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 河姆渡居民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元谋人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考古发掘,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与题意相符;B项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而不是水稻,与题意不符;C项北京人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还没有开始种植农作物,与题意不符;D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还没有开始种植农作物,与题意不符。故选A。
2.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 刘邦、项羽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D
【解析】A项刘邦、项羽起义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前中国王朝更迭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与题意不符;C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此前中国王朝更迭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与题意不符;D项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与题意相符。故选D。
3.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A.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 战国七雄
C. 元灭南宋
D. 大兴文字狱
20
【答案】B
【解析】A项《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它并没有记载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排除A项;B项《资治通鉴》从战国时期开始记载,所以能够查到战国七雄相关史实,与题意相符;C项《资治通鉴》记述到五代为止,所以不可能查到元灭南宋相关史实;D项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而《资治通鉴》记述到五代为止,所以不可能查到清朝大兴文字狱相关史实。故选B。
点睛: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记忆这些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4.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A项“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描述的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B项《瑷珲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这样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题意相符;D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故选C。
点睛:读懂题干“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是解答的关键,这句话出自革命斗士陈天华写的《猛回头》,当时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了列强抢掠中国的工具,所以说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5. “学子斗争惊列寇,反封反帝风云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北伐战争
20
B. 五四运动
C. 红军长征
D. 秋收起义
【答案】B
【解析】A项北伐战争是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共同致力于“打倒列强除军阀”而进行的军事行动,与题干“学子斗争”不符;B项五四运动是青年学生掀起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题意相符;C项红军长征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红军为保存革命力量而进行的战略转移,与题干“学子斗争”不符;D项秋收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与题干“学子斗争”不符。故选B。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至少造成多少中国无辜同胞遇难?
A. 20万
B. 30万
C. 40万
D. 50万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后一个多月内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ACD项数目与史实不符。故选B.
7. 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哪个城市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
A. 锦州
B. 徐州
C. 北平
D. 西藏
【答案】C
【解析】A项攻占锦州发生在辽沈战役期间,是通过战争形式而不是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B项徐州解放发生在淮海战役期间,是通过战争形式而不是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C项平津战役期间,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与题意相符;D项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建国后的1951年,而不是解放战争期间,与题意不符。故选C。
8. 创办大生纱厂,提出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
20
A. 张謇
B. 詹天佑
C. 侯德榜
D. 魏源
【答案】A
【解析】A项张謇是晚清状元,他倡导实业救国,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近代企业,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与题意相符;B项詹天佑是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是近代中国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与题意不符;C项侯德榜是近代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题意不符;D项魏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与题意不符。故选A。
9.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答案】C
【解析】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与题意不符;B项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与题意不符;C项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题意相符;D项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题意不符。故选C。
10. 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现
A. 改革开放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文革时期
【答案】B
20
【解析】A项改革开放时期是在1978年以来,与题干1956年不符;B项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1953——1957年我国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与题意相符;C项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与题干1956年不符;D项文化大革命指的是1966——1976年我国的严重内乱,与题干1956年不符。故选B。
11.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答案】C
【解析】A项“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发生在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需要发扬的时代精神,与题意不符;B项保家卫国,英雄主义是抗美援朝期间(1950——1953年)需要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与题意不符;C相关“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体现了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也是当时需要发扬的精神,与题意相符;D项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渡江战役期间的革命任务和时代精神,与题意不符。故选C。
1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13.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D
【解析】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代表会谈时提出来的,与题意不符;B项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国登上了国际舞台,与题意相符。故选D。
14. “跳槽”、“炒鱿鱼”、“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失业率居高不下
B. 就业观念的变化
C. 综合国力的提升
D. 医保制度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人们在劳动就业观念上逐步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跳槽”、“炒鱿鱼”、“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观念的变化。与ACD项无关。故选B。
15.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创始人是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玄奘
【答案】A
【解析】A项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与题意相符;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C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与佛教无关;D项玄奘是唐朝高僧,唐太宗时到西行天竺研读佛经,后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促进了佛教的传播,玄奘并不是佛教的创立者。故选A。
20
点睛: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这种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记忆这些知识即可轻松得出答案。
16.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出自于1789年颁布的
A. 《人权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答案】A
