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倒戈 潦倒 倒影 倒水 神魂颠倒
B.装载 承载 载体 下载 文以载道
C.婉然 挽联 绾结 鲩鱼 莞尔一笑
D.鹰犬 荣膺 梦魇 赝品 义愤填膺
解析:B项,均读zài。A项,dǎo,dǎo,dào,dào,dǎo;C项,wǎn,wǎn,wǎn,huàn,wǎn;D项,yīng,yīng,yǎn,yàn,yīng。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转的作别,从容的放手,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
B.毕飞宇的《推拿》是超凡脱俗的大气之作,小说以细腻而熨贴的文笔,写出了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梦想与尊严,作者借助盲人之“盲”反映了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窘境:理解与沟通。
C.该大桥主桥是有史以来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被称为“世界山地桥梁之最”,它在开工四年后成功合拢。
D.就在公司行将倒闭之际,他临危受命担任了总经理,一年下来,他不孚众望,使公司扭亏为盈。
解析:B项,“熨贴”应为“熨帖”;C项,“合拢”应为“合龙”;D项,“不孚众望”应为“不负众望”。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解析:A项,如期而至:指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的事情。用来指灾祸来临不当。B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使用对象错误。D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用来指歌声不当。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整,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解析:
9
B项,根据题意,“台湾”“香港”“澳门”为第一层次的并列,“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海外侨胞”构成第二层次的并列,故“大陆同胞”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一个房地产商”前后的破折号表示作为句中插入语的成分,故“最要好的朋友”后面的逗号应删掉;D项,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而“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不属于“认为”的内容,故第三个逗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A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项,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改为“粗粗一看,《品三国》似乎……”;D项,“挑起了……任务”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挑起了……重担”或“承担起了……任务”。
答案: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鹿永建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的回答比较消极。
的确,如果只是顺其自然,目前正在兴头上的诸种“莫言热”都会过去: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文化消费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不久就会另寻新的炒作题材,不会只在莫言一棵树上吊死;媒体也不会永远在山东高密莫言老家发掘“秘闻”。莫言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2月份,等这个新的题材过后,“莫言热”可能就会过去。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当下,应当抓住多年少有、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日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那久违的人文作品,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6.下列有关“‘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莫言热”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持消极态度。
B.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9
C.阅读犹如全民体育运动,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
D.“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不是“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而是“莫言热”的正面影响。
答案:D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是一个机遇,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
B.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要想让阅读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是其重要的途径。
C.政府的支持和众多民间组织是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的最根本因素。
D.将“莫言热”作为一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之中,虽然比较费力且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最根本”的表述不妥。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所以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
B.阅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作者希望将针对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C.作者认为,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D.作者认为与其在莫言家乡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面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所以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与文中观点不符。
