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市三模前模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是
A.行政级别由州降县 B.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
C.中央集权由强到弱 D.贵族政治决定沿革结果
2.右侧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3.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这说明嘉定
①棉纺织业发达 ②家庭开支依赖于织布收入
③小农经济瓦解 ④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6.“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群学’者何?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严复《原强》)这说明严复
A.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
B.认为进化论与儒学功能一致
C.提出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
D.主张以救亡图存为首要任务
7.右面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A.体现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成果
B.表明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C.成为敌后抗战中的光辉典范
D.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8.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这表明
A.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9.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
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
10.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这表明中央
A.承认家庭副业公有属性 B.着力纠正“左”倾错误
C.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D.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12.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13.“梭伦建议取消掉所有市民的所有债务,不光是市民所欠公债,也包括市民之间的私债,这样既能重新给已经成为奴隶的那些人自由,也让所有财主取消掉了他们之间的烂账。”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
A.解放奴隶,基本铲除贵族特权 B.取消烂账,彻底消除城邦矛盾
C.废除债奴制,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D.解放劳动力,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14.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美洲新航路开辟 B.金银大量流入 C.货币购买力下降 D.世界市场形成
15.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7.1926年苏共提出:“合作社和国营商业的任何削弱,私人中间商、收购商和商人阵地的加强,都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关系的统治领域的扩大。因此扶助合作社,发展国营商业,使它们通过竞争来夺取私人商业资本的阵地,并使它们在经济上利用私人商业资本,就是党的经济政策中的首要任务。”这表明苏联
A.科学利用市场规律 B.强化公有制主导地位
C.提倡多种经济并存 D.兼顾计划与市场手段
18.罗斯福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此评价针对的是
A.《社会保险法案》 B.《紧急银行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农业调整法》
19.“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 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
20.卡扎明认为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并且按照和人们的生活主旨相称的价值,重新建立起了一种平衡和一种更加健康的秩序”。由此可见,狄更斯的小说
A.推崇浪漫主义 B.抨击理性生活 C.批判工业社会 D.颂扬金钱至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14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
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
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
“新见”。(4分,不得照抄材料)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
立”思想。(4分)
(3) 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
识。(6分,要求:材料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2.(11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 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
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3分)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2分)
23.(15分)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 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2年)巴黎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8个国家通过大西洋条约与之结成了联盟。我们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欧洲统一起来反对美国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欧洲对于美国必须保持其个性。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伸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得安全;欧洲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法]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材料三 1995年12月签署的《跨大西洋关系新纲要》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联盟……在一起,我们促使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在一起,我们架构起保障我们安全和经济强盛的合作机构和模式。这些都是史诗般的成就。今天我们面临国内外新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我们服务得如此之好的伙伴关系……”
——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现其意图的措施。(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总统对美欧关系的定位。并说明其原因。(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诗般的成就”的突出表现和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4分)
(4)据美欧关系的变化,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 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 (1分)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3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1分)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2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材料二 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
——齐志勇《李时珍作科研的大师风范》
材料三 理学淹通(贯通)举世惊,原来医圣亦儒生。儒生医圣兼相得,无损千秋万岁名。古道微茫久隐沦,凭空想象总非真。千秋功罪儒家说,唯物判评能几人。
——黄世瑞《儒家思想对李时珍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李时珍的“大师风范”。(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原来医圣亦儒生”的认识。(3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B
A
A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A
C
B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14分)
(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4分)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2分)
评价: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或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
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②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2分)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6分)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 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12分)
(1)局限:命令代替了法律;法律失去约束力(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参政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重大决策容易受少数蛊惑家的影响。(3分)
实质:多数人的暴政。(1分)
(2)趋势:选择“一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明显高于选择“两党政府”好,且呈日趋增长的趋势。(1分)
原因: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削弱。(2分)
(3)问题:民主制度游戏化、程序化,过于注重形式工;政治僵局制度化;决策平庸化;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缺乏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忽视人才素质。(3分,任答3点3分)
看待:作者看到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必须改革;但未能看到其进步性。(2分)
23.(14分)
(1)意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抗苏联。(2分)
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2分)
(2)关系:结盟同时保持独立性。(2分)
结盟原因: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西欧依靠美国求得安全;西欧的自由依赖美国而重建。(任意两点,2分)保持独立性原因:欧洲联合实力强大。(1分)
(3)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
走向:合作与冲突并存。(2分)
(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任意两点,2分)
24.(10分)(1)方式:托古改制。(1分)
作用: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2分)
(2)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3分)
结果:遭到大多教官员的抵制。(1分)
说明: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树敌过多,阻力过大。1分
(3)认识: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任答两点,共2分)
25.(10分)
(1)特点:种类丰富;图文并茂;科学分类。(3分)
(2)“风范”:批判迷信;献身科学;注重试验。(3分)
(3)认识:格物致知;服务民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