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南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年天津南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诨号(hún) 怃然(wǔ) 捋虎须(luō) 锃光瓦亮(zènɡ)‎ ‎ B.拱券(xuàn) 木讷(nè) 氰化物(qīnɡ) 泾渭分明(jīnɡ)‎ ‎ C.花翎(línɡ) 框架(kuānɡ) 夹肢窝(ɡā) 呱呱坠地(ɡū)‎ ‎ D.劈叉(pǐ) 焖饭(mēn) 吃空饷(kōnɡ) 沐猴而冠(ɡ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遨翔 肇始 口头禅 恰如其分 ‎ B.荫庇 蹩脚 电饼珰 老成持重 ‎ C.稽首 蠕动 元宵节 久负胜名 ‎ ‎ D.荣膺 奢靡 里程碑 一塌糊涂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 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晴天,让你倍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3)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 A. 考察 即使/可 独树一帜 B. 考察 虽然/但是 独树一帜 ‎ C. 考查 虽然/但是 不落窠臼 D.考查 即使/可 不落窠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 B.人民币“入篮”不但弥补了亚洲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 ‎ C.2016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2.8万,达到近五年国考招录数的顶峰,招录基数大,以至今年国考竞争比达到五年来最低,为47:1。‎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 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C.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诗文固然不错,但要冠李杜、二苏之首,未免偏爱过甚了吧!‎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订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人,经学家、目录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二、(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狂人日记》以十三节长短不一的日记连缀成篇,刻画了一位觉醒和反抗的狂人形象。狂人尖锐揭示出传统文化“吃人”的本性,热烈呼唤“真的人”的出现,并吁请全社会“救救孩子”,昭示着中国历史上现代“人”的意识的觉醒。《狂人日记》正可以看作是一篇五四时代“人”的宣言书。但是翻开这部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时时处处都晃动着“兽”的影子。小说开篇,狂人在月光下一出场,就遭逢到“赵家的狗”。随后又多次写到狗的眼睛、狗的叫声。除了狗,陆续出现在作品中的动物意象还有鸡鸭、鱼、狮子、兔子、狐狸、狼、海乙那、虫子、鸟、猴子等。连小说中的村子都是以“兽”的名字来命名的,叫“狼子村”。还有什么“铁一般青”的脸色、“青面獠牙”的面目、张开着的大嘴、“咬你几口”的话、“全是刀”的笑、“白厉厉的排着”的牙齿、“抹着人油”的唇边等,描写的是人,却分明又像是动物,因为这些词汇本来就是专以描摹动物的。《狂人日记》这样频频地、大量地出现动物形象(包括动物意象以及富有动物感性特征的词汇),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这看作是一种叙事的修辞选择,而忽视了它们在小说中所具有的本体意义。事实上,在鲁迅那里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作为叙事策略的修辞问题,而是其独特的人学思想的感性体现。‎ 在与兽性的比照中对人性进行思考,这是鲁迅人学思想,也是鲁迅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色。这一点,已有学者注意到,王得后先生就曾指出:“鲁迅思想中的人性。是由动物进化而为人所生成的人性,是和动物性(他多用兽性,是动物性的贬义词)相比照而认识的。”他还说:“鲁迅思想和知识结构之一,是动物行为学及其与人类行为的比较。这在人类生命本体和对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探索中,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文化意义。鲁迅经常作这样的比较。这不是杂文笔法,而是一种思想和思想方法,是对人类文化独特的考察。”王得后先生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此,笔者拟通过对《狂人日记》的解读,着重探讨一下鲁迅关于人与兽关系的思考,以期对鲁迅独特的人学思想有一个新的认识。‎ 中国传统上也惯于将人和动物对比来认识人,但是诸如“饱食媛衣逸居无教则近于禽兽”“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之类的“人禽之辨”‎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充满了道德说教,不可能达到对人的科学的认识。近代随着西方科学和文化观念的引入,中国关于人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鲁迅较早接受了西方科学观念,1907年他在《人之历史》一文中对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的种族发生学的一元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由此而涉及到拉马克、达尔文等其他生物学家有关生物进化学说的一些重要内容。鲁迅是完全服膺于西方生物进化论的,由此,他在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上获得了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鲁迅那里常常存在着感性经验与理性观念的冲突。