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
1.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户数
人口指数
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
3090504
100
仁宗庆历八年
1048年
10723695
346
徽宗大观四年
1110年
20882258
676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年
11375733
368
光宗绍熙四年
1393年
12302873
398
A.政治形势 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 D.思想文化
2.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3.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4.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 “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 )
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5.下
20
图是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局部)。学者认为这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据此,则该织锦( )
A.表明中国丝织业技术已登峰造极
B.说明汉魏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C.表达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D.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6.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
7.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 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 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8.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20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9.“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制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昌南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 瓷器 B. 丝绸 C. 铁器 D. 青铜器
10.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11.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2.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
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规模过大
C.城市功能单一 D.经济政策抑商
13. 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 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20
B. 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 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 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14.《吴江县志》中载:“至洪宣(明朝年号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材料中没有反映出的是( )
A.明中后期已出现雇佣关系 B.明朝手工业的繁荣
C.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5.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 )
A.明清之际农耕经济落后导致中国国力的下降
B.西方国家的侵略使中国迅速的衰落下去
C.人口压力的沉重使中国的发展几乎要停滞了
D.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发展缓慢
16.“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 )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17.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18.冯一下先生在《再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中说:“实行‘ ’政策后,清朝政府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规定双方交易必须通过十三行进行,于是中外贸易转运就形成下图所示的‘链条’”。
2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引文上下文的逻辑,下划线上可填写“闭关自守”一词
B.将中外贸易限制在十三行框架下不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
D.十三行在中外贸易中处在中介地位上,属于外贸中介机构
19.《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20.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 )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21.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22.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 ……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20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23.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 由此可以得出( )
A. 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 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 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24.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繁盛一时, 明清时期,苏州及“四大名镇”(广东佛山、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成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这种变化是由于( )
A.重农抑商松动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 D.政府政策调整
25.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
26.记述先秦社会制度礼仪的《礼记》有如下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材料表明先秦时期( )
A.政府严密控制工商业 B.市场交易多为以物易物
C.手工业生产流程详实 D.物器用具制售讲求规范
二、非选择题。
27.(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材料二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20
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那些新发展?(6分)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7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2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12分)
29.(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苏轼提出:“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
20
国家承平百年,户口之众有过于隋。然以今之法观之,特便于徭役而已。国之贫富何与焉。非特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而百弊并生。”明代冯梦龙曾提出:“不若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清代学者洪亮吉则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求出市。此即终岁遑遑,而自好者居然有沟壑之忧,不肖者遂至于生攘夺之患矣。”
——段塔丽《中国古代人口控制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等
材料二 梁启超曾提出“大地百物之产,可以供生人利乐之用者,其界未有报,其力皆藏于地,待人然后发之。”因此“尽地力者,农、矿、工之事也。”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薛福成认为西方国家“善寻天地,天涯海角,无阻不通,无荒不垦。彼以此治民,虽人满,何尝不富也”。因此,他主张与巴西、墨西哥等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许其招纳华工”。孙中山则提出,一方面,“沿海沿江烟户稠密省份,麇聚之贫民无所操作”,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西北和蒙古地区,都是“土旷人稀,急待开发”;还有“中国现时应裁之兵,数过百万,生齿之众需地以养”。所以他提出“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衡之,则移民实为今日急需中之至大者”。1918年出版的陈长蘅的《中国人口论》,认为“今日之中国不能以民众为可恃,而应当力求国民品质与能力之增高”。
——李永芳《中国近代人口管理思想述论》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共同的人口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以后人口问题突显的社会经济背景。(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人口管理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人口思想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15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两宋时期适应江南水田耕种的农具进展极大,圩田、坝田、涂田、梯田的兴起,战国以来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单作制向一年两熟的复种制过渡。杨万里诗“却破稻田秧晚稻”。粮食产量提高,并稍有盈余。 ……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庄季裕说,苏州太湖洞庭山方圆数十里,“多种柑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税赋一律科折,役钱一律均出。自来采茶货卖,以充衣食。”到1109年,宋人口达到1.04亿,相当于汉唐的二倍。从北宋初年到十二世纪初,人口增长率为14‰。
20
农村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大批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流入城市,如东京开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竹木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摘自葛金芳《从原始工业化看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材料二:在中国,城市和乡村是一个互相哺育的过程。我们中国人一直说“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明清两大商帮集团:晋商和徽商,他们在外面做生意,其财富很大一部分要输送回本土、本乡去做公共福利的事业,建学校、修祠堂、修桥、架路等等,它本身承担着社会公益的功能,血缘的动力构建出城乡互相哺育的纽带,是中国传统的城市与乡村融合一体的关键。
