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6年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合肥市2016年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 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 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 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 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 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 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 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 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 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 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 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 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 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我 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 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 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 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 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 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 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 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 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 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 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 ‎ 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 ‎ 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 ‎ 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 ‎ 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 ‎ 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 ‎ 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 ‎ 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 ‎ 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 ‎ 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 ‎ 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 ‎ 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 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说法有误,原文是“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选项的说法张冠李戴,与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一样的是“人类的习惯”,并非是“人类的学习过程”。‎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说法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说法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的阻隔的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 6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父礼,遇乱徙家宣州。彦能少孤,事母笃孝。家贫,无以养,乃 事节度使王茂章。茂章叛吴归吴越,彦能以帐下当从,乃使家人扶其母伺于道左,彦能泣告 茂章日:“彦能有老母在此,不能舍而从公,敢请死。”茂章哀其意,许之,乃驰还宣州。而城中 已乱,彦能登城,以剑招之日:“我从王府来,大军已近,尔辈无妄动。”众信之,稍定。义祖①闻 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知训狂恣,彦能每切谏,不听,然亦不加罪。牙将马 谦以众拥吴主登宫门,将杀知训,彦能从朱瑾②入,手斩谦以献,赏赍甚厚。然彦能警敏,观知 训必败,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 以爪语烈祖烈祖悟,亟起去。而尝从知训宴烈祖于山光寺,复欲加害,弟知谏摘语③烈祖,烈 祖亦驰去。知训取佩刀授彦能使追杀之,及于途,举刀示先主,乃还,以不及告。及知训死,‎ 义祖见彦能谏书,叹异,复使事知谏于润州,迁裨将。烈祖代吴,入为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 候、左街使。金陵数大水,秦淮溢,东关尤被害。彦能请筑堤为斗门疏导之,水患稍息。元宗 嗣立,出为饶州节度使,徙信州,又徙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好读书,在镇委文吏,颇有 治称。好作诗,尝与李建勋相酬赠,建勋因燕见及之,元宗笑日:“殊不知彦能乃西班学士 也。”性矜庄,燕居容服不少惰。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保大末年卒,‎ 年六十八。子珩,事后主为秘书郎、集贤校理,以文翰见知。擢直清辉殿,阅中外章奏。国 亡,入朝,仕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淳淡夷粹,恬于仕进。暇日鼓琴围棋,不交人 事。珩孙约,亦名士,久在三馆④。晚筑室润州,号藏春坞,王安石、苏轼皆尊爱之。‎ ‎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 ‎ 【注】①义祖:指徐温,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舁)的养父。②朱瑾:‎ 南唐将领。③摘语:私语。