如陶老所说的那样,出世便是启蒙,进 棺材便是毕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是静下心来想想,不正是这样么?中国有句古话“活 到老学到老”,确实,古人的确这样做,不这样做便是另类,可用在现在却大不一样,大部分 年轻人不肯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就是心境不够开阔,没有把能放下的放下。没有做到知行 合一的境界,当然,知行合一不是让你隐居山野去做学问,而是秉承着自己的理想去学习, 若真的必要归隐才能做学问,那做出来的也只是死文章,不堪大用,宁可不学。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 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 治阶级们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 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 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这是一种莫大的 人文关怀,寒门出优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日趋于成熟的教育体制下,陶老的这 一教育理论已经实现。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生活之中处处有老师,生活之中处处可学习,生 活和学习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对情侣,但是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学习是高尚的,他来源于生 活而高于生活,持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是已经参透学问大义的学者,可能只是个爱好者,生 活和学习密不可分,学习不会高于生活,他必须借助生活,所以,“学”和“做”既是两门 学科又是一种态度。 可见,陶行知教育理念也好,教育思想也罢,他的中心阐述对象是“学”、“做”。一个人光 会学而不知道做,这种人只能夸夸其谈,而只懂得做不会学,那么只能是碌碌无为,教育上 也是一样,这便是知行合一,做和学,他们并不高深,仅仅只来源于生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的五则材料主要内容是名言,题干要求“综 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结合自身感悟和实践”来写作,那么考生就要先逐一分析所给材料,确 定每一则材料的含意,然后综合考虑,确定立意。第一则材料是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中心内 容就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而且要为爱国付出行动。第二则材料是苏轼的名言, 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成就大的事业就要立大志。第三则材料是王守仁的名言,也是强调立 志的重要性。第四则材料是《礼记·学记》中的名言,强调学习、磨炼的重要性。第五则材 料是陆游的诗句,强调要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得到真理。五则材料综合起来看,考生可以从 爱国立志、求学奋斗、勇于实践、知与行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来写作文。 立意角度参考:立爱国之志,行爱国之事;求学悟道,知行合一,方成大事;求真学问,勇 于实践,身体力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等。 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重在训练考生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 实际生活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的能力。作文要求的关键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以考生 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材料的含意,然后找出材料的内在逻辑关联,确定出一个立意,联系现 实,阐述自己的主张。具体写作时,可以集中论述几则材料的相通内涵,也可以辩证思考由 材料生发出来的新含意。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和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 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