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一中2016年高一地理5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枣阳一中2016年高一地理5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枣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五月月考 地理试题 ‎_‎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应该位于 A.A B.B C.C D.D学 ‎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该市场的最佳位置应该是 A.A B.B C.C D.D ‎3.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4.就目前该城市的城市交通而言,存在着一个线路布局不合理的地方。这个不合理的线路是 A.过境干道 B.街道 C.铁路 D.A、B和C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7.该地价变化的可能反映了 ( )‎ A.市区地价较以前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8.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 A.矿区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C.商品粮基地 D.奶牛养殖场 ‎9.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 A.地球环境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环境人口容量 D.人口合理容量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 )。‎ ‎①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定远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安庆、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排序:合肥、马鞍山、庐江 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农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13.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专业化程度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腹部,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和低地,地广人稀。该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早在前苏联时期就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北部地区是粮食主要产区,粮食大量出口,但粮食产量波动大;南部部分地区农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黑土 沙漠 湖泊 河流 首都 ‎50°‎ ‎60°‎ ‎70°‎ ‎80°‎ ‎50°‎ ‎45°‎ ‎40°‎ ‎(1)分析哈萨克斯坦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分析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3)要改善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发展不利条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读某地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ABC分别表示( )‎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 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 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 ‎16.此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内蒙古高原 ‎17.图中所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体现出(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物质和能量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资源禀赋决定了草食家畜养殖的总体分布。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曾因草畜平衡政策导致草 食家畜养殖量显著下降,之后草食家畜养殖量随草场承载力上升而显著增加。下图为添加了三条虚构路径的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示意图(2000-2011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正确反映200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东北地区草食家畜养殖量占全国比重显著增加的时段是 A. 2000-2011年 B.2000-2005年 C.2005-2008年 D. 2008-2011年 ‎20.200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多位于S省境内,这主要得益于S省的 A.草场资源 B.消费市场 C.气候类型 D.地理位置 中国陆上风力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下图表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生产企业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21.影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生产企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劳动力 D.资源 ‎22.随着风力发电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部分地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导致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解决弃风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 B.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 C.并入国家电网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输电 D.大力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消耗电能 ‎“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构成,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工业4.0时代 A.工业企业规模更大 B.产品私人定制更多 C.工业标准化生产更多 D.产品小批量生产更多 ‎24.工业4.0背景下工业品的特点有 A.科技含量高 B.原料需求多 C.产品更新快 D.能量消耗大 ‎25.工业4.0时代,工业布局更集中趋向于 A.劳力丰富地区 B.原料、燃料地 C.科技发达地区 D.交通运输枢纽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甲)与该城市某季节近地面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 ‎26.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货运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 ‎27.如果该城市的工业布局合理,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是甲、乙、丙、丁四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8.该城市近地面大气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来源可能是( )‎ 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C.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 D.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 A.橡胶加工 B.煤炭化工 C.炼锡工业 D.甘蔗制糖 二、填空题(40分)‎ ‎31.