答案:A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不及周岁。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二》)
9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幼能属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煜辞以疾 辞:推辞,拒绝。
C.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贻:赠送。
D.擢拜左谏议大夫 擢:提拔。
解析:贻:遗留。
答案: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子所得皆精理
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B.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
C.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窃为大王不取也
D.穆国之良臣
句读之不知
解析:A项,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B项,介词,凭……身份/介词,用;C项,介词,表被动/动词,认为;D项,助词,“的”/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答案:A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穆“至行”的一组是( )
①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
②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③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
④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
⑤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
⑥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②是王昭素的话,不能体现“至行”。④是表彰李穆,不能直接体现“至行”。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一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在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解析:D项,服丧未满后官复原职,李穆又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守丧到三年期满。
答案:D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3分)
(2)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4分)
(3)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3分)
9
参考答案:(1)李穆以本州军粮不足为由,没有立刻听从命令,因此被免职。(2)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置大事不会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3)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
参考译文: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县人。李穆的父亲咸秩,曾任陕西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卓绝的品行。在路途拾到遗物,一定要寻访到失主送还。跟随王昭素学习《易》及《庄》《老》等书,尽力探究大义。王昭素对李穆说:“你所得到的都是精微的义理,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对人说:“李生将来必定成为肩负朝廷重任的人。”
后周显德初年,李穆以进士身份担任郢州、汝州的从事,升任右拾遗。宋朝初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被选任为洋州通判。李穆到了洋州,处理积滞的案件,没有拖延的诉讼案件。调任陕州通判,有关官吏要调用陕州租赋到河南时,李穆以本州军粮不足为由,没有立刻听从命令,因此被免职。又因为选拔官吏犯错误而被免除了在前朝的职务。当时他的弟弟李肃担任博州从事,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与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身份被征召。第二年,授予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来,文辞崇尚华丽,到李穆开始运用典雅方正的词语,全力矫正流弊。李穆与卢多逊曾同门受业,太祖曾对卢多逊说:“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学识之外,没有他喜欢的。”卢多逊回答说:“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置大事不会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太祖说:“确实是这样,我要任用他。”当时将要进攻讨伐江南,已经安排分派了各位将领的兵力,但还没有发兵的理由。于是就先征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江南传达皇上旨意,李煜以有病推托,并且说:“我侍奉朝廷而希望保全自己,现在如果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李穆说:“入朝不入朝,你自己决定。然而朝廷军队精锐,物力雄厚丰富,你恐怕不容易抵挡其锋芒,应该仔细考虑,切莫让自己后悔。”出使回来,详细地报告情况,皇上认为他传旨抓住了要点。江南人也认为他说的话很实在。
太平兴国初年,转任左补阙。兴国三年冬天,加授史馆修撰、判馆事,皇上亲自赐给他金印紫绶。兴国四年,跟随皇上出征太原回来后,又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获赐衣带、银器、缯彩。兴国七年,因为与卢多逊亲昵,又因为替秦王廷美草拟朝辞笏记,被谏官所弹劾,降职授予司封员外郎。
兴国八年春,与宋白等共同执掌贡举考试,陪侍皇上在崇政殿主持进士考试,皇上怜悯他瘦弱憔悴,当天又授予他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五月,又征召他为翰林学士。六月,任开封府知府,分析判断案件精细敏捷,奸佞狡猾之徒无从得到宽宥,因此豪门大族敛迹,权贵不敢以私干政,皇上更加了解他的才能。十一月,升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一个多月之后,回家为母亲守丧,不久,服丧未满即官复原职。李穆多次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守丧到三年期满,然而皇上下诏坚持要他复职,李穆更加哀痛忧伤,竭尽礼仪。兴国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后正准备上朝,癫痫发作猝死,享年五十七岁。
