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 一 年级 历史(理) 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西汉前期针对王国问题,晁错的“削藩”和主父偃的“推恩”都着眼于
A.王国领地 B.诸侯爵位
C.军事问题 D.赋税问题
3.“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秦朝 B.隋唐
C.宋朝 D.明清
4.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向皇帝请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5.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战争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6.古代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王位继承法》 D.《民法大全》
7.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引进’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8.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
①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②确立了邦联制
③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④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
A.议会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B.国家元首均有实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议会均拥有立法权
10.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12.一名日本商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并免除内地税收,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13.下列事件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是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14.“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在此背景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
A.22年 B.30年
C.79年 D.109年
16.1848年诞生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四月提纲》的提出
17.十月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城市是
A.莫斯科 B.基辅
C.列宁格勒 D.彼得格勒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由三大制度构成,其中作为中国
4
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君主专制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费正清在一本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 B.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20.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等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21.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的地点在
A.北京 B.万隆
C.日内瓦 D.新德里
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这突出表现在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3.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是
A.“和平演变”策略 B.中立政策
C.“冷战”政策 D.经济扩张政策
2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在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25.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的背景是什么?1937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变”?这场事变标志着什么?(6分)
(2)为了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什么战线?按照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后的名称是什么?(6分)
(3)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四次会战?(8分)
(4)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各是什么?两条抗战路线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高一历史(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C
D
A
A
A
D
D
B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D
C
D
C
B
B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25分)
(1)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6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6分)
(3)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8分)
(4)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5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