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文科数学考前冲刺训练(二)
21.如图,四棱锥,侧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是的菱形,为的中点.
(Ⅰ) 求证:;
(Ⅱ) 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四点共面?若存在,指出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Ⅲ)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2.五边形是由一个梯形与一个矩形组成的,如图甲所示,B为AC的中点,. 先沿着虚线将五边形折成直二面角,如图乙所示.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图乙中的多面体的体积.
2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45°,PD⊥平面ABCD,PD=AD=1,点E为AB上一点,且,点F为PD中点.
(Ⅰ)若,求证:直线AF平面PEC ;
(Ⅱ)是否存在一个常数,使得平面PED⊥平面PAB,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4.如图,是圆的直径,点在圆上,矩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
(Ⅰ)证明:平面平面;
(Ⅱ)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过点A(2,1),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B,C两点(异于点A),线段BC被y轴平分,且
,求直线l的方程.
26.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Ⅰ)点满足.当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时,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Ⅱ)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抛物线上?如果存在,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已知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的椭圆过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该椭圆交于P,Q两点,满足直线OP,PQ,OQ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OPQ面积的取值范围.
28.已知的坐标分别为,.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
(Ⅰ)求点的轨迹方程;
(Ⅱ)设的坐标为,直线与直线交于点,当直线绕点转动时,试判断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9.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已知函数,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30.已知函数f(x)=xlnx+ax(a∈R).
(Ⅰ)若a=﹣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Ⅱ)若对任意x∈(1,+∞),f(x)>k(x﹣1)+ax﹣x恒成立,求正整数k的值.(参考数据:ln2=0.6931,ln3=1.0986)
31.已知为常数,,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过坐标原点作曲线的切线,设切点为,求证:;
(Ⅱ)令,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2. 已知函数f(x)=2lnx﹣x2+ax(a∈R).
(Ⅰ)若函数f(x)的图象在x=2处切线的斜率为﹣1,且不等式f(x)≥2x+m在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Ⅱ)若函数f(x)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x1,0),B(x2,0),且0<x1<x2,求证:(其中f′(x)是f(x)的导函数).
33.已知函数.
(I) 讨论的单调性;
(II) 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求证:。
34.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为导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试证明:对任意,恒成立.
35.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AD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E点,且EC=ED.
(I)证明:CD∥AB;
(II)延长CD到F,延长DC到G,使得EF=EG,证明:A,B,G,F四点共圆.
36.如图,是圆的直径,弦于点,是延长线上一点,,,,切圆于,交于.
(Ⅰ)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Ⅱ)求线段的长.
37.如图所示,已知圆外有一点,作圆的切线,为切点,过的中点,作割线,交圆于、两点,连接并延长,交圆于点,连接交圆于点,若.
(Ⅰ)求证:∽;
(Ⅱ)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8.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
(Ⅰ)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
(Ⅱ)设点,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求实数的值.
39.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在上,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的坐标.
40.已知,,.
(Ⅰ)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对,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41.设.
(Ⅰ)当时,解不等式;
(Ⅱ)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21.解:(Ⅰ)方法一:取中点,连结,依题意可知△,△均为正三角形,
P
A
B
C
D
M
Q
O
所以,,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
方法二:连结,依题意可知△,△均为正三角形,
又为的中点,所以,,
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
(Ⅱ)当点为棱的中点时,四点共面,证明如下:
取棱的中点,连结,,又为的中点,所以,
在菱形中,所以,所以四点共面.
(Ⅲ)点到平面的距离即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Ⅰ)可知,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即为三棱锥的体高.
在中,,,
在中,,,边上的高,
所以的面积,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
,
又,
所以, 解得,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22.证明:(Ⅰ)连,过作,垂足为,
∵,,
∴,
又,BC=4,AB=4,BM=AN=4,,
∴ ,=,
∵,,
∵,
(Ⅱ)连接CN, ,
又,所以平面平面,且平面,,,
∴ ,
此几何体的体积
23.解:(Ⅰ):作FM//CD交PC于M,
∵F为PD中点,∴FM=CD,
∵,∴AE=AB=FM,
又∵FM//CD//AB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
∵AF面PEC,EM面PEC,AF//面PEC
(Ⅱ)存在常数,使得平面PED⊥平面PAB .…………8分
∵,,,∴, 又∵∠DAB=45°,∴AB⊥DE.
