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左传》襄公二十年记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很强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5.汉宣帝时期,“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増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这说明
A.宣帝重视官吏的稳定与激励 B.宣帝时期官员的选拔手段多样
C.宣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 D.宣帝时期官吏的任免收归中央
26. 宋代大兴水利事业,尤其是南方,仅江苏、浙江、福建三地的水利工程就达817项,是唐代三个地区水利工程总数91项的8.91倍。这一现象说明
A.北方经济中心地位转移到南方 B.宋代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田耕种
C.水稻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 D.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及北方
27.明代,不少乡村地主迁移到城镇中居住,成为城居地主。如温州府永嘉县“在城仕族,自乡徙来者居多。”这反映出
A.明朝我国城市化进程拉开序幕 B.明朝出现近代因素的萌芽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市镇兴盛 D.阶级矛盾致地主避祸城镇
28.甲午战后,盛宣怀在《条陈自强大计折中》提到:“泰西诸邦,用举国之才智,以兴农商工艺之利,即藉举国之商力,以养水陆之兵,保农工之业,盖国非兵不强,必有精兵然后可以应征调,则宜练兵;兵非饷曷练,必兴商务然后可以扩利源,则宜理财;兵与财不得其人,虽日言练,日言理,而终无可用之兵,可恃之财,则宜育才。”这说明盛宣怀
A.主张继续以洋务事业来维护清王朝统治 B.跳出了洋务思想的藩篱,主张政治变革
C.客观分析并正确归因了甲午战争的败因 D.主张在经济、军事、教育方面全面改革
29.袁世凯当政后,表示“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务,故分农林、工商两部,以尽协助提倡之义。”据统计,从1912年到1916年间,北京政府先后颁布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说明
A.北洋政府仍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 B.北洋政府采取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措施
C.北京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社会风气 D.北京政府注重依法推进民族经济发展
30.1939年11月,蒋介石发表演说:“我们抗战的目的,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亦即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否则,世界问题不能解决,中国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而我们中国依旧不能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这反映了
A.蒋介石认识到抗战取胜是民族独立的良机
B.蒋介石将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际社会
C.蒋介石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全面爆发
D.蒋介石意识到要拉紧美苏,坚持主流阵营
31.电影《细细的红线》中有一句话:“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1956年的中国是一个理性十足的国家,1958年的中国是个激情澎湃的国度。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际局势恶化激发国内建设热情 B.“以阶级斗争为纲”主导政治生活
C.两级对峙格局确立影响政府决策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
3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雅典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了191片2500年前的刻字陶片,陶片被整齐地排放在瓮中,全部写着“太米斯托克利”的名字,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事先准备好,打算说服民众反对太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B.雅典民主制遭到人为破坏
C.陶片放逐法不利于决策正确 D.雅典民主制是虚假的民主
33.下表是《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1870
1881-1885
1896-1900
1906-1910
1913
英国
32
27
20
15
14
法国
10
9
7
6
6
德国
13
14
17
16
16
美国
23
29
30
35
36
日本
1
1
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88
89
87
86
87
世界总计
99
101
100
99
100
A.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始终上升
B.世界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世界工业生产高速增长
D.日本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与世界基本同步
34.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钢产量从430万吨增加到1830万吨,石油产量从170万吨增加到3420万吨,煤产量从3550万吨增加到16470万吨,电力从50亿千瓦时增加到483亿千瓦时。这一变化主要因为
A.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B.苏联人民高昂的建设热情
C.为做好反法西斯战争准备 D.苏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35. 有学者提出:“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据此可以推断
A.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关系日益密切 B.两级对峙并未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
C.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多极化互相矛盾 D.全球化趋势与多极化趋势并行不悖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仲(约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令顺民心,则威令行。法律之判定,力求统一。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自言能为司马不能为司马者,杀其身以衅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杀其身以衅其社;自言能为官不能为官者,刖以为门父。明必死之路,则民远邪;信庆赏,开必得之门,则民轻难。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焉。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 ——摘编自《管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管仲法治思想的特点。(10分)
材料二
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举行了第一次“撤离”(以集体退出公社和军队迫使贵族让步),经过斗争平民于公元前451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随着罗马对外扩张、国际交往以及商业发展,罗马公民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纠纷日益增多,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变为调整财产关系,被称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从3世纪起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化,统治阶级希望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着手进行法律的汇编工作,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编成了集罗马法大成的《国法大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通史·上古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马法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古代的法治的认识。(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1936年中国主要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指数(1921年为100)