④三馆:唐以统文馆(即昭文馆、修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为三 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 ‎ 行酒/以爪语烈祖/‎ ‎ B.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 ‎ 酒/以爪语烈祖/‎ ‎ C。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 ‎ 行酒/以爪语烈祖/‎ ‎ D.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 ‎ 行酒/以爪语烈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孤一般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文中单指父亲去世。古人成年后死了父亲或父 ‎ 母双亡就不能称“孤”。‎ ‎ B.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其僚属由节 ‎ 度使辟举,上报朝廷批准。‎ ‎ C.“卒”是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原本适用范围很广,后专指平民百姓死。而古代天子死称 ‎ “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 D。郎中始于战国,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在文中属高级官员,分 ‎ 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刁彦能侍奉母亲十分孝顺。他因为家贫无以奉养至亲而人仕,后来又因为要侍奉母亲 ‎ 而离开了王茂章。‎ ‎ B.刁彦能遇事临危不惧。在宣州大乱之时他挺身而出,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此举深受义 ‎ 祖认可和嘉奖。‎ ‎ C.刁彦能机警敏捷,有很强的预见力。在知训和烈祖的斗争中,他多次设法庇护烈祖,使 ‎ 其:免于难。‎ ‎ D.刁彦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既懂得通过疏导来消除水患,又是一位被大家所熟知的 ‎ 文采出众的大学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1)义祖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 答: ‎ ‎(2)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 答: ‎ ‎【答案】‎ ‎4.C ‎5.C ‎6.D ‎7.(1)义祖听说之后嘉奖他,让他担任军校,到广陵侍奉自己的儿子知训。‎ ‎(2)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上文的语意,此句表述的意思是,知训想要加害烈祖而刁彦能智救烈祖之事。主语标志有“知训”“彦能”;“数欲害之”的主语也是“知训”,所以应该在其前断开;虚词标志有“而”。‎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古代大夫死称为“卒”,平民百姓死称为“死”。‎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殊不知彦能乃西班学士也”中的“学士”是古代官名,并不是“文采出众的大学士”。‎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本题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嘉、事、以为、于广陵(状语后置);(2)或、坐、肃然。‎ ‎【备注】参考译文 刁彦能,字德明,是上蔡人。父亲礼,遭遇乱世迁家到宣州。彦能幼年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可以奉养,于是服事节度使王茂章。王茂章背叛吴归附吴越,彦能认为作为手下应当跟从,于是让家人扶着他的母亲守候在道路的左边,彦能哭泣着告诉王茂章说:“彦能有老母亲在这里,不能舍弃母亲而跟随主公,冒昧请求死罪。”王茂章怜悯他的心意,准许了他,于是他骑快马回到宣州。当时城中已经混乱,彦能登上城墙,以手拿剑召唤着说:“我是从王府过来的,现在大军已经快到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大家听信他的话,稍微安定下来。义祖听说之后嘉奖他,让他担任军校,到广陵侍奉自己的儿子知训。知 训狂妄恣肆,彦能每次劝谏,知训都不听从,但是也不治彦能的罪。牙将马谦凭着众人拥立吴主登上宫门,将要杀害知训,彦能通过朱瑾进入,亲手斩杀马谦献上,赏赐非常丰厚。彦能机警敏慧,观察徐知训必定会失败,而众人所属望的是烈祖徐知诰,彦能心底想归附烈祖。知训妒忌烈祖,屡次想要加害烈祖,曾经和烈祖一起喝酒,但是在室中埋伏有剑士,彦能行酒的时候,用手语告诉了烈祖,烈祖明白了,马上起身离开了。曾经跟从知训在山光寺宴请烈祖,想再次加害烈祖,弟弟知谏私下告诉了烈祖,烈祖就骑马走了。知训取来佩刀给彦能使他去追杀烈祖,等到路上,举起刀示意先主,就回来了,报告说没有追上。等到知训死了,义祖见到彦能的谏书,感叹惊异,就使他服事知谏于润州,任为裨将。等到烈祖取代了吴,彦能进入任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候、左街使。金陵多次发生大水,秦淮一带被淹,东关地区尤其遭受灾害严重。彦能请求筑堤为斗门进行疏导,水患逐渐平息。元宗继位后,彦能出任为饶州节度使,调任信州,又调任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喜好读书,镇守地方时把政事交付给文吏,颇有很好的治绩。喜欢作诗,曾经与李建勋以诗文相赠答,建勋燕见元宗时提及,元宗笑着说:“竟然不知道彦能是西班学士啊。” 彦能性情庄重严肃,闲居时容貌服饰没有懈怠。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保大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儿子珩,服事后主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凭文书被世人知道。提拨直清辉殿,阅览中外奏章。国亡,进入朝廷,做官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质朴恬淡安定纯正,淡泊于仕进。闲暇时弹琴下棋,不热衷于人事。珩的孙子约,也是名士,长期在三馆任职。晚年时在润州筑有房子,号为藏春坞,王安石、苏轼都非常尊崇喜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8.本诗后面两联,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9.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相比,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8.①间接抒情。颈联借欢聚场景的描绘间接表达边塞将士欢聚佳节的愉悦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②直接抒情。尾联“幸”字直接抒发对边境安定的欣喜之情,“荷”字直接抒发对封大夫的爱戴之情。‎ ‎9.