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
1.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D. 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答案】D
【解析】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都能反映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的关系,故选D;“列尊贡重”反映不出是否是姬姓诸侯国,故排除A;三则材料只有第二则与东方诸侯国有关,故排除B;分封制下,周天子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的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C。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史实了。
2.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的,即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3.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都城”大都直接通往杭州,这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反映的是政治中心的转移,B项正确。图示信息反映政治中心转移影响运河河道变迁,与经济重心南移不符,A项错误。图示信息反映政治中心转移影响运河河道变迁,与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不符,C项错误。隋朝和元朝时经济形态尚未发生变革,D项错误。
4. 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答案】C
【解析】
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5. 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提出“还我青岛”口号,可知,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
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思想,排除B;结合1919年5月7日和青岛可知此时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宣传爱国意识,此时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故C错误;材料主要是借传统文化来深化国人的爱国意识,并非博得列强的理解,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1919年5月7日”“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分析解答。
6. 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1894—1914
1914—1920
1894—1920
外国在华资本
15.83%
4.50%
13.11%
本国资本其中: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14.44%
6.31%
11.88%
14.54%
3.81%
10.71%
15.08%
10.54%
13.84%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官僚资本在1914-1920年间投资减少,排除A。材料涉及各类资本在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投资情况,没有涉及重工业资本和轻工业资本的对比,排除B。C项说法错误,外国资本在1914-1920年间投资减少,没有体现占据主导地位,排除。从1894年到1920年民族资本的投资保持较大比例,故体现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D项正确。
7. 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领导人来自全国各地。如抗联创始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是广东人,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是河南人,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是云南人,第二路军政委赵尚志是热河人,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是江苏人,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是四川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中共有组织地领导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B. 日本侵略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
C. 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促进了救亡运动高涨
D. 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由自发到自觉
【答案】A
【解析】
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但是其领导人来自全国各地,这恰恰说明是中共从各地派了共产党员去东北指挥抗日活动,应对日本的侵略,故选A。
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在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8.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答案】A
【解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和国家垄断,这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故A正确;苏联经济模式也是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故B错误;国家计划管理并不是“左”倾思想的体现,故C错误;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故D错误。故选A。
9. 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水。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入人心
D.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答案】A
【解析】
“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说明雅典注重完善统治手段,A正确;B、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
1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
B. 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
C. 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 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的是议会制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下内阁不能制衡议会,从而导致政府更换频繁,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体现出两党制和战乱的影响,故BC项排除;法国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故D项错误。
11.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外贸总额,高于经济危机以后,故经济危机并没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A项错误。表格信息反映了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削弱,这反映了斯大林体制之下,主要依靠计划来调节经济而逐渐削弱和忽视市场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C项错误。从30年代的经济贸易总额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而且经济贸易规模还比较大,D项错误。
12.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
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错误。
点睛: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答案】(1)异:产生基础:前者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后者以机器生产为主;来源与地位:前者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后者更受现代工业影响,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培养方式,前者通过心传身授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后者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
同: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都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每点,答出4点给,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认识: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完善工匠的培养机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工匠的地位;形成正确健康的工作观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管理体制。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不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可从工匠生产方式归纳不同;根据材料“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可从工匠地位归纳其不同;根据材料“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可从工匠技术传授方式归纳其不同。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相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从技艺精湛方面归纳其相同之处;根据材料“陶铸了中国匠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改造精神和爱国为民精神”“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可从特色精神归纳其相同;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归纳其相同。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可归纳为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 可归纳为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 可归纳为宗教改革的推动;“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可归纳为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还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第二小问原因:关于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本问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教育、科技创新、业务培养、职业道德、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共产党宣言》进入各国出版发行的时间及译本语言。
