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九上化学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新人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九上化学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新人教)》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 ‎ B. 高炉炼铁 ‎ C. 用汽油擦拭衣服上的油渍 ‎ D. 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异味 ‎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焊接保护气 ‎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 D.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 C. ‎ 移开蒸发皿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4.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B. 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 ‎ C.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 ‎ D. 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水中的难溶物可以用过滤的操作除去 ‎ B.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 C. 水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 B.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 D. CO、CO2、大理石都属于化合物 ‎7.“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3 B. +4 C. +5 D. +6‎ ‎8.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9.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 A.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水通电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说明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 D.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10.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 ‎ A. 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 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 C. 冷而干燥的烧杯 D.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1.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X+2S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 S B. CO2 C. SO2 D. CO ‎1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 B. 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是+2价 ‎ C. 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2‎ ‎ D. 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2‎ ‎1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CH4和CO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加足量硝酸银溶液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 A. A B. B C. C D. D ‎1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 C.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D. 活泼金属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5.1.4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有C、H元素;‎ ‎②可能含有C、H元素;‎ ‎③可能含O元素;‎ ‎④一定含O元素;‎ ‎⑤一定不含O元素. ‎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③‎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3分1个,共20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 ‎(3)下列氯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均按金属活动性排列,请写出空格中的物质的化学式:‎ KCl CaCl2 NaCl MgCl2__________ ZnCl2.‎ ‎17.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 ‎18.请按给出的条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请写出一个分解反应__________‎ ‎(2)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的放热反应__________.‎ ‎19.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产生了10m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____mL.‎ 三、(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我国南海海域辽阔,那里蕴含巨量的矿产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1)南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石燃料生产基地.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__________‎ ‎(2)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一定要增强保护意识,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1.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气体单质,(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22.以下是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气体的装置,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欲制取一瓶氢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 ‎(2)若用G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3)C装置中若盛放浓硫酸,常用于来干燥气体,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组装顺序是__________.‎ ‎23.化学小组收集到洗照片用过的硝酸银废液,利用废铁、废锌回收金属银.他们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忽略其他杂质).‎ ‎(1)写出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质为硝酸锌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验证所得银粉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粉: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了固体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乙同学设计了化学方法是往固体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他判断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Fe:56)‎ ‎24.钢铁厂每天要炼铁560吨,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 ‎ B. 高炉炼铁 ‎ C. 用汽油擦拭衣服上的油渍 ‎ D. 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异味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汽油擦拭衣服上的油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焊接保护气 ‎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 D.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 B、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其用途;‎ C、根据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解答: 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上升会造成气温上升,从而影响地球环境,故说法错误;‎ D、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受潮变软,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 C. ‎ 移开蒸发皿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蒸发皿、坩埚钳的使用.‎ ‎4.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B. 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 ‎ C.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 ‎ D. 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去分析;‎ B、从CO还原CuO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去分析;‎ C、从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去分析;‎ D、从CO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一氧化碳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去分析.‎ 解答: 解:A、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因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试管炸裂);故正确;‎ ‎ B、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这样可能会使反应管内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导致实验事故;故错误;‎ C、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反之会导致现象不明显);故正确;‎ D、CO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一氧化碳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先后顺序错误的是,故答案为:B.‎ 点评: 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水中的难溶物可以用过滤的操作除去 ‎ B.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 C. 水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过滤的作用分析;‎ B、根据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来分析;‎ C、根据水蒸发时,水分子体积不变大判断;‎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物,故正确;‎ B、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可以将一些较大的难溶性固体杂质除掉,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容性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故正确.‎ C、水蒸发时,水分子体积不变大,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故错误;‎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出现较多泡沫的,属于软水,有较少泡沫或浮渣出现的水属于硬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 B.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 D. CO、CO2、大理石都属于化合物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等,应提倡“低碳生活”,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CO2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的碳单质、化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3 B. +4 C. +5 D. +6‎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铬酸钠(Na2Cr2O7)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8.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 A.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 B.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 D.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 ‎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碘易溶解在汽油中分析;‎ B、根据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分析;‎ C、根据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其他物质分析;‎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 解答: 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 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说法正确;‎ 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义、组成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9.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 A.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水通电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说明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 D.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可以闻到花香;‎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分析.‎ 解答: 解:A、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气味,故结论正确;‎ B、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结论正确;‎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结论错误.‎ 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气体的性质很稳定,故结论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了多个知识点,灵活运用分子的性质、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以及常见气体的性质等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0.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 ‎ A. 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 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 C. 冷而干燥的烧杯 D.