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都是氢能源
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
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
2.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农药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CO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3.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4.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时用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使飞艇在空中安全而有效,你认为飞艇内充入哪种气体最好( )
A.氢气 B.氦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6.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剧烈磨擦,航天飞机尖端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为了防止极高的温度将其烧毁,科学家给航天飞机相应部位设计安装了可靠的保护层.制作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 C.镁铝合金 D.新型陶瓷
7.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铵态氮肥( )
A.易溶于水 B.能与碱反应
C.受热易分解 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D.由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
9.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水玻璃 ②水泥 ③普通玻璃 ④漂白粉 ⑤Na2CO3•10H2O ⑥氯水 ⑦液氯 ⑧纯净的盐酸.
A.①④ B.①⑤⑦⑧ C.①⑤⑥ D.⑤⑦
10.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丁达尔效应 B.观察溶液颜色 C.过滤 D.加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71g氯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与乙炔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
12.在强酸性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K+、Ba2+、Cl﹣、NO3﹣ B.Ca2+、Al3+、HCO3﹣、Cl﹣
C.Na+、AlO2﹣、OH﹣、SO42﹣ D.K+、NH4+、NO3﹣、Fe2+
13.已知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
14.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 B.0.5mol/L C.1mol/L D.2mol/L
15.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氧气的是( )
A.Na2O B.Na2O2 C.K D.NO2
16.做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应用( )
A.硫酸洗涤 B.稀盐酸洗涤 C.水洗涤 D.醋酸洗涤
17.下列气体中,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2 B.NO C.SO2 D.NO2
18.下列物质可用来刻蚀玻璃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氢氟酸 D.纯碱
19.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20.下列溶液可用无色试剂瓶装的是( )
A.HNO3 B.AgNO3 C.氯水 D.H2SO4
21.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
22. H、H、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都不带电荷的粒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2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24.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H2CO3 B.碱性: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PH3 D.原子半径:N>C
25.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26.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A. B.H+Br﹣ C. D.H﹣Br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B.CCl4分子中含有离子键
C.H2O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CO2分子中没有极性键
28.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Al与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石灰石受热分解
D.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29.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刚石和石墨比较,能量“贮存”高的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30.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3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常温下,下列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H2SO4 B.稀HNO3 C.盐酸 D.CuSO4溶液
32.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
A.氮化硅陶瓷﹣﹣导热剂 B.Si和Ge﹣﹣半导体材料
C.钢化玻璃﹣﹣汽车窗玻璃 D.SiO2﹣﹣制光纤
33.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
A.Fe B.Zn C.Al D.HCl
34.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NaHSO4 B.NaHCO3 C.Na2SO3 D.NH4NO3
35.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是( )
A.澄清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36.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O2 B.H2 C.O2 D.NO
37.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A.CO2 B.Cl2 C.HCl D.NH3
38.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
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 D.铜与浓硫酸反应
39.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40.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
41.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2.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红棕色气体
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
C.NO溶于水可以生成硝酸
D.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44.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4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不能用稀HNO3和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4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47.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48.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
4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2O5(g)⇌4NO2(g)+O2(g)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NO2)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NO2)为( )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c(NO2)/(mol•L﹣1)
0
0.020
0.032
0.038
0.040
0.040
A.0.020mol•L﹣1 B.0.032mol•L﹣1 C.0.038mol•L﹣1 D.0.040mol•L﹣1
50.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时刻,v(正)<v(逆) B.t2时刻,v(正)>v(逆)
C.t3时刻,v(正)=v(逆) D.t4时刻,v(正)<v(逆)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选对但漏选得1分),共30分.
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处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是由于CCl4与H2O互不相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52.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用单质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SO3 C.FeCl3 D.NO2
5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用浓硫酸干燥CO2
5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55.下列有关盐酸、硝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无色液体
B.都是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浓溶液在空气中都有白雾生成
D.都是易溶于水的强酸
5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活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小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57.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58.下列图中,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59.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O2)=0.0025 mol/(L•s) B.v(NO)=0.008 mol/(L•s)
C.v(H2O)=0.003 mol/(L•s) D.v(NH3)=0.002 mol/(L•s)
60.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依据此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Cu
Zn
稀盐酸
B
C
Zn
硫酸铜溶液
C
Cu
Zn
氯化铜溶液
D
Cu
Zn
硝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都是氢能源
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
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
【考点】清洁能源.
