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南方中学2015年春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时量: 90 分钟
基础题(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右图中反映的耕作方式应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集体耕种
2、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3、《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4、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重商贱农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6、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9、洋务运动中,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不足等困难
C.推销民用产品,占领国内市场 D.为了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是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 B.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
11、下列关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评述,不正确的是
9
A.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D.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12、“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中国的民歌创作的背景最可能是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目标确立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A.香港、珠海、海南、汕头 B.深圳、珠海、香港、厦门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D.深圳、汕头、香港、海南
15、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 淞沪铁路 B. 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 京汉铁路
16、我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是
A.拍摄《定军山》 B.北京电视台试播
C.中国网络电视台试播 D.中央电视台试播
17、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B.贫富分化
C.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 D.股票投机活动
18、“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遏制法西斯势力
19、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有人说:1918 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用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对此事的判断及分析正确的是
A .不可信。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 .不可信。当时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 .不可信。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卖
D .不可信。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1、斯大林执政时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经济发展方针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商业
22、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
9
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23、“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89年 B.1991年
C.1999年 D.2001年
24、下列关于闭关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闭关政策是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闭关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闭关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5、影响中国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新文化运动 ③新中国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⑤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25分,27题25分。共2题50分)
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的原因。(4分)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2分)
(3)根据材料二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2分)并回答该时期民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至少写出三个原因)(9分)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9
27、(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4分)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2分)
(2)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4分)
9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违者试卷做0分处理。
班级 姓名 考号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答卷
座位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
二
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分)
(1)
(2)
(3)
(4)
9
27、(26分)
(1)
(2)
(3)
(4)
9
能力题(5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冶矿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3.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
材料中的“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的本质问题是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
5、“几家早期的民族资本纱厂,包括上海的华新、裕源和裕通、宁波的通久源、无锡的广勤等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密切关系,广勤纱厂创办人杨宗瀚曾主持过上海机器织布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洋务企业为民族企业培养了管理和技术人才
C.民族企业普遍存在官商勾结现象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诞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6、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
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7、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 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8、
9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2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1936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14分)
9
基础题选择题:CBCBC DBDBC DBCCB BAADB CDBAA
26、(1)基本形式: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男耕女织)(4分)
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4分)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
(3)黄金时期: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初年)(2分)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的推动(写出3个即给9分)
(4)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4分)
27、(26分)
(1)火车(或蒸汽机车,2分);轮船(或汽船,2分);瓦特(2分)
(2)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工厂制度兴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等;环境污染(任写3个得9分)
(3)重工业为主;科学和技术开始结合;多国同时开始;产生垄断组织。(任写两个得6分)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进步适应社会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4分)
能力题:C CCA C D B C
(1)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6分)
原因: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两极格局的形成。(6分)
(3)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6分)
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8分,每点2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