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没有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酚酞遇酸不会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进行分析;‎ D、根据气体的性质和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用蒸馏水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会使酚酞变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点燃的火柴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甲烷燃烧的产物会使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氢气能够燃烧但是生成物不能使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1.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X+2S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 S B. CO2 C. SO2 D. CO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 专题: 化学式推断十字法;新信息筛选题.‎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解答: 解: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X+2SO2+6H2O 反应前C、H、S、O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 反应后2SO2和6H2O中H、S、O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2、2、10;‎ 对比反应前后,可发现反应后缺少了:C原子4个、O原子8个,所以在4X中含有这些原子,则每个X中含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 故选B 点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1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 B. 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是+2价 ‎ C. 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2‎ ‎ D. 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 解: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u2+中的“2”表示一个铜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CH4和CO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加足量硝酸银溶液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根据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而鉴别必须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甲烷和一氧化碳都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都无明显现象,故选项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都比银强,因此铁和硝酸银反应会增加新的杂质银,且铜也被除去变成了硝酸铜,故选项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反应,因此除去的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A.‎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 C.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D. 活泼金属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进行回答;‎ B、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电解水能生成单质氢气和氧气,但是电解水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可能是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5.1.4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有C、H元素;‎ ‎②可能含有C、H元素;‎ ‎③可能含O元素;‎ ‎④一定含O元素;‎ ‎⑤一定不含O元素. ‎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③‎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解答: 解: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1.4g,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则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3分1个,共20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2Fe3+‎ ‎(2)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3)下列氯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均按金属活动性排列,请写出空格中的物质的化学式:‎ KCl CaCl2 NaCl MgCl2AlCl3 ZnCl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镁比铝活泼,铝比锌活泼,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铝中铝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是1:3.‎ 解答: 解:(1)两个铁离子可以表示为2Fe3+;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可以表示为CH4;‎ ‎(3)氯化铝可以表示为AlCl3.‎ 故填:2Fe3+;CH4;AlCl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7.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实验2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 解:用嘴吹蜡烛的火焰,加快了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 用杯子将蜡烛罩住,当蜡烛燃烧消耗掉杯子内的氧气时,蜡烛因与氧气隔绝而熄灭.‎ 故答案为: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注意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 ‎18.请按给出的条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请写出一个分解反应2H2O22H2O+O2↑‎ ‎(2)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的放热反应NaOH+HCl═NaCl+H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并且是放热反应.‎ 解答: 解:(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填:2H2O22H2O+O2↑;NaOH+HCl═NaCl+H2O.‎ 点评: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9.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杂质.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产生了10m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0mL.‎ 考点: 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 ‎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明矾的特点分析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由于明矾加入水中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所以,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沉降;在电解水时,由于正极产生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所以,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0mL.‎ 故答为:吸附杂质,2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水的电解的知识,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学习.‎ 三、(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我国南海海域辽阔,那里蕴含巨量的矿产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1)南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石燃料生产基地.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煤 ‎(2)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一定要增强保护意识,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答一条即可)‎ ‎(3)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水、空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 ‎ 专题: 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 ‎(2)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空气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故答案为:(1)煤或石油或天然气;(2)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或寻找代用品或防止金属锈蚀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水、空气.‎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等、化石燃料的种类、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气体单质,(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Fe3O4‎ ‎(2)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根据A为黑色固体,E为气体单质,E能够转化为A,可以假设A是四氧化三铁,E为氧气;氧气和四氧化三铁都能转化为B,因此B可能是二氧化碳;E能够和D反应,D能够和B﹣二氧化碳反应,且能够转化为C,C能够和A﹣四氧化三铁反应,因此D应该是碳,C是一氧化碳,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 解:A为黑色固体,E为气体单质,E能够转化为A,可以假设A是四氧化三铁,E为氧气;氧气和四氧化三铁都能转化为B,因此B可能是二氧化碳;E能够和D反应,D能够和B﹣二氧化碳反应,且能够转化为C,C能够和A﹣四氧化三铁反应,因此D应该是碳,C是一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A是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 ‎(2)B+D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2CO.‎ 点评: 本题是对常见物质的推断,关键是找准推断的信息点,然后根据题中的信息逐一得出结论,再推断时要进行大胆的假设.‎ 四、(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22.以下是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气体的装置,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欲制取一瓶氢气,发生装置应选B(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2)若用G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应从b端进入(填a或b).‎ ‎(3)C装置中若盛放浓硫酸,常用于来干燥气体,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组装顺序是BDCF.‎ 考点: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气体的净化(除杂);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解答.‎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气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可使用浓硫酸,应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干燥浓硫酸,以防止再次引入水蒸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应选用B装置制取;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G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应从b端进入.‎ ‎(3)C装置中若盛放浓硫酸,常用于来干燥气体,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干燥浓硫酸,以防止再次引入水蒸气,‎ 装置组装顺序是BDCF.‎ 故答案为:(1)B;Zn+H2SO4═ZnSO4+H2↑;(2)b;(3)BDCF.‎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2015届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化学小组收集到洗照片用过的硝酸银废液,利用废铁、废锌回收金属银.他们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忽略其他杂质).‎ ‎(1)写出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 ‎(2)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质为硝酸锌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③④‎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验证所得银粉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粉: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了固体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用磁铁吸引.乙同学设计了化学方法是往固体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他判断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没有气泡产生.‎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锌的金属性强于铁,故锌先和硝酸银反应转变为溶质,因此先有硝酸锌,后有硝酸亚铁;根据过滤后的滤液的颜色判断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因硝酸锌和硝酸银溶液都是无色的;结合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 解:(1)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铁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亚铁和银,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2)锌的金属性强于铁,故锌先和硝酸银反应转变为溶质,因此先有硝酸锌,后有硝酸亚铁;因为溶液为浅绿色,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那么锌就没有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还可能含有硝酸银,故答案为:③④;‎ ‎(3)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属于物理方法,因此可以利用磁铁吸引法验证铁的存在;铁粉充分反应,则加入稀硫酸就不会产生气泡;故答案为:用磁铁吸引;没有气泡产生.‎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及根据反应是否发生判断物质的存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Fe:56)‎ ‎24.钢铁厂每天要炼铁560吨,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考点: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铁的质量,根据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需要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 解答: 解:设:需要Fe2O3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x 560t ‎ 解得:x=800t ‎ 铁矿石的质量=800t÷80%=1000t 答:需要铁矿石的质量为1000t.‎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