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阳泉市模拟高三文综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从下面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题4分,共140分。
24. 贾谊在《治安策》中强调“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材料体现了( )
A、推行郡县制牵制诸侯势力 B、实行宗法制的目的
C、行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 D、七国之乱的缘由
25. “在昔闺中韵事,日焚香读书,日燃脂写韵,今则以吸烟代之。吾人如涉足梨园及游戏场所,可见粉白黛绿者流,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而昔人之所谓口脂香者,悉变为烟臭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这说明当时部分女性( )
A.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B.思想获得彻底解放
C.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D.价值追求严重畸形
26. 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大跃进”风潮席卷全国
C、十年文革大办航空运输 D、改革开放科技的成熟
2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学生可以了解( )
A、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 B、世界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8.伴随着国家疆域的渐次扩张,罗马法也经历了历史的演进。下图(图7)所示疆域的历史时期,罗马实施的法律是( )
图7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习惯法
29.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一条线”主要是指( )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
30. 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31.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2016年1月27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称,美国将继续在南海挑战中国的主张,他个人认为,这些岛屿不属于中国。其演讲一经传播在网上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发表评论。在下列评论中,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 )
①开往幸福的火车哟:他的言论让我感到非常惊讶,这完全是缺乏历史常识的
②不爱就byebye:他的个人观点在形式上是合时宜的,但内容上是错误的
③咩咩66:哈里斯的个人观点与美国官方政策是一致的,是抗日战争遗留问题
④飞向月球的鸟:他这是用无知的言论来挑拨离间,带有种族意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2.《全球通史》把XX国建立的共和政体在欧洲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随后XX国通过民主建州,使得民主制度在空间上扩展;内战后保障了公民权。据此,XX国指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33.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
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
34. 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的阿马尔菲发现了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原稿,这引起了意大利法学家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于是波仑亚大学率先开展《国法大全》研究,逐渐吸引欧洲各国学生前往该校留学,最多时人数过万,形成了罗马法研究的发源地和第一个中心。该现象主要表明( )
A.意大利政府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
B.《国法大全》是古罗马最完备的成文法
图8
C.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的源泉
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早从意大利兴起
35. 读图8,图8反映的中枢权力体系是在( )时期。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第II卷 综合题
二、综合题:本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选考题针对历史、地理科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答题前标明题号。
(一)必考题:此部分试题考生必须全部作答。
40. (18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4分)
[来源:学科网]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据材科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二反峡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1: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新经济政策时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他的阶级动机越来越弱,他要求不要“摧毁”资本主义,而是要“活跃”资本主义。1923年初的列宁的阶级动机几乎完全消失,国内和平的动机更加清晰。
——(俄)尤·布尔金《独立报·三个列宁》(1999年1月20—21日)
材料2: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谈到中国特色时,表述为“淡色”。他指出,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1)体现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经典文献是什么?材料1中前“两个列宁”分别指的是什么?(5分)
(2)据材料1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思想转变的背景。(4分)
(3)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和美国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来“摧毁”和“活跃”资本主义的?(6分)
(4)请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2的“淡色”观。(12分)
(二)选做题(20分)
II.历史部分(15分)
45.(15分)【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9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
——邹容《革命军》
请回答下面试题:
(1)据材料一中卢梭对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等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9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6分)
47.【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15分)二战结束以来,两极格局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见下图),试指出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和总体表现。(15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9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
文科试题答案
24-25CD 26-30BDBDC 31-35CABCD
40. (1)变化: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2分)
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2分)
(2)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6分)
(3)不同:单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2分)
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6分)
41.(1)文献:《共产党宣言》。(1分)
两个列宁: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列宁;另一个是改良主义列宁。(4分)
(2)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引发经济凋敝,民众不满;紧张的战争形势基本结束。(4分)
(3)途径: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分)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2分)
(4)说明:政治:推进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如恢复和完善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行基层民主选举)。(3分)
经济: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3分)
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3分)
外交: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如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3分)
45. (1)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学校;鼓励机器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建立西方式的新军.(6分)
(2)军队不支持;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采取的方法与斗争策略不当(要求过急;幻想争取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支持);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9分)
46(1)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3分)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的不受限制的自由。(3分)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分)
(2)影响:掀起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共和国提供借鉴。(6分)
47.(15分)第一阶段: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期。
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表现:美苏重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重新确定欧亚政治版图;处置战败国,进行军事占领;建立联合国等。
第二阶级: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及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时期。原因:美苏意识到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表现:美国在欧洲对苏联和东欧掀起冷战;在亚洲侵朝、越,干涉中国内政。
第三阶段:美苏争霸时期。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50--60 年代战略优势在美国;70年代苏攻美守;80 年代美攻苏守,最后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48. (1)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分)
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6分)
(2)从单纯依靠工农到依靠无产阶级及大多数人民(含资产阶级)。由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到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设社会主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