‎ ‎“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叠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我装作无所闻见的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中出离。”鲁迅正是“凭其敏锐的感觉,时常捕捉到事实上无数‘鬼’在现世跳梁、呻吟的情状”,“在人间看到‘地狱’,从人身见出‘鬼’影”,从而在他的小说文本中构建起一个人鬼纠葛的文学世界。小说《狂人日记》即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文本。‎ ‎6. 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下列各项中对于《狂人日记》中“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狂人日记》中到处都有“兽”影:狗、狼、狮子、猴子、狐狸、兔子等。‎ ‎ B. 《狂人日记》对人的描写也多带有兽性:“青面獠牙”的面目、“白厉厉的排着”的牙齿等。‎ ‎ C. 《狂人日记》中大量的动物形象描写不单是修辞问题,也是鲁迅人文思想的体现。‎ ‎ D. 鲁迅思维方式的一个特色是将人性与兽性进行比较思考。‎ ‎7. 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狂人日记》对传统文化“吃人”的批判和“救救孩子”的呼唤昭示了中国现代人的意识的觉醒。‎ B. 鲁迅杂文经常使用将人性与动物性进行比较的创作笔法。‎ C. 鲁迅“凭其敏锐的感觉”在他的小说文本中构建起一个人鬼纠葛的文学世界正是“境由心造”的体现。‎ D. 虽然鲁迅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认识是科学理性的,但却又常常存在着感性经验与理性观念的冲突。‎ ‎8.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鲁迅笔下的“人”与“兽”‎ ‎ B. “人”与“兽”纠葛的世界 ‎ C. 《狂人日记》里的“人”“兽”二度空间 ‎ D. 从《狂人日记》看中国的兽性世界 三、(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 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 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 ?”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 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 问:“观何书?”曰:“ 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行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节选自《梦溪笔谈》)‎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居去县三十余里      去:距离 ‎ B.度所耕不足赡       度:估计,推测 ‎ C.遂居之 居:住 ‎ D.径行径还 径:直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 夫晋,何厌之有 B.唯与人择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以医卜自给者多 以勇气闻于诸侯 D.未尝傍游一步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 ‎ 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 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五郎携家人独处荒村,三十年没出过家门,他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个隐逸之士,更是个有道之士。‎ ‎ B.杜五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与众不同的行径,杜五郎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 C.杜五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恬淡清净的性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 ‎ D.作者听孙轸谈到杜五郎的事“不觉肃然”,是因为杜生无欲无求,不受俗务烦扰,这种超脱而又悠然的心境让他佩服。‎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2.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题号 ‎13‎ ‎14‎ ‎15‎ ‎16-17‎ ‎18-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3分)‎ ‎ 译文: ‎ ‎ ‎ ‎(2)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3分)‎ 译文: ‎ ‎ (3)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2分)‎ 译文: ‎ ‎ ‎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游钟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游钟山》中用了八个“山”字,有何意蕴?(3分)‎ 答: ‎ ‎ ‎ ‎(2)《钟山即事》一诗是如何体现出“幽”的?(2分)‎ 答: ‎ ‎ ‎ ‎(3)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3)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震四海。 (贾谊《过秦论》)‎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5)中国古代诗词中,“愁”不是一个抽象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愁”就是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中的春水,荡漾着春天的气息;是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中那浩瀚无比的大海……然而,这些愁的形象物,大多还是比较静态的,和李煜在《虞美人》中的那句写出“愁”的无穷无尽,极富动感的“ ,‎ ‎ ”比起来,明显还是逊色了许多。‎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 春游颐和园 沈从文 ‎①北京建都有八百多年历史。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宫殿、庙宇和花园,留给我们后一代。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是西郊的颐和园。春天来了,颐和园花木都逐渐开放了,每天有成千上万来看花的游人。‎ ‎②我们似可把颐和园分成五个大单位去游览。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中部大殿外,计包括北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第二部分是长廊全部和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第三部分就是湖中心那个孤岛上的建筑群,龙王庙是主体。第四部分是后山一带,建筑废址并不少,保存完整的房子却不多。第五部分是东路以谐趣园为中心的建筑群,靠西上山有景福阁,靠北紧邻是霁清轩。‎ ‎③颐和园最高处建筑物,是山顶上那座全部用彩琉璃砖瓦拼凑作成的无梁殿。这个建筑无论从工程上和装饰美术上说来,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作。上山的道路很多:欢喜热闹不怕累,可从排云殿后的抱月廊上去,再从那几百磴“之”字形石台阶爬到佛香阁,歇歇气,欣赏一下昆明湖远近全景,再从后翻上那个众香界琉璃牌楼,就到达了。欢喜冒险好奇的,又不妨从后山上去。这一路得经过几层废殿基,再钻几个小山洞。行动过于活泼的游客,上到山洞边时,头上脚下都得当心一些,免得偶然摔倒。另外东西两侧还有两条比较平缓的山路可走,上了点年纪的人不妨从东路上去。就是从景福阁向上走去。半道山脊两旁多空旷,特别适宜于远眺,南边是湖上景致,北边园外却是村落自然景色,很动人。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伸到西山尽头,到秋八月后,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 ‎④‎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从北边走可先逛长廊,到长廊尽头,转个弯,就到大石舫边了。欢喜划船的游人,比较合适的是绕湖心龙王庙,就穿十七孔桥回来。欢喜从空旷湖面转入幽静环境的游人,不妨把船向后湖划去。后湖水面窄而曲折,林木幽深,水中大鱼百十成群,对小船来去既成习惯,因此也不大存戒心。后湖秋天在一个极短时期中,水面常常忽然冒出一种颜色金黄的小花,一朵朵从水面探头出来约两寸来高,花不过一寸大小,可是远远的就可让我们发现。至近身时我们才会发现柔弱花朵上还常常歇有一种细腰窄翅黑蜻蜓,飞飞又停停,彼此之间似相识又似陌生。又象是新认识的好朋友,默默地又亲切地贴近时,还象有些腼腆害羞。一切情形和安徒生童话中的描写差不多,可是还更美丽一些。这些小小金丝莲,一年秋季只开花三四天,小蜻蜓从湖旁丛草间孵化,生命也极短暂。我们缺少安徒生的诗的童心,因此也难更深一层去想象体会它们短暂生命相互依存的悦乐处。见到这种花朵时,最好莫惊动采摘,让大家看看。由石舫上山路,可经过画中游,这部分房子是有意仿造南方小楼房式做成,十分玲珑精致,大热天住下来不会太舒服,可是在湖中远观却特别好看。走到画中游才会明白取名的用意。若在春天四月里,园中好花次第开放,一切松柏杂树新叶也放出清香,这些新经修理装饰得崭新的建筑物,完全包裹在花树中。‎ ‎⑤颐和园还有一个地方,也可以作为一个游览单位计算,就是后山沿围墙那条土埂子。这地方虽近在游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过去。这条路是从谐趣园再向北走,到后湖尽头几株大白杨树面前时,不回头,不转弯,再向西一直从一条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条能够满足游人好奇心的小路,一 路走去可从荆槐杂树林子枝叶罅隙间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还种得好些有了相当年月的马尾松,松根凸起处,间或会有一两个年青艺术家在那里作画。地方特别清静,不会有人来搅扰他的工作。更重要还是从这里望出去,景物凑紧集中,如同一个一个镜框一样。若是一个有才能的年青画家,他不仅会把树石间色彩鲜明的红领巾,同水上游人种种活动,收入画稿,同时还能够把他们表示新生生命的笑语和歌声同样写入画中。其实这些画家在那里,本身也很像一幅画,可惜再找不出画他的人。‎ ‎(选自《沈从文散文精选》,有删改)‎ ‎16.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答: ‎ ‎ ‎ ‎ ‎ ‎17.请分析文中两句划线句子的含意。(6分)‎ ‎ ①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伸到西山尽头,到秋八月后,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3分)‎ 答: ‎ ‎ ‎ ‎②其实这些画家在那里,本身也很像一幅画,可惜再找不出画他的人。(3分)‎ 答: ‎ ‎ ‎ ‎18.文章第四自然段在描写小莲花时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8分)‎ 答: ‎ ‎ ‎ ‎ ‎ ‎ ‎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19.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开篇介绍北京八百年的历史,表现了作者对北京悠久文化的熟悉,接着写颐和园在北京花园中建筑时间比较晚,体现了作者对颐和园的熟悉,同时引出下文。‎ B.在介绍颐和园最高处的建筑无梁殿时,作者通过由不同道路到达无梁殿来解说无梁殿周围的景观,细腻地描写了无梁殿周围的美丽景色。‎ C.后湖是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后湖的美景时间较短,画中游的房子是南方的样式美精致玲珑,虽然夏天住下不舒服,但作为景致特别好。