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2.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B.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C.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4.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5.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
6.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9.(10分)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 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 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 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 ,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 ,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 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 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约为每分钟 溶解氧。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 ,且对 的抑制更为显著。
30.(13分)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完全消失,Bb使红色淡化。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的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第1组F1的粉红花基因型是 ,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3)第2组亲本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4)第2组中,利用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用秋水仙素处理F1杂交的红花植株幼苗,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为 倍体,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31.(8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属于 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 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 。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 ,其生理意义是 。
32.(8分)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请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
(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 J的太阳能。
(4)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 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下图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 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 (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的葡萄糖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 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 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自1981年Evans和Kaufman首次成功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医学界对其的研究虽颇有争议但也如火如荼,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用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__,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____。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
问题。
生物答案
DCCDAC
29.(10分)
(1)黑暗 血细胞(血球)计数板
(2)②6 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 相同且适宜 溶氧量
③2 1.0 ④抑制 呼吸作用
30.(13分,除注明2分外,每空1分)
(1)基因自由组合
(2)AABb 1/2
(3)aaBB(2分) 5(2分)
(4)红色:白色=1:3(2分) 四(2分) AAbb:Aabb:aabb=1:4:1(2分)
31.(每空1分,共8分)
(1)非条件 脊髓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正反馈(或反馈)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配低级神经中枢 (4)舒张 防止肌肉受到损伤
32.(8分)
(1)生产者 分层
(2)直接价值和间接
(3)1200
(4)样方 b、e 大于 衰退型
39.(15分)(1)纤维二糖(2分) 葡萄糖(2分) (2)红(1分) 透明圈(2分)
(3)不能(1分)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3分)
不能(1分)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3分)
40.(15分)(1)营养物质(1分) 防止杂菌污染
(2)发育的全能性 原肠胚
(3)显微注射法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4)去除胸腺,使其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的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
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