【分析】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是错误的,当时没有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不是氢能源,主要有化石燃料能源、柴草能源等;
C、新能源时代是指 染低、高效无害、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等;
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生成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
【解答】解:A、原始社会不会利用天然气,故A错误;
B、农村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化石燃料能源、柴草能源等,故B错误;
C、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新型能源,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农药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CO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分析】A.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工业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居室污染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D.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为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正确;
B.居室污染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影响人体健康,故B正确;
C.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CO的排放不会形成酸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正确;
故选C.
3.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分析】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含有杂质少,几种烃都能够燃烧,则被用作汽车的燃料.
【解答】解:液化石油气(LPG)含有杂质少,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燃烧时,燃烧充分,且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故选C.
4.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时用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使飞艇在空中安全而有效,你认为飞艇内充入哪种气体最好( )
A.氢气 B.氦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要使飞艇能在空中安全飞行,在选择气体的时候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①该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小很多②充入的气体要不易燃.
【解答】解:A.氢气的密度都比空气密度小,其中氢气还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但都具有可燃性,遇火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A错误;
B.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且密度也比空气小很多,是最理想的选择,故B正确;
C.氧气的密度只比空气略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使飞艇飞起,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钠的重要化合物;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分析】A.少量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对人体无害;
B.SO2本身有毒,遇食物中硝酸盐物质会将其变成亚硝酸盐;
C、米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常用作调味剂;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解答】解:A.因Cl2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一般浓度较小,对人体危害较小,故A不选;
B.SO2本身有毒,不能用来漂白食物,SO2溶于水变成H2SO3,遇食物中硝酸盐物质会将其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因此使食品具有毒害作用,故B选;
C、米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对人体无害,因CaCO3与CH3COOH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CH3COO)2Ca 易溶于水,故C不选;
D、因加热时NaHCO3分解产生气体:2NaHCO3Na2CO3+H2O+CO2,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多孔,故D不选;
故选B.
6.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剧烈磨擦,航天飞机尖端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为了防止极高的温度将其烧毁,科学家给航天飞机相应部位设计安装了可靠的保护层.制作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 C.镁铝合金 D.新型陶瓷
【考点】合成材料.
【分析】根据题意知,该保护层的材料必须是能够耐高温的材料,防止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而被烧毁.
【解答】解:A.合成塑料的熔点很小,所以不能耐高温,故A错误;
B.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不能耐高温,故B错误;
C.镁铝合金的熔点较低,所以不能耐高温,故C错误;
D.耐高温新型陶瓷熔点较高,所以能耐高温,故D正确;
故选D.
7.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铵态氮肥( )
A.易溶于水 B.能与碱反应
C.受热易分解 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
【考点】铵盐.
【分析】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氨气促进了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从而导致土壤中铵根离子浓度较少,降低肥效.
【解答】解: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H4++OH﹣⇌NH3.H2O⇌NH3+H2O,氨气易逸出导致平衡向右移动,土壤中铵根离子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故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D.由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
C.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
B.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氟酸反应,被氢氟酸腐蚀,所以工艺师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故B错误;
C.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故C正确;
D.粗硅制备单晶硅的反应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水玻璃 ②水泥 ③普通玻璃 ④漂白粉 ⑤Na2CO3•10H2O ⑥氯水 ⑦液氯 ⑧纯净的盐酸.
A.①④ B.①⑤⑦⑧ C.①⑤⑥ D.⑤⑦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角度分析可知只含一种构成微粒,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角度分析可知是不同微粒构成,据此分析.
【解答】解:①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①错误;
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属于混合物,故②错误;
③普通玻璃是硅酸钙、硅酸钠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③错误;
④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④错误;
⑤Na2CO3•10H2O是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故⑤正确;
⑥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⑥错误;
⑦液氯是氯气安置属于单质,是纯净物,故⑦正确;
⑧纯净的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⑧错误;
故选D.