李穆自降职授予员外郎到恢复中书舍人,入朝任翰林学士,再担任参知政事,直到猝死,不到一年时间。皇上听说他去世,哭着对近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追赠他工部尚书。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酒泉子
潘 阆①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②。
注:①潘阆:字逍遥,又号逍遥子。至道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②水云寒:因是清秋,所以水云觉凉。
(1)词的五、六两句“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词的结尾两句“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托了词人的什么思想?(4分)
参考答案:(1)词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继续描写楼上的见闻。上句写声,形象地描摹了笛声悠远渺茫,若有若无;下句写形,表现白鸟倏然惊起又翩然飞逝的形态。(2)营造出一种苍茫寥廓的意境,寓情于景,“闲”“入”表达了词人出世之情,寄托了词人的隐逸思想。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个小题)
(1)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苏洵《六国论》)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3)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氓》)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1)羽扇纶巾 金戈铁马 (2)如弃草芥 鼎铛玉石 (3)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4)夙兴夜寐 放浪形骸之外
五、(12分)
16.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4分)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提出,一个人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有两种途径: ① 努力取得更高的成就, ② 降低对自我的期望。要想通过取得更高的成就来获得幸福感往往难以如愿, ③ 人们总是与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④ 是富豪也有自己的焦虑,因为他的比较对象不是不如自己的人,而是其他的富豪。 ⑤ ,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值。
参考答案:①要么 ②要么 ③因为 ④即使 ⑤因此
17.把下面的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原意。(4分)
为期三天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
解析:可以用提取主干法组成第一个短句,然后将其他辅助成分分别组成一个短句即可得出答案。应注意符合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为期三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本届年会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了“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的特色。这充分展现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
18.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同比涨跌幅
(摘自《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解析:抓住题干关键词语“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然后仔细观察图表,找出图表中的比较对象(消费价格同比涨跌幅)及变化特点等,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表述即可。注意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9
答案示例:(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3)居住类(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2题。
成名作家
[加]乔治·J.康登
霍华德醉心于小说创作,自诩为作家。这些年来,他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主要精力用来创作。霍华德写出五部作品,可都被出版商退了回来,这让他受到巨大打击。
霍华德决定自杀。这天清晨,他带了把手枪只身走进公园。
在准备自杀之前,他做了精心的安排。他在衬衫的胸前口袋里塞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自杀原因。
霍华德从口袋里拔出枪,慢慢地将枪举起,对准了自己的头部。就在这时,他听到一声响,就像飞蛾撞上了电蚊拍时发出的那种声音。只见一个光球出现在他前面三米处。这团光球闪烁着,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了一个胡子拉碴的胖男人站在那里。霍华德慌忙把手枪放回口袋里。这个胖男人四处张望着,看见了霍华德,便对他笑了笑,说:“我来自未来,是通过时间机器来到你所在的时代。我叫麦克。你呢?”
霍华德说:“我……我叫霍华德,是一个作家。”
这个胡子拉碴的胖男人盯着霍华德看,用力地拉着自己的右耳垂,似乎在回想着什么事情。突然,胖男人惊呼:“是那个大作家霍华德吗?怎么可能?哇,我真是太荣幸了,先生,我从没想到过我居然会有幸遇见您。”
霍华德有点兴奋了,他急切地问:“你的意思是说,你听说过我?”
胖男人十分激动,语无伦次地比划着说:“在我们那个时代里。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要背诵您的作品,还有许多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广场,你对人类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霍华德有点疑惑地说:“可是我的作品还从来没有正式出版过呢。”
胖男人说:“还没出版?怎么可能?不,等等,我明白了,我一定是走过头了。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你的天才还没有被发现。历史上很多天才,在一开始都不顺利,直到后来……”
霍华德激动得全身颤抖,热泪盈眶。渐渐地,他终于镇定下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尝试,我已经放弃希望了,如果不是你今天出现在这里,我现在已经自杀了。现在我知道了,一切都会有转机。我的天哪!我将会天下闻名!谢谢你,麦克先生,太感谢了!”