又∵PD⊥平面ABCD,∴PD⊥AB.
又∵,∴AB⊥平面PDE,
∵,∴平面PED⊥平面PAB.
24.解:(Ⅰ)∵是直径,∴
又四边形为矩形, ,,∴
∵,∴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Ⅱ)由⑴知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当三棱锥体积最大为
此时,,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25.解:(Ⅰ)由条件知椭圆离心率为
,
所以.
又点A(2,1)在椭圆上,
所以, 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Ⅱ)将代入椭圆方程,得,
整理,得. ①
由线段BC被y轴平分,得,
因为,所以.
因为当时,关于原点对称,设,
由方程①,得,
又因为,A(2,1),
所以,
所以.
由于时,直线过点A(2,1),故不符合题设.
所以,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
26.解:(Ⅰ)设动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则,
因为的坐标为,所以,
由得.
即 解得
代入,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Ⅱ)设点的坐标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则 解得
若在上,将的坐标代入,得,即或.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的点,其坐标为和.
27.解:(Ⅰ)由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a>b>0),则
则故
所以,椭圆方程为.
(Ⅱ)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故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m≠0),P(x1,y1),Q(x2,y2),
由消去y得
(1+4k2)x2+8kmx+4(m2﹣1)=0,
则△=64k2b2﹣16(1+4k2b2)(b2﹣1)=16(4k2﹣m2+1)>0,
且,.
故y1y2=(kx1+m)(kx2+m)=k2x1x2+km(x1+x2)+m2.
因为直线OP,PQ,OQ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
所以=k2,
即+m2=0,又m≠0,
所以k2=,即k=.
由于直线OP,OQ的斜率存在,且△>0,得
0<m2<2且m2≠1.
设d为点O到直线l的距离,
则S△OPQ=d|PQ|=|x1﹣x2||m|=,
所以S△OPQ的取值范围为(0,1).
28.解:(Ⅰ)点的坐标为, ,
由题意可知,
化简得点的轨迹方程为,.
(Ⅱ)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证明如下: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则点坐标为,中点的坐标为.
由得.
设点的坐标为,则.
所以,.
因为点坐标为,
当时,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直线轴,此时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当时,则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点到直线的距离
又因为 ,所以,故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综上得,当直线绕点转动时,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29.解:(Ⅰ),
∵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 ∴或对任意恒成立
即或对任意恒成立
∴或对任意恒成立
令, ∴ 设
所以
所以满足条件的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Ⅱ)由(Ⅰ)知,时,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故 即
∵ ∴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 即
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
可知.
所以,即
故所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0.解:(I)a=﹣2时,f(x)=xlnx﹣2x,则=lnx﹣1.
令=0得x=e,
当0<x<e时, <0,当x>e时,>0,
∴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e),单调递增区间为(e,+∞).
(II)若对任意x∈(1,+∞),f(x)>k(x﹣1)+ax﹣x恒成立,
则xlnx+ax>k(x﹣1)+ax﹣x恒成立,即k(x﹣1)<xlnx+ax﹣ax+x恒成立,
又x﹣1>0,则k<对任意x∈(1,+∞)恒成立,
设h(x)=,则=
设m(x)=x﹣lnx﹣2,则=1﹣,
∵x∈(1,+∞),∴>0,则m(x)在(1,+∞)上是增函数.
∵m(Ⅰ)=﹣1<0,m(Ⅱ)=﹣ln2<0,m(Ⅲ)=1﹣ln3<0,m(4)=2﹣ln4>0,
∴存在x0∈(3,4),使得m(x0)=0,
当x∈(1,x0)时,m(x)<0,即<0,
当x∈(x0,+∞)时,m(x)>0,>0,
∴h(x)在(1,x0)上单调递减,在(x0,+∞)上单调递增,
∴h(x)的最小值hmin(x)=h(x0)=.
∵m(x0)=x0﹣lnx0﹣2=0,∴lnx0=x0﹣2.∴h(x0)==x0.
∴k<hmin(x)=x0.
∵3<x0<4,K为正整数
∴k的值为1,2,3.
31.解:(Ⅰ)().
所以切线的斜率,
切线方程为
由于切线经过原点,则
经整理得:
显然,是这个方程的解,又因为在上是增函数,
所以方程有唯一实数解.故.
