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物理第1章声现象单元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苏科版八上物理第1章声现象单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章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1章;考试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 C.‎ 工人用电钻钻墙 D.‎ 敲击编钟发声 ‎2.用钢琴和和小提琴同时合奏一首乐曲,常常能明显区别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是因为钢琴和小提琴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和响度都不同 9‎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B.“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高 C."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D."轻声慢语"指的是音调低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音的大小 ‎5.市政府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A.增加城市水面面积——可以调节气温 B.城市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消除噪声 D.倡导“无车日”——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6.下列现象或事例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 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9‎ A. 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 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8.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大于‎11.3米 小于‎22.6米 小于‎11.3米 大于‎22.6米 ‎9.下列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 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的马蹄声 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 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10.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9‎ 二、填空题 ‎12.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13.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 。‎ ‎14.在去年我县中学生文艺汇演上,李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15.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而产生的.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除了空气, 也能够传声.‎ ‎16.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从_________减弱噪声。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在传出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17.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8.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 9‎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 ‎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措施_________.‎ ‎19.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 ‎20.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在鱼缸旁说话,拍手会将鱼儿吓跑.‎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___,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说明 ;‎ ‎(2)乙图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铃发出的声音,说明 ;‎ 9‎ ‎(3)丙图中当不断地抽气时,手机的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 .‎ ‎(4)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 .‎ ‎2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1)_____,‎ ‎(2)_____.‎ ‎23.()如图甲所示,当小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若将此实验移至月球上能否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的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也能被多次弹开,该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同样在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则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四、计算题 ‎24.(来源)武汉市江岸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如图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武广高铁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全长约,列车最快速度可达.‎ ‎(1)武广高铁全线铺设了具有世界铁路先进水平的混凝土无砟轨道, 米一根的钢轨全部实验无缝焊接,并在轨道下铺设新型减震材料,有效减少过去钢轨与列车车轮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不再有“咣当”、“咣当”的声音,非常平衡,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列车车窗采用的是双层中空玻璃,能大大减弱外界噪声干扰,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2)下表给出了部分列车运行时刻表,请根据表中信息计算次列车从武汉到广州南的全程平均速率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车次 运行区间 区间运行时刻 发站 到站 发时 到时 历时 武汉 广州南 小时分 武汉 广州南 小时分 武汉 广州南 小时分 武汉 广州南 小时分 9‎ ‎(3)在武广高铁某路段的地面上安装有固定雷达测速器,雷达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脉冲,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荧光屏上分别会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其原理如图所示.某时刻在监视屏上显示的第一次雷达波形如甲图所示,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上显示的第二次雷达波形如乙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请计算此段距离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五、综合题 ‎25.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9‎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 ‎(2) 热 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9‎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_.(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 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26.26.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船底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在船底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计算或回答出下列问题.‎ ‎(1)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2)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六、作图题 ‎27.示波器输入了音叉发出的声音,如甲图所示,当音叉发声更响亮时,在乙图中粗略画出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9‎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的频率声音,结合题意看人耳能否听到声音,凡是能够听到的都不是超声波的声音频率范围.‎ 解:A、小孩在山谷里对着山壁喊话时,会有回声现象,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此范围是大多数是超声波,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符合题意;‎ C、电钻钻墙壁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会产生难听的噪声,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D、敲击编钟,编钟因振动发出声音,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从应用方面考查对超声波概念的理解情况,知道超声波是人类听不到的.属于基础知识.‎ ‎2.C ‎【解析】用钢琴和和小提琴同时合奏一首乐曲,常常能明显区别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是因为钢琴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选C ‎3.D ‎【解析】‎ 试题分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A正确;“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高,故B正确; "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故C正确;"轻声慢语"指的是响度小,故D错;应选D。‎ 考点:声音的要素 ‎4.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音调的因素,即音调由频率决定。‎ 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划得快慢不同,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划得快,木梳齿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声的音调高;划得慢,木梳齿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 故A正确。‎ 点睛:应牢记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 ‎5.C ‎【解析】A、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可以让周围的气温变化不大,起到恒温的作用,而这正是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利用.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城市种植花草树木--可以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能消除噪声.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倡导“无车日”,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增温物质,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 试题分析: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 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反射,避免产生回声,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 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树叶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与声音的产生条件无关.