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 ,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 ‎(2)在A、B、C、D四地中,说出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是 ,并分析理由 。(2‎ 分)‎ ‎(3)该市6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总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2分)‎ A.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组织的移民 B.经济因素引起人口自发流动 C.自愿进城打工经商 D.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该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环境问题提出合理措施。 (3分)‎ ‎32.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是____(晨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3分)‎ ‎(2)P、Q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简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____(3分)‎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旧金山、诺福克两城市中,____市气候海洋性较强,____市沿岸附近海洋有寒流流经。(2分)‎ ‎(4)图中A、B两地主要的共同农业地域类型____,与A地比,B地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5分)‎ ‎33.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08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该市从1960年到1990年城市变化特征是:① ;‎ ‎② ;③ 。‎ ‎(2)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3)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8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什么?‎ ‎(4)市中心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5)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解析】‎ 试题解析:‎ ‎1.商业区应该布局在市中心,其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同时考虑交通度,选A。‎ ‎2.专业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需要大量的土地,布局在城区外围,但要满足交通最优,选B。‎ ‎3.重化工业属于重污染企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远郊,并且扎起城市河段的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风向,减少对城市的污染,根图分析应该布局在城市的东南风向。‎ ‎4.铁路的布局应该在城市的外围,有利城市内部交通的便利通行。选C。‎ 考点: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中心应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专业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广,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应布局在市区环线处,重化工业有大气和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该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应布局在其下风地带。铁路不应该通过市中心,应远离市区,并和市内交通体系有便利的联系。‎ ‎5.C ‎6.B ‎【解析】‎ 试题解析:‎ ‎5.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对抽象原理的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距市中心不同的各地段低价均有上涨,距离近增幅大,距离远增幅小;远郊地区范围扩大了;从图中内容“卫星城”的出现可以对该题作出判断;‎ ‎6.影响地价的关键在于:距离远近、交通通达性、环境质量,在交通条件优劣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出现了几个峰值区域,近郊峰值区可布局的事物:种植业需处远郊,用地开阔、规整;美术馆布局需近人口稠密区。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是由于交通便捷导致地租上涨;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都是要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第1题,从两条线的对角分析2000年和2007年地价的比较,分析城市的发展。第2题,重点抓住功能区的布局的影响因素。‎ ‎7.B ‎8.B ‎9.D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图中横坐标是距离城中心的距离,纵坐标是地价。根据两条不同时期地价变化曲线判断,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地价都有所上升,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B对。市区地价较以前上升,A错。图中郊区地价上升幅度比较大,如果人口向市中心集中,则市中心地价应该上涨幅度更大,C错。城市发展,城市规模扩大,D错。 ‎ ‎8.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处地价比周围地区上涨幅度更大,商品粮基地应该在远郊或农村,C错。奶牛场属于郊区农业,本来就布局在郊区,不可能地价突然大幅上涨,D错。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郊区发展矿业可能性小,A错。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效益高,付租能力强,导致地价上涨快,B对。 ‎ ‎9.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人口合理容量,D对。地球环境容量不是一个国家的适宜人口数量,A错。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人口数量,不是合理容量,B、C错。‎ 考点:城市地价变化特点,原因,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名师点睛】城市地租的变化特点是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高技术产业区对环境要求高,地价上涨的快。人口合理容量是区域最适宜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数量。‎ ‎10.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0.“1+10”江淮城市群地处南北交通要冲,铁路、公路、水运交通便利,①对。淮城市群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淮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②对。气候温和湿润,大陆性特征显著,③错。工业基础较差,计划建设的城市群,不能说发展历史悠久,④错。‎ ‎11.读图,根据图例符号,城市等级判断,等级高,服务范围大,职能多,城市数量少,该城市群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A正确。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定远,B正确。小学数量六安、安庆相同,庐江较少,C不正确,选C。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排序:合肥、马鞍山、庐江便利,D正确。‎ 考点:江淮城市群发展条件,城市等级、职能、服务范围差异。‎ ‎12.D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2.读图分析,甲地种植业、畜牧业占比重都较大,产品商品率高,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D对。季风农田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占的比重大,而且商品率低,A错。商品谷物农业是种植业为主,B错。大牧场放牧业是畜牧业为主,C错。‎ ‎13.读图,乙地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高,农业地域类型应是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是专业化程度较高,A错。