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2016届高考一轮物理试卷(二) 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邯郸2016届高考一轮物理试卷(二) 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年河北省邯郸一中高考一轮收官物理试卷(二)‎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 C.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B.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 D.拉力F不变 ‎3.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v、加速度a、动能Ek、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与时间t关系的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 A. B. C. D.‎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图甲所示方式连接,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阻R=5Ω.图乙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m=10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频率是Um=50Hz B.电压表V的读数为10V C.电流表A的读数为20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0w ‎5.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 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 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其边界过原点O和y轴上的点a(0,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a点以初速度v0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从x轴上的b点射出磁场,此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磁场区域的圆心坐标为(,)‎ D.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0,﹣L)‎ ‎7.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空中某点A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方向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 A.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 B.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 C.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mg2t2‎ ‎8.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至ab处,则该过程中(  )‎ 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 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内向外 C.R上产生的热量为 D.流过R的电量为 ‎ ‎ 二、必考题(共4小题,满分47分)‎ ‎9.游标卡尺结构如图甲所示,测量某一圆柱形容器的内径时,应使用      部位;测量它的深度时,应使用      部位(填表示部位的字母).某次测量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 ‎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定值电阻R0=4.5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压表(0~3V,内阻3k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为减少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下图中的      电路图(填“甲”或“乙”).‎ ‎(2)按所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则该电阻的测量值的表达式为Rx=      .‎ ‎(3)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电压表的示数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MAC、NBD水平放置,MA、NB间距L=0.4m,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E点且AE=BE,E点到AB的距离d=6m,M、N两端与阻值R=2Ω的电阻相连.虚线右侧存在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一根长度也为L=0.4m、质量m=0.6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在外力作用下从AB 处以初速度υ0=2m/s沿导轨水平向右运动,棒与导轨接触良好,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不变.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3)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左端与长L=1.25m的水平传送带AB相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υ0=1m/s.轻弹簧右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左端恰位于A点.现用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传送带左端B点后,立即沿切线进人竖直固定的光滑半圆轨道最高点并恰好做圆周运动,经圆周最低点C后滑上质量为M=0.9kg的长木板且不会从木板上掉下.半圆轨道的半径R=0.4m,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1=0.8,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2=0.25,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3=0.026,g取10m/s2.求:‎ ‎(1)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 ‎(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EP;‎ ‎(3)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 ‎ 三、选考题:【选修3-3】(共2小题,满分15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14.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处于平衡,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②现只对Ⅱ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A回到初始位置,此时Ⅱ气体的温度.‎ ‎ ‎ 四、选考题:【选修3-4】(共2个小题,共0分)‎ ‎15. 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中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  )‎ A.1:1 B.2:1 C.1:2 D.3:1‎ E.1:3 ‎ ‎16.有一玻璃球冠,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上,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球冠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求光源S与球冠顶点M之间的距离SM为多大?‎ ‎ ‎ 五、选考题:【选修3-5】(共2个小题,0分)‎ ‎17.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汤姆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E.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均为2m的B、C两物块固定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C紧靠挡板但不粘连.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速度vo从右向左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所有过程都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求:‎ ‎(1)A、B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 ‎ ‎ ‎2016年河北省邯郸一中高考一轮收官物理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 C.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故A错误;‎ B、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故B错误;‎ C、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故C错误;‎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 ‎ ‎2.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B.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 D.拉力F不变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隔离对球分析,抓住重力大小方向不变,挡板的弹力方向不变,根据合力为零判断出木板、滑块对球弹力的变化.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抓住合力为零,判断斜面对滑块弹力以及拉力的变化.