①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②将士们的纵情醉舞、感荷“吾君”,表现了他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③而登高饮酒、聆赏笛歌,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需要了解下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之为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用典抒情。“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这两句用“横笛”“娇歌”写出了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表达了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这两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写出了对封大夫的爱戴之情。‎ ‎9.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对古代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环境对其的衬托作用等。通过联系分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主要分析本诗中封大夫形象与将军形象不同的方面。“黄花酒”“登高”写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饮酒的洒脱气质;“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中的“霜威”“杀气”写出了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威名远扬的特点;“横笛”“娇歌”写出了将士们纵情欢歌的场景,体现了封大夫与士兵同乐,并深受士兵爱戴的特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诗经·氓》中“ ”两句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对爱情终结 ‎ 的无奈与决绝。‎ ‎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两句直接表现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精 ‎ 神。‎ ‎【答案】(1)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针对理解性的默写,首先要理解语境,然后选择合适的语句进行作答,并注意字体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本题易错字有:隰、泮。‎ 乙 选考题 ‎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 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o(2 5分)‎ 重逢 张承志 ‎ 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呵 ‎ 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 ——民歌 ‎ ①我们见面时,并没有出现什么戏剧性的情景。索米娅用力拽着牛鼻绳,大步迎面走 来。她笑着向我问好:“呵,白音宝力格!我听达瓦仓说你来啦。怎么样,路上累么?工作好 么?你还是老样子!嗬——嘿!”她使劲拉着缰绳。‎ ‎ ②她牵着首车的一头红花牛,和我并排走着。她并没有哇地哭出来,更没有一下子扑进 我的怀里,甚至也没有喊我“巴帕”(蒙语,可译为“哥哥”),她丝毫没有流露对往事的伤感和 这劳苦生涯的委屈,甚至在我挡开她,用力挥着三齿耙和平底锨,替她把那四车煤炭卸在学 校伙房后面时,也是一样。她随口说着什么,若无其事。‎ ‎ ③她变了,若是没有那熟悉的脸庞,那斜削的肩膀和那黑黑的眼睛,或许我会真的认不 出她来,毕竟我们已阔别九年。她身上消逝了一种我永远记得的气味,一种从小时、从她骑 在牛背上扶着我的肩头时就留在我记忆里的温馨。她比以前粗壮多了,棱角分明,声音喑 哑,说话带着一点大嫂子和老太婆那样的、急匆匆的口气和随和的尾音。她穿着一件磨烂了 肘部的破蓝布袍子,袍襟上沾满黑污的煤迹和油腻。她毫不在意地抱起沉重的大煤块,贴着 胸口把它们搬开,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又红又粗糙。当我推开她,用三齿耙去对付那些煤块 时,她似乎并没有觉察到我的心情,马上又从牛车另一侧再抱下一块。她絮叨叨地和我以及 前来帮忙的炊事员聊着天气和一路见闻,又自然又平静。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她的一层薄薄 的外壳。因为,此刻的我在她眼里也一定同样是既平静又有分寸。生活教给了我们同样的 本领,使我们能在那层外壳后面隐藏内心的真实。我们一块儿干着活儿,轰轰地卸着煤块;‎ 我们也一定正想着同样的往事,让它在心中激起轰轰的震响。‎ ‎ ④下午的诺盖淖尔湖边小镇阳光明丽。已经放了学的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索米娅周围 又吵又嚷;休息的教师们,乳品厂的临时工,还有蹒跚着串门的老汉,都围着这堆刚卸下的煤 评头品足地议论。我发觉索米娅在这里人缘很好,她总是被那些人喊住,谈笑上几句什么。‎ ‎ ⑤直到活儿干完了,她领着我回家时,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式随意闲谈着。当我们转过 学校前面的低缓土坡,顺着湖畔的小路朝那间半地穴式的小泥坯屋走去的时候,突然传来一 阵急促的马嘶。钢嘎。哈拉拖着脚绊,一蹦一跳地奔来。直到马儿蹦跳着来到我们眼前,不 管不顾地径自把脖颈伸向索米娅,把颤动着的嘴唇伸到她的怀里,我才明白了这黑马所具备 的一切。‎ ‎ ⑥我惊奇万分地望着钢嘎。哈拉。它一声不吭地用黑黑的大脑袋在索米娅怀里揉搓 着,双耳一耸一耸,不安地睁大着那对琥珀色的眼睛,好像在无言地诉说着什么。‎ ‎ ⑦索米娅用沾满煤末的手轻轻搂着黑骏马的头,久久地抚摸着它,我看见,她的眼睛里 盈满着泪水,肩膀在微微地发抖。但是她始终背朝着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 ⑧她飞快地收拾着屋子,打开窗子,点燃炉火,涮洗所有的锅碗什物,挨个地给三个男孩 洗掉脸蛋上的脏污,把其其格支使得团团转。‎ ‎ ⑨泥屋里又充满了温暖,但不是昨夜那种热烘烘、乱糟糟。她烧了一大锅浓浓的酽茶,‎ 把大茶壶煨在炉灶旁的红灰上。她找出一罐黄油和一包黑砂糖,煎了很多黄澄澄的小面饼。‎ 她把炸饼摆在我面前,那散着诱人甜香的饼上,油花在滋滋地响着。‎ ‎ ⑩山那边白音乌拉公社没有送过柴油机发的电来,天黑了,屋里一片昏暗。索米娅点燃 了煤油灯。又一个傍晚,我一直盼望着又一直害怕的傍晚降临了。炉灶里的牛粪火闪着桔 黄色的火焰。这活泼的暖色点缀了浓暮灰蓝的阴暗色彩,一闪一跳地,把那被严严压实的不 安和激动引了出来,像一阵气浪,像一支无声的旋律,在这低矮的小泥屋里愈来愈浓郁地回 旋着。‎ ‎ (节选自《黑骏马》)‎ ‎ 【注】“我”与索米亚青梅竹马,曾共同喂养过黑骏马钢嘎·哈拉,后因故分离。本文描述 的是他们九年后重逢的情景。‎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我”在阔别九年之后遇到了索米娅,见面时索米娅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这间接传 ‎ 达了“我”内心的伤感和惭愧。‎ ‎ B.索米娅有很好的人缘,她用一贯的开心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学校的孩子和其 ‎ 他人都很喜欢她。‎ ‎ C.本文始终在一种“随意闲谈”的氛围中展开,叙事不紧不缓,情感不喜不悲,这种安排符 ‎ 合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需要。