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单元册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化学方程式单元册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 一、单选题 ‎1.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全部为化合物 B.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图示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D.生成物中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2.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3.“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 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D.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 9‎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 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物质 D. ‎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7.将甲烷(CH4)与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CH4‎ O2‎ H2O ‎ CO2‎ X 反应前质量/g ‎8.0‎ ‎2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8.0‎ ‎13.2‎ m A.表中m的值为3.6 B.物质X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D.若氧气为‎32g,则无X物质生成 ‎8.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都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 9‎ 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 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9.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 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30‎ ‎6‎ ‎3‎ 反应后质量/g ‎12‎ ‎2‎ x ‎3‎ A. x=24 B. 丁可能是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2 D. 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10.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可通过飞机撒X粉末,使空气中SO2的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 CaO B. CaCO‎3 C. CaS D. Ca(OH)2‎ ‎1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C. 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12.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分子 B. ‎18 g H2O中含有1mol氢分子 C. O2的摩尔质量为‎32克 D.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13.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属于有机物 9‎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1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A. 物质种类 B. 元素种类 C. 分子数目 D. 分子种类 ‎15.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反应4P+5O2点燃2P2O5‎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2CuO高温2Cu+CO2↑‎ ‎④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10 mL量筒量取7.25 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5)称取5.6 g铁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二、填空题 ‎16.(3分)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 ;‎ ‎⑵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⑶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F)的水溶液氢氟酸,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使计算:‎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 ‎(2)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 9‎ ‎(3)丙氨酸各元素的质量比:m(C):m(H):m(O):m(N)=_______________。‎ ‎18.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反应: 。‎ ‎(2) 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 ‎(3) 电解水的反应: 。‎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引起酸雨最主要的氧化物 .‎ ‎②氢氧化钠固体敞露在空气中会吸水,这现象称之为 .‎ ‎③在农业上,可以治理酸性土壤问题的碱是 .‎ ‎④自然界的金属元素大多为 (填“化合”或“游离”)态.‎ ‎⑤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 ‎46g甲酸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⑥一氧化碳是重要的气体燃料之一,如图是一氧化碳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Ⅰ.反应前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 Ⅱ.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 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 .‎ ‎20.‎ ‎(1)请写出上图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反应前后,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1.(3分)‎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 “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9‎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 ‎ ‎③密度0.86g/cm3 ④ 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  ;‎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 ;‎ ‎22.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通性。醋酸与盐酸一样,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请写出醋酸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醋酸钠的化学式为CH3COONa)‎ ‎2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试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3)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 、 ;‎ ‎(4)请阅读下表中资料后回答问题:‎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MnO2固体和浓盐酸 需要加热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室制取氯气不可以采用装置A或B,理由是 。‎ 三、综合题 9‎ ‎24.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1)(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填字母序号)‎ A. 酸      B. 碱        C. 盐 ‎(2)(查阅资料)①初中化学常见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③室温(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3)(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________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4)小亮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 ‎(5)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①正确.‎ 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___‎ ‎________‎ ‎(6)(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9‎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___色 ‎(7)(反思)为了防止标签发生破损,我们在倾倒溶液时应注意________.(写1点)‎ ‎(8)(含量计算)小明想测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10g样品溶液,逐滴加入7.3%稀盐酸至过量,(不考虑先生成碳酸氢钠的影响)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稀盐酸加到‎20g时,样品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②求样品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25.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 ‎ 9‎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科学探究题 ‎26.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Ⅰ. 