‎ ‎【解答】解:A、B、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球只受三个力的作用,挡板对球的力F1方向不变,作出力的矢量图,挡板上移时,F2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最小时F2垂直于F1,可以知道挡板弹力F1和滑块对球的作用力F2都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D、再对滑块和球一起受力分析,如图(b),其中F N=Gcosθ不变,F+F1不变,F1减小,可以知道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变,拉力F增大,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力学的动态分析,关键是抓住不变量,通过作图法判断力的变化.以及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 ‎ ‎3.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v、加速度a、动能Ek、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与时间t关系的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 A. B. C. D.‎ ‎【考点】功的计算.‎ ‎【专题】功的计算专题.‎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从而得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动能定理得出动能与位移的规律,根据W=mgh,得出重力势能与位移变化关系.‎ ‎【解答】解:A、B上滑时的加速度a1==gsinθ+μgcosθ,下滑时的加速度a2==gsinθ﹣μgcosθ.知a1>a2.根据位移公式x=,由于下滑与上滑过程位移大小相等,则知,下滑时间t2>上滑的时间t1.由于机械能有损失,返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小球出发时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据速度公式和动能公式可知,动能随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变化,而图中是一次函数关系,故C错误.‎ D、重力做功W=﹣mgh=﹣mgxsin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 ‎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图甲所示方式连接,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阻R=5Ω.图乙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m=10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频率是Um=50Hz B.电压表V的读数为10V C.电流表A的读数为20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0w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根据电阻R两端电压u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结合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及周期,即可求解频率;交流电压表测量是有效值;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解电源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原线圈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周期为T=2×10﹣2s,那么交流电的频率:,故A错误;‎ B、由于Um=10V,则有效值为: V,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即10V.故B正确;‎ C、根据欧姆定律,副线圈中的电流值: A,变压器是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则原线圈中电流: A.故C错误;‎ D、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入=UI2=10×2=20W.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电表测量是有效值,掌握有效值与最大值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由图象确定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规律,注意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 ‎ ‎5.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 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 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以及黄金代换式GM=gR2.求卫星的加速度大小.‎ 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卫星的角速度,然后通过转过的角度求出时间 C、“高分一号”卫星速度增大,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 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要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 ‎【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以及黄金代换式GM=gR2.得其加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则A错误 ‎ B、由rω2=a=, 又ωt=可得t=,则B错误 ‎ C、“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加速,则C错误 ‎ 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则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以及黄金代换式GM=gR2‎ ‎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其边界过原点O和y轴上的点a(0,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a点以初速度v0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从x轴上的b点射出磁场,此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磁场区域的圆心坐标为(,)‎ D.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0,﹣L)‎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作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结合几何关系求出粒子的半径,从而确定圆心的坐标,根据圆心角的大小,求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解答】解:电子的运行轨迹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得,R=2(R﹣L),解得R=2L,则圆心的坐标为(0,﹣L).故C错误,D正确.‎ 根据几何关系得,圆心角的大小为60度,周期T=,则电子的运行时间t=.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掌握确定圆心、半径和圆心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对数学几何要求较高,平时的学习中需加强训练.‎ ‎ ‎ ‎7.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空中某点A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方向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 A.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 B.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 C.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mg2t2‎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重力势能.‎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加上匀强电场后小球先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求出t秒末速度大小,加上电场后小球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这个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电场力,由W=qEd求得电场力做功,即可得到电势能的变化.由动能定理得求出A点到最低点的高度,得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解:A、小球所受电场力方向是向上的,但不知道小球带电的电性,所以不能判断电场的方向,故A错误;‎ B、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Ek=,故B错误;‎ C、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两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加电场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则 由gt2=﹣(vt﹣at2)‎ 又v=gt 解得 a=3g,则小球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v﹣at=﹣2gt 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的大小为△v=v′﹣v=﹣3gt,速度增量的大小为3g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联立解得电场力大小:‎ Eq=4mg 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故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2t2;‎ 故C正确;‎ D、设从A点到最低点的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qE(h﹣gt2)=0‎ 解得:h=gt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功能关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采用整体法研究匀减速运动过程,抓住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和动能定理结合进行研究.