时间
出版地
语言
时间
出版地
语言
1848年
英国伦敦
德语
1920年
中国上海
中文
1849年
德国
德语
1922年
苏俄
东亚22种语言
1850年
英国
英语
1923年
苏联
阿塞拜疆语
1869年
瑞士
俄语
1924年
苏联
白俄罗斯语
1870年
美国
英语
巴西
葡萄牙语
1882年
俄国
俄语
1931年
阿根廷
西班牙语
1885年
法国
法语
1956年
越南河内
越南语
1889年
意大利
意大利语
1958年
朝鲜平壤
朝鲜语
1893年
奥地利
捷克语
1970年
土耳其
土耳其语
澳大利亚
英语
1972年
伊拉克
库尔德语
1902年
乌克兰
乌克兰语
1978年
埃塞俄比亚
阿姆哈拉语
1904年
日本
日语
1989年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语
——据《的出版史及中译本的问题》,有节略
综合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
拟定论题:考生能对材料进行整理,据此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得。若论题合适且包含明确观点可将观点分合并相加。
提出观点:能综合两条以上信息提出合适的观点,且观点明确,符合史实得。如观点分已在论题分中体现,则不再重复追加。如观点仅从一条信息中得出不给观点分,但其他分仍按照评分标准评分。
结合材料:考生能运用材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运用史实:考生能引用材料以外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论述,且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能建立材料与史实之间的因果联系。
论证逻辑:考生举例典型,分析准确,有证据力,能紧扣观点展开论述。
示例一:
观点:《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是各国工业化与工人运动发展的标志。
论述:18—19世纪,工业革命以英国为起源地,向欧洲大陆及北美地区扩展。这些地区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由于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共产党宣言》在这些地区被大量翻译和出版。后来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亚非拉人民的觉醒,亚非拉地区也出现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进而在20世纪大规模传播到亚非拉地区。
总结:《共产党宣言》的发行情况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与工人运动发展的尺度。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寻求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的共同点,以此提炼出相应的观点,由材料19世纪《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情况可以得出其与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人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由材料中苏俄或苏联的相关信息可以得出苏俄或者苏联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作用明显;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传播可以得出,受冷战影响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任一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有: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提出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流通体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五个“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答案】(1)主要内容: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流通体制。
(2)作用:明确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农民创造性的发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促进了农村不断深化改革。等。
【解析】
(1)根据材料“第一次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可知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根据材料“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可知是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可知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材料“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提出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流通体制。”可知是进——步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流通体制。
(2)关于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明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促进了农村不断深化改革等方面思考作答。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对外宣传是国家塑造海外形象,推进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式。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总统专门成立了美国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丰的典范”、“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20世纪40年代,当大部分中国民众对美国和美国人尚无清晰概念时,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摘编者千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决策者在华塑造正面光辉的“美国形象”的原因。
(2)抗日战争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了哪些不符合其塑造的“美国形象”之事?
【答案】(1)原因:抵制日本的反美宣传;鼓舞中国抗战信心;促进中美合作抗日;传播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引导中国走向亲美之路。
(2)史实: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蒋介石政府内战;倾销美货,经济侵略;军事上封锁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孤立封锁新中国。
【解析】
(1)根据材料“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主的典范’、‘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
等信息可从抵制日本的反美宣传、鼓舞中国抗战信心、促进中美合作抗日、传播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引导中国走向亲美之路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蒋介石政府内战、经济侵略、军事阻止解放台湾、孤立封锁新中国等方面思考作答。
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原因”“史实”等相关设问要求。
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主的典范’、‘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等,紧扣设问要求。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抗日战争、中美关系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
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的。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阵营。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之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施琅再次降清。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台湾郑克壤败局己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壤投降归顺,从此台湾成为清的一部分。
统一台湾后,施琅认为,台湾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
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的田产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上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后世对于施琅评价,民间有较大争议,传统史学家也难以将他的形象正面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在国家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为什么在后世的评价不高。
【答案】(1)贡献:以武力为基础和平招抚统一台湾;力主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对西方侵略者保持高度警觉。
(2)原因:施琅反清降清,反复无常,与传统文化倡导的气节相悖;清朝是异族统治,降清攻台出卖汉族利益;降清攻台掺有个人恩怨;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功绩巨大,后人同情台湾郑氏;施琅在台夺占田产,聚敛私产。
【解析】
(1)根据材料“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获康熙帝同意”等信息可知以武力为基础和平招抚统一台湾;根据材料“统一台湾后,施琅认为,台湾乃娶害之地……设立台湾府”可知力主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根据材料“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可知对西方侵略者保持高度警觉。
(2)根据材料“随郑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阵营”“施琅再次降清”可知施琅反清降清,反复无常,与传统文化倡导的气节相悖;根据材料“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的田产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展土地的半之多”可知施琅在台夺占田产,聚敛私产;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施琅降清攻台出卖汉族利益、降清攻台掺有个人恩怨、后人同情台湾郑氏等方面思考作答。
点睛: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正确把握施琅的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
(2)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比如肯定施琅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内容、否定施琅在台夺占田产,聚敛私产等内容。
(3)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不要以偏概全、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注意两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