年份
棉纱
棉花
米
煤油
1921
100
100
100
100
1925
87.8
68.3
99.5
156.9
1929
124.0
85.1
102.7
203.3
1931
87.3
78.4
91.5
121.3
1933
60.5
69.6
88.5
111.4
1936
21.8
73.2
124.3
156.2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表格进行史学阐释。
请考生从给出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的专利制度包括两类:一是茶盐酒矾的专利,一是金银坑冶和货币铸造的专利。宋初,茶盐酒矾的专利,是由茶、盐等户进行的。官府把这类产品加以控制,转由大商人销售而获利的。宋立国以来对这类专利控制的极为严厉,私自煎盐三斤、酿酒三斗、造麯
十五斤或炼矾十斤的,都要处以极刑。虽然如此,因为官府管理不好,茶、盐等质量低劣而价格又昂贵,极刑并不足以制止私贩和私造。王安石当政期间指出:仰赖巨商卖茶,有害于一般茶户和消费者,亦有害于封建国家,徒使少数巨商攫取厚礼,因此王安石竭力支持官收茶税,“民自贩运”的做法。熙宁七年,王安石将穿川茶加以征榷,茶息初定为四十万贯,后增至百万贯。盐专利主要的办法:出笼的盐钞有一定数量,设置钞场“平买”盐钞,市易司用市价收买旧钞,由此稳定钞价。矾专利于熙宁年间废除承买制,全由官府经营。熙宁六年,矾利增加到183100贯。在金属采炼的专利上,变法派不主张国家加强对采冶部门的控制。同时还发布了放宽铜禁的敕令,许可民间自由制作铜器物,并予以免税。变法还广泛采用了矿税实物征收制,同时还明确规定了矿税税率,冶户可以将其余生产物出售。货币的铸造则全由国家设置的钱监进行。
——摘编自刘增合《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两类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专利制度的影响?(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常常被简称为“我思”(cogito)的原则,这种概括既简练又准确。“我思”包含了启蒙思想的两大基础原则,而且说明了这两大原则的一体性关系。
首先,我思以肯定“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一切真理的基础而肯定了人本主义原则,并且肯定了人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来是个人主义——我想我还是提醒一句:不是唯我论或利己主义,虽然这种提醒对懂西语的人来说根本多余。
其次,我思以肯定思想是人的本质确立起理性主义的原则。在我思这一归纳之下,我们来理解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所说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是人的理性。或者更清楚地说,当我们确定人是价值的基础的时候,理性正是人的本质,而当我们确定理性主义是最高的价值法则的时候,这种理性其实就是人本身。理性与人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按这种理解,说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它们看成两个分立的原则,它们只是同一的原则的两个方面。(1)根据材料,指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的主要内涵。(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笛卡尔思想的主要影响。(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769年当选弗吉尼亚议会议员,成立弗吉尼亚通讯委员会进行反英斗争。他在《独立宣言》中指出:人不是为受苦而活着,追求幸福是人人都应享受的权利,促进人民幸福是政府的重要目的;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是为了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的;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人民就有权利举行革命或起义来推翻它。独立战争期间,杰斐逊回到弗吉尼亚进行了四项改革工作:取消限定嗣续法,废弃长子继承法,实现宗教自由,实行普及教育。独立战争胜利后,出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组建了美国国务院。1800年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并成功连任,在任内他废除了前届政府所颁布的《归化法》、《镇压叛乱法》等,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积极推行向西扩展的政策,以3美分一英亩的价格从法国手中购买了从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的一大片土地,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创立了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第一所与宗教学说完全无关的高等学院。杰斐逊一生从事政治活动近六十年之久,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一位伟大英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近代史》(上)
(1)依据材料,简要分析托马斯•杰斐逊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一位伟大英雄”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马斯•杰斐逊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主张?(5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C 25.A 26.B 27.C 28.A 29.B 30.D 31.A 32.C 33.B 34.D 35.D
40.(25分)
(1)特点:体察民情,顺应民心,民本思想。立法统一,法律公开,统治者要
以身作则。公正无邪,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法制监督与问责制度。严刑峻法,赏罚分明。刑罚要审慎。
(2)变化: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完备。
原因:平民的强烈要求以及与贵族的长期不懈斗争;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矛盾,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起来多有不便;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
(3)认识:无论是古代西方还是古代中国,法律都是维护统治的基本手段;法律的实施有利于规范人身行为、协调复杂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应立足于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法治宝贵经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1.(12分) 答案略。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在茶盐酒矾的专利上政府的作用日益加强和扩大,商人的活动缩小或者被排除。在金银坑冶和货币铸造的专利上政府放松对其控制,允许冶户参与其中。
(2)保证了政府的专利;抑制了大商人攫取高额商业利润;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茶业盐业的发展;便利了金属采炼和制造的发展;促进商业资本向金属采冶和制造业的发展。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内涵:强调了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启蒙思想的两大原则;理清了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两者的关系。(6分)
(2)影响:对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阐明了启蒙思想的核心,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5分)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 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10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起草了《独立宣言》,是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以及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进行了民主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购买路易斯安那地区,极大扩展了美国的版图,促进了美国的“西进运动”;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天赋人权,尤其是发展了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人民拥有革命权利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