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答案写在本试卷第3页中的“选择题答题栏”里)
1.下列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黄瓜切成薄片 C.天然气在燃烧 D.香油挥发
2.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B.家电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尽量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D.节假日多用纸质的卡片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蒸发溶液 C.
量取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泥土
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
C.硝酸铵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降低了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22
6.下列有关溶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是( )
A.金属锌 B.氧化铜 C.硝酸钾 D.碘酒
8.暖宝宝的发热剂主要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在实验室发热剂能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时,食盐可以加快铁粉的锈蚀
C.实验时,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是18.3%
9.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反应
10.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B.葡萄糖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不能析出晶体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能得到130g溶液
22
D.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变大了
C.1滴水里约有1.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1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
C.X的化学式为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取少量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集中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15.“粗盐的初步提纯”主要实验过程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10mL水
B.用玻璃棒把粗盐捣碎、研细
C.将粗盐水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16.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收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
20
4
反应后的质量/g
19
待测
36
4
22
A.待测的数值是7 B.物质C属于化合物
C.物质D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32分)
19.完成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填空.
(1)5H表示 ;
(2)Mg2+表示 ;
(3)氢氧根的化学符号为 ;
(4)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为 ;
(5)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
(6)缺少 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0.水至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总生存,是因为水中 .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图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它具有 性;若试管1中产生8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 mL气体.
(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解决下列问题:
①用 的方法,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②使用 进行试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
③通过将井水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④生产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请给村民们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答: .
21.(1)如图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燃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 .
(2)从燃烧的条件看,火场中的木材、棉被、衣服等属于 物.常见的火灾常用二氧化碳灭火,森林灭火常用风力灭火机(能喷出高速空气流),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 ,高速空气流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 .
22
22.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放置厨房里的切菜刀锈蚀,常用的措施是每次使用后 .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 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 .
(4)导线不用纯铜制作而选用黄铜(铜锌合金),主要是因为黄铜 .
(5)钛是一种贵重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良性能.据此判断,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 和 (填序号).
①作保险丝 ②制造航天飞机 ③制造炊具 ④作人造骨头.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2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2)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选用 (填字母).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 (填字母),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如图F所示),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4.同学们知道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在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都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只有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只有FeO;②只有Fe3O4;③ .
【进行实验】(1)按如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 ,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3)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
22
(4)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
检验操作及现象
检验结果
a
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
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b
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能完全被吸引.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
c
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的 溶液,出现红色固体,充分反应后仍残留少许黑色粉末.
确认猜想 正确
【探究结论】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思评价】(1)实验结束,向V形管中的液体里滴入石蕊试液,变为 色.接下来,再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计10分)
25.实验室要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g,需要水的体积是 mL.
26.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称取25g该石灰石放入烧杯,再加入100g稀盐酸,等到其中的碳酸钙全部反应后,测知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6.2g(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解也不反应).求:
(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 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2
2015-2016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答案写在本试卷第3页中的“选择题答题栏”里)
1.下列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黄瓜切成薄片 C.天然气在燃烧 D.香油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水的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黄瓜切成薄片,只是将其切成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香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B.家电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尽量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D.节假日多用纸质的卡片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低碳”理念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B、家电长期处于待机状态,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C、尽量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资源,而且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D、节假日多用纸质的卡片,增加了造纸所用的木材的用量,增加了树木的砍伐,而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C.
【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
A.
给液体加热 B.
蒸发溶液 C.
量取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夹的位置,试管内液体体积的多少,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C、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D、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超过试管的,错误;
B、蒸发皿直接放在铁圈上加热,要用玻璃棒搅拌,故正确;
C、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泥土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22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面粉、植物油、泥土等物质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面粉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水溶性,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水溶性才能确定该物质能否和水形成溶液.
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
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
C.硝酸铵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降低了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氨水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因蜡烛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故玻璃片被熏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故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下列有关溶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根据溶液的浓稀和饱和、不饱和的关系分析;
C、无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中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
【解答】解:A、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故A正确;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B错误;
C、无色澄清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澄清液体,但由于水不是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C错误;
22
D、溶液中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概念、特征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是( )
A.金属锌 B.氧化铜 C.硝酸钾 D.碘酒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物质的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金属锌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本选项正确;
B、氧化铜是由O、Cu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C、硝酸钾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D、碘酒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理解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才能对物质的类别做出正确的判断.
8.暖宝宝的发热剂主要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在实验室发热剂能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时,食盐可以加快铁粉的锈蚀
C.实验时,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是18.3%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正确;
B.食盐可以加快铁的锈蚀速率,故正确;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错误;
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8.3%,故正确.
