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2016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重庆巴蜀2016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在摊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 陈胡公伪满是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十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弃好选择琳承人 ‎2. 据《史记》 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斜 ‎3.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汉间出现了封建政体的反动”。下面对这句话的相关史实认识正确的是 A.是对秦政治制度的全面否定 B.封建政体是种社会形态 C.反动是指汉初全面推行分封制 D.反动的余波在汉武帝时期才平息 ‎4.右表是根据《史记》 整理而成,西汉初年出现此种状况的最可能因素是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陈平 丞相 游士 周勃 太尉 吹鼓手 樊哈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5. “唐太宗在未登基之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放映当时的唐代 A.三省残缺 B.皇权至上 C.宰相无实权 D.分工混乱 ‎6. 右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 A. 元大都 B.明北京 C.宋开封 D.唐长安 ‎7.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止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的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A.中央集权程度加强 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内阁首辅的执政能力 D.朝臣们的深深嫉妒 ‎8.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白年后.中国恐受其攀。”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9.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0.罗马法是罗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D.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法和判例进行判决 ‎11. 1760年乔治三世维承英国王位,他通过收买或操纵下院的选票来提高王室的影响,但他必须通过议会来工作,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创立一个“国王之友”的新派别。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君主重新成为国家权力重心 B.君主立宪侧尚未确立 C.议会依旧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 ‎12.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和政权反复交错变化的特点 ‎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民主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其趋势是不可阻挡 ‎ ‎④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君主立宪制思想的重要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己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饥的于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权利 ‎14.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裴逊说:“如梁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C.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找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竞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进区,我是一个不确定的人., D.费迪南德在《富豪和超级富豪》 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15.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国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16. 19世纪末,英、法、美、德四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有权解散议会的是 A.英法美 B.英法德 C.英美德 D.法美德 ‎17. 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向道光皇帝提出:“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进口,除“文武员牟士子兵丁”应严禁吸食外.民间吸食可以“一概勿论”。据此.可知 A.对鸦片的认识较蒙昧和落后B.鸦片贸易在中国己经合法化 C.此事应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D.对鸦片的危害有清晰的认知 ‎18.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 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消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脸,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19.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20.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含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21.“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 实质上旨在宣扬 A.男女平等 B.上下尊卑 C.君权神授 D.人际和谐 ‎22.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 ‎23.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李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 1851年 B. 1895年 C. 1898年 D. 1912年 ‎24.“传较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 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津京地区 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 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 D. 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 ‎25.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上谕”,正式对各国宣战。6月26日刘坤一、张之洞同各国领事会商,订立《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这表明 A.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列强在华的势力受到强有力的遏制 C.地方对中央的向心力大大加强 D.“东南互保”是中外势力勾结的产物 ‎26.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 BARBARIE) :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揭示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7.庄秋水在《武昌下口:谣言下的革命》 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28. 1912年3月南北议和并决定推选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为了更好的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改变了原来临时政府组织法大纲的总统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由此可见,孙中由此时理想中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 D.封建君主专制 ‎29.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华民国 B.三民主义 C.中国同盟会 D.《中华民国约法》 ‎ ‎30.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5分,第32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县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一一摘自1919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是什么?“近因”指什么?(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6分)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 为什么?(6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7分)‎ http://www.ks5u.com/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下图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等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 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三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材料一 诬蔑、敌视学生运动(3分)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为爱国运动。(3分) (3)不中肯(2分)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共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2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2分)(2分) (4)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以肯定。(相同点3分)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2分)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分 ‎32. (15分)‎ 意见1:不可避免改为蓄意发动(2分)‎ 理由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答到“既定政策”一类的话都可以。(3分)‎ 意见2:关于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应将“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中的“支持”改为“默许”。(2分)‎ 理由2:三国干涉还辽说明列强不会支持日本。(3分)‎ 意见3:关于战争的结果,应把列强瓜分中国的“进入中国”改为“入侵中国”。(2分)‎ 理由:明确这是一场侵略。(3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