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第一中学2015年冬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题纸上。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0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共计40分)
1.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球A所带电荷量为+4Q,球B所带电荷量为-8Q。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现将球B与球A接触后,移到与球A相距为d处(d远远大于小球半径)。则此时两球A、B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是( )
A.斥力,大小 B.斥力,大小
C.引力,大小 D.引力,大小
2.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的高低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的高低
3.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距离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任意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C.沿着电场线方向,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D.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Q
Q
4.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描述电荷量Q、电压U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5.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1.6A,在1S内通过这条导线某横截面的电子个数为(元电荷e=1.60×10-19C)( )
A.1.6×1019个 B.3.2×1019个 C.4.8×1019个 D.1.0×1019个
6.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9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I=适用于任何电阻组成的电路
D.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 一电流表的内阻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C.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8. 关于磁感应强度B(公式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方向一致
C.若在磁场中某点的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该点B值大小为零
D.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D
9. 下列能正确描述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的是( )
A
N
S
B
C
S
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电子
B.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C.某电荷的电荷量可以为4.8×1019C
D.电子的质量为9.1×10-31Kg,则电子的比荷为1.76×1011C/K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 11题8分, 12题10分,共18分)
11.(8分)某同学为测量某段导线圈的电阻率,他通过实验测定出这根导线圈的电阻值约为5 Ω。
(1)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2)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Ω)
9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
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2.(10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如图甲所示.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两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接好)
(2)图乙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按照这些实验值作出U-I图线,由此图线求得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3题8分,14题12分,15题10分,16题12分,共计42分。注意答题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字描述。)
13.(8分)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的平均距离是5.3×10-11m。质子离它这个距离的位置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大?电子受到的静电力是多大?(e=1.60×10-19C,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14.(12分)如图所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内存在着宽度为L、电场
9
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在与右侧虚线相距也为L处有一与电场平行
的屏.现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
垂直于电场线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中,v0方向的延长线与屏的
交点为O.试求:
(1)粒子从射入电场到射出电场所用的时间.
(2)粒子刚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的正切值tan α;
15.(10分)
如图所示,R1=8Ω,R2=13Ω.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I1=0.15A;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0.1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6.(12分)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
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
端电压U=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1 Ω,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3)电动机的热功率.
(4)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9
芒市第一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物理期末试卷答题卡
物理(A卷)
姓名: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学校:
班级: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缺考
违纪
填涂要求
填涂时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过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注意题号顺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污损。缺考标记与作弊标记由监考老师填涂。
一. 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二. 填空题
11.(每空2分,共8分)
(1) mm
(2) ① ② ③
12.(10分)
(1)(3分)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2) (1分)按照实验值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
9
(每空3分)E= V, r= Ω
三. 计算题
13. (8分)
解:
14.(12分)
解:
9
15.(10分)
解:
16.(12分)
解:
9
芒市中学2015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全部选对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C
D
D
B
A
题号
9
10
答案
AC
BCD
二、填空题:(,共18分)
11.(每空2分,共8分)
(1) 2.150mm
(2) ① B ② C ③ 甲
解析:为了减小误差,应使电表读数为量程的~,电源电动势为4 V,故电压表选C.估算通过Rx的最大电流约为Im= A=0.6 A,所以电流表应选B.因为>,所以电流表应外接,即应采用甲电路,测量误差较小
12. (共10分)
(1)(3分)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2) (1分)按照实验值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
(每空3分)2.95(2.94~2.96均可) 0.71(0.68~0.74均可)
解析 (1)由于电压表内阻较大,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对干路电流的测量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故电压表应接在干电池两端;注意开关要控制整个电路.
(2)描点连线的原则: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U-I图线中的纵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即E=2.95 V;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即r=||=0.71 Ω.
三、计算题
9
13(8分). 解:(1)由场强的决定式(写出公式)------------------------(2分)
计算出场强E=5.1×1011N/C ------------------------(2分)
由F=Eq(写出公式) ------------------------(2分)
计算出电子受到的静电力F=8.2×10-8N ------------------------(2分)
14.(12分)答案 (1) (2)
解析 (1)根据题意,粒子在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粒子从射入电场到射出电场所用的时间t=. ------------------------(3分)
(2)设粒子刚射出电场时沿平行电场线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 ------------------------(3分)
所以vy=a= ------------------------(3分)
所以粒子刚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α==.--------(3分)
15(10分).解:(1)由E=U外+U内可知 ---------------(1分)
E=I(R+r) ---------------(1分)
E=I1(R1+r) ---------------(2分)
E=I2(R2+r) ---------------(2分)
解得E=1.5V ------------(2分)
r=2Ω ---------------(2分)
16(12分)解析
(1) 由E=30 V,电动机两端电压为10 V可得R和电源内阻上分担的电压为20 V -----------(1分)
则I= A=2 A ---------------(2分)
(2) 电动机输入功率P=UI ---------------(2分)
=10 V×2 A=20 W ---------------(1分)
(3) P热=I2RM ---------------(2分)
=4×1 W=4 W ---------------(1分)
(4) P输出=P-P热 ---------------(2分)
=20 W-4 W=16 W ---------------(1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