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 D.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解析】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玉露凋伤枫树林 A.猿猱欲度愁攀援 B.梦啼妆泪红阑干 C.遂命酒 D.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动词的为动用法;B项,名词做状语;C项,名词做动词。‎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解析】 A项中途易辙,“了”改为“的”。B项不合逻辑,将“选择前者”改为“选择后者”。C项句式杂糅,将“确保”改为“为”,或者将“奠定坚实基础”删去。故选D。‎ ‎【答案】 D ‎【技巧点拨】 运用语法分析法辨析病句时,可先提取出主干,检验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解析】 五句话构成的是排比句,但是,句子的先后顺序却是有逻辑讲究的,对比答案可知,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先关照的是在中日战争中最值得缅怀铭记的死难同胞,然后由国内到国外,由近及远,依次关照的是抗日烈士、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后是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答案】 C 6‎ 二、阅读鉴赏(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注]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 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5.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解析】 由原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C项最准确。‎ ‎【答案】 C ‎6.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 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 ‎【解析】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来看,C项属强加因果。‎ ‎【答案】 C ‎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解析】 D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有浓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8.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此题要在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展开分析。如“落日”、“明星”这两个关键词就表明了写景的顺序是时间顺序。在分析一二句的意境时,要抓住关键词“平沙”“落日”“陇上”“明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从边境辽阔荒远、夜晚格外静谧的角度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 时间顺序。营造出一种阔大、静谧的意境。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黄昏时分的边境辽阔荒远,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边境的夜晚格外静谧,星空夜转低垂,时间在缓缓推移,静夜在慢慢加深。从日落到星出、星移,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 ‎9.“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再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首先要解释“候”的意思,即等候之意,然后“鼓鼙”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即指出战,表现了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在作用方面,要根据军士们的行动、军容等,答出“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这一形象特点。‎ ‎【答案】 “候”字。候,等候之意,表明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6‎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0.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首先要熟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了解诗中诗人描写景物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展示的是诗人看到的西域八月的壮丽雪景。而此诗中,作者通过想象,描写出一种荒凉的边塞景色。‎ ‎【答案】 在本诗中,诗人应该是在前往边塞的途中,所写并非亲眼所见,诗人出于想象,并将想象之景诉诸笔端。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技巧点拨】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景物描写的角度所指。角度应包括见与闻,虚与实,正与侧等,抓住本诗的诗题及“闻”字即可。‎ ‎11.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对诗歌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及在全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抓住“勤王”及“梦中归”即可概括出情感。‎ ‎【答案】 从诗的末尾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翻译】 听说轮台路这个地方环境很恶劣,成年累月地飘着大雪。春风从来刮不到这里,来这里的唐朝使者也应该很稀少吧。无边的白草一直通往疏勒,连绵的青山穿过了武威。为国君做事怎么敢抱怨道路遥远,只在私下里会做归乡的梦。‎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豪放的胸怀,描绘了边塞地区特有的景物特征,表达了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前六句诗,诗人以开阔的视野,描绘出边塞地区的荒凉。飘飞的大雪,是这里的底色。“春风不曾到”则表明这里气候的寒冷,这也是“汉使亦应稀”的原因。然而,这里又是连接着疏勒和武威的要道,因此,诗人将去这里,为王室辛劳,报效国家。虽然自己身怀报国之志,并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思乡之情的。这样,诗人便将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有机融合,使整首诗的思想情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 三、名句篇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四、语言运用(11分)‎ ‎1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诗歌的“意象”下定义。