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天水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天水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水一中2014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B.狡猾的猎物最终难逃高明的猎手的掌心,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 C.大师的魅力就在这,无论你是桀骜不驯还是孤芳自赏,都能从大师那里找到老朋友一般的亲切感。‎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3.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②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③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⑤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⑥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⑤①④⑥②③ B.④⑤①②①⑥ C.⑤②①④⑥③ D.④①②⑤⑥③‎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4-6题 ‎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9‎ ‎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B.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C.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D.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B.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9‎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事:侍奉 9‎ B.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强:勉强 C.赵襄王郊迎甘罗 郊:郊区 D.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   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B. 请为张唐先报赵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 今之燕必经赵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D. 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甘罗奉事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只有十二岁,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赵国任相的任务。‎ B.甘罗游说张唐运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了五座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座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座城的好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四、诗歌鉴赏(12题3分,13题6分,14题5分,共1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9‎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2.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 ‎ 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14.诗的颔联在写景上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以比喻手法描绘太真见汉家天子使者悲楚委屈落泪的句子是“ , 。”‎ ‎(2)《九歌·湘夫人》中屈原吟唱出的动人的诗句,从而开创了文人悲秋的母题,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句子是:“ , 。”‎ ‎(3)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被历来诗评家认为是诗眼的两句 “ , ”‎ ‎(4)写出《书愤》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6题5分,17,18题6分,19题8分,共2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陈 泥 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9‎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整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 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9‎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17.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8.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19.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七、语言表达(每空一分,共3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毫无疑问,文学可以抚慰人的心灵。有些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人虽然家境富裕却也依然爱好文学。只要真心热爱文学,崇尚真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美好。真正爱好文学的人,ƒ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即使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八、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淋漓尽致”非常准确。B项“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C项“桀骜不驯”: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D 项“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答案】B 9‎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语序不当,应该把“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移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B项,正确。C项,“维护……合理要求”搭配不当,应为“维护……的合法权益和满足……的合理要求”。D项,暗换主语,“了”改为“的”。‎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⑤①为总起句,排在开头;④强调古琴的特点,⑥古琴是和其他三者的比较,④⑥为分说,故排⑤①之后;②③为因果关系,排最后。‎ ‎4 D ‎5 A ‎6 D ‎7.C 题中C中“赵襄王郊迎甘罗”有句意可以推断“郊”为动词“到郊外”‎ ‎8.C  (均为动词,往、到,A 介词,到/介词,在 B 介词,替/动词,是 D动词,给/通“欤”,语气词,“吗”。)‎ ‎9. B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这句话中应重点抓名词,要注意句子中的主语变化,比如“甘罗”“然”“虽”“ 方”。 10.A 张唐去的是燕国。原文”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可以看出。‎ ‎11.(1)秦国派张唐去燕国担任相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 ‎(2)应侯在秦国任丞相时,与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派张唐去燕国担任相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做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斥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在这里出生十二年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斥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张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的功劳。”甘罗又说:“应侯在秦国任丞相时,与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更大?”张卿说:“应侯的权力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的权力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 9‎ 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 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先到赵国为张唐赴燕打个招呼。”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轻,然而是名门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赵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的事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秦、燕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张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池来扩张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池来扩张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池,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城池。‎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很轻,然而献出一条妙计,名垂后世。他虽然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代名副其实的谋士。须知,当秦国强盛起来的时候,天下特别流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12 ‎‎ A§ 解析:题干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抓住关键词“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本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与A项相同。“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对做官的不屑一顾;“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叹;“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孤独寂寥之情。考生答题时要抓住诗歌具体意象分析情感。‎ ‎13.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②首联写舟之“轻”“疾”,表现出诗人“入山中”的畅快与惊喜;中间两联,诗人置身山水,与鱼鸟为伴,心情愉悦而恬淡;尾联,诗人被山间幽美夕景所吸引,“停桡”驻足,沉醉其中。 14.①俯仰结合(远近结合)。诗人“起坐”舟中,俯视溪底,鱼儿往来;抬望四周及上空,鸟儿翩飞。一俯一仰,景物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②动静结合。诗人行舟观景,青山倒映在水中,随溪水荡漾。景象逼真,巧妙地融山水于一体,寓静于动,蕴含生机,别有情趣。‎ ‎16 C‎.E ‎17 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3分)‎ ‎18 ‎ 9‎ 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2分)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2分)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2分)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分)(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19 认同。(2分)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哀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2分)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2分)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2分)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不认同。(2分)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2分)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2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2分)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要点回答不全要酌情扣分)‎ ‎20 ①有些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 ②文学就会回馈他们许多 ‎ ‎③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体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材料是林肯幼年的一段往事。父亲凭经验判断“石头”不可能被搬走,而母亲却通过实践,很容易地搬走了“石头”。据此可以提炼出:不要被表象迷惑,不要被经验羁绊;要勇于实践;要思想、更要行动等观点。‎ 本题立意角度:‎ ‎1.表象与本质一一材料中的“父亲”就是被表象迷惑而不去开挖。‎ ‎2.付诸实践最重要,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