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中2016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理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海口一中2016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理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海口一中 2016 年高考模拟考试(三) 数学(理科)试题 数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C A A C B D C A A 二、填空题 13. 3 2 14. 15. 93 256 16.(0, 3] [2 3,3 3] 三、解答题 17.解:(Ⅰ)由题意得 2 2 1 1 1 24 24 n n n n n n a a S a a S      ,两式作差得 11( )( 2) 0n n n na a a a    , 又数列{}na 各项均为正数,所以 1 20nnaa    ,即 1 2nnaa -----------------------------3 分 当 1n  时,有 2 1 1 1 12 4 4a a S a   ,得 11( 2) 0aa,则 1 2a  , 故数列 为首项为 2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以 2 1 ( 1) 2n nnS na d n n    ---------6 分 (Ⅱ) 1 1 1 1 1 1 ( 1 ) ( 1) 1n n nn b n n S n n n n          -----------------------------------9 分 所以 11 1 1 1 1( ) 1 11 nn n iii T b i i n       -------------------------------------------------------12 分 18.解: (Ⅰ)如图,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则 (2 3, 0, 0)B , (2 3, 2, 0)C , (0, 4, 0)D , 所 以 CD 中点 ( 3, 3, 0)M , 则 ( 3, 3, 0)BM   , (2 3, 2, 0)AC   ,则 3 2 3 3 2 0BM AC         , 所以 BM AC . -------------------------------------------------3 分 又 PO  平面 ABCD,所以 BM PO ,由 AC PO O , 所以 BM 平面 PAC , -----------------------5 分 又 BM  平面 PBM ,所以平面 PBM  平面 PAC ----------------------------------------------------6 分 (Ⅱ)法一:设OP h ,则 ( 3,1, 0)O , ( 3,1, )Ph,则 (0, 2, )PM h  设平面 P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0 0 0( , , )x y zn , ( 3,1, )AP h  , (2, 0, 0)AB   , 所以 0 0 AP AB     n n ,则 0 0 0 0 30 20 x y hz x      ,令 0 1z  , 得 (0, , 1)hn .-------------------------9 分 设 (0, 2 , )(0 1)PN PM h          ,则 (0, 2 , )ON OP PN h h       , 若ON //平面 PAB ,则 20ON h h h       n ,解得 1 3  .----------------------12 分 法二(略解):连接 MO 延长与 AB 交于点 E ,连接 PE ,若存在 //平面 ,则 // , 证明 1 3 OE EM  即可. 19.解:(Ⅰ)两种抽取方法得到的概率不同。---------------------------------------------------1 分 对于方法 1,由于题库中题目总数非常大,可以认为每抽取一道题,抽到 A 类型问题的概率均为 3 5 ,抽到 B 型问题的概率均为 2 5 ,所以抽取三道题目恰好有 1 道 类型问题和 2 道 类 型问题的概率为 12 3 3 2 36( )( )5 5 125C  ,------------------------------------------------------------------3 分 对于方法 2,按照分层抽样抽取的 10 道题目中有 6 道 类型问题和 4 道 类型问题,从中再抽取 3 道题目 恰好有 1 道 类型问题和 2 道 类型问题的概率为 12 64 3 10 12 35 CC C  .--------5 分 (Ⅱ)由题意, X 可以取 0, 1, 2, 3 1 2 2 1( 0) 4 3 3 9PX     , 3 2 2 1 1 2 1 2 1 4( 1) 4 3 3 4 3 3 4 3 3 9PX           , 3 1 2 3 2 1 1 1 1 13( 2) 4 3 3 4 3 3 4 3 3 36PX           , 3 1 1 3( 3) 4 3 3 36PX     ----------------7 分 所以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1 9 4 9 13 36 3 36 ------------9 分 的数学期望 1 4 13 3 51( ) 0 1 2 39 9 36 36 36EX          --------------------------------------10 分 甲胜过乙的概率为 13 3 4( 2) ( 3) 36 36 9P X P X      .----------------------------------------12 分 20.