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化学试题(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焰火中呈现的绚丽色彩,是各种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形成的
B.小苏打既是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品标志图标
2.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3、Cu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硫酸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3.向含1mol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使之充分反应,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4.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与水反应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净水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
C.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来源:学科网]
5.下列方法制取O2:①KClO3(MnO2)受热分解;②KMnO4受热分解;③H2O2中加MnO2,若制得相同质量的O2,反应中上述各种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数目之比是
A.2:1:2: B.1:1:1 C.2:2:1 D.1:2:1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混在CO2中的HCl气体
B.用Cl2除去Fe2(SO4)3溶液中的少量FeSO4
C.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混在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杂质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以制备Al(OH)3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个氧气分子的体积约为11.2L[来源:学.科.网Z.X.X.K]
7
B.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以任意比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NA
D.7.8g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的总数约为0.4 NA
8.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gNa2CO3﹒10H2O晶体
B.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高
9.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甲为CO2;乙为NH3
B.由滤液提纯(NH4)2SO4过程中的实验操作为萃取
C.CO2可被循环使用
D.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10.同温同压下,x g的甲气体和y 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一定有SO42-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Cl﹣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12. 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XO4- 与H2O2分子个数比恰好为2︰5时,溶液中XO4- 离子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A.+2 B.+3
C.+4 D.+5
13. 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ˉ有沉淀析出,加入H+能放出气体的是
A . Na+、HCO3-、Ca2+、Cl- B . Ba2+、K+、OH-、NO3-
C. H+、Fe3+、NH4+、SO42- D . Mg2+、Na+ 、Cl-、CO32-
14.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下列有关评价正确的是
7
A.根据图Ⅰ所示实验,可以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B.在图Ⅱ所示实验的左右两只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然后向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根据反应后气球的大小可鉴别两种固体
C.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D.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小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碳酸钠
15. 在t℃时,将a 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设该溶液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C.溶液中c (OH﹣)=mol•L﹣1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16.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来混合溶液中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1:2 C.2:1 D.3:1
二、非选择题(含有17、18、19、20、21题,共5个小题,共52分)[来源:学科网]
7
17.(12分)A、B、C、D表示中学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
(1)若A为强碱溶液,其焰色反应显黄色,C常用作食品添加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现有B和C的固体混合物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剩余固体为g,则B的质量分数为 。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黄绿色气体,D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则:
①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取少许C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并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③检验B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
18.(10分)用KMnO4氧化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2O
(1)若此盐酸的密度为1.2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 。
(3)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
(4)15.8g KMnO4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YX
X
ZYX
WZYX
+YX
19.(12分)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元素周期表
7
前18号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化学式是 。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III中生成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II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位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所需仪器装置是
(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7
20.(1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框图解题。[来源:Z-x-x-k.Com]
(1)单质F是 ,溶液H中所含的主要离子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F+E: ,
B→F+H: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E+Cl2→G: ,
D→H: 。
21. (6分)取一定量CuO粉末与0.5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224mL H2(标准状况)。
计算:(1)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
(2)此CuO粉末的质量
(3)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7
化学参考答案
1-5 CCADC 6-10 CCDCD 11-16 BAACBB
17.(12分,每空2分)
(1)① CO32-+CO2+H2O=2HCO3- ②
(2)①2Fe3+ +Fe=3Fe2+
②FeCl2+2NaOH=Fe(OH)2↓+2NaCl 4 Fe(OH)2+O2+2H2O=4 Fe(OH)3
③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含有Fe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8.(10分,每空2分)
(1)12mol/L
(2)
(3)1:5
(4)5.6L 0.5NA
19.(12分,每空2分)
(1)CO2
(2)
(3)①
Na2O2
② H2O2 I、IV、V
20.(12分,每空2分)(1)H2 Na+、AlO2-、OH-[来源:学.科.网Z.X.X.K]
(2)Fe+2HCl===FeCl2+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2Fe2++Cl2===2Fe3++2Cl- Al2O3+2OH-===2AlO2-+H2O
21.(6分,各2分)(1)0.01mol (2)8g (3)0.22mol/L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