‎ ‎ D.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既暗示了本文人物之间的关系,又营 ‎ 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 E.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语句,结尾部分描绘的昏暗而又不失温暖的静谧 ‎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2)突然出现的黑骏马钢嘎。哈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o(6分)‎ 答:‎ ‎(3)本文主人公索米娅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本文①~⑤段详略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安排有什么效 果。(8分)‎ 答:‎ ‎【答案】(1)答 E给3分,答 D给2分,答 B给1分,答 A、C不给分。‎ ‎(2)①突然出现的黑骏马,是两人过去美好情感的载体,见证了两人昔日的美好时光。②突然出现的黑骏马,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走向高潮。③突然出现的黑骏马,打破了索米娅压抑的平静,引发了情绪的突变,丰富了人物形象。④通过黑骏马与索米娅的亲昵行为,反衬了“我”与索米娅之间现实的疏离,突出了“我”内心难言的感伤。‎ ‎(3)①勤劳能干,饱经磨难。她变得粗壮、棱角分明、声音沙哑,能独自运来四车煤炭,能很快收拾屋子,让屋子充满温暖。②热情随和,人缘很好。见面笑着向我问好,总是和别人谈笑上几句,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③内心丰富,情感深挚。阔别重逢,压抑着内心的苦痛,现得自然平静,若无其事,见到黑骏马时眼睛里却满含泪水。‎ ‎(4)分析:①第一、二两段略写见面的情景,第三段详写索米娅,从外貌、服饰、说话语气等方面具体展现生活磨难给索米娅带来的变化,又深入细致地展现出索米娅借助干活来掩饰自己内心痛苦的复杂心情。②第四、五段略写索米娅和我“随意闲谈着”“一句话也不说”,详写索米娅在学校受欢迎情况和与黑骏马相见时的情景。‎ 效果:①略写索米娅与我见面,“随意闲谈”“一句话也不说”,于平静和无声当中,表现了一种隐 忍压抑的深厚情感,凸显了过去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极富情感表现的张力。②详写“我”对索米娅形象的细致观察,有效展现了索米娅的优秀品德,也让读者更加深刻了解索米娅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索米娅的形象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惭愧”说法不当;B项,“感染”不太恰当,第4段表达了索米娅的人缘好;C项,“情感不喜不悲”说法错误,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哀伤。‎ ‎(2)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从【注】中可看出黑骏马钢嘎·哈拉是“我”和索米娅共同喂养过的马匹,并且九年前“我”和索米娅的关系很好,但是九年后“我”和她再见面时,她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不想让“我”看出她的心情,但是这匹黑骏马的出现,成了两人感情的纽带,一下子把她的情感释放出来了,但是却是在背着“我”的情况下。黑骏马和她的亲昵动作显示了黑骏马对我的疏远,也反映了“我”内心的悲伤。具体分析时,可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可从人物的言行、神态、侧面描写进行。侧面描写:“她并没有哇地哭出来,更没有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甚至也没有喊我”显示了索米娅内敛、隐忍的性格;神态:“她随口说着什么,若无其事”显示了她的爱掩饰自己,内敛;侧面:“她穿着一件磨烂了肘部的破蓝布袍子,袍襟上沾满黑污的煤迹和油腻。她毫不在意地抱起沉重的大煤块,贴着胸口把它们搬开,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又红又粗糙。”写出了她不修边幅,勤劳能干的特点;“已经放了学的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索米娅周围又吵又嚷”写出了她的人缘好。‎ ‎(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属于探究题型。解答时,首先要具体分析1-5段的内容大意,并指出详略的安排;分析效果时,可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第1、2段略写部分主要是为了凸显索米娅的内敛与隐忍的性格;第4段详写部分主要为了表达她的人缘好;总之详略的安排都是为了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形象。‎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 5分)‎ ‎1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 5分)‎ 驯火者 ‎ 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驯火者”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 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 ‎ 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文革”最乱的年代。“生于乱世,先天不足”,注定了 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 ‎ 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 精度更高,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 做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 ‎ 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平台一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 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 ‎ 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 新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 算机“瘦了身”,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 然而,与政治上的压力比起来,技术上的压力还只是小儿科。‎ ‎ 1969年底,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705”大会战,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 琐哲 学”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科研。