‎ ‎ ‎ ‎8.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至ab处,则该过程中(  )‎ 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 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内向外 C.R上产生的热量为 D.流过R的电量为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楞次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金属棒做匀速圆周运动,回路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Lv0,有效值为E=Em,根据焦耳定律求出求解金属棒产生的热量.通过R的电量由公式金属棒向上穿越磁场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q=求解.‎ ‎【解答】解:AB、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运动到ab处的过程中,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得知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故A正确,B错误.‎ C、金属棒做匀速圆周运动,回路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可得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Lv0,有效值为E=Em 根据焦耳定律有:Q=t 时间为 t=‎ 联立解得 Q=.故C正确.‎ D、通过R的电量由公式:q=△t===.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回路中产生的是正弦式交变电流,相当于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单边切割磁感线,要用有效值求解热量,用平均值求解电量.‎ ‎ ‎ 二、必考题(共4小题,满分47分)‎ ‎9.游标卡尺结构如图甲所示,测量某一圆柱形容器的内径时,应使用 B 部位;测量它的深度时,应使用 D 部位(填表示部位的字母).某次测量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1.22 cm.‎ ‎【考点】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专题】实验题.‎ ‎【分析】游标卡尺来测量玻璃管内径应该用内爪.‎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要估读.‎ ‎【解答】解:游标卡尺来测量内径应该用内爪.即B部分.测量它的深度时,应使用D部位 游标卡尺测内径时,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读数为0.1×2=0.2mm,最后读数为12.2mm=1.22cm.‎ 故答案为:B;D;1.2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注意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 ‎ ‎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定值电阻R0=4.5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压表(0~3V,内阻3k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为减少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下图中的 甲 电路图(填“甲”或“乙”).‎ ‎(2)按所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则该电阻的测量值的表达式为Rx= ﹣Ro .‎ ‎(3)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电压表的示数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C .‎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专题】定量思想;实验分析法;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1)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先选必要器材,再根据要求满足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操作的原则选择待选器材.电流表的接法要求大电阻内接法,小电阻外接法.‎ ‎(2)由图示电压表与电流表读出其示数,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电阻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1)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压表及电流表的阻值,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偏小,因此选择电流表外接法,故选择甲图.‎ ‎(2)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根据欧姆定律,则有:Rx=﹣Ro;‎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U=IRX=RX,当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增大,但不成正比,且增加越来越快,则U﹣x图象如图C所示,故选C.‎ 故答案为:(1)甲;(2)﹣Ro;(3)C ‎【点评】考查如何选择仪器,掌握选择的方法与原则;学会由电路图去连接实物图,注意电表的正负极;理解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的应用,掌握误差的分析及其产生原因 ‎ ‎ ‎11.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MAC、NBD水平放置,MA、NB间距L=0.4m,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E点且AE=BE,E点到AB的距离d=6m,M、N两端与阻值R=2Ω的电阻相连.虚线右侧存在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一根长度也为L=0.4m、质量m=0.6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在外力作用下从AB处以初速度υ0=2m/s沿导轨水平向右运动,棒与导轨接触良好,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不变.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3)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1)由E=BLv可求得电动势;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导体切割的有效长度可得出安培力的表达式,利用F﹣x图象,借助v﹣t图象的规律可由图象求得安培力的功;‎ ‎(3)由电功公式可求得运动的时间;根据电功率不变则可得出电动势的表达式;则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外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金属棒开始运动时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0=1×0.4×2=0.8V;‎ 电路中的电流I==A=0.4A;‎ ‎(2)金属棒向右运动运动距离为x时,金属棒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为L1,由几何关系可得:‎ ‎=‎ L1==0.4﹣‎ 此时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为:F=BIL1=0.16﹣(0≤x)‎ 作出F﹣x图象,由图象可得运动过程中确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 W=x==0.36J;‎ ‎(3)金属棒运动过程所用时间为t,W=I2Rt;‎ 解得:t=s;‎ 设金属棒运动的的速度为v,由于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不变;‎ 则有:‎ BLv0=Bv;‎ v=2v0‎ 由动能定理可得:‎ Pt﹣W=mv2﹣mv02‎ 解得:P=‎ 代入数据解得:P=3.52W.‎ 答:(1)电路中的电流I为0.4A;‎ ‎(2)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为0.36J;‎ ‎(3)金属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为3.52W.‎ ‎【点评】本题中第二小题要注意该方法的正确应用,根据v﹣t图象结论的迁移应用可直接求出面积所表示的意义.‎ ‎ ‎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左端与长L=1.25m的水平传送带AB相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υ0=1m/s.轻弹簧右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左端恰位于A点.现用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传送带左端B点后,立即沿切线进人竖直固定的光滑半圆轨道最高点并恰好做圆周运动,经圆周最低点C后滑上质量为M=0.9kg的长木板且不会从木板上掉下.半圆轨道的半径R=0.4m,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1=0.8,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2=0.25,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3=0.026,g取10m/s2.求:‎ ‎(1)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 ‎(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EP;‎ ‎(3)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考点】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 ‎【分析】(1)据恰好做圆周运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2)利用运动过程能量守恒即可求弹簧压缩时的弹性势能.