——摘自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
材料三: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被动的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在地大物博、幅员广大的中国建立一个由大口岸城市到乡村集市的进出口商业贸易网,以便使中国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是殖民主义者孜孜以求的商业利益所在。中国城乡互相哺育的关系,从近代开始断裂。农村手工业者无处插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趋于解体,农村经济的日益衰败,使得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进而成为一无所有的过剩人口,迫于生计,成千累万的农业过剩人口不得不涌进城市,谋食走方。而缓慢的工业化进程,无力吸收过剩人口,造成大量城市无业游民。近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推力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反却是农村经济的衰退。
——摘自行龙《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市场和城市发展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促成古代中国城乡“互哺”的因素。(9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1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20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20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12分)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分析图表数据,可以看出从宋太祖到宋徽宗时期,人口户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此后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宋徽宗末年北宋灭亡。宋高宗时期南宋建立,但是偏安江南,因此导致人口户数剧减,故选A。BCD三项都没有正确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排除。
2.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田地竹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的信息说明属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管理,故B项正确;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3.B
20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控制他们,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个体农民土地,维护封建统治,但此种行为并不能杜绝土地兼并,也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且与皇室土地所有制无关。所以答案选B。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踹匠会馆”是农耕文明的另类,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是农耕文明的附属物。建立“会馆“是个关键字眼说明罢工绝对不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所以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是不能选的。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选。 材料反映的是私人手工业,所以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当然不能选。
5.C
【解析】从织锦的用途看,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和军事战争有关,“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当时汉魏在中原地区,因此希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对作战有利。因此选择C。
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史料的甄别。从材料“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说明对史料的解读要恰当地理解作者的本来意图,不可妄自揣测和断章取义。分析选项,C项分析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相关内容。从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可判断其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 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 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 ,这些都说明丝绸在古罗马有市场。由此选A。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解答此题关键是题干材料的提示“昌南镇”,即后来的景德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器产地,号称“瓷都”。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从材料“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20
中也可以解读出来;所以B项符合题意。
11.A
【解析】根据题中表格可知,清朝康熙十年到康熙三十二年,国库储备不断增加,这反映了当时国家社会安定,库存盈余增加。本题选A。B项中的“商业贸易兴盛”不能体现。C项“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不能体现。D项“对外贸易发达”不能体现。
1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内容。根据关键信息“也有人感慨”、“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核心意思不相符合;B项“规模过大”,具有片面性;D项,材料无从体现。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以答案选A。
14.C
【解析】根据题中“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可以看出,明中后期纺织业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雇佣关系。C项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本题选C。
1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农耕经济落后”,题干材料无从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B项“西方国家的侵略”,题干材料无从体现;C项“人口压力的沉重”,题干材料无从体现。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6.B
【解析】
20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朝奉”本为官名,代表的是政治称呼;“老板”代表的是经济称呼。徽商虽是商人,但不愿被称为“老板”,而乐意以政治称呼来称谓,反映了明清政府商人地位低,官员地位高的情况。故选B。
17.D
【解析】题目说的是当时的社会反对和指责人们经商或者重视商业的行为,这不代表国家的政策,当时还没有儒家存在,也不能反映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故排除ABC;但是人们的反对和指责恰恰反映出新兴商人的活跃,故选D。
18.C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由题目中的信息“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可知A项正确;海禁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由题目中的图示可知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于战国时期,而海禁从明朝才开始推行,故C项的表述错误。
19.A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两广总督佟养甲的疏言中“遂行禁止”“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和顺治帝的态度可看出,他们反对外商进入广东贸易,沿袭明末做法禁止葡萄牙商人入广东贸易。故选A。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D项错误,材料涉及澳门的目的是说澳门开放已引起地方事端。
20.D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反映当时的商人把资金用于投资,转化为商业资本,也就是当时的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其他三个选项均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2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目的是通过垄断技术加强专制;CD两项所示历史事件均不能够体现题干“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可知,A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通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即体现“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22.A
2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相关内容——明中后期商业的发展状况。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题干信息反映不出,排除。C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2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状况。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具有片面性;CD两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涉及,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24.D
【解析】本题要注意分期和归类。“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繁盛一时”,这些多数是港口城市,明清时期,苏州及“四大名镇”多数是内陆型城市。唐宋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明清时期,逐渐趋向闭关锁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导致城市的兴衰。因此选择D。A不符合史实,BC与题干的主旨不符。
2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两幅图中的“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部分产品”到“产品”、“家庭成员、学徒”到“工人”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当时市场需求量扩大,所以手工生产规模扩大,故本题选C项。A、B不符合史实,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6.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体现出了器具的制造销售讲求规范。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7.