(50字左右)(5分)‎ 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会被唤醒、驱动,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从诗歌艺术上说,它们是一个个意象。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一般说来,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诗歌王国里有许多为不同诗人所习用的相同的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种事物都能成为意象,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本题已给定种概念“意象”,先筛选出属概念“景象”,再筛选其中的本质特征(种差),分别是“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鲜明生动的”“自然”“人文”等,然后按照下定义的格式组合成句。‎ ‎【答案】 (意象是)从外界移入诗中的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力量的鲜明生动的自然景象或人文景象。‎ ‎14.阅读下边的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漫画有上、下两幅。上幅是一位领导坐在前面讲话,说“公鸡能下蛋”,后面有三个人坐着听。下幅是领导坐着,后面三个人站着,张大嘴喊“我们亲眼见”。(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不讲原则地迎合领导(他人)错误意见的现象。‎ 五、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6‎ ‎【写作指导】 从材料可以看出儿子对母亲的体贴与关爱,让考生很容易想到传统美德孝心。车上的乘客并非完全是做男孩的反衬材料,虽然先前有所抱怨,但因为现在社会人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当看到男孩的妈妈有腿疾后,全都沉默了,这至少可以说明三点:一是时间的宝贵与否是相对的,善良的人性才是最宝贵的;二是人的心灵是柔软的,很容易在某些情境中产生变化;三是可以看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有的人确实过于浮躁,但这种浮躁只是表象的,在具体的情况下,人心还是能够沉静下来的。总之,这个作文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让考生学会沉下心来反思社会,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个题目看起来比较浅显明白,但要写得深刻则需要考生对材料做深层次的、多角度的剖析,然后选择一个点立意。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从情感性入手,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要力争立意深远、视角独特、拟题新颖、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写出“人味”“情味”“思味”。总的来说,这道作文题不容易跑题,也没有太大的审题难度,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就需要平时眼观社会、思考社会、心系他人、胸襟开阔、情感饱满,即考生自己的修养与情思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佳作展台】 ‎ 静等花开 有一个孩子急急地上了公交车,跑得满头大汗,目的是告诉司机,让公交车等一等他有严重腿疾的母亲,在旁人看来,那个孩子是很不幸的,摊上了一个残疾的母亲。但是,至少在目前,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还有母亲可以等待,有母亲可以等待的人,又是多么的幸福。‎ ‎ 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用荒诞手法创作了一部二幕话剧《等待戈多》。剧中的两个流浪汉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一直等呀等呀,整整等了两天,备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结果有人告诉他们戈多不能来,这让二人极度地失望与悲哀,凄凉而恐怖。剧作中的戈多是谁,作者并没有交代,但是,对于读者或观众来说,完全可以把他想象成流浪汉心中所渴望的一切,食物、住所、职业、关爱、友情、爱情……虽然他们苦苦地等待,什么也没有得到。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像两个流浪汉一样,等待的结果是一无所获,必定也会生出孤立无援、恐惧幻灭、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情绪,但是,有所等待说明还心存期待,有着生活的信心。‎ ‎ 如此看来,等待并不要紧,等待的结果如何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还有愿景存在,还有希望可盼。那么,像公交车上的小男孩虽然等待的是一个残疾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能像其他健康母亲一样在生活上给他更多的照顾,但有母亲在就有母爱在,母子相依就会有幸福与温暖。这就是人间幸福的源泉。‎ ‎ 等待,需要时间,更需要足够的沉静和耐性。可是,现代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内心的浮躁情绪越来越强烈。火车变成了“高铁”,公路变成了“高速”,餐饭变成了“快餐”,抢购变成了“秒杀”,一切都在提速,生活处处在演绎“风驰电掣”的飞进。‎ ‎ 我们不妨暂停一分钟,温故一下《孟子》一书中那个宋国人的做法。宋国人担忧自家的禾苗长得不快,便走到地里直接用手把禾苗往上拔,结果呢,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很快地都枯萎了。这就是人人皆知的“拔苗助长”的故事。那个宋国人可以看成追求快速度的反面教材,他就是沉不下心来等待禾苗自然生长。而如今,有多少这种不能等待时间的人?‎ ‎ 无独有偶。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渴望得到想得到的一切。一个小矮人得知他心急如焚的原因后,让他通过转动衣服上的纽扣来缩短时间,他照做了,果真实现了他心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车子、房子、孩子……可是他不知道,在他转动纽扣时,时间正在以超出现实N倍的速度飞逝,生命从他的身边急驶而过。本该是青壮时期,他却已老态龙钟,衰卧病榻。到这样的地步,他连悔恨的精力都没有了。而如今,又还有多少这样不能等待幸福慢慢降临的人?‎ ‎ 让我们学会等待吧!‎ ‎ 鸟儿要等待天亮才会鸣唱,月亮要等待十五才会归圆,冰河要等待春天才会解冻,小溪要等待归入江海才能显出博大……自然界的万物也需要等待,那么,人类在万事面前更需要等待。家长要学会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孩子要学会等待父母年迈后言行的迟缓;司机要学会等待人行道上步行的路人,路人要学会等待绿灯亮后才穿过马路……‎ ‎ 有等待才有瓜熟蒂落,有等待才有云开日出,有等待才有花儿静开。‎ ‎ 众人的等待让人欣慰,在浮躁中醒来,让美丽的人性之花开满大地。‎ ‎【名师点评】 此文由材料中小男孩等待残疾母亲的故事引出中心论点“有所等待是一件幸福的事”,接着引用《等待戈多》、拔苗助长、转纽扣的人等材料,内容丰富,论据充足。作者的写作目的十分明确,针对性很强,直击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并加以批评与疏导,又结合现代生活中多数情况下总是追求“快”而无耐心等待的现象,写得入情入理。多用排比句式,有效地增强了表达力和说服力。‎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