突然,又响起了和刚才一样的声音,又有两个光球出现在面前,然后光球变成两个男人。其中一个一把抓住胖男人,胖男人推开他的手,恼怒地看着他道:“别碰我!我是麦克,宇宙的统治者。”
第二个人将手伸到腰部,握着一个像武器一样东西的柄部,他的同伴阻止了他,然后转身对着胖男人弯腰鞠躬,谦卑地说:“请原谅,大人阁下,您在精神病院里的臣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盛宴,我们都发誓效忠于您,敬请您大驾光临。”
“为什么你不早说呢?”胖男人说,“那好吧,我们走。”他转过身来和霍华德挥手道别:“再见,亨利。”
一阵声响,这三个人的身上微光闪闪,然后就都消失了,只留下霍华德一个人呆立在那里。霍华德这才反应过来,那个胖男人是从未来的精神病院逃到霍华德的时代,现在,他被精神病院的人带回去了。怎么能相信一个精神病人的胡话呢?霍华德心灰意冷。
突然,一声枪响,惊起了一群鸽子。霍华德还是自杀了。
后来,警方根据霍华德衬衫里的遗嘱找到了他自杀的真相,在整理霍华德遗物时发现了他的五部小说。这事不胫而走,记者们纷纷涌向警局,这事情成了这个城市的头条新闻。霍华德的作品因此被出版商当成噱头,奉为至宝。令每个人都大吃一惊的是,此书出版后很快就销售一空,大伙儿评价很好,成了非常火的畅销书,霍华德真的成了一个知名的作家。
(选自2013年第2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9.从首尾两段文字看,小说主人公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4分)
参考答案:崇尚名人效应;追名逐利心切;精神生活贫乏;社会风气浮躁。
20.结合小说内容,简析主人公霍华德性格的主要特征。(4分)
参考答案:五部书稿被退后决定自杀,表现其追求成名心切且内心脆弱、不自信;从麦克对其影响来看,又表现了其轻信他人且容易动摇的性格。
21.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有哪几次转折?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9
参考答案:四次转折。作品被退,决定自杀;偶遇麦克,重拾希望;知晓真相,绝望自杀;死后被炒,畅销成名。使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思。
22.结合小说全文,请探究文题“成名作家”中蕴含了哪些深意。(6分)
参考答案:(1)作家成名要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寂寞;(2)自信与坚持往往是作家成功的重要前提;(3)成名与否,其间也有许多偶然的因素;(4)社会审美趣味制约着作家的成名;(5)此题有对社会浮躁心态反讽的意味。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从整体上看,诗人对“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感到恐惧,因此要“拒绝这种‘自由’”,把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从关键词看,应落在“扎进地层”上。因此,可以选择的角度有:自由的代价与规则;成功需要束缚;根深才能叶茂,实现理想要靠扎实的努力;没有绝对的自由。
反向立意也是一种选择。诗人惊恐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这种担忧不正是对当下缺少“自由”价值、缺乏“自由”精神的一种写照吗?那些选择了接受“自由”,甘愿化作流星,在宇宙中随意来去的人,不也能够领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风景吗?
还可以从自由和坚守之间寻找平衡点。“仰望星空”,给人提供了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灵魂超越宇宙空间;“扎进地层”,则呼唤“自由价值”的回归,不做无根之浮萍,不建无基的楼阁。
例文展示:
把根留住
福建考生
顾城放弃了流星式的自由,而选择了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中,汲取源源不绝的甘甜。是啊,根深才能叶茂,而民族的振兴和文化的强大更需要深深地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中。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曾经熠熠生辉,可如今呢?我们民族的根似乎在逐渐失去:韩流日流汹涌而至,西方价值文明无孔不入,快餐文学、美女经济风靡一时……
当我们在为外来文化而如痴如醉时,自己的文化根基却动摇了。当听到韩国将端午节注册为自己的节日时,我们才如梦初醒。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别人行动之后才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却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或许正是如此。走向了世界,却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根基。我们发展了,进步了,可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己的根,忘记自己的文化。
正如高飞的风筝一般,即使它飞得再高再远,即使风再大,只要有那一根绳子拉着,它就不会随着风四处飘荡,它就不会在无依无靠中迷失方向。莫言的获奖无疑为我们的文学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引起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与深思:沧海桑田变,磐石故园情。请守护好民族文化的根基啊!让我们放慢那盲目追随的脚步,回过头来,小心地、虔诚地呵护自己的文化,把根留住!
民族的振兴更需要守住根基。
当万千学子远渡重洋,怀揣“根”的嘱托去异国深造,一旦学有所成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工作待遇,而是祖国和人民。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寻找那梦牵魂绕的“根”。华罗庚、钱三强、邓稼先……一大批科学伟人,他们没有嫌弃母亲的贫穷和落后,而是把母亲装扮得更年轻更漂亮。如今,国家的强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将回国创业当作一生追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子投身于母亲的怀抱。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呢?就是那魂牵梦绕的根。“越鸟巢南枝”,那是故乡的方向啊!“狐死必首丘”,那是生命开始的地方啊!
9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朋友们,即使你树高千丈,身处天涯,千万记住“把根留住”!
点评:本文较好地理解了作文材料的内涵,中心明确,思维缜密。文章开篇点题,点明“根”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文化和民族的强大需要守住根基、扎根沃土展开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证较为严密。收束时扣紧中心,与开头呼应,体现了思维的缜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