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 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1: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2:该气体是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1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2成立,则: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你会选择_____‎ A、苏打水 B、肥皂水 C、食醋 D、氨水 ‎27.‎ 9‎ 参考答案 ‎1.B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错误;‎ B、此反应生成的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正确;‎ D、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判断即可.‎ ‎2.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C ‎【解析】根据微观的变化过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述图示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由上述图示可知,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故选项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不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 ‎4.B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2H2S+3O22SO2+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两种,都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故C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 故答为:B,D补充: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等.‎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表示的意义,从微观模拟图入手分析了化学变化,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做本题型时,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对比分析,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氯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1价,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D。‎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6.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两种,且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故选A.‎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7.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8.0+28.8+0+0+0=0+0+18.0+13.2+m,m=5.6g,故A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物CH4中H元素质量为:8g×(4/16×100%)=2g,生成物水中H元素质量为:18 g×(2/18×100%)=2g,因此X中不含氢元素,故B错误;C、物质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g×(12/16×100%)=6g,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3.2g×(12/44×100%)=3.6g<6g,因此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D、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1×4):(2×16×2)=1:4,则8g甲烷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知生成物中无X物质生成,故D正确。 ‎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8.A ‎【解析】A、当氧气不足,蜡烛未完全燃烧,就会碟子的底都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正确;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的是白烟,而不是炭黑,错误;C、燃烧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有氧气,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后有碳单质,反应物中必须有碳元素,错误。故选A。‎ ‎9.C ‎【解析】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2g﹣2g=10g,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0g;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0g﹣2g=28g,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8g;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30+6+3=12+2+x+3,x=24。丙的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6g=18g。因此:A。由以上分析可知,x=24,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丁可能是催化剂,正确;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0g:‎‎18g ‎=5:9,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乙→甲+丙,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0.B ‎【解析】反应前:S:2,O:6,反应后Ca:2,S:2,C:2,O: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X的化学式表示为CaCO3。故选B。‎ 点睛: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前面若有化学计量数,那么最终求得的化学式中的原子数目一定要除以化学计量数。‎ ‎11.B ‎【解析】A、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1个尿素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CO2和NH3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H3═CO(NH2)2+H2O,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2)=22:17,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经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2.D ‎【解析】A、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微粒,即分子,原子或离子,故A错误;B、18 g H2O中含有1mol水分子,故B错误;C、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C错误;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D正确。‎ 点睛∶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13.D ‎【解析】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正确;C、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正确;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12):(16×6)=6:1:8≠1:2:1,错误。故选D。‎ ‎14.B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B. 元素种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化分,原子的重新组合。‎ ‎15.C ‎【解析】‎ 试题分析:C中用10 mL量筒量取水时,只能精确到0.1毫升,所以不能读出7.25‎ ‎ mL。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6.⑴S+O2SO2‎ ‎⑵3CO+Fe2O32Fe+3CO2 ‎ ‎⑶4HF+SiO2===SiF4↑+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2)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7.(1)89 (2)1:2 (3)36:7:32:14‎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计算:1、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3、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先将丙氨酸CH3CH(NH2)COOH的化学式合并相同的原子,变为C3H7O2N ‎(1)丙氨酸C3H7O2N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7+16×2+14=89‎ ‎(2)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2‎ ‎(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12×3:1×7:16×2:14=36:7:32:14‎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答案】(1);(2);(3)。‎ ‎【解析】‎ 试题分析:(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中常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一是要要符合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①二氧化硫;②潮解;③熟石灰;④化合;⑤6.02×1023;⑥Ⅰ混合物;Ⅱ2CO; Ⅲ 2CO+O22CO2;化合 ‎【解析】‎ 试题分析:①煤直接燃烧产生的S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②氢氧化钠固体敞露在空气中会吸水,这现象称之为潮解.‎ ‎③结合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解答.‎ ‎④根据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解答.‎ ‎⑤根据甲酸的质量解答.‎ ‎⑥Ⅰ从微观角度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微粒;‎ Ⅱ据分子的书写方法分析;‎ Ⅲ由图示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解:①引起酸雨最主要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 ‎②氢氧化钠固体敞露在空气中会吸水,这现象称之为潮解.