【解析】A项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制宪会议顺应人民的呼声,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示“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题意相符;B项《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与题意不符;C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于1689年颁布的,英国由此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与题意不符;D项《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颁布的,由此确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政体,与题意不符。故选A。
17. 战争中诞生的美国,又不断通过战争“受益”。废除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大障碍的战争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D
【解析】A项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外部障碍,与题意不符;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加快了一战的结束,这场战争与废除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大障碍无关;C项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与废除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大障碍无关;D项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大障碍,与题意相符。故选D。
18.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A. 百日维新
20
B. 大化改新
C. 对外侵略扩张
D. 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A项百日维新是中国19世纪末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无关;B项大化改新是日本七世纪中期发起的一场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与题意不符;C项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是明治维新的影响,而不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原因,与题意不符;D项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与题意相符。故选D。
点睛:19世纪上半期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率领的舰队抵达日本港口,要求日本开埠通商,迫于压力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其他列强接踵而至,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向西方学习,开始了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成为日本近代重大转折点。记忆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9. 和“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关的伟大作家是
A. 列夫・托尔斯泰
B. 莎士比亚
C. 德莱塞
D. 罗曼·罗兰
【答案】A
【解析】A项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近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与题意相符;B项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与题意不符;C项德莱塞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创作了《美国的悲剧》等长篇小说,与题意不符;D项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与题意不符。故选A。
20. 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的绘画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20
D. 《格尔尼卡》
【答案】D
【解析】A项《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与题意不符;B项《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现了人的性格和心理,与题意不符;C项《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题意不符;D项《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描绘了战争的恐怖、痛苦、受难和兽性,控诉了德意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屠杀无辜平民的血腥暴行,与题意相符。故选D。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7分)
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义前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______________
【答案】(1)戚继光
(2)文天祥
(3)谭嗣同
(4)邓世昌
【解析】(1)据所学可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戚继光。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先后平定了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倭患。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2)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据所学可知,就义前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谭嗣同。戊戌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最终被捕遇害。
20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用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光绪帝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挽联哀悼邓世昌。
22.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洋务运动
(2)辽沈战役
(3)巴黎公社
【解析】(1)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据所学可知,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辽沈战役。1949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
(3)据所学可知,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为了反对法国政府的卖国政策,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就此诞生。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三、辨析改错题(每空1分,共8分)
23.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的平民蔡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发动“兵谏”,史称九一八事变。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尔文写成《天演论》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理·马特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错误:蔡伦;改正:毕昇
(2)错误:九一八事变;改正: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0
(3)错误:《天演论》;改正:《物种起源》
(4)错误:查理·马特;改正:伯利克里
【解析】(1)据所学可知,北宋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不是蔡伦。蔡伦是东汉时人,改进了造纸术。所以应把蔡伦改为毕昇。
(2)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或称为双十二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为侵占东三省而策划的侵华事变。所以应把九一八事变改为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3)据所学可知,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根据多年的科学考察,于1859年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天演论》则是严复于19世纪末编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讲演稿。所以应把《天演论》改为《物种起源》。
(4)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宫相,他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从而改变了土地占有关系,增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所以应把查理·马特改为伯里克利。
四、史料解析题(24题6分,25题7分,26题6分,27题6分,共25分)
2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结合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材料三: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20
(1)根据图一,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
(2)元朝疆域辽阔,结合图二写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另外一个成功回归的地区是什么?
【答案】(1)秦朝:嬴政(秦始皇);
(2)行省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澳门;
【解析】(1)据图一中该国家的都城咸阳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定都于咸阳。
(2)据图二及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它们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前一问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后一问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9年12月22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2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开放交流成为各国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一位伟大使者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伟大使者是谁?这条古丝绸之路起点在中国古代的哪个城市?