10.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丁达尔效应 B.观察溶液颜色 C.过滤 D.加热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颜色不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加热时,胶体发生聚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加热时,胶体发生聚沉,以上方法都可鉴别,但最简单的为观察颜色.
故选B.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71g氯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与乙炔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1个氯气分子含有2个氯原子;
B.先计算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失去的电子数,再计算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
C.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D.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依据N=NA•n判断.
【解答】解;A.71g氯气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故A错误;
B.40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所以4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B错误;
C.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与乙炔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故D正确;
故选D.
12.在强酸性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K+、Ba2+、Cl﹣、NO3﹣ B.Ca2+、Al3+、HCO3﹣、Cl﹣
C.Na+、AlO2﹣、OH﹣、SO42﹣ D.K+、NH4+、NO3﹣、Fe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B.铝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与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C.偏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解答】解:A.K+、Ba2+、Cl﹣、NO3﹣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Al3+、HCO3﹣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HCO3﹣与强酸性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AlO2﹣、OH﹣与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O3﹣、Fe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3.已知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
【考点】摩尔质量.
【分析】根据n=计算X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X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答】解: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1mol,其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选C.
14.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 B.0.5mol/L C.1mol/L D.2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先根据n=计算出4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4g 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1mol,
0.1mol NaOH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1mol/L,
故选C.
15.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氧气的是( )
A.Na2O B.Na2O2 C.K D.NO2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金属钾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产生硝酸和一氧化氮.
【解答】解:A、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放氧气,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B正确;
C、金属钾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氧化钾和氢气,不放氧气,故C错误;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产生硝酸和一氧化氮,不放氧气,故D错误.
故选B.
16.做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应用( )
A.硫酸洗涤 B.稀盐酸洗涤 C.水洗涤 D.醋酸洗涤
【考点】焰色反应.
【分析】硫酸为高沸点酸,不易挥发,盐酸易挥发,用来清洗铂丝无残留,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盐酸洗涤铂丝,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使用,去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且HCL受热以后会挥发,无残留,故B正确;故选B.
17.下列气体中,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2 B.NO C.SO2 D.NO2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可知,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答】解: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
B.一氧化氮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物质可用来刻蚀玻璃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氢氟酸 D.纯碱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SiO2,氢氟酸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工艺师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与氨水几乎不反应,与碳酸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不采用此法刻蚀玻璃,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稀硫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与氨水反应几乎不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B错误;
C.氢氟酸与二氧化硅易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生成四氟化硅气体,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C正确;
D.纯碱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D错误;
故选C.
19.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考点】氨的化学性质.
【分析】溶液碱性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由于NH3•H2O为弱碱,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解答】解:A、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显碱性,不能说明碱性较弱,故A不符合;
B、溶液碱性强弱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水极易挥发出氨,与溶液的碱性较弱无关,故B不符合;
C、溶液碱性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由于NH3•H2O为弱碱,只有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碱性较弱,故C符合;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存在,说明小部分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与溶液的碱性较弱无关,故D不符合;
故选C.
20.下列溶液可用无色试剂瓶装的是( )
A.HNO3 B.AgNO3 C.氯水 D.H2SO4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盛装,不分解的可用无色瓶装.
【解答】解:A.浓硝酸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错误;
B.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B错误;
C.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只要求密封保存不能敞口放置,故不用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21.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168O原子的质子数是8,质量数是16,中子数=16﹣8=8.
故选:B.
22. H、H、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都不带电荷的粒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考点】核素.
【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B、元素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C、H+为离子,带正电荷;
D、是五种不同微粒.
【解答】解:A、同位素是原子而言的,H+为离子,H2为单质,故A错误;
B、元素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氢元素的形成不同微粒,故B错误;
C、H+为离子,带正电荷,故C错误;
D、是氢元素的形成不同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2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第ⅤⅢ族、零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故A错误;
B.Ⅰ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都是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故C正确;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故D错误;
故选C.