机械化水平高,B对。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C、D错。‎ ‎【考点定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14.‎ ‎(1)平原和低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广;地处中亚内陆,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黑土分布广,有机质和腐殖质丰富;历史悠久,很早就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2)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北部水分好,土壤肥沃,但热量较差,水热组合差;降水变率大(或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波动大;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贸易受限制。‎ ‎(3)针对热量条件不足——提高农业技术,如使用农用塑料薄膜,培育耐寒品种 针对水热组合差——跨流域合理调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保证农业用水灌溉;针对交通不便——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使粮食贸易线路畅通。‎ ‎【解析】‎ 试题分析:‎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一般从两大方面,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人口、市场、交通、科技,种植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和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哈沙克斯坦中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和低地,可以推出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耕地多,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广;地理位置位于中亚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强,降水少,夏季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该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历史悠久,前苏联时期就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图中黑土分布广,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丰富;‎ ‎(2)分析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分析。读图中显示哈萨克斯坦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黑土的纬度又在500N,土壤肥沃,自然条件组合差;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都会影响农业生产;哈沙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受地形的影响交通不便,对农业生产发展也不利。‎ ‎(3)结合问题可知,主要是针对上一问的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提出解决措施。解决热量不足的措施主要是从提高农业技术,保温措施和培育耐寒品种;解决水热组合差的措施,可以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交通不便,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及解决农业发展不利条件的措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掌握中亚主要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的区位影响因素。学生需要从图文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材料中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和低地,地广人稀,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早在前苏联时期就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北部地区是粮食主要产区,粮食大量出口,但粮食产量波动大;图中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然后结合问题设置的条件,提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解答。‎ ‎15.B ‎16.C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5.由图示箭头可知,能够为该系统提供能源的是沼气池,因此A为沼气池;牲畜的粪便可以以做为沼气池的原料,所以B为畜牧业;鱼塘的淤泥,可以为农业提供肥料,C为农田,该题选B项。‎ ‎16.沼气发展需要高温发酵,所以该地气温要高,应该位于低纬度地区;沼气池的原料来自生物秸秆和动物的粪便,因此该地应该有丰富的原料,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温度高,生物种类众多,最适合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选C项。‎ ‎17.该复合农业生产系统,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将物质和能量通过循环系统做到高效利用,选B项。‎ ‎【考点定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发展及意义,涉及到发展沼气的条件判断,相关知识如下:‎ ‎(1)发展沼气的条件要从原料和气温条件来分析;(2)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卫;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植被;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推动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绿色农产品.‎ ‎18.A ‎19.B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18.首先,明确我国草场资源北多南少,畜牧业一直是以北方为主;南方地区草场资源多分散分布于山地,距聚落较远且不利于大规模养殖;随着南方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增多,导致草食家畜养殖量增幅不大,甚至略有下降;故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在南北方向上应持续往北移。其次,明确我国草场资源西多东少。草畜平衡政策主要减少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食家畜养殖量,而对以东北、华北为代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草食家畜养殖量无影响;故实施草畜平衡政策的初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食家畜养殖量显著减少,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应往东移;之后,草场经几年休养生息承载力上升,致使干 旱、半干旱地区的草食家畜养殖量显著增加,草食家畜养殖重心相应地往西移。综上所述,能正确反映200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化路径的是①,该题选A。‎ ‎19.据上题分析可知,2000-2005年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往东北方向移动,表明东北地区草食家畜养殖量占全国比重显著增加。‎ ‎20.图示S省为陕西省,陕西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中部地区,故为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 ‎【考点定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心变化。读图析图能力。‎ ‎【知识拓展】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畜牧业资源分布不均,畜牧业生产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北部与西部广大地区历来为全国重要牧区,拥有牲畜头数约占全国的10%,而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广大农区却拥有全国86%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肉食约占全国的95%,奶、禽、蛋等畜产品也占绝对优势。