‎ ‎③熟石灰价格便宜,腐蚀性较小,故熟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④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存在于金属矿石中,以化合态存在.‎ ‎⑤甲酸的质量=‎4.6g,物质的量==1mol,‎46g甲酸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⑥由微观示意图可知 Ⅰ.反应后的物质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微粒,是混合物;‎ Ⅱ.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2CO.‎ 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O22CO2‎ ‎;反应的特点符合“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①二氧化硫;②潮解;③熟石灰;④化合;⑤6.02×1023;⑥Ⅰ混合物;Ⅱ2CO;Ⅲ2CO+O22CO2;化合 ‎20. 略 分解反应 降低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上图表示的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的方程式2HgO 2Hg+O2↑;(2)该反应属于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化汞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汞为+2价,反应后汞的化合价为零,在反应前后,汞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1.(1)①②③⑤。(2)‎2C8H10+21O2点燃 16CO2+10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①②③⑤。‎ ‎(2)根据题意可知:PX的一个分子中含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C8H10;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H10+21O2点燃 16CO2+10H2O ‎(3)根据题意可知:PX有挥发性且遇明火可爆炸,所以应保存和运输时应注意: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2.2CH3COOH+Mg===(CH3COO)2Mg+H2↑‎ ‎【解析】CH3COOH化学式中后面的H,相当于酸中的氢离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CH3COO)2Mg+H2↑‎ ‎23.(1)①酒精灯、②水槽;‎ ‎(2)BD或CD;CaCO3+2HCl=CaCl2+CO2↑+H2O,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火焰熄灭(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4)因为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所以不能用A装置,又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所以不能用B装置。‎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BD、CD。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火焰熄灭;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实验室制取氯气不可以采用装置A或B,理由是因为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所以不能用A装置,又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所以不能用B装置。‎ 考点:气体的制取 ‎24. A NaHCO3 Na2CO3 NaCl 稀盐酸; 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H2O+CO2↑ BaCl2溶液; 红 倾倒药品时,标签应向手心 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64%‎ ‎【解析】【交流研讨】(1)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酸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或者氢氧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2)【得出结论】根据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可判断常温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8% <10%,因此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3)【猜想与实验】除碳酸氢钠外,该溶液可能为氯化钠、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设计并实验】(4)由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溶液pH都大于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11,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2)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推断鉴别两物质时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观察有气泡可说明该物质为碳酸钠,把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质疑】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因此想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得先把碳酸钠除去,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或钡离子能结合成沉淀,因此可先用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其它可溶性的钙盐或钡盐溶液(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通过生成白色沉淀,验证并除去碳酸钠,再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反 思】倾倒液体时,应将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8)①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可知,将氢氧化钠完全反应需要稀盐酸的质量为80g,当稀盐酸加到20g时,部分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部分氢氧化钠剩余,碳酸钠还没有参与反应,此时样品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②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80g×7.3%,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x ‎80g×7.3%‎ ‎40/x=36.5/‎80g×7.3% ‎ x=‎6.4g ‎ 样品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6.4g÷10g×100%=64% ‎ ‎25. BDE 13.3%‎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实验室“操作1”是过滤,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选BDE。‎ ‎(2) 解∶设反应所得氢氧化钠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质量为y Na2CO3+Ca(OH)2=2NaOH+CaCO3↓‎ ‎106 80 100‎ ‎53g‎ x y ‎ = ,x=‎40g。= ,y=‎10g。‎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3.3%。‎ 点睛∶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26. 红 H、O CO 不成立 干燥气体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在D装置末端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A B D ‎【解析】【实验探究】(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3)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①猜想1: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2:该气体是一氧化碳;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二氧化碳,则猜想1不成立;若猜想2成立,则: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一氧化碳,④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CO2 = CaCO3↓ + H2O;【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没有为其处理装置,会导致污染空气,处理方法是在D装置末端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拓展延伸】蚁酸呈酸性,当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可减轻痛痒。苏打水、肥皂水、氨水都呈碱性,都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消除症状。‎ ‎27. 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天平平衡 有大量气泡产生 天平不平衡 小刘 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解析】甲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是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该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乙实验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该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天平不平衡;(3)小刘的实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而小李的实验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跑掉了,没有称量上,实验天平不平衡了,但他们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小刘的结论是正确的;(4)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