‎ D.作者描写了颐和园大部分美景后,又描写了顺着围墙边的土埂子走看到的自然风光,由此可见作者对幽静的喜爱和对城市喧嚣的厌恶。‎ E.作者在描写颐和园时使用了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文字,把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和主题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颐和园之美。‎ 六、(12分)‎ ‎20.根据下面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4分)‎ ‎①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引力波的存在。‎ ‎②引力波以光速传播。‎ ‎③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波动。‎ ‎④时空曲率是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 ‎⑤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曲率扰动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力波是 ‎ ‎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8分)‎ ‎“过年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猴年春节,“抢红包”称为最热的话题之一。长辈给晚辈发,老板给员工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你如何看待春节期间的“抢红包”现象?‎ 要求:①观点明确,语言简明连贯;②至少列出两条理由;③90字左右。‎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答案,即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世界无限丰富,引人思索、追寻,我们总想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答案。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答案,这个答案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对,也许错;但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答案。‎ 请以“答案”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一模语文 第9页(共10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6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思路解析 ‎1.A(B“氰化物”应读为qínɡ;C“框架”应读为kuànɡ;D“吃空饷”应读为kònɡ)‎ ‎2.D(A翱翔;B电饼铛;C久负盛名)‎ ‎3.B(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考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另一个意思是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和搭配,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不与“也”搭配;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形容人。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形容事物。) ‎ ‎4.C(A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B语序不当,“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和“弥补亚洲经济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交换位置;D搭配不当,“深刻、深厚”不能与“审美情趣”搭配)‎ ‎5.B(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C应将“千古绝唱”后的句号移到后引号的外面去;因为是半引。另外“李杜”与“二苏”均应用引号引起来;因为是特殊称谓;D应将省略号和“等”删掉一项。)‎ ‎6. C(偷换概念,“人文思想”应为“人学思想”。)‎ ‎7. D(A偷换概念,“中国历史上现代“人”的意识的觉醒”不等于“中国现代人的意识的觉醒”。B与原文矛盾,那“不是杂文笔法”。C曲解原文,“境由心造”并非指文常创作。)‎ ‎8. B(A范围过大,C“二度空间”概念不当,D夸大话题,凭空拔高。)‎ ‎9.C(居:让……居住。)‎ 10. ‎ C(C项,表示“凭借”; A项,第一个“之”为代词,“他”;第二个“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第一个“与”为介词,“为”、“替”;第二个“与”为连词,“和”、“同”; D项,第一个“也”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和肯定;第二个“也”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 ‎11. A(②表现兄弟之情;③表现自力更生,属于常人常为之事;⑤说的是他的生存方式,这也是乡里很多人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异常。)‎ ‎12. A(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谈不上“独处荒村,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对原文的误解和夸大,他问生活之事、生产之事,只是不问国家之事、朝廷之事。)‎ ‎13.(1)(杜五郎)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能耐,您为什么还要来拜访我呢?”