24.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H2CO3 B.碱性: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PH3 D.原子半径:N>C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D、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
【解答】解:A、非金属性C>Si,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2SiO3<H2CO3,故A错误;
B、金属性Mg>Al,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Mg(OH)2>Al(OH)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P>Si,对应气态氢化物为PH3>SiH4,故C错误;
D、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25.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硼的原子序数为5,最外层有3个电子,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结合化合价规则计算各选项中B元素的化合价,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硼的原子序数为5,最外层有3个电子,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A.HBO2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A正确;
B.H3BO3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B正确;
C.H2BO3中B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故C错误;
D.H4B2O5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26.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A. B.H+Br﹣ C. D.H﹣Br
【考点】电子式.
【分析】电子式是用小黑点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溴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溴化氢中溴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氢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
【解答】解: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溴原子形成了一个共用电子对,溴化氢中氢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溴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用小黑点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则溴化氢的电子式为,
故选A.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B.CCl4分子中含有离子键
C.H2O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CO2分子中没有极性键
【考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析】非极性共价键为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易形成的共价键,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键强烈的静电作用,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NH3中的N﹣H键均为极性键,分子中无非极性键,故A错误;
B、CCl4分子中是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的极性键,没有离子键,故B错误;
C、H2O中只含有O﹣H极性键,故C正确;
D、CO2中有C、O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无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C.
28.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Al与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石灰石受热分解
D.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Al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水分解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29.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刚石和石墨比较,能量“贮存”高的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说明反应物金刚石具有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石墨具有的能量,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则金刚石和石墨比较,金刚石具有的能量小于石墨具有的能量,即:能量“贮存”高的为石墨,
故选A.
30.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下正极,电极材料可由金属构成,也可由能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材料构成.
【解答】解: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
B、原电池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原电池在在工作时其负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
D、原电池的电极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也可由金属和能导电的非金属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3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常温下,下列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H2SO4 B.稀HNO3 C.盐酸 D.CuSO4溶液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铁;
C.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盛放浓硫酸,故A正确;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铁,所以不能使用贴容器盛放稀硝酸,故B错误;
C.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能够腐蚀铁,不能用铁盛放盐酸,故C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硫酸铜能够腐蚀铁,不能用铁盛放硫酸铜,故D错误;
故选A.
32.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
A.氮化硅陶瓷﹣﹣导热剂 B.Si和Ge﹣﹣半导体材料
C.钢化玻璃﹣﹣汽车窗玻璃 D.SiO2﹣﹣制光纤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抗高压、耐腐蚀等性能;
B.Si和Ge均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C.钢化玻璃的硬度较大,破碎后不会形成尖角;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解答】解:A.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抗高压、耐腐蚀等性能,不能制导热剂,故A错误;
B.Si和Ge均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则均可作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
C.钢化玻璃的硬度较大,破碎后不会形成尖角,所以可用于汽车窗玻璃,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故D正确;
故选:A.
33.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
A.Fe B.Zn C.Al D.HCl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根据亚铁盐容易被氧化,则保存时应注意加入还原性物质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但是加入的试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氯化亚铁中Fe元素为+2价,所以容易被氧化为+3价的铁离子,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需要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同时不能引进杂质离子,所以加入的最佳物质是铁粉,
故选:A.
34.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NaHSO4 B.NaHCO3 C.Na2SO3 D.NH4NO3
【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结合题干,分析各个选项可知,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必修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气体、弱电解质或沉淀生成.
【解答】解:A、NaHSO4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
B、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B正确;
C、Na2S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C错误;
D、NH4NO3与盐酸不反应,D错误;
故选B.
35.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是( )
A.澄清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SO2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SO2和CO2气体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选择鉴别方法.
【解答】解:A.SO2和CO2气体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故A错误;
B.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可鉴别,故B正确;
C.SO2和CO2气体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故C错误;
D.SO2和CO2气体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因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都比盐酸弱,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36.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O2 B.H2 C.O2 D.NO
【考点】气体的收集.
