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依次填入下文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这 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史书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 。 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
A.星罗棋布 沉埋 卷帙浩繁
B.聚沙成塔 沉埋 长篇累牍
C.星罗棋布 沉淀 长篇累牍
D.聚沙成塔 沉淀 卷帙浩繁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D.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反映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汲取和理解,为我们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B.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
C.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D.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脱离现实,就没有生命力。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日前,来自京津翼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B.“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
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6. 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中国木构架建筑对屋顶的支承方式根本上不同于通常的西方三角形屋顶桁架。 。 。 。 。 。 。屋顶的下凹曲面可使半筒形屋瓦严密接合,从而防止雨水渗漏。
①木构架由柱和梁组成。
②梁有几层,其长度由下而上逐层递减。
③与此相反,中国的框架则有明显的灵活性。
④檩条,即支承椽的水平构件,被置于层层收缩的构架的肩部。
⑤正是由于后者,西方建筑的直线形的坡屋顶才会有那样僵硬的外表。
⑥通过对构架高度与跨度的调整,可按需造出各种大小及不同弧度的屋顶。
A. ③①⑥②④⑤ B. ⑤③①⑥②④
C. ③⑤①②④⑥ D. ⑤③①②④⑥
7.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3分)( )
① 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 ② 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
③ 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④ 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
⑤ 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 ⑥ 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
A. ②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⑥
8.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9.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世隆传
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遵父属,遂辞官,益笃于学。
岁壬辰,父殁。癸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多归之。壬子,世祖时方图征云南,以问世隆,对曰:“孟子有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之西南夷乎!”世祖曰:“诚如卿言,吾事济矣。”
中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时中书省檄诸路养禁卫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什器,前期戒备。世隆曰:“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畿根本地,烦扰之事,必不为之。马将不来。”遂弗为备,马果不至。清沧盐课,前政亏不及额,世隆综核之,得增羡若干,赐银三十铤。二年,移治顺天,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三年,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后除世隆太常卿,兼提举本路学校事。
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御,奉安太室,而大飨礼成。帝悦,赏赐优渥。俄兼户部侍郎,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之。七年,迁吏部尚书,世隆以铨选无可守之法,为撰《选曹八议》。
九年,为东昌路总管,专务以德率下,不事鞭箠,吏不忍欺,民亦化服,期年而政成,郡人颂之。十四年,起为山东提刑按察使。时有妖言狱,所司逮捕凡数百人,世隆剖析诖误者十八九,悉纵遣之。十五年,移淮东,会征日本,世隆上疏谏止,语颇剀切,当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其事亦寝。
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二十二年卒,时年八十。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益笃于学 笃:专心[ XX K]B.吾事济矣 济:成功
C.时有妖言狱 狱:监狱 D.其事亦寝 寝:被搁置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去世之后,徐世隆被严实招到东平幕府做掌书记,并劝严实收养贫困书生,因而使他获得天下许多名士。
B.徐世隆在处理清沧地区盐税问题时,综合查验,改变了前任亏空的状况,增加了若干盈余,深得朝廷赏识。
C.在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任上,徐世隆对朝政的推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的拟定作出了很大贡献。
D.徐世隆调任淮东,上疏劝谏阻止世祖征讨日本的行动,言语切中事理,立即得到皇帝和当权者的认可。
12.请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之西南夷乎!(4分)
(2)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4分)
13.徐世隆对饲养禁卫军数万匹瘦弱马一事不做准备的理由有哪些?(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裴仪同①
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注释】①王褒,南北朝诗人。裴仪同,原名裴汉,是戍边将领。
(1)诗中一二句“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2)三四句“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3)诗歌七八句在抒发送别之情时有哪些新意?请结合诗句加以解说。(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1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2)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
(3)余嘉其能行古道, 。
(4)钉头磷磷, 。
(5) ,抱明月而长终。
(6) ,肇锡余以嘉名。
(7)飞湍瀑流争喧豗, 。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9) ,任重而道远。
(10)穷则独善其身, 。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街
沈从文
①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②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
③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小孩子出来站在门限上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跷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
④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母亲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敏捷地把手中兽骨线板压着手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轻轻地叹着气,用兽骨板击打自己的下颌,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⑤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搽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这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的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到一个妇人持了一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使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好笑。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⑥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看看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寄来的。她们将听那认字的人,念及信内说到的一切。信中有时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哭了。于是一切不相干的人,围聚在门前,过一会,又即刻走散了。
