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卷(附解析湘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卷(附解析湘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从图中推断出该流域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 ‎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对比该地2000—2010年和1985—200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景观没有发生变化 B.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 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解析:第1题,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该地区林地、草地、水体面积减小,且位于西北地区,故该地区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2题,读图可知,2000—2010年与1985—2000年相比,耕地增加,水体、林地等减少;西北地区的林地、草地、水体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比耕地面积增长幅度小;由于水体面积减小,河流流量可能减小,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导致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北京市方向移了大约‎1千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第3~4题。‎ ‎3.近几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愈加频繁,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  )。‎ ‎①过度垦殖 ②过度放牧 ③地表沙化 ④过度采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4.最容易使华北地区发生强沙尘暴的冷空气活动是(  )。‎ A.冬季的寒潮爆发 B.春季的冷锋活动 C.夏季的快行冷锋 D.秋季的冷空气南侵 解析:人口的迅速增长,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趋势。地表沙化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结果,是导致沙尘暴的原因,但不是人为原因。‎ 答案:3.C 4.B 9‎ 读几个世纪以来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有关图示洞庭湖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洞庭湖湖水变浅 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6.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解析:洞庭湖面积减小、湖水变浅,调蓄洪水的能力会下降,周围河流水系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洞庭湖面积减小,是由长江上中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增多,加上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的。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有利于河水下泄,减轻河道泥沙淤积。退耕还湖则有利于洞庭湖面积扩大。‎ 答案:5.C 6.A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完成第7~8题。‎ 图甲 耕地、湿地面积变化 9‎ 图乙 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变化 ‎7.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8.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解析:第7题,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是指某单一景观类型占据优势,是其他景观退化所致,即景观多样性减少。第8题,由图甲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少,是人类大量开垦湿地的结果。‎ 答案:7.A 8.B 黄河口湿地是我国目前最年轻、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地处黄河口的东营市利用黄河淡水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采取了退耕还林、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第9~11题。‎ ‎9.森林对于保护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调蓄洪水 ‎10.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①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②质量在逐渐上升 ③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A.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 A.围湖造田 B.开垦荒地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积极发展湿地旅游 答案:9.B 10.D 11.C ‎1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世界河流治理的典范。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9‎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依靠全国最大的发电基地,发展高耗能的冶炼工业,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答案:B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4.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  )。‎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解析:第13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第14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13.C 14.D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9‎ ‎15.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6.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 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单位GDP能源消费2010年最低;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2002年后增长较快;GDP的增速较能源消费更快,说明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第16题,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口多,消费资源的量更大,不能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需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GDP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长。‎ 答案:15.D 16.C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完成第17~18题。‎ ‎17.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 A.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慢 B.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C.小城市发展快,大、中城市发展慢 D.特大城市发展快,中等城市发展慢 ‎18.推动本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9‎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大量来自内地的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解析:对比两图可知,1985—2000年,该区域大、中、小城市都发展较快。本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关,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中、小城市的促进作用较大。‎ 答案:17.B 18.D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0.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9题,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并不好。第20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将趋于缓慢,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答案:19.C 20.A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    区和    区。 ‎ ‎(2)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        。 ‎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②         。 ‎ 9‎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         ;②          。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 。 ‎ 解析:第(1)题,沙漠多数分布在常年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区。第(2)题,沙漠地区太阳光照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且变率大。第(3)题,导致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人们对植被的破坏,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第(4)题,图中的固沙措施既有生物措施,如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也有工程措施,如工程防沙、建人工固沙带。“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可概括为“防风固沙”。‎ 答案:(1)干旱 半干旱 (2)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3)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4)营造防护林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三北 减弱风沙危害 ‎22.(12分)读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图1)和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2)辽中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写出图3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完成下面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 图3‎ 甲    ,乙    ,丙    ,丁    。 ‎ ‎(3)读图2,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 ‎(4)请分析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9‎ 答案:(1)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任答三点) (2)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煤炭工业 石油开采 钢铁工业 (3)投入的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大;精耕细作;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任答三点)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任答两点)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资源、能源短缺;各种工业污染。‎ ‎23.(10分)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读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含油量 运输费 用(元)‎ 生产成本 ‎(元/千克)‎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1)图中所示农业属于(  )。‎ A.“处方”农业 B.精确农业 C.节水农业 D.生态农业 ‎(2)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 ‎(3)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生产区,其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 ‎ ‎(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 ‎             。 ‎ 解析:图中所示农业生产尽量做到各个环节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是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豆生产对土壤质量要求高,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由表可以看出,相比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含油量高、价格低,竞争优势大。‎ 答案:(1)D ‎(2)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 ‎(3)土壤肥沃 ‎(4)价格较低,含油量较高 9‎ ‎24.(8分)读下列关于土耳其两河流域GAP项目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土耳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下简称两河流域)的GAP(东南安纳托利亚工程,以下简称GAP)项目是一个以水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流域整体开发项目。该项目所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平均海拔为1 500~2 ‎000米,地貌特征主要以山地以及河流冲刷形成的盆地和平原为主。GAP项目完成后,通过引水渠和隧洞实现区域调水,每年可以为中、东部地区提供大量水源,缓解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压力,且灌溉面积占GAP总面积的比例将由2.9%增加到22.8%,农业生产和产品种类将持续增加。其水资源的开发是地区发展的基石和主线,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当地水电和灌溉农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也兼顾了对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保护。‎ GAP地区图 GAP的水资源开发模式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GAP项目以水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主要原因。‎ ‎(2)结合GAP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图,举例说明如何遵循综合开发的原则,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答案:(1)该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灌溉农业需水量大;经济发展增强了对能源的需求等。‎ ‎(2)GAP流域在开发中一方面是通过修建大坝,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并通过引水渠和隧洞实现区域调水、提供大量的水源,缓解用水压力,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考虑了立法、文化保护、谈判协商,解决水权争端等方面;并注意生态保护、水源安全、环境安全,从而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