2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9.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反应
【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和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生活中的铁制品是铁合金,根据炼铁的原料解答,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解答.
【解答】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正确;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正确;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正确;
D、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金属的性质和应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B.葡萄糖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O原子,共24个原子,故正确;
B.由化学式,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6:1,故正确;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故正确;
D.由化学式,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
A.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不能析出晶体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能得到130g溶液
D.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C、根据在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计算分析;
D、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解:A、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能析出晶体.故A错误;
B、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予一点,所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t2℃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能得到125g溶液.故C错误;
D、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等信息,解答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
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变大了
C.1滴水里约有1.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微粒的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间间隔变大了,错误;
C、1滴水里约有1.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微观粒子的构成以及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1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
C.X的化学式为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设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x+(+1)×3=0,x=﹣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4NH3+3O22X+6H2O可知,
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是6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X的化学式N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取少量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集中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纯度.
C、根据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装置中加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更换仪器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以防气体燃烧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进行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2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粗盐的初步提纯”主要实验过程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10mL水
B.用玻璃棒把粗盐捣碎、研细
C.将粗盐水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B、根据把粗盐捣碎、研细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100mL量筒量取10mL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把粗盐捣碎、研细需用杵,不能使用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能将粗盐水直接倒入过滤器中,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提纯的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收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进行解答;
B、根据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进行解答;
C、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后变成溶液,易被人体吸收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所以农业上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农药配成悬浊液来喷洒使用,故A错误;
B、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所以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比固体间的反应要快,故B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后变成溶液,易被人体吸收,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特点,才能结合选项正确解答.
22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用途体现了性质.根据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是物理性质.
【解答】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在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是由化学性质决定,故A符合题意;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是需要分清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来体现出来的性质.
1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
20
4
反应后的质量/g
19
待测
36
4
A.待测的数值是7 B.物质C属于化合物
C.物质D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可求“待测”值,根据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则可判定反应类型等.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32+16+20+4=19+待测+36+4,故“待测”为13,故说法错误.
B、反应后A和B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生成物是1种,属于化合反应,因此C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C、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
D、由A分析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应用并结合着图表,很具有新颖性,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32分)
19.完成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填空.
(1)5H表示 5个氢原子 ;
(2)Mg2+表示 镁离子 ;
(3)氢氧根的化学符号为 OH ;
22
(4)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为 CO ;
(5)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H2O2 ;
(6)缺少 Ca 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由参常见原子团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4)一氧化碳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5)由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6)人体缺少元素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H表示5个氢原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Mg2+表示镁离子.
(3)氢氧根的化学符号为OH.
(4)一氧化碳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CO.
(5)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6)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
故答案为:(1)5个氢原子;(2)镁离子;(3)OH;(4)CO;(5)H2O2;(6)C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0.水至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动物可以在水总生存,是因为水中 溶有(或含有)氧气 .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H2↑+O2↑ ;如图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氢气 ,它具有 可燃 性;若试管1中产生8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 4 mL气体.
(3)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地区,村民多饮用井水.请你为村民解决下列问题:
①用 过滤 的方法,可除去井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②使用 肥皂水 进行试验,可证明处理后的井水是硬水.
③通过将井水 煮沸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
④生产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请给村民们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答: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
22
【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物理性质;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动物生存离不开氧气;
(2)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电解水通入的是直流电,正极生成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生成气体较多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3)根据净化水的原理、硬水和软水的检验与转化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水生生物的生存说明水中含有氧气;故填:溶有(或含有)氧气;
(2)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由装置可知,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2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1、2两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填:2H2O2H2↑+O2↑;氢气;可燃;4;
(3)①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填:过滤;
②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③通过煮沸能降低水中含有的大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④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很多,故填: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相关知识,需要了解电解水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
21.(1)如图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燃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2P2O5 ;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与氧气接触 .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 高 .
(2)从燃烧的条件看,火场中的木材、棉被、衣服等属于 可燃 物.常见的火灾常用二氧化碳灭火,森林灭火常用风力灭火机(能喷出高速空气流),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 隔绝氧气 ,高速空气流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 降温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1)本题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我们先分析一下不同的药品分别处于的环境: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实验2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与氧气接触.
(2)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22
【解答】解:(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实验乙中温度并没有变化,只是提供氧气,即能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同样如果撤了氧气,白磷就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一样,只能说明是温度达不到的原因,即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故填:4P+5O22P2O5;与氧气接触;高;
(2)从燃烧的条件看,火场中的木材、棉被、衣服等属于可燃物,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因为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风的高速气流,大量冷风带走热量,使燃烧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故填:可燃;隔绝氧气;降温.