【分析】和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是否和氧气反应、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答】解:A、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不反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氢气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所以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氧气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NO和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37.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A.CO2 B.Cl2 C.HCl D.NH3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常见酸性氧化物、氯化氢、氯气等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以此解答.
【解答】解:A.CO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A错误;
B.Cl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B错误;
C.H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错误;
D.NH3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正确.
故选D.
38.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
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 D.铜与浓硫酸反应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硫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在反应中应生成硫酸盐,且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只表现硫酸的酸性,故A不选;
B.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只表现硫酸的酸性,故B不选;
C.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水,只表示硫酸的强氧化性,故C不选;
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既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故D选;
故选:D.
39.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则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反应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表现硫元素的氧化性,故A不选;
B.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不选;
C.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体现硫元素的氧化性,故C选;
D.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40.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强氧化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能生成氢气;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铜;
C.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铝发生钝化.
【解答】解:A.强氧化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能生成氢气,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故A正确;
B.浓硫酸加热时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故B正确;
C.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硝酸与铜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铝发生钝化,能够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故D正确;
故选:C.
41.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其挥发性越强.
【解答】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相当于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放出大量热,盐酸具有挥发性,且温度越高,其挥发性越强,浓硫酸放出的热量导致氯化氢的挥发性增强,氯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与脱水性无关.
故选A.
42.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红棕色气体
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
C.NO溶于水可以生成硝酸
D.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A、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
B、氮气和氧气在闪电下反应,常温下不反应;
C、NO不溶于水;
D、NO有毒,是大气污染气体之一.
【解答】解:A、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故A错误;
B、在闪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故B错误;
C、NO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气体,故C错误;
D、NO有毒,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铵盐.
【分析】A、雷雨天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最后成为硝酸或是硝酸盐;
B、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C、铵盐受热易分解;
D、用浓硫酸干燥的是酸性且无还原性的气体.
【解答】解:A、雷雨天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进一步和水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最后成为硝酸或是硝酸盐,即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故A正确;
B、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制取氨气,故B错误;
C、铵盐受热易分解,不稳定,故C错误;
D、用浓硫酸干燥的是酸性且无还原性的气体,NO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故选A.
44.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考点】氨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检验氨气的方法: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氨气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
【解答】解: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导致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气和HCl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故选D.
4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不能用稀HNO3和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
B.根据与金属反应时的剧烈程度来比较氧化性强弱;
C.根据氨盐的不稳定性;
D.由于硝酸的氧化性,不能得到H2,主要得到NO.
【解答】解:A.因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B错误;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故C正确;
D.由于稀HNO3的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一般生成氮的氧化物,还可以生成硝酸铵,故D错误;
故选BD.
4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从经济角度分析,制取等量的硝酸铜时,所用的原料最少且最便宜的成本最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制取硝酸铜时最好不要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答】解:A、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A错误.
B、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Cu+HNO3=Cu(NO3)2+NO↑+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故B错误.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O+2HNO3=Cu(NO3)2+H2O,没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和“降低成本”理念,故C正确.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为:CuCl2+2AgNO3=2AgCl↓+Cu(NO3)2,该反应虽有硝酸铜生成,但硝酸银价格较贵,不符合“降低成本”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47.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在闭合回路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或离子的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解答】解:原电池中,外电路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内电路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形成了闭合回路,产生了电流,
所以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是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
故选D.
48.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针对有气体的参加的反应.
【解答】解: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且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对于溶液中的反应,改变压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故选B.
4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2O5(g)⇌4NO2(g)+O2(g)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NO2)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NO2)为( )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c(NO2)/(mol•L﹣1)
0
0.020
0.032
0.038
0.040
0.040
A.0.020mol•L﹣1 B.0.032mol•L﹣1 C.0.038mol•L﹣1 D.0.040mol•L﹣1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平衡时c(NO2)不在变化,即为0.040mol/L;
【解答】解:2N2O5(g)⇌4NO2(g)+O2(g)反应中由表中数据,平衡时c(NO2)不在变化,即为0.040mol/L,故选:D;
50.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时刻,v(正)<v(逆) B.t2时刻,v(正)>v(逆)
C.t3时刻,v(正)=v(逆) D.t4时刻,v(正)<v(逆)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
【分析】由图象可知,t4时刻之前均为υ(正)>υ(逆),t4时刻之后均为υ(正)=υ(逆),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反应从正反应一端开始,
t4时刻达到化学平衡,
由图可以看出则t4时刻之前均为υ(正)>υ(逆),t4时刻之后均为υ(正)=υ(逆),
故选B.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选对但漏选得1分),共30分.
