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时训练(共3套附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 能力进阶 一、二氧化碳 ‎1.(2017•环翠区模拟)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推理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所以常温常压下能在水中无限溶解 ‎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要除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 D.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2.(2017•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 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 ‎3.(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A. B. C. D.‎ ‎4.(2017•宁津县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 C. D.‎ 10‎ ‎5.(2017•青羊区模拟)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 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6.现代航天科学技术测得: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收集一注射器的CO2,然后将该气体缓慢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发现:‎ ‎①棉球2和3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 ②棉球4比1先变红,说明 。‎ ‎③棉球1也变红的原因是 。‎ ‎8.(2017•肥城市二模)自然界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并不断循环转化. (1)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占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吸收兰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自然界申也存在着氧循环.以下为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化:①金属锈蚀②煤炭燃烧③人与动物呼吸④陆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①~④中选择序号填空;其中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 (3)绿色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生成葡萄糖(C6H1206)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 (4)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如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与应用.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10‎ ‎  二氧化碳的不利一面(举一例)‎ ‎  二氧化碳的有利一面(举一例)‎ ‎(5)人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带放,另一是 ‎ ‎ .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C2H4,是生产聚乙烯塑料的愿料),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试回答下列问题: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若用‎4.4g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则理论上能转化得到乙烯的质量是多少?‎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不溶于水的气体 B.都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C.都是有毒的气体 D.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2017•高邮市二模)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 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 ‎3.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反映实验目的。符合如图装置的设计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③说明CO得氧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研究物质也是如此。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人类有害。”请你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任选一种物质说明它的两面性。 ⑴你选取的物质是 ,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是 ,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是 。‎ ‎⑵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①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 ‎②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 。‎ ‎5.(2017•江西模拟)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1 (1)“碳村庄”中的居民中,可作“灭火小能手”的是 ,C60是由 ‎ 10‎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 (2)“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CO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 ‎ ‎ . (3)“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 ,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16•满洲里市模拟)李强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3)下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2.8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 ;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 真题面对面 一、二氧化碳 ‎1.【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4.(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紫色石蕊变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熄灭 杠杆左高右低 ‎5.(2016•广东)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 10‎ 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 ‎6.(2017•荆门)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量.‎ ‎(2)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 ,理由是 .‎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 二、一氧化碳 ‎1.【2017年重庆市A】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O B.Fe2O‎3 ‎C.CO2 D.Fe ‎2.(2017•东营)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2.【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⑴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 (10分)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晟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2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反应。‎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II实现了____的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____,c和d的分子式是否相同?____,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______,d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能力进阶 一、二氧化碳 ‎1.C 提示 10‎ ‎:A、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度,不看无限制溶解,故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缺少二氧化碳我们是无法生存的,故错误;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于灭火,故正确;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于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错误. 2.B 提示:A、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气球会稍微的鼓起,U形管中的液面会左高右低,故A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气球会稍微的鼓起,U形管中的液面会左高右低,故B正确; C、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气球会稍微的鼓起,U形管中的液面会左高右低,故C错误; 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气球会稍微的鼓起,不会变瘪,故D错误; 3.D 提示: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正确. 4.A 提示: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故不能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故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小花变红,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性质,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C ‎ 提示 由过程①②可知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6.A ‎ 提示 CO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7.⑴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O2+Ca(OH)2═CaCO3↓+H2O ⑵①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②密度比空气的大 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8.(1)C+O2CO2   CO2+H2O═H2CO3   (2)①②③④ (3)6CO2+6H2O C6H12O6+6O2 (4)过多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5)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85.7% 理论上能转化得到l4 g乙烯.‎ 10‎ 二、一氧化碳 ‎1.A ‎ ‎2.B 提示:A、石墨做电池电极,是利用的石墨的导电性,合理; 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利用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不合理; C、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的是金刚石的硬度大,合理; D、活性炭除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合理; 3.D ‎ 提示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尾气能燃烧,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利用尾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氧化铜,充分利用了能源,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得氧产物是CO2。‎ ‎4.⑴二氧化碳 用于灭火(或作气体肥料等) 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等(或一氧化碳,作燃料或还原剂;易造成煤气中毒等) ⑵①2CO+O22CO2(或CO+CuOCu+CO2) ②CO2+C2CO ‎5.(1)CO2,分子;                (2)2CO+O22CO2; (3)A中产生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提示:(1)碳村庄”中的居民中,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作“灭火小能手”,C60是由分子直接构成. (2)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CO+O22CO2; (3)蔗糖(C12H22O11‎ 10‎ ‎),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可通过观察A中是否产生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6.(1)CO+CuOCu+CO2;(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3)ad;(4)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提示:(1)B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 (2)实验过程中,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所以D处点燃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b.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故质量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停止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所以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生成的铜不是2.8g,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生成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真题面对面 一、二氧化碳 ‎1.D 提示: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的质量、种类和体积均没有发生变化。‎ ‎2.A 提示: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 ‎3.C 提示: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正确;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正确;C.该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正确。故选C。‎ ‎4.D 提示: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5.A 提示: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6.(1)CO2. (2)CO2+Ca(OH)2═CaCO3↓+H2O; (3)CH4+2O2CO2+2H2‎ 10‎ O; (4)CO2+4H2CH4+2H2O;否;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5)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一氧化碳 ‎1.A 提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在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铁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A.‎ ‎2.D 提示:A、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在乙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A正确; B、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是典型的吸热反应,B正确; 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C正确; D、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气处理.故D错误. ‎ ‎2.⑴不严谨;气体产物可能是 CO和 CO2的混合物;⑵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入足量 NaOH溶液,再通过盛装 CuO的硬质玻璃管加热, 观察现象,若 CuO变红则猜想正确;⑶没有尾气处理装置;⑷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⑸在试管①中用足量稀盐酸清洗。‎ ‎3.(1) AB (2) CO2+H2CO+H2O 还原(3)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 (4) C8H10 相同 不是(或不相同) 48:5(或96:10)(5)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 10‎ 10‎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