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Z-X-X-K]
地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吉志宏 任建蓉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 该图中各省区
A.上海出生率、死亡率均较低 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
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江苏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2.上海人口死亡率比宁夏高,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
C.人口年龄结构 D.环境恶化
3.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
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
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 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
a
b
c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Z-X-X-K]
A.a b c B.a c b
C.b a c D.c a b
5.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劳动力过剩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和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读图完成6~8题。
6.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7.图中人口迁移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读右图,完成9~10题。
9.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能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0.乙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推测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乡村人口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12.区域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B.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
C.温室气体排放多,“热岛”现象加剧
D.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和城市发展方向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城市所处的局部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4.从城市发展方向判断,影响该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河流
C.地形 D.人口分布
15.该城市计划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
A.a B.b C.c D.无法确定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Z-x-x-k.Com]
17.索马里、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M、P、N B.M、N、P
C.M、M、N D.P、P、N
读“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完成18~19题。[Z-x-x-k.Com]
18.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能表示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19.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赶上发达国家
C.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读图,完成20~21题。
乙
丙
城市离心力形成
生活质量成本上升
经济发展
产业集聚
土地供应紧张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甲
生态环境恶化
生活质量下降
20.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1.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读“某城市示意图”,完成22~24题。
22.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绿化用地
23.C地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24.对比A、B两地地价,正确的是
A.A>B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