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2016.4
第I卷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
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
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古代中国也有刑法,只是并未成文,故A项错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错误;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25.《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
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
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
料反映了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 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 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解析】学宫由官府修建,是公立学校,而非私学,故A项错误;根据“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可知蜀地到京城学习的人能够与齐鲁相提并论,说明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学官教授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翁推广蜀地教育经验,故D项错误。
【答案】B
26.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
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能够选拔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不到宰辅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出身的宰相数量众多,反映出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宰相中虽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但却并非职位承袭,而是科举出身,故D项错误。
【答案】C
27.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
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熹,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有了“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B
28.(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A.民族矛盾特别突出 B.中央集权的有效
C.行省制度行之有效 D.君主专制的弱化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尖锐,因而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故A项正确;“没有政变和兵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央集权的有效,但这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行省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29.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
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
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 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知识点】辛亥革命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自治,未涉及专制皇权体制,故A项错误;从封建的中央集权到具有近代色彩的地方自治,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实行地方自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拢地方实力派,故C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仅仅是清政府颁布的地方自治章程,实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
【答案】B
30.以下为1893-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A.传统工矿业不断萎缩
B.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
C.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D.世界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试题解析】1903-1930年手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增加,表明这一时期传统手工业有所发展,故A项错误;机采矿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不断增加,但比重远远低于农产品,这表明中国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原料出口比重,并非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故C项错误;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高于其他阶段,表明经济危机并未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故D项错误。
【答案】B
31.国民党参谋本部1937年3月定稿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曾明文规定:
“作战时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
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当时
A.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 B.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
C.应对全面抗战作出战略调整 D.对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所关注
【知识点】抗日战争
【试题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面对日本的进一步侵略,国民党不可能在此时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故A项错误;根据“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可知国民党利用游击战术,并非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故B项错误;全面抗战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可知国民党已经注意到敌后游击战,故D项正确。
【答案】D
32.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
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
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试题解析】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故D项错误。
【答案】C
33.古希腊喜剧多取材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悲剧虽然大多取材于神话和英雄传说,但是
剧情、对白、唱词往往借古喻今,激发公民对城邦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说明当时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戏剧题材丰富多样
C.民主政治推动文化发展 D.戏剧创作注重教化功能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试题解析】古希腊喜剧和悲剧都关注现实,但不能体现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错误;喜剧取材现实问题,悲剧多取材神话和英雄传说,戏剧题材较为单一,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发展推动人们关注现实,故C项错误;喜剧和悲剧都注重现实问题,对公民参与城邦社会政治生活有教化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34. 18 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
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
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
时德国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试题解析】材料未突出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宰相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体现出明显的分权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宪法“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表明尚未形成责任内阁,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35.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
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
些做法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
【试题解析】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B
第Ⅱ卷(必考135分+ 选考25分,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2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部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核心到边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体系
——根据(英)J.M.罗伯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