‎ 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以及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与历史发展的地区差异等,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城郊等4种类型地区:‎ 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从东向西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①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茂密,产草量高,质量好,适宜发展牛、马、羊等多种牲畜,所产三河牛、三河马全国著名。②中部干草原(包括荒漠草原)地区。牧草较稀疏矮小,产草量较低,宜于牧羊,向为中国重要的羊毛、羊皮与羊肉生产基地与耕役马的主产地。③西部半荒漠-荒漠地区。水草条件较差,宜于羔皮羊、裘皮羊、山羊和骆驼等的放牧,但以山羊所占比重较大,骆驼的分布也相当集中,是中国骆驼的重要分布区。④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等地的山地区。天然草场类型多样,垂直差异十分显著。放牧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 其中尤以新疆细毛羊、阿勒泰肥臀羊、伊犁牛、伊犁马等著称。⑤青藏高原区。天然草场类型繁多,牧草低矮,产量低,是以牦牛、藏系羊为主体的高寒牧区。世界上约有85%的牦牛分布在中国,而以青藏高原牧区最为集中,是国内外牦牛的集中产区。总之,牧区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地区,家畜以牛、马、羊、骆驼等草食牲畜为主,畜牧业以产品畜为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区畜牧业 向以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为特点。以猪和家禽占重要地位,而黄牛、水牛、 马、驴、 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农区:①北方农区接近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区内有一定面积的天然草场,绵羊和山羊的 比重大于南方农区,并有小群的放牧畜群和放牧经营的方式。此外,黄牛、马、骡等役畜是本区平原地带的主要耕役畜和运输动力,驴则是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耕畜和驮运工具。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养猪较多,具较高的商品性。禽类以鸡为主,水禽(鸭、鹅)较少。②南方农区饲料来源丰富, 牲畜种类较多, 以猪、水牛、黄牛、山羊等为主。全区猪头数约接近全国总数的2/3,以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下游平原、浙江中部及西南部、闽东南沿海、桂东部、滇中和台湾西南部平原等种植业发达的地区最为集中,饲养量大,出栏率、商品率均较高。黄牛与水牛分别为南方农区旱地与水田的重要耕畜。水牛拥有头数约占全国的99%以上,多分布于平原稻作区。黄牛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台地和丘陵山地区。马、驴、骡数量极少。山羊遍及区内,但丘陵山区居多。绵羊虽不多,但以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地区的湖羊为最著名。禽类仍以鸡为主,但水禽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超过北方农区。‎ 半农半牧区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本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替发展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具有汉族经营纯农业与蒙古族经营纯牧业的生产方式为特色。区内旱作农业与放牧畜牧业交错分布,畜牧业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区内科尔沁草原和坝上高原等天然草场以放牧牛、马、羊为主,是肉、乳、细毛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宁夏的盐池、同心及内蒙古毗邻地区,历来以发展滩羊为主,所产二毛裘皮尤负盛名。‎ 城郊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以饲养猪、鸡、奶牛等畜禽为主,为城市、工矿区直接提供肉、蛋、乳等畜产品。除郊区农村集体与个人舍养畜禽外,还有奶牛饲养场、大型机械化养猪、养鸡场,形成技术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城市、工矿区副食品基地。‎ ‎21.B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图中显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上述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市场因素是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故选B。‎ ‎22.从题干中可知,弃风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发电量超出了电网接纳能力,因此应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C对。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A错。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加剧环境污染,也不能解决弃风现象,BD错。故选C。‎ 考点:我国风电分布及解决弃风现象的措施 ‎【知识拓展】影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因素。‎ ‎1、影响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人才与技术的薄弱,使风电装备制造国产化问题成了技术瓶颈。‎ ‎2、成本与价格也是影响风电发展的因素之一。‎ 风力发电的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约占总投资的85%以上,风电开发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一次性投入巨大,单位成本较火电、水电高。此外,长期维护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3、风力发电在实际开发过程里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制约,如风电场建设须综合考虑交通、地质、环境保护、与大网的连接条件等因素...‎ ‎23.BD ‎24.AC ‎25.CD ‎【解析】‎ 试题分析:‎ ‎23.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需要的劳动力少,工业企业规模缩小,A错。,是订单生产模式,产品私人定制更多,B对。工业标准化生产减少,C错。产品小批量生产更多,D对。‎ ‎24.结合材料,工业4.0是一种智能模式,在工业4.0背景下工业品的特点有科技含量高,A对。原料影响小,B错。产品更新快,C对。智能工厂、智能生产,能量消耗少,D错。‎ ‎25.工业4.0时代,工业布局更集中趋向于科技发达地区,C对。交通运输枢纽地区,物流便捷,D对。劳力、原料、燃料影响小,地位下降,A、B错。‎ 考点:工业4.0时代的生产、产品特点,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分析,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模式个性化、数字化,不再是计划的、定量的生产,而是订单生产,是小指的定制生产。劳动力、原料、燃料的影响减弱,技术、交通的影响在加强。‎ ‎26.B ‎27.A ‎28.D ‎【解析】‎ 试题分析:‎ ‎26.据图知,在Q地附近有大学城、科研所,科技人才多,适宜建设高新技术区,故B项正确;货运物流应靠近主要交通线,便于运输,Q地附近缺少主要道路,故A项错误;Q地附近没有显示出旅游景观,不适宜建设旅游度假区,故C项错误;行政办公区应分布在市内的居民区内,方便管理和服务,故D项错误。‎ ‎27.甲图中,根据图中的风频图判断,工业区应位于城市的北部和南部郊区,布局合理,说明该地的盛行风是东风和西风,不可能是南方和北风,故A项正确;其他三种风频都会使居民区造成大气污染,故B、C、D项错误。‎ ‎28.