【点评】解答此题时应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或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方法当然都是根据这三点.
22.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金属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Al+3O2=2Al2O3 .
(2)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隔绝氧气与水 ;放置厨房里的切菜刀锈蚀,常用的措施是每次使用后 保持洁净和干燥 .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 导热 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 铁元素 .
(4)导线不用纯铜制作而选用黄铜(铜锌合金),主要是因为黄铜 硬度大 .
(5)钛是一种贵重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良性能.据此判断,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 ① 和 ③ (填序号).
①作保险丝 ②制造航天飞机 ③制造炊具 ④作人造骨头.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铁生锈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放置厨房里的切菜刀,每次使用后要保持洁净和干燥;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铁元素;
(4)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
(5)钛合金具有优良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答】解:(1)由于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的铝,所以金属铝露置在空气中不容易被腐蚀,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2)铁生锈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故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与水;放置厨房里的切菜刀,每次使用后要保持洁净和干燥,才不会生锈;
(3)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铁元素;
(4)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好,硬度大,故导线不用纯铜制作而选用黄铜;
(5)因为钛和钛的合金熔点高,且是一种贵重金属,所以不能做保险丝和炊具.
故答案为:(1)4Al+3O2=2Al2O3
(2)隔绝氧气与水;保持洁净和干燥;
(3)导热;铁元素;
22
(4)硬度大;
(5)①,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难度较大,可依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2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b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发生装置选用 A (填字母).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 E (填字母),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敞口、正立在烧杯里(如图F所示),大约2分钟后取走集气瓶;再向烧杯里倒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刻变浑浊.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不断运动 ,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该选用A装置;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用E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E;集气瓶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需要加热,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装置;
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不断运动;密度比空气大.
22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24.同学们知道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CuSO4溶液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资料中发现,铁和Fe2O3竟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在FeO、Fe2O3、Fe3O4中,Fe2O3是红棕色,其余都是黑色;FeO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Fe2O3;只有Fe3O4有磁性.②二氧化碳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③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溶液反应.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猜想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
①只有FeO;②只有Fe3O4;③ FeO和Fe3O4 .
【进行实验】(1)按如图装好药品(铁粉过量),连好仪器(装入药品前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轻推注射器活塞通入二氧化碳,估计玻璃管里空气 排净 ,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3)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等到固体粉末全部变黑,再熄灭酒精喷灯.
(4)当长柄V形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检验黑色粉末成分.检验过程如下:
检验操作及现象
检验结果
a
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
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FeO
b
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能完全被吸引.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 FeO
c
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的 CuSO4 溶液,出现红色固体,充分反应后仍残留少许黑色粉末.
确认猜想 ② 正确
【探究结论】铁和Fe2O3能发生化合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Fe+4Fe2O33Fe3O4 .
【反思评价】(1)实验结束,向V形管中的液体里滴入石蕊试液,变为 红 色.接下来,再微热V形管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O3H2O+CO2↑ .
(2)本实验中的保护气,既能用二氧化碳气体,也能用 氮气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该实验应该在无氧环境中进行,根据实验现象和分析结论;
【探究结论】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
【反思评价】(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2)选择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即可.
22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和Fe2O3反应的产物还有可能是氧化亚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故填:FeO和Fe3O4;
【进行实验】(2)注射器中的二氧化碳是为了将玻璃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净;故答案为:排净;
(4)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氧化亚铁;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铜是红色的,因为黑色粉末部分能被磁铁吸引,则含有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
检验操作及现象
检验结果
a
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
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FeO
b
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能完全被吸引.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FeO
c
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的CuSO4溶液,出现红色固体,充分反应后仍残留少许黑色粉末.
确认猜想②正确
【探究结论】根据信息可知,铁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Fe+4Fe2O33Fe3O4;
【反思与评价】(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红;H2CO3H2O+CO2↑;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可以代替二氧化碳气体;故填:氮气(或氦气或稀有气体).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计10分)
25.实验室要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6 g,需要水的体积是 34 mL.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解答】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40g×15%=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40g﹣6g=34g(合34mL).
故答案为:6;3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称取25g该石灰石放入烧杯,再加入100g稀盐酸,等到其中的碳酸钙全部反应后,测知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6.2g(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解也不反应).求:
(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 8.8 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2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中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5g+100g﹣116.2g=8.8g;
故填:8.8;
(2)设原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