大会战虽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但是以群众运 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试验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 ‎ 梁思礼被逼无奈,想出了另一个对策。他说:“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 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结 果会战表面轰轰烈烈,其实回来以后还得返修整顿,搞得非常被动。”‎ ‎ 就在这样的闪转腾挪中,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步步进行着。‎ ‎ 1971年春天,远程运载火箭各个分系统完成,送到211厂做总装测试。测试中,梁思礼 发现笔录仪上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毛刺”干扰,而且时有时无。为了查明原因,梁思礼带 领技术人员“守株待兔”等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是相邻车间用电载荷瞬间突变造成的。还 有一次,因为脱落插头里的一颗小钢珠不见了,梁思礼就要带着大家趴在厂房里找上几个小 时。总装阶段中,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 后来,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梁思礼提出了“十倍理论”,意思是在概念设计阶段,‎ 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一 百元钱…‎ ‎ 而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最后的问题又何止十倍?为了搞掉这些“毛刺儿”,梁思礼带着 同事在211厂不分昼夜拼命干,一干就是五十天,最后把自己累得尿血住院。‎ ‎ 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连续六次试验都取得成功。1980年,梁思 礼带领九人精度小组,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 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1985年,他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 倘若时空能像纸张一样轻松折叠,用铅笔在上面戳个洞,再展开:美国普渡大学模拟电 网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梁思礼,五院里夜夜鏖战的梁思礼,酒泉发射基地里做着发射前最后检 查的梁思礼,站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奖台上的梁思礼……在每一个节点,梁思礼眸子里 不变的热情抵御着时间的轮番攻击。时间夺去了他的青春,却没能撼动他的初心—~对中 国航天不倦的追索。‎ ‎ (有删改)‎ ‎ 相链接 ‎ ①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朴实。这栋房子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 房子,还有唐山大地震时留下的裂缝。‎ ‎ (黄奔《我和梁启超之子梁思礼的交往》)‎ ‎ ②粱思礼说:“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 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o"‎ ‎ (《梁思礼院士自述》)‎ ‎ ③梁思礼坦言,真善美需要坚持,有时候还要吃些苦头。“吃苦头就吃吧!’’他爽朗地笑 着说,自己最喜欢萧伯纳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 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 (刘茜《访梁启超之子梁思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梁思礼深受父亲爱国热情的激发,他看到了当时中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艰辛,成为 ‎ 第一代“驯火者”也因此成了他留美归国的动力。‎ ‎ B.作品说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命途多舛,首先是指中国当时的航天科研力量相对 ‎ 薄弱,其次更是指研发工作受到了“外行指导内行’’的干扰。‎ ‎ C.梁思礼在工作中有着“拼命三郎’’的美誉,他带领2 1 1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层 ‎ 出不穷的问题,以至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 D.作品以“驯火者”为题,新颖生动,既突出了远程运载火箭难以驾驭的特点,更凸显了 ‎ 航天工作者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 ‎ E.梁思礼笑看人生,淡泊名利,提倡继承先辈的业绩,尽己所能,将之发扬光大,然后从事 ‎ 教育工作,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努力培养莘莘学子。‎ ‎(2)梁思礼身上体现了中国第一代“驯火者”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o(6分)‎ 答:‎ ‎(3)作品最后一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 ‎ ‎(4)梁思礼提出“十倍理论”的背景和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 ‎【答案】(1)答 D给3分,答 B给2分,答 C给1分,答 A、E不给分。‎ ‎(2)①有爱国心,无私地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②生活朴素,豁达乐观,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③具有前瞻性的科研眼光,能大胆决策,谨慎实施,耐心执着,重视细节;④能排除外界干扰,冷静应对,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 ‎(3)①以想象和比喻再现梁思礼的人生轨迹,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②以短语排比概括梁思礼重要的人生节点,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③以比拟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反衬梁思礼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不变热情和无悔初心;④以抒情性的笔触,夹叙夹议,对梁思礼的生平和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和赞美。‎ ‎(4)背景:在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造成诸多干扰;为了保证航天的可靠性,需要在总装测试阶段费时费力,解决许多原本不应该出现的琐碎问题。