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处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是由于CCl4与H2O互不相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A.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B.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
C.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或变质;
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为萃取剂的使用原则.
【解答】解: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可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处,故B正确;
C.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或变质,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当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
D.因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则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故D正确.
故选C.
52.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用单质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SO3 C.FeCl3 D.NO2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分析】A.铜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铜;
B.S单质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硫;
C.铁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铁;
D.氮气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的是NO.
【解答】解:A.Cu与Cl2直接加热反应生成CuCl2,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A错误;
B.S单质与O2直接反应生成的是SO2,不会生成SO3,故B正确;
C.Fe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的是FeCl3,故C错误;
D.N2与O2直接反应生成的是NO,不是生成NO2,故D正确;
故选BD.
5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用浓硫酸干燥CO2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A.SO2具有漂白性;
B.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作用;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使红墨水褪色;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解答】解:A.SO2能使品红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是因为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结合有机色素形成无色物质,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氯水的主要成分就是盐酸和次氯酸,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有机色素为无色物质所以有色布条会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红墨水的红色,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
5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铵盐.
【分析】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浓HNO3氧化性强于稀HNO3;
C、根据铵盐的性质确定铵态氮肥的保存;
D、金属和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
【解答】解:A、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NH3易液化,通常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氧化性的强弱和得电子的能力有关,和得电子的多少无关,浓HNO3氧化性强于稀HNO3,故B错误;
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储存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C正确;
D、金属和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不会产生氢气,故D错误.
故选BD.
55.下列有关盐酸、硝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无色液体
B.都是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浓溶液在空气中都有白雾生成
D.都是易溶于水的强酸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硝酸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A、盐酸、硝酸、硫酸均为无色溶液;
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C、硫酸没有挥发性;
D、盐酸、硫酸和硝酸均为强酸.
【解答】解:A、盐酸、硝酸、硫酸均为无色溶液,故A正确;
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故闻不到刺激性气味,而盐酸和硝酸均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
C、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但HCl和硝酸易挥发,其浓溶液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C错误;
D、酸、硫酸和硝酸均为强酸,均能和水互溶,故D正确.
故选AD.
5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活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小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最外层电子数增加、最高正价增大,电子层相同;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增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Li、Be、B位于同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A正确;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加,分别为+5、+6、+7,故B错误;
C.N、O、F位于同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
D.Na、K、Rb位于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D正确;
故选BC.
57.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X、Y、Z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Y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应为O,结合位置可知,Z为S,X为N,W为Cl,并利用元元素周期律来解答.
【解答】解:X、Y、Z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Y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应为O,结合位置可知,Z为S,X为N,W为Cl.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强,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则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S,故C正确;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D.
58.下列图中,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解答】解: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选AC.
59.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O2)=0.0025 mol/(L•s) B.v(NO)=0.008 mol/(L•s)
C.v(H2O)=0.003 mol/(L•s) D.v(NH3)=0.002 mol/(L•s)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根据v=计算v(NO),在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用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解答】解: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
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0.002mol/(L•s)=0.0025mol/(L•s),故A正确;
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故B错误;
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O)=1.5v(NO)=1.5×0.002mol/(L•s)=0.003mol/(L•s),故C正确;
D、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NO)=0.002mol/(L•s),故D正确.
故选ACD.
60.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依据此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Cu
Zn
稀盐酸
B
C
Zn
硫酸铜溶液
C
Cu
Zn
氯化铜溶液
D
Cu
Zn
硝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则锌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则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
【解答】解: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不如锌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石墨),铜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电解质为可溶性的铜盐,符合条件的是BCD,故选BCD.
2016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