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第1~3题。
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2图示群岛( )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3Q岛的气候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迁移农业 ⑤水稻种植业 ⑥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③⑤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深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为海沟。第2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上。第3题,Q岛是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答案:1B 2A 3D
4.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完成第4~8题。
9
位于六大板块界线附近的山脉是( )
①乌拉尔山 ②喜马拉雅山 ③安第斯山 ④太行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大西洋洋底分别属于( )
A.两个板块 B.三个板块
C.四个板块 D.五个板块
6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 )
A.亚欧板块 B.印度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7下列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
A.冰岛 B.台湾岛
C.大不列颠岛 D.新西兰南、北二岛
8大高加索山脉是由 相撞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D.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解析:
9
第4题,做此题首先要明确每列山脉的地理位置,其次要清楚各大板块的界线及边界类型。第5题,大西洋底“S”形洋中脊使大西洋分别属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第6题,世界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基本在海洋中之外,其余的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周围的海洋,像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虽在亚欧大陆上,但却属于印度洋板块。第7题,以构造活动带为依据,板块边界有两种基本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以海岭、断层为代表。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第8题,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如大高加索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
答案:4B 5C 6D 7A 8B
9.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甲处海底地形属(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10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
解析:第9题,根据等深线的深度可以判断甲处海底为大陆坡。第10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确定图中海域位于北半球,并且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乙处为寒流,再结合等温线数值可知应该为千岛寒流。
答案:9B 10D
11.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畔,是我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第11~13题。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关于红树林海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
B.分布于暖温带的海边
C.因为在海水中,所以无生物生存,特别是鸟类
D.有利于防止台风、海啸等的侵袭,具有防灾、减灾的作用
13红树林海岸发育的基础是 海岸( )
A.基岩 B.淤泥质
C.砂质 D.珊瑚礁
解析:第11题,红树林植物是一类生长于潮间带的乔灌木的统称,红树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从南到北,红树林种属由多样逐渐过渡到单一,树枝的高度由高变低,从生长茂盛的乔木逐渐过渡到相对矮小的灌木丛。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中具有重要作用。第12题,红树林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所以在中国南方的海上,具有防灾的作用。第13题,红树林海岸是在淤泥质海岸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11B 12D 13B
14.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
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
15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A.三角洲 B.海滩
9
C.风蚀蘑菇 D.沙堤
解析:从图中看出,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并且陆地上河流众多,所以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流水,包括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在海岸附近经常看到的有三角洲、海滩、沙堤等海岸侵蚀地貌或海岸堆积地貌;而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较强的干旱地区常见景观。
答案:14B 15C
16.读海底地形图,完成第16~20题。
图中序号表示洋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②处海底地形最大特点是( )
A.海洋生物繁盛 B.深度变化大,坡度陡
C.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D.群峰对峙
18图中序号所示的海域,海洋生物繁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附近海域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中序号所示的海底地形往往与岛弧相伴产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9
该组题以海底地形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第16题,根据距海远近和海底地形特征可知,①为大陆架,②为大陆坡,③为海沟,④为洋盆。第17题,大陆坡为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相对陡峭的斜坡。第18题,大陆架因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而海洋生物繁盛。第19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是板块交接处,地壳活跃。第20题,岛弧往往与海沟相伴产生。
答案:16D 17B 18A 19C 20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读江苏—山东海岸带及沿海地带等深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江苏和山东海岸的特点,分别指出江苏和山东大部分海岸的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2)简述P地海底地貌类型的成因,试分析P沿岸地带适合开发利用的方式。(4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第(1)题,对比海岸特征,判断海岸类型:
江苏→海岸线平直,多堆积海岸→淤泥质海岸山东→海岸线曲折,多岬湾→基岩海岸
第(2)题,通过图中信息P沿岸地带等深线稀疏且不深判断为浅海大陆架,另据图示为古黄河、古长江晚期三角洲反映其为泥沙堆积而成的平缓大陆架。淤泥质海岸适合开发利用的方式为滩涂养殖、晒盐和海岸生态旅游等。
答案:(1)江苏大部分海岸类型为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
山东的海岸类型多为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岬湾。
(2)P处为浅海大陆架,是由古黄河和古长江流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平缓浅海大陆架。
P海岸类型以淤泥质海岸为主,适合于滩涂养殖、晒盐、海岸生态旅游等。
22.(11分)下图为某大洋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
(1)图中A处地形为 ,B处地形是 。(2分)
(2)从海底地形分布特点来看,A多分布在大洋的 (部位),B多分布在大洋的 (部位)。(2分)
(3)图中①②③④为大洋底部形成的四座火山,其年龄大小关系是 ,理由是 。(3分)
(4)图中A、B是海底形成的两类不同地形,请你说说其成因。(4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处为海沟,B处为洋中脊。第(2)题,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洋中脊多分布在大洋中部。第(3)题,距洋中脊越近,火山年龄越小。第(4)题,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形成的,B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1)海沟 洋中脊
(2)边缘 中部
(3)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