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遂宁市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年遂宁市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射洪中学高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1、“梭伦的应对是建立一种制度,在少数富人和负债的大众之间达到一种艰难的平衡。但是这两个群体都不满意,不久就又恢复了争端。”“负债的大众”不满意的根源在于梭伦改革(  )‎ A.没有建立民主体制 B.没有满足平民的土地要求 C.没有改变平民处境 D.没有涉及平民的政治要求 ‎2、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②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③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 ‎④都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4、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显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是( )‎ A.北方的分裂与统一 B.汉族地主势力的消长 C.北方民族融合 D.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 ‎5、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王安石变法简论》)。以下各项符合材料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态度的是( )‎ A.基本否定 B.基本肯定 C.一分为二 D.不清楚 ‎6、《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 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7、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型题目。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孝文帝——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D.王安石变法——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 ‎8、某校学生在学习了宗教改革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宗教改革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甲说:宗教改革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乙说:宗教改革后建立的新教强调教随国定,否定了教皇和《圣经》的最高权威;丙说:通过宗教改革增强了欧洲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丁说: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的说法都正确 ‎ B.甲、乙、丙的说法正确,丁的说法错误 C.甲、乙的说法错误,丙、丁的说法正确 D.甲、丙、丁的说法正确,乙的说法错误 ‎9、1076年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第二年,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在卡诺莎城堡门前立了三天三夜才得到赦免。这个故事说明( )‎ A.天主教会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 B.德意志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 C.世俗王权受到教皇权力的制约 D.天主教会受到世俗权力的挑战 ‎10、下列三个人物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1、“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 A.此话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观点符合世俗封建主的根本利益 C.亨利八世借此侵夺资产阶级财产D.否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观努力 12、 有人认为阿里改革是暴君演出的一场“戏”,其目的实际上是满足个人野心。这主要是指阿里( )‎ ‎①消灭马木鲁克势力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实行对外扩张政策 ④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各项中体现出列宁所说“掠夺”的是( )‎ A.农民必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B.农民需要用钱购买商品 C.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成为了商品 D.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14、大前提: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国内盛行农奴制度。‎ 小前提: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源于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结论:腐朽的农奴制在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对抗的过程中处于劣势。‎ 以上推理(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15、观察下图,他们对各自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是,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你认为相同的意义是( )‎ ‎ ‎ ‎ 亚历山大二世 亚伯拉罕·林肯 明治天皇 A.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B.消除了外国势力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16、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有( )‎ ‎①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 都改变了改革之前所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③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 都通过改革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观察下列图片,这些现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 )‎ ‎ ‎ ‎ 明治时期的小学 岩仓使团出访欧洲 早期的火车 ‎① 促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②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 ③ 成为亚洲强国 ④使日本“脱亚入欧”,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8、下图显示的是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典型的中下级武士的形象,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当时日本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天皇在日本依然有很大影响力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19、观察下图,幕府将军提出把政权"奉还"天皇的真实目的是( )‎ ‎ 大政奉还 A.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 B.保住幕府实际权力 C.趁机准备反扑武装力量 D.支持"王政复古"‎ ‎20、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21、梁启超认为报刊"有助耳目、喉舌之用"。维新派的"耳目喉舌"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申报》 D.《新华日报》‎ ‎22、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和民族国家形成成为潮流。为君权辩护的学说符合这种潮流,是因为这一学说( )‎ A.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 ‎ B.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 C.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 D.强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2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对他的观点解读错误的是( )‎ A.他反对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主张确立邦联制 B.他的观点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C.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 D.他的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4、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 A.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B.实施分权与制衡 ‎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责任制内阁 ‎25、‎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 ‎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26、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27、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 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 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 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 ‎28、1649年,因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升级而挑起内战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公开处死;1558年,坑杀超过300个新教徒,得到“血腥玛丽”称号的女王玛丽一世虽众叛亲离,仍安然离世;1899年,英国首相提议竖立克伦威尔雕像,却强调回避查理一世的棺木。上述过程表明( )‎ A. 英国民主宪政思想的深入 B. 英国斗争方式趋向和平 C. 英国注重传统的民族性格 D.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 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30、法国大革命后,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 A.宣布废除君主制 ‎ B.确立了法国的政治体制 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治的一系列原则 ‎ 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原则 ‎3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32、“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33、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 A.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C.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34、“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 ‎35、在宪章运动的年代里,英国有几百万人都被发动起来,并在《人民宪章》(1838年)上签名。宪章派提出必须改善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迫使他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该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是( )‎ A.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实力大大增强 B.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寻找海外市场 ‎ C.英国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导致 D.英国资产阶级急于转移国内矛盾 ‎ ‎36、有人说:“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这一观点(   )‎ A.正确揭示了巴黎公社的历史作用 ‎ B.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C.没有认识到巴黎公社在民主建设方面的贡献 D.没有正确认识到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 ‎ ‎37、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以上材料表明国民党(   )‎ A.愿意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日 B.决定发动全民族的抗战 C.总结以前战事,以利再战 D.仍坚持其独裁统治 ‎38、‎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 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 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根据地政权属于( ) ‎ 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峙的全国性政权 ‎ B.隶属于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 C.是苏联领导下的工农民主联合政权 ‎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 ‎39、有史学家指出,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材料体现出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 A.多元文明模式同时并存 B.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曲折前进 D.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方向 ‎40、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第II卷(共40分)‎ 二、材料题: ‎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l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 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而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l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 ‎——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农业改革的具体措施?(4分)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有学者指出,l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是什么?这种政策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6分)‎ ‎(4)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俄国1861年改革某种程度上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引起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8分)‎ ‎42、“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元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人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4分)‎ 射洪中学高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学月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DCA 6-10 CDDCD ‎11-15 AAADC 16-20 ADBBA ‎21-25 ADABA 26-30 DCABC ‎31-35 DCDDD 36-40 DDDAC 二、材料题 ‎41、‎ ‎(1)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战,鼓励农业生产。(共4分,每点2分)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2分)‎ ‎(2)合理性: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2分) ‎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4分)‎ ‎(3)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2分)‎ 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地税征收现款,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保障。(4分)(任两点即4分)‎ ‎(4)日本:黑船来航,受到西方侵略,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2分)。 ‎ 俄国:农奴制阻碍经济发展,危机四伏;克里木战败暴露俄国落后;农奴起义;出现要求变革的呼声等。(任三点即6分)‎ ‎42、‎ ‎(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 ‎(2)资产阶级代仪制度(2分)‎ 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 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 ‎(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人民主权。(4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