‎ 所以选C.‎ 考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并会利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现象 ‎7.A ‎【解析】试题分析:小球被反复弹起,是由于音叉的振动引起的,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在A正确;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力的大小影响鼓面的振幅,所以B错;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C错误;丁图中随着空气的减少,声音变弱,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所以D错误;应选A。‎ ‎【考点定位】声音的三要素 ‎8.A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s=vt=‎340m/s×s≈‎11.3m.因时间必须大于1/15s,故距离必须大于‎11.3m. 故选A.‎ ‎9.A ‎【解析】A.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讲话声通过空气、水传到潜水员耳朵,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故A符合题意。‎ B.敌人的马蹄声通过大地传到士兵耳朵,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枕着牛皮箭筒听声效果更好,故B不符合题意。‎ C.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是水流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 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0.A ‎【解析】由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波形不同,三者的音色不同,故A正确。‎ 响度取决于振幅的大小,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错误。‎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不正确。‎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故D错误。‎ 答案为BCD。‎ ‎11.声源 响度 红 ‎【解析】‎ 试题分析:车辆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太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较大;花朵的颜色是由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鲜花是由于反射了红色光。‎ ‎【考点定位】声现象;光现象 ‎12.信息、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声的利用:声能传递信息,声能传递能量。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都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考点:声的利用 ‎13.响度、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4. 音调 空气 ‎【解析】解答:(1)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弦的长短不断变化,改变了琴弦振动的频率,造成音调不断变化。(2)电吉他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电吉他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点睛:解答此题明确以下知识点:(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5.振动 液体(或水)‎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除了空气,液体(或水)也能够传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6. 声源处 属于 ‎【解析】“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减弱噪声,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在传出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影响学生考试所以属于噪声。‎ 点睛:减弱噪声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17.5 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它振动的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Hz在人类不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考点:频率的概念;人耳听到频率的范围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18. 无规则 声源 传播 人耳 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解析】 (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点睛:(1)从物理角度来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2)因为人听到声音要经历三个阶段:发声体产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人耳,所以减弱噪声的途径就相应的有三条;(3)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想出三种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 ‎19.玻璃 水 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排列是玻璃 水 空气。‎ 考点:声音在不同状态物质中的传播快慢 ‎20. 乙丁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液体能传播声音 ‎【解析】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这是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 丙、在鱼缸旁说话,拍手会将鱼儿吓跑,这是研究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故答案为:(1). 乙丁 (2).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液体能传播声音 ‎21.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①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如果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第二次的响度明显比第一次小.‎ ‎②把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这是研究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 ‎③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直至无法听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④将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着烛焰用力敲击,发现烛焰会摇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和声音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2. 空气能传播声音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解析】‎ 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于实验中,敲击的是右边的音叉,此音叉的振动通过两音叉之间的空气进行传播,激起左边音叉的振动,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也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3.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放大为乒乓球明显的振动 能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或声音具有能量 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不能被弹开 ‎【解析】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乒乓球被多次弹起,即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人眼不易观察,故用轻质的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放大为乒乓球明显的振动;若将次实验装置移至月球上,虽然月球上是真空,但敲击音叉时仍能引起音叉的振动,故仍能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即声音通过空气引起左边音叉的振动,故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如果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月球上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不能被弹开。‎ ‎24.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261.8km/h ‎75m/s ‎【解析】(1)在声源处减弱,也就是防止噪声产生;传播过程中减弱,也就是阻断噪声传播; ‎ ‎(2); ‎ ‎(3)第一次:,‎ 第二次:,‎ ‎,‎ ‎.‎ ‎25.(1)(1):超声,音调;(2):次声,次声形成内脏的共振;(3):5Hz,能量.(4)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2)(1)汽化,液化;(2)⑥,③,①.‎ ‎【解析】试题分析:(1)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杯子里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也就有所不同,导致音调发生变化.‎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次声的频率很低,人无法听到.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当人体固有频率和次声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内脏的共振,导致死亡,所以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5Hz左右.‎ 声波的一个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声可以传递信息,如B超;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清洗精细机械。 ‎ ‎(2)‎ ‎(1)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低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热量“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热管停止“制冷”;‎ 考点:声现象、物态变化 ‎26. ‎3060米 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试题分析:(1)经过4s后在船底接收到回波信号,可知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2s,所以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s=vt=‎1530m/s×2s=‎3060m;(2)由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太空中没有可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不能用超声来测。‎ 考点:声现象;速度的计算 ‎27.‎ ‎【解析】‎ 试题分析:乐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 解:解决本题,根据决定响度的因素是振幅,而根据题意,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变,更加响亮说明响度增大,也就是振幅增大,所以示波器上的波峰和波谷的高度增加。‎ 考点:乐音的三要素及特点。‎ 点评:解决此题,需要学生对乐音的三要素及其特点了解清楚,并能有较强的作图识图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