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日本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3.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士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士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5.利用历史年代尺,能更有效地帮助学习。从下图所提供的时间信息判断,解读最准确的应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部过程
D.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6.李鸿章1895有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以上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说法能够验证此结论的是
A.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了新文化运动
8.“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 “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9.《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l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10.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1.2015年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下列关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说法不正确是
A.他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
B.他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C.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他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被誉为“国父”
12.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B.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
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
13.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结束长期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上海。轮船刚一靠岸,孙中山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人问他:“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孙中山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一文钱也没有),所带者革命之精神耳!”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应该是
A.改良立宪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和科学
1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对儒家传统思想,尤其是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激烈批判和彻底否定的运动。这个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看他主张
A.求富自强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翻开19世纪中后期的历史,当时先进中国人的“中国梦”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8.“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所以我们学界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护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与该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
1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开展了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万里长征
20.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21.“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可能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
A.香港 B.重庆 C.瑞金 D.沈阳
22.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23.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4.“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25.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了却海峡两岸、国际友人及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一些学者呼吁建立“亚太抗战纪念馆”,并建议这一宏大项目落地重庆。其主要理由是
A.抗战时期国内、国际精英多集中于重庆
B.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起引领作用
C.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重庆举行
D.重庆是战时陪都,是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争的指挥中心
26.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7.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28.毛泽东的诗中写到:“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
A.解放南京 B.挺近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29.“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说明了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C.解放战争的进程 D.解放战争的影响
30.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他不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回乡办企业。此人是
A.张謇 B.林则徐 C.魏源 D.老舍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1)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4分)材料中的君臣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2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 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2分)
(2) 材料一 所述“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2分)
(3) 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2分)
(5)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2分)
28.(12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宣传新思想的主要阵地。读书、看报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海国图志》 图二《天演论》 图三《民报》 图四《新青年》
(1)图一作者是谁?他的主张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最相似?(2分)
(2)图二是一部外国译著,请你推断该书的译作者应该是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代表?(2分)
(3)图三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领导人是谁?(2分)
(4)图四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5)图1至图4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历程,请你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2分)
(6)认真研读图一至图四,请你给本组图片加上一个历史主题。(2分)
29.(8分)图片、影像资料不仅是历史呈现的方式,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阅读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 八路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问题: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C 3C 4B 5B 6A 7B 8C 9C 10D 11A 12D 13C 14D 15D 16A 17D 18A 19B 20B 21D 22C 23D 24C 25D 26C 27C 28A 29B 30A
二、非选择题(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如有其他它答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6. (1)不对。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问题: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不了解世界形势。(言之有理即可)(2)夺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或打开中国市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27.(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南昌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成理、任答两点即可)
28.(1)魏源;洋务运动。(2)维新派 (3)辛亥革命;孙中山。(4)民主与科学 (5)由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6)近代化的探索(答向西方学习亦可)。
29.(1)由国共内战走向国共合作抗日。(2分)日本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上四点任答三点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