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权益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以下权利中,未成年人不能享有的是( )
A.生命健康权 B.财产所有权
C.受教育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下面漫画中的教师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生命健康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3.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和家长出于关心,随意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手机短信等。这种行为是( )
A.可取的,它有助于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
B.不道德的,应受刑罚处罚
C.违纪的,但能为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D.违法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受父母溺爱的晓敏上中学后,经常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多次请父母到校配合教育,她的父母不肯来,并认为孩子到校上课,就是学校的事了,与家长无关。晓敏父母的行为是( )
8
①正确的,学校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保证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②错误的,父母应正确教育、引导孩子 ③正确的,学校应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 ④错误的,父母不应溺爱孩子,应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5.2014年9月16日,第一届“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宿州赛区获奖选手颁奖大会在宿州一中礼堂举行。宿州一中学生潘宇扬的发明“无法破解的新型电阻锁”和泗县新集中学学生董茹发明的“全功能水果采摘器”获得一等奖。对此,有的同学建议他们去申请成果专利,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你的看法是( )
A.有必要,可以炫耀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B.有必要,可以使智力成果权得到更好保护
C.没有必要,享有智力成果权要受年龄限制
D.没有必要,申请专利程序复杂,影响学习
6.对于漫画《“法保”》所表达寓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
“法保”
A.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就可以不努力学习了
B.家长没有采取正当方式管理子女
C.该青少年可能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青少年自我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7.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求救和自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求救和自救的原则和办法。应对灾难性危机的办法有( )
①保持镇静 ②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学会保存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在恰当的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④及时报警或告诉同学、老师、家长和其他人
8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未成年人遇到抢劫等侵害时( )
①应以保护自身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 ②不要过多地顾及财物 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④关键时要大声呼救,及时报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选项中,属于用非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是( )
①刘某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单位协商解决纠纷 ②小芳通过妇联多次说服教育父母同意自己继续读书 ③王某向法院起诉儿子拒不赡养他 ④小李状告税务机关非法扣押其营业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下列做法体现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有( )
①爸爸带小敏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全国开展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的专项行动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民政等部门推动建立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情境分析(共48分)
11.观察漫画《据“法”力争》,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学生所依据的应该是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哪两部法律?(4分)
8
据“法”力争
(2)漫画带给你怎样的启示?(6分)
12.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1)近来,同学们总是在你的背后嘀嘀咕咕,表情怪怪的。你一打听,原来是小明把你的私人日记上传到了网上。
①你的正确做法是要求小明赔礼道歉,停止侵害;(1分)
②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小明侵犯了我的隐私权。(3分)
(2)一次偶然机会,你发现自己的作文未经你的同意被某出版社私自发表。
①你的正确做法是及时与出版社联系,要求出版社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分)
②这样做的理由是出版社侵犯了我的著作权。(3分)
(3)面对朋友“别去上课了,去网吧玩吧”的建议。
①你的正确做法是委婉拒绝并奉劝同学不要去网吧;(2分)
②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要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不要进入营业性网吧等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2分)
13.社会青年张某由于一次偶然机会,获得了李某的个人信息,以此相要挟,要求李某给其 1 000元钱,遭到拒绝后,竟威胁要将其个人信息发布到网上。
(1)张某侵犯了李某的什么权利?(4分)
(2)李某除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外,还可以尝试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
14.为了让同学们学会紧急避险,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徐老师上了特殊的一课——《▲》。来,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我学习,我判断
8
(1)火灾是常见的安全事故。请你依据“阅读卡”,指出漫画1中的逃生行为有哪些不当之处。(5分)
◇我应对,我避险
漫画1
(2)漫画2中的抢劫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当你遭遇这种情景时,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方法?(5分)
漫画2
(3)这特殊的一课,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珍惜哪一项人身权利?请你为本节课拟一个标题。(6分)
三、生活实践(共22分)
15.伴随着家庭经济因素影响的下降,取而代之的辍学原因是学生的“厌学”。目前,因为“厌学”而辍学的学生,已占辍学学生的80%左右。某校对七年级(1)班三名辍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辍学的理由分别如下。
学生甲:国家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统分制度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读书前景无保障,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
8
学生乙:教师偏爱优秀的学生而嫌弃我们这些差生,对待我们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简单粗暴地批评。我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产生了厌倦感。
学生丙:学校根据学生成绩排座位,考试评比压力大。再说自己又不准备考大学,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就学生“厌学”问题展开调查。
(1)调查主题:走进辍学学生的世界;辍学原因调查;等等。(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即可)(2分)
(2)调查地点:学生家庭、学校。(2分)
(3)调查对象:辍学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社会有关部门。(2分)
(4)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2分)
(5)各调查小组在这次课题研究活动行动前要准备哪些知识?(6分)
(6)班主任准备以“解决‘厌学’问题”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给班主任的发言稿拟写一个提纲。(8分)
##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只有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才可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B
3.D 随意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手机短信等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权、隐私权等,属于违法行为。故选D项。
4.D “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是家庭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晓敏父母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是错误的。故答案应是D项。
5.B 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他们应该请学校和家人帮忙去申请专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
6.A 7.A
8.A 本题考查当面对抢劫这种突发情况时,未成年人应如何做到自我保护,①②③④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8
9.A ③属于民事诉讼,④属于行政诉讼,只有①②是非诉讼手段。故选A项。
10.D 本题主要考查对社会保护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依据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相关内容可以判断出,①体现了家庭保护,③体现了学校保护,②④体现了社会保护。故选D项。
二、情境分析(共48分)
11.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2.答案:(1)①正确做法:要求小明赔礼道歉,停止侵害;②理由:因为小明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2)①正确做法:及时与出版社联系,要求出版社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理由:出版社侵犯了我的著作权。
(3)正确做法:①委婉拒绝并奉劝同学不要去网吧;②理由:因为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要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不要进入营业性网吧等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
13.答案:(1)张某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李某的隐私权、名誉权。
(2)李某还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张某依法协商解决,或通过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或有关社团(如居委会、妇联或其他主管机关及调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方面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答案:(1)危险时刻仍不舍财物;没有匍匐前进;没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犯罪行为。应对方法:与歹徒周旋,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伺机脱身,及时报警;在能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实施正当防卫。(答对两点即可)
(3)生命健康权。(标题围绕“关爱生命”或“自救自护”角度设计,体现用知识、智慧维护生命健康主题。如“知识守护生命、智慧保护自我”)
三、生活实践(共22分)
15.答案:(1)走进辍学学生的世界;辍学原因调查;等等。(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即可)
(2)学生家庭、学校。
(3)辍学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社会有关部门。
8
(4)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5)在行动前必须先通过复习课本知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内容,了解有关法律规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6)发言提纲:①开展各种活动,明确受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②学校老师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③学生应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