(2)明朝时期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20
(3)材料二中的大帝国,人为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
(4)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5)1980年,我国首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哪个经济特区?
(6)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我国于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
【答案】(1)张骞;长安;
(2)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
(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5)海南或海南岛;
(6)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1)前一问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贯通奠定了基础;后一问古丝绸之路起点在中国古代的长安。
(2)据所学可知,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典型事例为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3)据所学可知,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据所学可知,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内容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
直接在中国投资,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加深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首批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于1988年在海南设省并建立经济特区。
(6)据所学可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双边和多边贸易往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以オ选官。
材料三:这次改革,正像列宁说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四:奥巴马曾指出: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历史上面对不同的危机,美国能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应对。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改革指的是哪次改革?有什么重大的作用?
(4)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新”在哪里?
【答案】(1)商鞅变法;
(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4)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1)根据材料一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秦国商鞅变法。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据所学可知,经过大化改新,日本社会环境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前一问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列宁的这番话揭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这场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空前的掠夺;后一问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据所学可知,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破坏,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实施罗斯福新政,减轻危机的破坏;后一问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政一改过去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0
点睛:本题整合了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进行考查。第一问结合材料中奖励军功、奖励耕织等措施即可判定该改革为商鞅变法;第二位考查大化改新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这次改革对日本影响很大,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第三问据列宁对此改革的评述“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可以判断这次改革为俄国农奴制改革,因为农奴通过改革虽然成为自由人,但使用份地需要缴纳高额的赎金,这是对农民的一次空前的掠夺,这次改革是俄国近代重大转折点,俄国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第四问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美国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度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掌握这四次改革的原因、时间、措施、特点、影响不难得出答案。
27.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请写出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场面最为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3)一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三国同盟;
(2)凡尔登战役;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5)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华约的成立);
(6)珍爱生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战争是残酷的,是人类的大敌,维护和平是各国的共同责任;警惕大国的扩张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
20
(2)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场面最为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的凡尔登大会战历时10个月,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据所学可知,一战结束后,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建起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集中全力对法西斯作战,决不单独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5)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6)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珍爱生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战争是残酷的,是人类的大敌,维护和平是各国的共同责任;警惕大国的扩张政策。
五、活动探究题(28题10分,29题10分,共20分)
28.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2017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人民大会堂热烈庆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年来,人民军队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从未改变。
(2)写出和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由来相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千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3)材料三反映了红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时的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建设道路的探索】
20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歌曲《社会主义好》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列举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和方针的是哪次会议?今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
【指导思想的发展】
材料五: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哪次会议?
(8)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是什么?
(9)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1)1921年;
(2)南昌起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出其一即可给分)
(6)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
(7)遵义会议:
(8)邓小平理论;
(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后来8月1日成为建军节。
(3)据所学可知,进攻大城市失利后,我党吸取教训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
(4)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急于求成,我党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出现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前一问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一问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7)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8)据所学可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是邓小平理论。
(9)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等。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中共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及会议的时间及意义,如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大改造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遵义会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最后一问属运用层面的要求,从党的奋斗历程中自然就能够得出相应的两个结论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9.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思想篇】
(1)请依次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
(2)今年是图三人物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制度篇】
20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告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3)材料二选自于哪一文献?
材料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1917年11月7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鸣炮,发出了向敌人攻击的信号,起义队伍从四西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
(5)材料四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城市?
【科技篇】
材料五:科技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7)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
(8)2018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珠海一号”02组卫星,这是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答案】(1)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独立宣言》;
(4)三民主义;
(5)彼得格勒;
(6)指南针;
(7)英国;棉纺织业;
(8)航天技术;
【解析】(1)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图二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由此判定图一、图二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
(2)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从此无产阶级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
(3)材料二文献内容宣告了美国的诞生,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文献为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
20
(4)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况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等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根据材料四中时间“1917年11月7日”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及冬宫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事件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6)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宋朝制成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传播到西欧,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7)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棉纺织业。英国技术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期间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8)据所学可知,火箭和人造卫星是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