(Ⅱ),.
设,则.
易知在上是减函数,从而
(Ⅰ)当,即时,,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所以,满足题意.
(Ⅱ)当,即时,设函数的唯一零点为,
则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又∵,∴.
又∵,
∴在内有唯一一个零点,
当时,,当时,.
从而在递减,在递增,与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矛盾.
∴不合题意.
综合(Ⅰ)(Ⅱ)得,.
32.解:(Ⅰ)由,
得切线的斜率k=f'(Ⅱ)=a﹣3=﹣1,∴a=2,
故f(x)=2lnx﹣x2+2x,
由f(x)≥2x+m,得m≤2lnx﹣x2,
∵不等式f(x)≥2x+m在上有解,∴m≤(2lnx﹣x2)max .
令g(x)=2lnx﹣x2,则,
∵x∈,故g′(x)=0时,x=1.
当时,g'(x)>0;当1<x<e时,g'(x)<0.
故g(x)在x=1处取得最大值g(Ⅰ)=﹣1,
∴m≤﹣1;
(Ⅱ)∵f(x)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x1,0),B(x2,0),
∴方程2lnx﹣x2+ax=0的两个根为x1,x2,
则,两式相减得,
又,则,
要证,
即证明,
∵0<x1<x2,∴0<t<1,
只要证明在0<t<1上恒成立即可
∵,
又0<t<1,∴u'(t)>0,
∴u(t)在(0,1)上是增函数,则u(t)<u(Ⅰ)=0,从而知.
故,即成立.
33.解:(I)由得
①当时,恒成立,故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由得或;得,故在区间和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③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时,在区间
和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II),
当时,易见函数在定义域上仅有一个极值点,不合题意
当时,由(I)可知,仅符合题意,且,
∴
∵,且,,∴。
令
则
当,,所以,当,,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时,
综上所述:若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则。
34.解:(Ⅰ)由得,,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曲线切线方程为,即.
(Ⅱ)由,得,
要证 ,等价于证明,
令,,得,,
因此,当时,,单调递增;时,,单调递减,
所以的最大值为,故,
设,,所以时,,单调递增,,故时,,即,
所以.
因此,对任意,恒成立.
35.解:(I)证明:,为圆的割线,所以,
又EC=ED,
所以,所以,
又A,B,C,D四点共圆,
所以,
所以,
所以CD∥AB;
(II)证明:连接FA,GB,
因为EF=EG,所以,
又,所以,
由(Ⅰ)知,所以,所以,
又,所以,
因为CD∥AB,所以,
所以,
所以A,B,G,F四点共圆.
36.解:(Ⅰ)连接,因切圆于,故,
因是圆的直径,弦于点,
故,
故,
又,
所以,
所以,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
(Ⅱ)因是圆的直径,弦且,,
所以圆的半径,
,,又,
所以,
因切圆于,所以,
由(Ⅰ)知EF=EG,
所以,
所以,
故.
37.证明:(Ⅰ)因为是圆的切线,圆的割线,是的中点,
所以,
所以,
又,所以∽,
所以,即,
又,所以,
所以,
所以∽.
(Ⅱ)因,,
所以,
所以
.因是圆的切线,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8.解、(Ⅰ)由,得,
可得的直角坐标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
消去参数可得.
(Ⅱ)把(为参数),代入,
得,
由,解得.
∴.
∵,∴,
解得或1.又满足.∴实数或1.
39.解:(Ⅰ)由得,
得普通方程为
即.
故的参数方程为.
(Ⅱ)设,
由(Ⅰ)知是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因为C在点处的切线与垂直,
所以直线与的斜率相同,
故,.
故的直角坐标为 ,即 .
40.解:(Ⅰ)由得,
两边平方得,
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Ⅱ),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的最小值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的最大值为1
(或通过分类讨论得,进而得到最大值为1;或通过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到的最大值为1),故,解得或,故的取值范围是.
41.解:(Ⅰ)当时,得,
①当时,不等式为:,即,满足;
②当时,不等式为:,即,不满足;
③当时,不等式为:,即,满足.
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
(Ⅱ)设,若对于任意恒成立,
即对于任意恒成立,
由图可看出,当时,的最小值是,
所以,∴,即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