20
(1)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故被称为“瓷路”。(6分)
原因:北方战乱,陆上丝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瓷器成为主要的外贸商品,需要稳而运载量大的承载工具;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回答正确3点即可得6分。)
(2)背景:新航路的基础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丝绸之路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的结果。(2分)
影响:新航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新航路促进西欧原始积累,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带来灾难。丝路双方受益,促进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世界一体化来说,丝路交往影响有限,新航路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4分)
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顺应了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需求,为欧亚文明的交流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2分)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欧亚国家的深度整合与合作,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丝绸之路。(1分)
新丝绸之路的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周边和平环境。(4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比较分析历史图片以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结合两幅图片的路线、范围及商品种类回答第一小问。联系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变化、政治格局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内容归纳总结第二小问。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要紧扣题目的要求,从背景和影响两个角度,联系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发展特点及对外交往的影响分析回答。对于第二小问,要注意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主要的角度去分析解答。
28.信息1,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2分)
说明: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4分)
信息2,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2分)
说明:汉、唐、宋三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汉有外国使者“进献”
20
,唐朝对朝贡使团的限制,宋朝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有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了。从原因上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宋朝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4分)
信息3,管理越来越规范。(2分)
说明:汉代设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司,到了两宋,不仅设市舶司,还有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归纳材料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政府对丝绸之路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同时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上述信息分别作出阐释说明。
(1)人口思想:人口众多滋生诸多社会危机,应当控制人口。(4分)
背景:土地私有制进一步确立,农业生产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封建农业区域扩大;高产农作物引进和传播;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传统农业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地矛盾(地少人多)。(任意三点6分)
(2)思想:利用先进技术发展工农业生产,扩大就业和增长社会财富;通过国内移民和劳务输出缓解人口矛盾;不仅控制人口,还要提升国民素质。(6分)
原因:古代人口危机在近代并未缓解,且在进一步发展,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传统人口理论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思想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先进中国人不断在探索国家富强之路;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任意三点9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时,注意结合材料“……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而百弊并生”“ ……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归纳总结。联系所学的宋代以后经济发展状况及农作物品种的变化、人地关系等内容分析其“背景”。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 ……与巴西、墨西哥等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许其招纳华工’。 ……则移民实为今日急需中之至大者……而应当力求国民品质与能力之增高”归纳总结“人口管理思想”。联系所学近代中国的相关知识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回答后一小问。
20
30.(1)原因:农技和耕作制度的进步,促进农产品的剩余;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分)注:学生答到农业的发展为市场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得2分。
(2)因素:农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人口的增长与流动;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9分)
(3)变化趋势:由互哺走向断裂。(1分)
原因:西方殖民侵略,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打破传统中国城乡关系;农村经济的衰败和破产;工业化进程缓慢。(9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粮食产量提高,并稍有盈余。 ……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只是种茶,税赋一律科折,役钱一律均出。……农村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大批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流入城市,……”归纳总结即可。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及材料,从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传统的观念、人口的流动等方面归纳总结,如材料“……农村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大批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流入城市,……”。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国城乡互相哺育的关系,从近代开始断裂。”归纳“趋势”。结合所学及材料“……使中国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是殖民主义者孜孜以求的商业利益所在。中国城乡互相哺育的关系,从近代开始断裂。……农村经济的日益衰败,……而缓慢的工业化进程,无力吸收过剩人口,造成大量城市无业游民。……”分析归纳“因素”。
31.(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主题鲜明,所选材料紧扣主题;(2)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2分)
二等:(1)主题较明确,所选材料能证明主题;(2)引用史实,论述较完整;(3)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9分)
三等:(1)主题不清晰,所选材料不太符合主题;(2)未引用史实,论述有明显缺陷;(3)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0—5分)
(另:没按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的,酌情扣1—2分。)
示例:
材料序号:5、6、8、9
20
主题: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
论述:19世纪以来,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服饰从区分等级到简洁实用,并日益大众化、多样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不断改变;宽敞舒适的家居环境成为人们的首选;火车、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健康、优质和精神愉悦的生活成为时尚;社交礼仪、婚丧习俗不断现代化。可见,文明的进步是生活习俗进步的推动力。
(注:结合材料5、6、8分阶段论述亦可。)
其它主题举例,仅供参考:
(1)文明交流改变各国生活习俗(1、2、3、4、7)
(2)生活习俗变迁推动文明进步(3、4、5、7)
(3)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5、6、7、8)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结合所学及材料归纳提炼主题,如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文明交流改变各国生活习俗、生活习俗变迁推动文明进步等,然后联系材料及所学,按照时间段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回答,同时注意主题要鲜明、所选材料紧扣主题、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和表述清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