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一、单选题
1.【 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升温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答案】B
2.【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17届中考5月模拟考试】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C
【解析】由图看出,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说明烧杯②中溶解的固体少,则烧杯②中加入的是硝酸钾。A.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错误;B.烧杯①的溶液可能恰好是饱和溶液,错误;C.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两种物质溶解的质量相等,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t1℃时,烧杯①中的物质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能溶解的氯化钾增多,而t2时,氯化钾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故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的固体物质全部溶解,错误。故选C。
3.【 2018届北京市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测试】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增加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年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预录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已知t℃时,盐M(不含结晶水,式量═126)的溶解度为Sg.在一定量的M的水溶液中加入ag M后,恰好为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M•7H2O代替M,欲使原溶液在t℃时恰好饱和,则需加入M•7H2O的质量(g)为( )
A.2a B.(2+)a C. D.(2+)a
【答案】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设a克M溶解在m克水中达到饱和 = m= ,设需要加入M.7H2O的质量是x 其中含M:x× = , 故含水 克;=,将m= 代入得x= 克, 故选C;
5.【 2018届北京市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测试】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将4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
C.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6.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分别将50 g的M、N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 ℃时,N固体不能完全溶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t2 ℃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M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N
D.分别将上述t2 ℃时 M、N的溶液降温到t1 ℃,得到M、N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t2 ℃时,N溶解度小于50g,N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故A正确;B、t2 ℃时,M溶解度是50g,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3%,故B错误;C、M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N,故C正确;D、分别将上述t2 ℃时 M、N的溶液降温到t1 ℃,t1 ℃时M、N溶解度相等,得到M、N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
B.t2 ℃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
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将t1 ℃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8.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不变时,t1℃ 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B.溶剂不变时,分别将t1℃ 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
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9.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100克溶剂下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量。故测定溶解度时溶液是饱和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的时候溶质质量分数的大致表示,与溶解度关系不大。故选C。
10.【 山西省太原市百校2018届九年级(3月)联考理科综合】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加入KNO3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30℃时30gNaCl与100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C
【解析】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加入KNO3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 30g,即在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质量大于30g, 30℃时30gNaCl与100g水充分混合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KN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在降温时大量析出晶体,而NaCl基本不析出晶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正确。故选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形成溶液,则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B.20 ℃时20 g某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C.20 g某物质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D.20 ℃时100 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20 g某物质,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答案】D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 ℃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 g
B.t2 ℃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从a和c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答案】B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g,故A正确;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3.3%,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从a和c的混和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会析出晶体,所以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故D正确.故选:B.
13.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碳酸钠难溶于水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答案】B
【解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有碳酸钠晶体析出。故选B。
14.【 重庆市万州沙河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理综】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B
15.【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某温度时,将20g KNO3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C.升高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案】B
【解析】A、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是:m(溶质):m(溶剂)=20:100,错误;B、据KNO3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降温后,溶解度减小,故有固体析出,正确;C、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升温后,KN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溶解度增大,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没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错误。故选B。
16.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 )
A.加入水的多少 B.加入溶质的多少
C.是否进行震荡和搅拌 D.温度的变化
【答案】D
17.【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2017届初四中考(五四学制)模拟试题(三)理综】如图abc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50g水中溶解20gA就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C.t1℃时,等质量的A、B、C三中物质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含溶剂量最少
D.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到t1℃时,析出的溶质质量A大于B
【答案】B
【解析】A、对于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AB,他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的A物质,所以,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的A,故达到了饱和状态,正确;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BA,故等质量的A、B、C三中物质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含溶剂量最少,错误;D、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到t1℃时,析出的溶质质量A大于B,当两种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确定,错误。故选B。
18.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将20℃的饱和溶液X降温到10℃,溶液X仍然是饱和溶液
B.a点表示30℃时,X的溶解度为60g
C.b点表示20℃时X、Y的溶解度相等
D.同质量的X、Y饱和溶液从30℃降到10℃时,析出的Y大于X
【答案】D
19.【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加水前,由于还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加水后,没有不溶解的固体,所以无法确定是否饱和,可能不饱和或者恰好饱和。故选B。
20.【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人们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汽水中的CO2进入人体后( )
A.发生了分解 B.与胃液反应生成了气体
C.温度升高,CO2溶解度减小 D.压强增大,CO2溶解度减小
【答案】C
【解析】人们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汽水中的CO2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CO2的溶解度减小,故选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填空题
21.【 天津市北辰区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水和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水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天然水多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4)右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
若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忽略水的挥发)。
【答案】 属于 煮沸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 BC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