⑦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轻轻唱着忧郁凄凉的歌,愉悦到心上的寂寞。
⑧“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⑨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天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
⑩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半夜
里落了雪,则早早地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迹,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选自《文学读本》,有删改)
【注】本文写于1931年。当时湘西军阀割据混战,各派军阀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纷纷四处抓壮丁充军。
16.文中说:“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综观全篇,这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17.文章第④段侧重描写了小镇女人们白日劳作的场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18.有人认为文章最后写阴雨的夜里狼的争斗具有象征意味,你认为呢?请简述理由。(4分)
19.文章开头说“有一条寂寞的长街”,文中却多次说长街“并不寂寞”,请探究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文明”与“文化”
陈炎
“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运用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在此,我们可以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作一比较,譬如穿衣,我们穿的衣料能否取暖、是否舒适、可否满足人类自身的基本需要,这其间有着一个文明的问题;至于是穿西服还是穿和服、是穿旗袍还是穿超短裙,这其间又有着一个文化的问题。在前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衣衫褴褛是不文明的表现;在后一意义上,我们却不能说穿中山装是没有文化的标志。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常常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它的影响和渗透使得“弱势文化”不得不改变其固有的状态,以提高其文明含量。但是,这也使得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越来越小,文化面貌日渐趋同。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交流,使原有的文化形态更加丰富,从而享受文明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在当今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个东方国家比日本的西化程度更高,也似乎没有哪个东方民族比日本更善于保存传统文化。在日本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奇妙的文化景观:西式的摩天大厦与和式的木制建筑同时并存;西服与和服并行不悖;既可以发现握手的场面,也可以看到鞠躬的情景;既有地球上速度最快的电气火车,又有世界上节奏最慢的茶道仪式……真可谓是泾渭分明、并行不悖。说到底,文化只是文明的外在形式。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人类的文明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不尽相同。对一种文化现象,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也不要生搬硬套。要看到文化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避免盲目的文化冲突。对于民族文化,强行改变它是不可能的,永远维护它也是办不到的。它的命运,既取决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更取决于内部土壤的分化和瓦解。因此,既要看到
文化系统的稳定性,又要看到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选自《实用阅读“文明”与“文化”》,有删改)
20.本文采用的是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21.文章两次提到“西服”与“和服”,各有什么作用?(4分)
22.结合本文,概括说明“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6分)
1.A 2.B 3.C 4.A 5.C 6.D 7.D 8.D 9.D 10.C 11.D
12.(1)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或借粮给百姓),保全救活了很多人。(“岁”“发廪”“贷之”“全活”各1分)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金、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人头,我把这份好处送给你。(“购”“为若德”倒装用法、句子通顺各1分)
13.军马不宜于南方饲养;京城附近是国家根本之地,不宜养马;皇帝刚即位,时机不对;不能烦扰百姓。(每点2分,答到两点得4分)
14.(1)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对象。(每点1分,共2分)
(2)运用比喻(1分),将飞动的沙土、飘卷的蓬草比作军幕、车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故人背井离乡的漂泊之感和边塞环境的恶劣(1分);展开想象(1分),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涯的苦楚,抒发了离别的不舍(1分)。(共4分)
(3)“既然匆匆的行人都是兄弟,你我思念之情同在,远在千里、戍守边疆又算什么呢?”(1分)结句境界宏大,写别离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而显得胸襟开阔(2分);劝慰之中更显依依惜别之深情(1分)。
15.而致千里 泠然善也 作《师说》以贻之 多于在庾之粟粒 挟飞仙以遨游 皇览揆余初度兮 砯崖转石万壑雷 别有幽愁暗恨生 士不可以不弘毅 达则兼济天下 舍我其谁也
16.①内容上,说明妇人们做事时心不在焉,暗示她们即使忙碌着也思念、牵挂着丈夫。(2分)
②结构上,与开头写男子“永远不再回来”相呼应(2分),
并为后文写街上有什么人来信时许多妇人都争着去看、去听以及女人安慰孩子作铺垫。(2分)
17.在运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正面刻画女人们白日劳作场景的同时,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声衬静,(2分)突出了偏远小城女人们生活的枯燥单调和内心无尽的孤独与寂寞。(2分)
18.(本题不设唯一答案;只要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①有象征意味。(1分)狼的争斗照应了开头所写土匪抓走男人这件事,说明正是土匪军阀们的割据和频繁的战争造成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孤寂。(3分)②没有象征意味。(1分)狼的争斗只是散文环境描写的一部分。散文写阴雨的夜里狼的争斗,更能渲染出一种悲凄、阴冷的氛围,烘托出女人们只能与孩子相依为命的孤独、悲哀之情。(3分)
19.⑴说这条街不寂寞,是因为①每天的生活很忙碌、有规律地运转;②街上常有新娘子走过;③街上有着孩子们的欢笑;④街上有动物的活动。(2分。答对两点即可)⑵说这条街寂寞,是因为在看似闹热的背后是枯燥而单调的生活以及女人们内心无尽的思念与悲哀。(2分)⑶作者这样说,旨在用貌似闹热的场景反衬女人们独立支撑家庭的艰辛和孤寂,从而凸显了文章主题,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
20.①首先,阐明“文明”与“文化”的内涵;②接着,阐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亦可答成将“文明”与“文化”进行比较)③然后,阐述文化有强弱,且相互影响与渗透;
④最后,阐述怎样成功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每点1分)
21.第二段写“穿西服还是穿和服”,意在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1分),从而将“文化”
与“文明”间的关系阐述清楚(1分)。第四段写“西服与和服并行不悖”,旨在说明日本善于引进西方文化,更善于保存传统文化(1分),从而引出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即:兼收并蓄,为我所用。(1分)
22.①文化是实现文明创造中所体现出的特征、风格和样式;②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能促进文明程度的提高;③凡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