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模拟
化学试题
第I卷(必做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1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 化学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B.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
C.陶瓷、砖瓦、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D.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况下,2.24LNO2分子总数小于0.1NA
B.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
D. 6.8g液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9.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X、Z同族,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X的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所以X的氢化物较Z的氢化物稳定
B.Y、Z、W单核离子均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C .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D.南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2种
10.屠呦呦1971年发现、分离、提纯并用于治疟新药“青蒿素”,拯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 H22O5
B.青蒿素是芳香族化合物
C.青蒿素可以发生水解反直
D.青蒿素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解析都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12.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可发生反应H2S+O2 ==H2O2+S。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B.H+从甲池移向乙池
C.甲池中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H+-2e-===H2AQ
D.乙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S+I3-===3I-+S+2H-
13.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Kw =1.0×10-14
B.水的电离程度: b > c > a> d
C.b点:C(NH4+) > C(Cl-) > C(H+) > C(OH-)
D.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n-1)×10-7 mol•L-1(用n表示)
第Ⅱ卷(必做129分+选做45分,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道题。其中,22~32题为必做部分,33~40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1道化学和1道生物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 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道物理、1道化学和1道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6.(15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Al与Cu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mol/L CuCl2溶液
打磨过的铝片
ⅰ. 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ⅱ. 大量无色气体从红色物质表面逸出,放出大量的热
ⅲ. 烧杯底部出现白色沉淀
(1)现象ⅰ中的红色物质是 。
(2)经检验现象ⅱ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
①甲认为Al与H+反应产生了氢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存在大量H+的原因 。
②氢气从红色物质表面逸出的原因是 。
(3)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查阅资料:Cu+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Cu(NH3)2+(无色),该无色物质在空气中易
被氧化变为蓝色。
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实验步骤如下:
a. 取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b. 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c. 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d. 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①步骤c的实验方案是 。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uCl溶于浓氨水的原因 。
(4)探究CuCl产生的原因。
①丙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因为Cu具有 性。
②取Cu粉与1mol/L 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丙再次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 。
27.(15分) 低浓度SO2废气的处理是工业难题,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如下:
低浓度SO2
反应器
吸收塔
再生塔
燃烧室
二乙醇胺
H2
O2
S
方法Ⅰ:
615℃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3H2(g) + SO2 (g) H2S(g) + 2H2O(g)
①H2S的稳定性比H2O (填“强”或“弱”),
原因是 ,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②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是 。
比较P1和P2的大小关系 ,请简述理由 。
(2)工业上先用二乙醇胺吸收H2S,然后在再生塔中加热分解重新获得H2S,主要目的是 。
(3)燃烧室内,1mol 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固态硫磺及气态水,释放a kJ能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池
电解池吸收池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低浓度
SO2
方法Ⅱ:
(4)Na2SO3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稀H2SO4
NaHSO3
Na2SO3
-
+
a室
b室
c室
阳离子交换膜
阳离子交换膜
NaHSO3与Na2SO3混合物
(5)通过电解法可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实现Na2SO3的循环利用,示意图如下:
简述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的原理 。
28.(14分)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
序号)。
a. Fe b. FeO c. Fe3O4 d. Fe2O3
(2)现代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整个过程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低于570℃时,Fe3O4(s)和CO(g)反应得到的产物是Fe(s)和CO2(g),阻碍循环反应的进行。
① 已知:Fe3O4(s) + CO(g) 3FeO(s) + CO2(g) ΔH1 == +19.3 kJ·mol-1
3FeO(s) + H2O(g) Fe3O4(s) + H2(g) ΔH2 == -57.2 kJ·mol-1
C(s) + CO2(g) 2 CO(g) ΔH3 == +172.4 kJ·mol-1
铁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 下图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Fe3O4(s)和CO(g)反应达平衡时CO(g)的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i. 反应Fe3O4(s) + 4CO(g) 3Fe(s) + 4CO2(g) ΔH 0(填“>”、“ (填化学式),理由是 。
(6)C、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原子的配位数是 。若相邻C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n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38.(15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N是合成药物洛索洛芬钠(治疗关节炎)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R'、R''、R1、R2、R3、R4均为烃基)
ⅰ.
ⅱ.
ⅲ.
(1)B的化学名称是 。
(2)D能使溴水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D的结构简式为 。
(3)已知烃A的一元取代产物只有一种,A的结构简式为 。
(4)C→E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 。
(5)G的结构简式为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酸 > G > M
b. B→D→F均为取代反应
c. H能发生加聚、缩聚反应
(7)M→N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7.C 8.A 9.D 10.B 11.B 12.D 13.D
26.(1)Cu
(2)① Cu2++2H2OCu(OH)2+2H+
②Cu和Al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Cu为正极,H+在正极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气
(3)①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②CuCl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 Cu+(aq)+Cl-(aq),加入浓氨水,浓氨水与Cu+
反应生成Cu(NH3)2+,Cu+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CuCl溶解。(3分)
(4)还原 加热
27.(1)① 弱 (1分)
氧和硫元素处于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
② 减小 P2 > P1(1分) 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3H2(g) + SO2 (g) H2S(g) + 2H2O(g)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
(2)富集H2S(获得高浓度H2S)(1分)
(3)2H2S(g)+O2(g)=2S(s)+2H2O(g) △H=-2a kJ/mol
(4)Na2SO3+SO2+H2O=2NaHSO3
(5)(2分)
阳极2H2O-4e-=4H++O2↑,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H+与SO32-结合生成HSO3-,Na2SO3转化为NaHSO3。阴极2H+-2e-=H2↑,导致HSO3- H++ SO32-正向移动,Na+从b室进入c室,NaHSO3转化为Na2SO3。
28. (1)c
(2)① C(s) + H2O(g) === H2(g) + CO(g) ΔH == + 134.5 kJ·mol-1
② i. < (1分)
理由: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升高,CO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可逆反应
Fe3O4(s)+4CO(g)3Fe(s)+4CO2(g) 逆向移动,故ΔH < 0
ii. 增大(1分); 4
(3)① 3[Fe(CN)6]4- + 4Fe3+ === Fe4[Fe(CN)6]3↓
② 碱性条件下,Fe2+与CN-结合生成[Fe(CN)6]4-;Fe2+被空气中O2氧化生成Fe3+;[Fe(CN)6]4- 与Fe3+反应生成普鲁士蓝使试纸显蓝色。
36.(15分)
(1)①加热法(2分); 药剂法(2分); 5%~8%的食盐水(2分);
②洗衣粉(2分); 肥皂易与Ca2+、Mg2+生成沉淀(2分)
(2)4Fe2+ + O2 + 2H2O + 8OH- = 4Fe(OH)3(胶体)(2分), Fe2+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Fe3+,进而水解生成Fe(OH)3(胶体),起到较好的混凝作用。(1分)
(3)吸附泄漏在河水中的有机物(2分)。
↑↓
↑↓
↑
↑
4 s
4 p
37.(15分)
(1) (2分) (2)N>O>C (1分)
(3)sp2 (1分) 正四面体(1分) (4) 2NA (1分)
(5)H2O>H2Se(1分) H2O中共价键的键能高于H2Se(2分,其他解释合理即可)
(6)Cu3N (2分) 6 (2分) (2分)
38. (15分)
(1)1,3—丁二烯
(2)Cl—CH2—CH=CH—CH2—Cl
(3)
(4)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
(5)HOOC—CH2CH2CH2CH2—COOH
(6)ac
(7)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