浓度最大区不在工业区,不可能是来自工业生产,故A项错误;交通工具影响应是交通线沿线数值高,不会只在市中心,故B项错误;城市中心不会有矿井开采,故C项错误;据乙图等值线分布特点判断,某季节城市二氧化硫浓度最大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居民区,可能是冬季居民取暖排放的废气造成的,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考查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知识拓展】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 分区 组成 区位 特征 中心商务区 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 工业区 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业区各区由若干不同类工厂组成 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现象 商业区 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或超级商场)‎ 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与企业分布相邻或结合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主要功能区,外边景观是成片密集的楼房 行政中心区 地区或城市的行政机构 交通方便及邻近服务对象 人口密度昼夜差异较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机构和设施 一般距工业区较远,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等条件 文教机构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混合功能区 工厂、机关、商店、学校、医院、住宅等 多位于城市内部 具有有限的综合功能 郊区 主要是为城市服务的城市外围农业区 城市行政界线以内、建成区外围的地区 为建成区提供后备土地资源、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29.C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9.结合天然橡胶的生长条件,图中马来西亚是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①对。多台风,旱主要发生在雨季,带来充沛的雨水,②错。根据纬度,该地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③对。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不属于气候条件,④错。C对。‎ ‎30.读图,P城位于吉隆坡的西南部,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煤炭储量少,煤炭化工部门大气污染严重,布局在P城容易污染吉隆坡的大气环境,B不适宜,选B。该地橡胶加工、甘蔗制糖和炼锡工业都有原料丰富的优势,污染较少,适宜布局,A、C、D错。‎ 考点:区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区域主要工业部门及发展条件。‎ ‎【名师点睛】根据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结合材料中橡胶的生长条件,找出有利的发展条件。工业区位布局的因素,要考虑原料、燃料等因素的影响,也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该地缺少煤资源,煤化工环境污染又严重,所以不适宜。‎ ‎31.‎ ‎(1)A>B>C(1分)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2分)3点答全答对得2分,2点答对得1分。‎ ‎(2) C;(1分)‎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1分)两点答全得1分。‎ ‎(3)A (2分)‎ ‎(4)1.加强城市管理进行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2.发展城市交通;3.分散城市职能建立新城或卫星城;4.加大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分)每答一点得1分,最高不超过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是中心商务区,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所以三地的地租是)A>B>C。‎ ‎(2) 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读图,A地位于市中心,不适宜。B地距城区近,距水源较远,不适宜。根据河道宽度变化,判断C地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根据风频图判断,C地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所以C地适宜。D点位于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不适宜。‎ ‎(3) 60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是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所以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总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组织的移民,A对。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人口自发流动,商业归国营国有,B、C错。知识青年是下乡锻炼,D错。‎ ‎(4)治理城市环境要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积极发展城市交通。可以建立新城或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加大宣传,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 考点:城市地租理论,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原因,环境治理措施。‎ ‎32.‎ ‎(1)昏(1分) 20°N,90°E(2分)‎ ‎(2)Q地(1分) 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任2点得4分)‎ ‎(3)旧金山 旧金山 (2分)‎ ‎(4)商品谷物农业(1分) 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市场广阔、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答出两点得4分)‎ ‎【解析】‎ ‎(1)根据图示10℃等温线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北半球为夏半年,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图示AB为昏线,根据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为180°,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E,根据图示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0°,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 ‎(2)P、Q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受洋流、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旧金山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所以海洋性较强,根据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判断,旧金山附近有寒流经过。‎ ‎(4)A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所以共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有利经济条件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市场广阔等。‎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3.‎ ‎(1)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较差等。‎ ‎(3)①人口向郊区迁移;②工厂向郊区迁移;③城区周围新建绿化带;④郊区建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4)市中心土地价格升高;城市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土地价格较低。‎ ‎(5)郊区城市化 ‎【解析】‎ ‎(1)据图得知:1960年到1990年城市用地规 模扩大、工业日益增多、城市人口比重增大。(2)1990年时城市规模扩大但是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所以会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3)1990年到2008年出现了工业、人口外迁的现象。‎ ‎(4)工业外迁主要是为了减轻市区环境污染,同时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5)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郊区城市化。‎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