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中学2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川眉山中学2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 ‎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 注意事项: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第I卷(选择题 )‎ 一、 选择题(本题共50道小题,前30小题每题1分,后20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戏中描述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于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材料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3.有一把剑,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中国迄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5.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 ‎ 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 ‎ 中后期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里面去当个工人 B.到徽商票号去做收银员 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D.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6.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 持这一判断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C.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7.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 “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C.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8.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9.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最有可能的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0.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11.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 A.广东继昌隆缥丝厂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D.江苏大生纱厂 ‎12、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   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3.晚清以来,我国的近代工业集中于东部地区。抗战时期,部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克服重重险阻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一举动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   B.保存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 C.粉碎了日本经济掠夺的企图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 ‎14.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5.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 抗美援朝 公私合营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八字方针[来源:学,科,网Z,X,X,K]‎ C.一五计划 和平共处 全面整顿 D.工业化 求同存异 改社建乡 ‎16.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 C.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17.“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18.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9.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 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1.“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 [来源:Z_xx_k.Com]‎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23.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主要“特”在( )‎ ‎①中央给予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4.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5. 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当时第一次(1978年)来到中国的时候,整个中国连男女都分不出来,都是一片灰色。我觉得我为中国也做了一些贡献,就是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皮尔·卡丹能“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的原因不包括(  )‎ A.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 B.经济的发展 C.思想解放,审美观点的变化 D.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26.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 A.辛亥革命后 B.五四运动后 C.抗日战争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源:学科网]‎ ‎27.历史在生活中出处可见。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 A. 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      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 C. 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28.女学报 (1903)登载“现在上海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点弯曲,好像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起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29.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 ‎30.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 ‎31.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促进人口增长 ‎32.唐代元稹在《织妇词》中写道,“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说的就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得嫁人的悲剧。“悲剧”的发生反映出该行业 A.传承的保守性 B.传承对象为女性 C.传承的周期长 D.严格的工艺要求 ‎33.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来源:学*科*网Z*X*X*K]‎ 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A. 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 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 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D.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34.在古代,抑制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但是如《汉书食货志》中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出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  )‎ A.古代法律不健全         B.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封建制度不健全         D.古代官商一体 ‎35.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 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 C.强化了海禁政策 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36.《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汉代(  )‎ A.勤俭节约是为官之道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为官清廉不与民争利 D.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手段 ‎37.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 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 )‎ 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 ‎38.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 ‎ 中三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加剧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9.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D.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40.下列各项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的是 ‎ ‎①1952年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④‎ ‎4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42.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43.1979年4月,广东方面希望扩大自主权,在毗邻港澳的地方举办出口加工区。有的领导对此提出建议:“那得在边界拉起7000公里的铁丝网,把广东与相邻的几省隔离开来,以防止国门打开时资本主义的东西会洪水猛兽般涌进来。”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禁锢亟待打破 B.改革面临较大风险 C.城市体制改革展开 D.国际局势十分紧张 ‎44.1993~1994年,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密集颁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45.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46.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 ‎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47.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刊文发表“大众可座、稳快价廉”等字样,以资号召,并且说明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大众传媒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B.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48.《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地位提高 ‎49.图2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它反映出 A.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 B.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 C.中国教育实现男女平等 D.新文化运动成绩卓著 ‎50.上海纺织女工杨燕秀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庭的开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豆腐账”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 B.记录者是普通老百姓 C.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变迁 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51、(10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图1和图3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两次重大运动?(2分)‎ ‎(3)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当时的主要影响。(4分)‎ ‎52、(10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6分) ‎ ‎5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据材料,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8分)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2分)‎ 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选择题: 1-5 BDCBD 6—10 DCCDB 11—15 BCBDA 16—20 BCABC ‎ 21—25 ACCBA 26—30 AADCD 31—35 AADBD 36—40 DDCDB ‎ 41—45 DCABC 46—50 DADBC 主观题 ‎51、(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4分)‎ ‎(2)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分)‎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影响: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4分)‎ ‎52.(1)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 ‎ 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 ‎ (2)特点:曲折发展。(2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4分)‎ ‎53、新现象: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作用(或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商品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个人经商潮流兴起(或就业途径增多、就业观念变化);人民追求时尚渐成风气(或社会风气更加开放)。(8分)‎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同时,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大胆创新,推动中央不断制定和完善新的改革举措,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答案2:1977年安徽、四川等地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要求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方针的确立。‎ 答案3:广东、福建要求中央给予其对外进行经济活动的特殊政策,中央作出了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 答案4:乡镇企业的发展、私人“下海”经商,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推动着中央出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的开展。‎ 答案5:一些厂长、经理要求政府给企业松绑,推动了中央出台给企业减负、政企分开等决策,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