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历史六模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东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历史六模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4.荀子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材料表明荀子主张 A.爱护山林,保护环境 B.以刑辅德,人定胜天 C.礼法并施,政治清明 D.天人合一,共同发展 ‎25.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 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 ‎2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27.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自昭君出塞,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领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材料反映出 A.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士人仕途无望借古讽今 C.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 D.汉族文人家国衰败之痛 ‎28.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能够反映当时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29.阅读表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推知 ‎ 表1中国工业资本中官营资本与私营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1920年 ‎1936年 年均增长率 官营资本 ‎1.84亿元 ‎2.22亿元 ‎1.18%‎ 民营资本 ‎2.51亿元 ‎16.32亿元 ‎12.41%‎ A.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 B.官营资本迅速膨胀 C.国内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弱化经济控制 ‎30.1903年,清政府制定“癸卯学制”,基本照搬当时的日本学制,但对来自日本的学科名称进行了彻底改换,如将“经济学”改称“理财学”、“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理科”改称“格致科”等等。这反映了清政府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 B.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 C.不辨名实之分,追求全盘西化 D.坚持中体西用,抗拒制度变革 ‎31.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 A.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 B.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带潮流 C.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32.“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 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材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历史发展无奈的选择 ‎33.《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34.“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它”是指 A.工业革命 B.通信技术 ‎ C.世贸组织 D.国际贸易 ‎35.罗斯福说:“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据此可知,这一认识 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 ‎40.(25分)民族主义指忠诚于本民族、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而斗争的思想观念。然而民族概念的复杂和不确定性,造成了民族主义概念的混乱。同时,民族主义又同国家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是17-18世纪欧洲的产物。英国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等同于追求个性解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自由主义思想。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产生了民族主义思想,但其内涵有所不同。美国的民族意识是英国殖民统治促发的,其核心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政治权利,而且同个性自由和宗教信仰多样化密不可分。……在法国,反抗国内暴政同反对外族干涉有着相同的目标,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主义热情。‎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19 年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曾说:“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 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 蒙、 回、 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其遗嘱中说:“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 ‎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等 ‎(1)据材料一,比较17—18世纪英国与法美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有何不同。(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法国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共同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内涵。(4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该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社会转型路径与模式,引用了如下公式:R=(Mp+Ms)-C。‎ 其中:R(result)为社会转型成果、成效或绩效;Mp(primordial motorization)为社会转型的原动力;Ms(secondary motorization)为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继发性推动力;C(counteractant)为社会转型进程中形成的社会阻力。‎ 根据该社会转型数学模型,社会转型进程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绩效状态:‎ ‎(1)当Mp+Ms>C时,社会转型顺利推进。‎ ‎(2)当Mp+Ms=C时,社会转型停滞不前。‎ ‎(3)当Mp+Ms<C时,社会转型倒退崩溃。‎ 运用16~19世纪中国或西方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社会转型中一个或多个绩效状态的公式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现在乡村建设运动已为国人所注意,但乡村建设由何而起呢?……从浅的一层来说,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起于中国社会建设之要求,中国以经济落后而一切落后,所缺乏的东西太多,因而国人都抱有一种积极建设的要求;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因何而起》1937年 材料二 大量文盲的存在,无疑与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严重冲突,也与国民为国家主人的民国理念严重背离。因此,扫除文盲不仅是乡建最重要团体之一──中会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引入了许多作物新种,“最受欢迎的是美棉”,1932年种植脱利斯美棉(通俗称“脱字棉”)874亩,次年推广到23266亩,第三年达到41283亩。这种棉花质量好,售价高,而且产量大大超过土种棉花,老百姓称之为“八百准”,即每大亩(合3市亩)有收获800斤的把握; ……邹平实验县对社会风俗的改良,一方面利用村学、乡学大力宣传复兴传统良风美俗,如敬老爱幼、礼贤尚义、恤贫睦邻、扬善抑恶、勤劳俭朴等,另一方面禁止陈规陋习,如妇女缠足、早婚、吸毒赌博等,提倡“伦理情谊”,鼓励“人生向上”。……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所欠缺者一是科学技术,二是团体组织,因此对于发展合作事业有特别的兴趣。邹平县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合作社──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成立于1932年秋,专门运销研究院正在推广种植的良种美棉,以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 ‎ ————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作用。(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美国建国后不久就发生了两条发展道路的论争。论争中形成的“杰弗逊传统”和“汉密尔顿传统”在美国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 政治上,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和联邦军队。政治哲学上崇拜制度,主张法治,反对平民政治,认为人性本恶,有利益之争,需要有效率的政府主持福利;经济上主张建立有效的联邦银行体制以及税收、信用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建立多元经济体,农工商并存,大力发展工商业。汉密尔顿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以工商立国,仿效英国再造一个工商业繁荣的新国家。‎ 杰弗逊则力主小国家、小政府,主张维护州权,害怕中央政府的大权力吃掉各州的小权力,特别反对宪法中没有保护人民基本权利的条款;经济上力主以农立国,以独立的农场主经济为基础立国,反感发展工商制造业;认为独立的农民才是独立的、诚实有道德的人,农 民参与政治可以保证政治纯洁;而工业社会造成拥挤的城市和财富分配不均。杰弗逊想要在新生的北美打破欧洲的旧制度,走独立自耕农的农业发展道路,建立和平、安宁、民主的世外桃源式的理想国。在现实中则是代农场主立言,他本人就拥有一个不小的农场。‎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汉密尔顿与杰弗逊论争的主要分歧。(9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治国策略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3年,马克·布罗利在《自由领导者》一书中剖析了英美两个海洋帝国得以长期掌握世界霸权的决定性原因:通过制度化的国际体系缔造,领导者将世界上大部分中小国家变成了自己的利益关联方。在开放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中小国家可以继续发挥各自在经济领域的相对优势,同时避免承担维护体系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当挑战者出现时,许多与主导性自由霸权国在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不甚相同的国家也会选择维护旧秩序:利益相关者在破旧立新方面总是存有疑虑的。相比之下,苏联虽然在增殖权势方面也很有潜力,但由于其对开放性国际市场的怀疑态度,本质上只是在一个封闭空间内进行发展。当其经济出现固有的波动和低潮时,往往难以获得化解危机所需的弹性空间,只有向外扩张,最终败于自由霸权国组织的利益相关联盟。‎ ‎——刘怡《秩序重构:“二战”的政治遗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由霸权国长期掌握和维持世界霸权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在化解危机方面的努力。(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永嘉人,世称水心先生,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注: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人,故名)。“学术之会,总为朱(熹)、陆(九渊)二派,而水心龂龂(争辩)其间,遂称鼎足”。叶适批评朱、陆等人“专以心性为宗主”,耳目之官废而不用,其结果只能是“舍实事而希影象,弃有用而为无益?此与孟子所谓‘毁瓦画墁’何异,盖学者之大患也。”‎ 叶适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著述甚多,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财政、金融、民事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崇义以养利”,“不抑天下之道”,“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摘编自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适上述主张出现的背景。(9分)‎ ‎(2)叶适学术地位很快衰落下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衰落的原因。(6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