(“村民”谦称1分;所字结构1分;见,表示对我如何1分)‎ ‎ (2)既然自己能吃饱饭,就不应当再去和乡里人争夺利益了,从这以后,给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既,既然1分;兼,同时获得1分;尔,代词1分)‎ ‎(3)隆冬里只穿着布袍草鞋,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而已。(布袍草履,名词用作动词1分;枵然,空荡荡的样子1分)‎ ‎14. (1)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1分)而且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诗中的山有两座山,第一座就是前二句所写的山,那是一座华丽的山。(1分)第二座是诗的最后两句所写的山,那是一座进入了悠闲自在境界的山。(1分)‎ ‎ (2)通过流水无声,花草摇曳,青山一鸟不鸣写出环境的幽静;(1分)通过在茅檐下独坐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幽静。(1分)‎ ‎ (3)流露出诗人宁静、闲适、淡泊的心境。(1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1分)第二首诗中山是诗人人格化的象征。自己的理想情操没有改变,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寄托在诗人对山的喜爱中。(1分)‎ ‎15.(1)川泽纡其骇瞩(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3)东船西舫悄无言(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交代颐和园的建园时间、春天游颐和园的游客多以及颐和园的五大游览单位。(1分)照应题目“春游颐和园”,引出下文对颐和园相关景色的描写。(1分)使读者能够更加明晰地了解颐和园的风光。(1分)‎ ‎17.①用庄稼的生长和收获描写乡村,(1分)表现了乡村的富足和农民生活的快乐,(1分)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1分)‎ ‎②用画家也成为颐和园的风景来表现颐和园的美丽体现在各个方面,(2分)表现了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18.①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探出头来”的比拟修辞表现了小莲花轻盈的状态,用“腼腆害羞”的比拟修辞表现了小莲花与小蜻蜓的交往中的胆怯与热情。‎ ‎②正侧面描写结合。在描写小莲花时,既有正面的描写小莲花的内容,比如“颜色金黄”“花头不过一寸”等;也有侧面描写,比如用小蜻蜓和观花人来侧面表现小莲花的可爱。‎ ‎③动静结合。在描写小莲花时,既有动态的描写,比如“探出头来”以及作为衬托的小蜻蜓的动作,又有静态描写,如“颜色金黄的小莲花”等。‎ ‎④小花的金黄,蜻蜓的黑色,描绘了一派赏心悦目的怡人风光,渲染出清新自然,宁静恬淡的氛围。(上述四点,每点2分)‎ ‎19.AB(C“但后湖的美景时间很短”错误,原文有“后湖在秋天里在一个极短时期中……让我们发现”,作者的意思是后湖的小莲花开放得时间短。D“对城市喧嚣的厌恶”错误,作者描写土埂子周围的景色,意在突出这里的幽静和景色的优美,但没有表达对城市生活的厌恶。E文中没有使用“大量抒情和议论文字”,而是主要使用描写的手法来表现颐和园之美。)‎ ‎20.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言的时空曲率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以光速向外传递的一种时空波动方式。‎ ‎21.略 ‎22.略 ‎【参考译文】‎ 颍昌阳翟县有个杜生,不知道他的名字,县里人只是叫他杜五郎。杜生居住的地方距离县城三十余里。只有两间屋,其中一间他自己居住,另一间他儿子居住。屋前有一丈多空地,空地外紧接着就是篱门,杜生已经有三十年没有走出篱门了。‎ 黎阳县尉孙轸曾去拜访他,见他本人非常超凡脱俗,杜生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能耐,您为什么还要来拜访呢?”孙轸问他足不出户的原因,他笑着说:“告诉你这 话的人言过其实了。”他指着门外的一株桑树说:“十五年前,我也曾到这株桑树下乘凉,怎么能说是足不出户呢?只不过我对当世没有什么用处,对别人也没有什 么要求,恰好我又不出门而已,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孙轸)问他依靠什么来维持生计,他回答说:“从前居住在县城的南边,有五十亩田地,与哥哥一同耕种。 后来哥哥的儿子娶了媳妇,我估摸所种的田地不足以供养一大家人,就把田地都给了哥哥,带着妻子儿子来到这里。碰巧有乡里人把这屋子借给我,于是我就住在了 这里。只靠替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来置备稠粥,但有时候也会断炊。后来儿子长大能耕田了,乡里人可怜我们,给了我们三十亩田地,让儿子耕种这三十亩地,他 还有余力,又受雇为别人耕种,我们从此就能吃饱饭了。乡里人贫困,靠行医算卦养活自己的人很多,既然自己能吃饱饭,就不应当再去和乡里人争夺利益了,从这 以后,给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又问:“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他回答说:“端正地坐着而已,没什么可做的。”问:“经常看书吗?”回 答说:“二十年前也曾看过书。”问:“看的是什么书?”回答说:“曾经有人送了本书,没有书名,其中多处提到《净名经》,也不知道《净名经》是什么书。当 时非常喜欢那本书中的议论,现在那些议论也都忘了,而且很久以前便不知道那本书放到哪儿去了。”‎ 杜生气韵闲适旷达,言辞简洁,真是有道之士。隆冬里只穿着布袍草鞋,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而已。问他儿子的为人,回答说:“乡下孩子而已,但他的品性非 常淳厚温和,不曾胡说,不曾嬉玩游荡。只有买盐、醋等日用品时才去一次县城,可以计算出他的行程,来等待他回家。他直接去直接回,从来不到别处游荡一步。”‎ 我那时正有军务,到半夜还未曾上床睡觉,非常疲劳,与同僚闲话时,孙轸就谈到了杜生的事迹,我不禁肃然起敬,顿时忘记了烦闷和疲劳。‎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