‎ 意图:①要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实践,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损失;②要重视工程的系统性,上一个环节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下一个环节;③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拖得越久,付出的代价就越沉重;④要重视细节,不要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因此成了他留美归国的动力”此说法于文无据;E项,“从事教育工作”文中没有提及此事。C项,“他带领2 1 1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层出不穷的问题”是在搞掉“毛刺儿”阶段。‎ ‎(2)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表现了他的勇于担当;从链接①“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朴实。”中可分析他生活简朴,物质要求低;从链接②“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中可分析出他的爱国情怀;“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平台一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写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决策果断;“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写出了他的机智与冷静。‎ ‎(3)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最后一段,语言简练,内容概括性强,同时运用象征(倘若时空能像纸张一样轻松折叠……)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梁思礼的人生轨迹;非常简洁地概括出了梁思礼重要的人生节点;“时间夺去了他的青春,却没能撼动他的初心——对中国航天不倦的追索”是对他的经历和执着追求精神的高度赞美;“梁思礼眸子里不变的热情抵御着时间的轮番攻击”写出了他对理想的坚守。‎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十倍理论”的提出有它产生的背景,从文中“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可分析出,“实际情况”指的是“当时处于文革的动乱年代”和“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705’大会战,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琐哲学’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科研。”从“在概念设计阶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一百元钱……”可分析出“十倍理论”的实质是要节约资源,防止问题一拖再拖,成本越来越高,得不偿失;同时也是为了杜绝小错误,要求科研人员注意细节,防止小错误酿成大灾难。‎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 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时代一定会孕育出新文化,我们要用新文化武装自己,但笃学好古在某种意义上也 ‎ 会有利于文化发展。‎ ‎ B.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 瓢饮的生活状况。‎ ‎ C.在本赛季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常规赛中,库里凭借百步穿杨的三分球将勇士队带上 ‎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D.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国内文学界一致认为 曹文轩实至名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不能用以形容百姓的贫苦生活。笃学好古:指专心致志地学 习古代曲籍。百步穿杨: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项名为“姓氏服务”的创新服务方式在上海建行3 00多家网点全面推广,让客户从 ‎ 进入网点开始,便获得一种宾至如归的享受。‎ ‎ B.暗物质涉及宇宙演化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被科学家比作“笼罩在2 1世纪物理学天空 ‎ 中的乌云”,是目前国际科研的最前沿领域之一。‎ ‎ C.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事件震惊世界,目前迅速蔓延全球,包括意大利、法国和韩国 ‎ 等多个国家已宣布对此展开调查。‎ ‎ D.“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 之路等元素组成,传承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搭配不当,“暗物质是……最前沿领域之一”主宾不搭配,可改为“它的研究是……”;C项,表意不明,“此”指代不明;D项,句式杂糅,“以……组成”可改为“以……为主”或“由……组成”。‎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超人工智能电脑能够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完人类几十年才能思考完的东西。超人工智能 确实会比人类思考得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并不仅仅如此。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 比猩猩“智能”很多, 。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抽 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它还是没有 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 A.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人类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而在于思考的速度 B.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 C.真正的差别是两者思考的速度和各自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 D.真正的差别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并且思考速度更胜一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大意。本文段的大意是论述超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智能”的原因,分析是用人类和猩猩作对比。根据上文的内容,超人工智能比人类“智能”的原因不仅仅是速度的问题;从下文提到的“模块”可知,人类比猩猩“智能”也不仅仅是速度快,而是人类的头脑中存在着特殊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联系上下文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 5个字。