解: (Ⅰ)因为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 =9 即 9( )a c a c   ,易得 53,44a c b c 当 =1 时, P 为短轴端点,此时 1 2 1 2,2MF NF b MN F F c    根据题意, 2( 2 ) 22bc,易得 5, 3, 4a b c   故椭圆标准方程为 22 125 9 xy----------------------------------------------------------------------6 分 (Ⅱ)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21( ) ( ) 9NF MF a c a c      当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x m,带入椭圆方程,可得 22()125 9 x kx m,整理得 2 2 2(25 9) 50 25 225 0k x kmx m     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故判别式为零,即 =0 ,化简可得 2225 9mk -----------------------------------------------------------------------------------------------9 分 易得 1222 44, 11 k m k mMF NF kk   ,则 22 22 21 22 16 25 9 16= = 911 km kkNF MF kk   即 21NF MF 为定值9 .--------------------------------------------------------------------------------12 分 21.解: (Ⅰ)    ln 1 xeF x x xx      ' 2 1 ln xeF x x xx    --------------------------------------------------------------------------------2 分  Fx 在区间 0,1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1,  上单调递增,--------------------------------4 分 所以极小值为  11Fe,无极大值;-------------------------------------------------------------6 分 (Ⅱ)构造函数       ln 2xh x f x g x e x       1xh x e x  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 '1 2 0, ln 2 02h e h     ,  'hx 在区间 0, 上有唯一零点 0 1 ,ln 22x  ----------------------------------------------8 分 0 0 1xe x,即 00lnxx ,由  hx的单调性,有     0 0 0 0 0 1ln 2 2xh x h x e x xx       -------10 分 构造函数   1 2ttt    在区间 0,ln 2 上单调递减,  00 1 1 1,ln 2 , ln 2 22 ln 2 10xx       即  0 1 10hx  ,      11 10 10h x f x g x     .--------------------------------------------12 分 22.证明:(Ⅰ)∵OF AB ∴ 90FOB ,∴ 1 452FEB FOB     -----------2 分 ∵ AB 是圆O 的直径.∴ 90AEB AEF FEB       , ∴ 45AEF .∵ EF BC ∴ 90EHD EHB     ,∴ 45EDH EBH     , 又 CDA EDH   , CAD EBH   ∴ 45CDA CAD     , ∴ CA CD .-------------------------5 分 (Ⅱ)连接 DI , DO ,由(Ⅰ)得 EI 为线段 DB 的垂直平分线,故 H 为线段 DB 的中点, ∵ D 是弦 BC 的中点, ∴ OD DB ,------------------------------------------8 分 ∴ DO // HI , ∴ I 为线段OB 的中点, ∴在 Rt ODB 中, 1 52DI OB.------------------10 分 23.解:(Ⅰ)由圆 1C 的参数方程 1 cos sin xt yt      (t 为参数), 得 22( 1) 1xy   ,---------------------------1 分 所以 1( 1,0)C  , 1 1r  又因为圆 2C 与圆 1C 外切于原点O ,且两圆圆心的距离 12| | 3CC  , 可得 1(2,0)C , 2 2r  ,则圆 2C 的方程为 22( 2) 4xy   ---------3 分 所以由 cos sin x y      得圆 的极坐标方程为 2cos , 圆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 4cos --------------5 分 (Ⅱ)由已知设 1A( , ), 则由 12ll 可得 2B( , )2  , 3C( , )   , 4 3D( , )2   由(Ⅰ)得 1 2 3 4 4cos 2cos( ) 2sin2 2cos( ) 2cos 34cos( ) 4sin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1 3 2 4 11( )( ) 18sin cos 9sin 222ABCDS AC BD             四边形 ------8 分 所以当sin2 1  时,即 4   时, ABCDS四边形 有最大值 9-----------------10 分 注意:图形中 A 与 D 交换位置, B 与C 交换位置时,过程需更改. 24.解:(Ⅰ)当 1x  时, ( ) (2 1) ( 1) 3 3f x x x x        解得 1x  ,故此情况无解; 当 11 2x   时, ( ) (2 1) ( 1) 2 3f x x x x         解得 1x  ,故 ; 当 1 2x  时, ( ) (2 1) ( 1) 3 3f x x x x      解得 1x  ,故 1 12 x. 综上所述,满足 ( ) 3fx 的解集为 11xx   .-------------------5 分 (Ⅱ)当 0x  时,可知对于 mR ,不等式均成立; 当 0x  时,由已知可得 2 1 1( ) 1 1 1 12 1 (2 ) (1 ) 3xxfxm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当 1x  或 1 2x  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使得不等式恒成立的 m 的取值范围为 3m  .--------------10 分 说明:本题也可以数形结合进行求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