(3)先据受力情况判断长木板的运动情况,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 ‎【解答】解:(1)物体恰好做圆周运动,在光滑半圆轨道最高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解得:vB==2m/s ‎ ‎(2)物体被弹簧弹出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Ep=‎ 由于vB>1m/s,所以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 物块在传送带上据动能定理得: ﹣‎ 又因为:f1=μ1mg 联立解得:Ep=1.2J ‎(3)物块从B到C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 解得:vC= ①‎ 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过程中,对长木板受力分析:‎ 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2=μ2mg=0.25N 下表面受到摩擦力:f3=μ3(M+m)g=0.26N>f2,所以长木板静止不动.‎ 对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②‎ 联立①②解得:s==4m 答:1)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2m/s;‎ ‎(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1.2J;‎ ‎(3)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4m.‎ ‎【点评】分析透滑块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据受力情况判断滑块的运动是解题的核心,灵活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基础题.‎ ‎ ‎ 三、选考题:【选修3-3】(共2小题,满分15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考点】*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布朗运动;* 晶体和非晶体.‎ ‎【分析】依据布朗运动现象和实质判定A;‎ 由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判定B;‎ 液晶的特征是具有光学异性,故可以制作显示器;‎ 依据分子力做功判定分析势能;‎ ‎【解答】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露珠的形成就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该题关键是掌握布朗运动的现象和实质;其次要会分析分子力随距离的变化,以及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这些是重点考察内容.‎ ‎ ‎ ‎14.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处于平衡,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②现只对Ⅱ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A回到初始位置,此时Ⅱ气体的温度.‎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先由力学知识确定出状态ⅠⅡ中的气体压强,然后确定添加铁砂后的压强,根据对Ⅱ中气体列玻意耳定律方程即可求解;‎ 先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Ⅰ中气体后来的长度,然后以Ⅱ气体为研究对象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解答】解:①初状态Ⅰ气体压强 ‎ Ⅱ气体压强 ‎ 添加铁砂后Ⅰ气体压强 P1′=P0+=4p0‎ Ⅱ气体压强P2′=P1′+=5P0‎ 根据玻意耳定律,Ⅱ气体等温变化,P2l0S=P2′l2S ‎ 可得:,B活塞下降的高度h2=l0﹣l2=0.4l0‎ ‎②Ⅰ气体等温变化,‎ 可得:l1=0.5l0‎ 只对Ⅱ气体加热,I气体状态不变,所以当A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Ⅱ气体高度l2″=2l0﹣0.5l0=1.5l0‎ 根据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得:T2=2.5T0‎ 答:①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为0.4l0.‎ ‎②现只对II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A回到初始位置,此时II气体的温度2.5T0.‎ ‎【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这是高考重点,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 ‎ 四、选考题:【选修3-4】(共2个小题,共0分)‎ ‎15.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中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  )‎ A.1:1 B.2:1 C.1:2 D.3:1‎ E.1:3 ‎ ‎【考点】横波的图象.‎ ‎【分析】由题,甲、丙图象反相,t小于A波的周期TA,说明A波经过了半个周期.B波的图象与原来重合,说明经过了整数倍周期.由图读出两波的波长,由题分别得到周期与时间的关系,由波速公式得到波速的关系式,再进行选择.‎ ‎【解答】解:由图读出,A波波长为λA=24cm,甲图到丙图一定是半个周期,所以周期TA=2t;B波波长为λB=12cm,乙图与丁图的波形图相同,经过的时间一定是整数个周期,所以周期TB=,波速vA=,vB=,‎ 得到vA:vB=1:n,所以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ACE,不可能的是B、D.‎ 故选:ACE ‎【点评】本题中知道两个时刻波形图,抓住经过半个周期时间,波形反相;经过整数倍周期时间,图象重合是关键.‎ ‎ ‎ ‎16.有一玻璃球冠,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上,如图所示.从光源S 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球冠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求光源S与球冠顶点M之间的距离SM为多大?‎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作出光路图,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几何关系求解光源S与球心O之间的距离SO.‎ ‎【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根据反射定律,有:θ1=θ3‎ 其中:θ3+θ2=90°‎ 联立可得:θ1=60°,θ2=30° ‎ 由图,有:β=θ2=30°,α=θ1﹣β=30° ‎ 故:‎ 故光源S与M间距:‎ 答:光源S与球冠顶点M之间的距离SM约为0.73R.‎ ‎【点评】处理几何光学相关的问题,关键是作出光路图,一定要用直尺准确作图,然后根据几何图形的特点求角或者线段的长度.‎ ‎ ‎ 五、选考题:【选修3-5】(共2个小题,0分)‎ ‎17.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汤姆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E.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故A正确;‎ B、康普顿效应不仅表明了光子具有能量,还表明了光子具有动量,故B错误;‎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D、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D错误;‎ E、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故E正确;‎ 故选:ACE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 ‎ ‎1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均为2m的B、C两物块固定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C紧靠挡板但不粘连.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速度vo从右向左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所有过程都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求:‎ ‎(1)A、B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 ‎【分析】(1)A、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碰后两物体的速度.‎ ‎(2)在B压缩弹簧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弹簧第一次伸长最长时,B、C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然后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之比.‎ ‎【解答】解:(1)A、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o=mvA+2mvB,‎ 在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02=mvA2+•2mvB2,‎ 联立解得:vA=﹣v0,vB=v0;‎ ‎(2)弹簧第一次压缩到最短时,B的速度为零,该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弹簧的弹性势能:‎ EP=•2m•vB2=mv02,‎ 从弹簧压缩最短到弹簧恢复原长时,B、C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vB=v0,速度方向向右,C的速度为零,‎ 从弹簧恢复原长到弹簧第一次伸长最长时,B、C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弹簧伸长最长时,B、C速度相等,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B=(2m+2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vB2=•(2m+2m)•v′2+EP′,‎ 解得:EP′=mv02,‎ 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EP:EP′=2:1;‎ 答:(1)A、B碰后瞬间,A的速度为v0,方向向右,B的速度为v0,方向向左;‎ ‎(2)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为2:1.‎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速度与弹簧弹性势能之比,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