(5分)‎ ‎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 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① ;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 城市”, ② ,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③ ,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文化消费生 活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 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渐被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人文型智慧城市 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 ‎【答案】①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②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③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时,注重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本文段的大意是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并分别分析其功能与特点。①空,根据句式可知,采用“以提升……”句式;根据内容“信息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等,可推断出是“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整体水平”;②空,根据句式可知,应采用“重点是……”的句式;根据内容“智能管理”“城市管理”可推知“重点是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③空,根据句式的提示可知,应采用“以……为中心的……”句式;根据内容“信息技术”“文化消费”“人文关怀”等,可推知“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智慧城市”。‎ ‎17.下图是“合肥志愿者”徽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及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 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 00字。(6分)‎ ‎【答案】①单个人形类似字母“F”,两个人形组成字母“H”,寓意“合肥”。②两个人携手相牵,组成一颗大的心形,寓意奉献互助,团结一心。③两个人形组成三颗“心”,寓意你、我、他与服务对象心连心,共建爱心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徽标类。分析构图要素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整体和局部信息,图形的变形和组成形式。构图要素主要有:圆、两个人、爱心等;分析寓意时,要结合徽标的主题“合肥志愿者”对构图要素进行联想。如:两个人形组成“H”“F”造型,寓意“合肥”;两个人手拉手构成“爱心”图形,代表志愿者献出爱心,服务社会。‎ 六、写作(6 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 0分)‎ ‎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 0后小伙小蔡,1 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 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 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 ‎“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 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 轻的生命。‎ ‎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此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写作过程中要解决“如何成为中国好人”的问题,并不是把这三则材料割裂开来当作话题作文来写,因为在材料的第二段“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提示,就要求把这三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无论你选择哪一个故事,一定是和另外两个做对比分析。小蔡的故事,可分析出小蔡自立自强,自力更生,乐观开朗,不向命运屈服,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展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同时他还扶难济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小蔡可以成为“中国好人”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中国人的自信、坚强,乐于助人的美德;学生小王的故事,可分析出他作为一个高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为百姓做好事,他入选“中国好人”,表达了我们一种共同的心声,即“做人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每一个人都如此的话,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大学生小何的故事,可分析出他淳朴善良,热心,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为了救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能够入选“中国好人”是因为他身上有我们认可的危难之时勇于舍己为人的美德。综合这三个人物的故事,可分析出小王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小蔡的自立自强,扶难济困的精神,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小何,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更加可贵,激励我们在危难时刻要勇于献身,献出爱心,弘扬正气,这种精神更加地高尚。如果我们要想成为“中国好人”,也应该具备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必要的时候敢于献出生命去保护别人。‎ 在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向“中国好人”看齐,弘扬正气,争做中国好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