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理综)
—、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2、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3,在下列各结构中,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
A.精巢 B.卵巢 C.子宫 D.花药
4、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则该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如图基因N异常,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
5、茉莉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组合中,能确定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25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100紫花×107白花
A.③和④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④
6、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 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
A.1:2:1 B.4:4:l C.3:2:l D.9:3:l
7,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8、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5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
A.1/2 B. 1/3 C. 1/6 D. 1/8
9、右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 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10、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用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果从F1自交所得的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黄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A. 1/9 B. 1/256 C. 1/8 D. 1/3
11、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几率为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1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
B. 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 yyRR、 yyrr
C. 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 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1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C.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 B.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14、在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人类红绿色盲研究
C. 萨顿的蝗虫实验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15、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16、如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B. ⑥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 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霈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
D. DNA解旋酶作用于①处的化学键
17、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18、关于下图DMA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B. 该片段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
C. 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T)/(G+C)的值上
D. 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19、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的4个实验中小鼠死亡的一组是( )
A. 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B. 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C. R型细菌+ 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
D. 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
20、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 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 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最相等
2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 边解旋边复制
C. 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D. 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 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
C. 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
D. 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23、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 )
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 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 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2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入小鼠
②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入小鼠
③S型菌的DNA与高温加热后冷却的R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
以上3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 存活,存活,存活 B. 存活,死亡,存活 C. 死亡,死亡,存活 D. 存活,死亡,死亡
2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数目等于DNA数目 B. DNA数目等于染色体数目
C.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28、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双链DNA分子一定含ACGU四种碱基
B. 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两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 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29、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3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B. 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 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 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3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基因A表达。现选择从AABB 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 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32、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
33、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
A.(2n-1)/M B. M(1/2q−1) C. (2n−1)M(1−2q)/2q D. (2n−1)M/2nq
3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S标记的细菌
③用3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沉淀物和上清液
C.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35、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36、现有三对夫妻以及他们的三个小孩:小薇、小智和小静,其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耳垂分离脸颊与耳垂紧贴脸颊为一对相对性状,且该性状由核基因控制)。请你据表分析,小薇、小智和小静分别是谁家的孩子
( )
张先生
张太太
李先生
李太太
王先生
王太太
小薇
小智
小静
血型
AB
A
A
B
B
O
A
O
AB
耳垂
分离
分离
紧贴
紧贴
分离
紧贴
分离
分离
紧贴
A.张家、李家、王家 B.张家、王家、李家 C.王家、李家、张家 D.李家、王家、张家
37、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某植株体细胞分裂,下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DNA数目加倍
B.图②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减数分裂,此细胞产生Aa精子的几率是0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一定代表的是卵细胞
D.图②、③所示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分别对应于图④的BC、DE段
38、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 )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A.AaXBY B.AaXbY C.AAXBY D.aaXbY
39、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 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 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 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 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40、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 结果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
A. DdRR 和 ddRr B. DdRr 和 ddRr C. DdRr 和 Ddrr D.ddRr
二.非选择题:
41、(8分)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 。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 。
(2)图1中DNA复制发生在 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区段。
(3)图2的①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②细胞处于 (时期),其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 。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GH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
42、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外貌特征
亲本
羽色
肤色
喙色
连城白鸭
白色
白色
黑色
白改鸭
白色
白色
橙黄色
(1)统计发现,F2 中非白羽与白羽的比例约为9:7,说明该肉鸭的羽色遗传符合 定律。
(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符号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对等位基因促进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上述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 ,白改鸭的基因型为 ,F2 表现为不同于亲本的灰羽,这种变异来源于 ,F2代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 ,黑羽和灰羽鸭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3)研究人员发现F2 黑羽:灰羽=1:2,他们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含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将F1 灰羽鸭与亲本中的白改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①若杂交结果为 ,则假设成立。 ②若杂交结果为 ,则假设不成立。
43、 (12分如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象,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的坐标曲线图。
(1)图甲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对应图乙的 段。
(2)根据图甲推断,此动物正常体细胞最多有 条染色体。
(3)理论上讲,图甲的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 种。
(4)若A、a、B、b分别位于①②③④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 4种精子,其原因之一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 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5)图乙中BC段和HI段都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分别是 。
44、(10分)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4)在某地红绿色盲的调查中,统计得知男性中基因型比率XhY:XHY=1:3 女性基因型比率XHXH:XHXh:XhXh=1:8:1,则在当地医院随机抽取一名孕妇生下孩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
45、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
(2)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短肢
正常肢
F1
0
85
F2
79
245
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b.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4)若通过(3)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 。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①这些残翅果蝇性状 (能/不能)遗传。
②出现这些残翅果蝇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这些性状的形成往往是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一生物月考三答案
选择题答案
1到30 每题一分 ADCAC CDACA BCDDA BDDBC CDBBC ACAAD 31到40每题二分 CDCBD BDACC
41、(第 4 问为 2分)
1.乙; 同源染色体 2.BC ;CD
3.A、a、B、b ; AABB或aabb 4.如下图
42、1.自由组合; 2.BBrr;bbrR;5; 8/9;
3.黑羽:灰羽:白羽=1: 1:2; 灰羽:白羽=1: 1 第1和第2问每空1分 第3问毎空2分
43、每空2分
1.初级精母细胞; CD; 2.8; 3.2; 4.非姐们染色体;
5.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受精作用
44、每空2分
1.XHY
2.XHXh
3.1/8 ; 1/4 ;
4.5/16
45、第3问每空2分,其余1分
1.雄性
2.4条或3条
3.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接近1:1
子代全为正常肢果蝇
4.1/2
5.①不能;温度影响了与果蝇翅的发育有关酶的活性;基因; 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