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专题--财政与税收(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高考政治专题--财政与税收(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 ‎ ‎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整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中的“组织”改为“筹集”。‎ ‎2、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08 财政与税收(记忆手册)‎ ‎8.1国家财政(框题)‎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 2、财政收入 ‎①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 ‎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 ‎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二、财政巨大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①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②民生问题:缩小收入差距、免费义务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抗震救灾、帮护困难 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①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 ②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 ③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 ②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 ‎ ‎ ③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8.2征税和纳税(框题)‎ 一、税收及其种类 ‎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必须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地无偿征税。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 ‎ 3、税收的种类 ‎①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二、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3、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4、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②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题大揭秘:财政与税收的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复习的时候要多花一些时间,特别是对一些综合知识的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 ‎1(2018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14)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2(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知识。设问的关键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①结构性减税目的是减轻企业的负担;③限制三公经费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让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两项都不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它们可以间接的改善民生。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 ‎ 说明:本部分根据课本知识内容, 结合近三年高考、近两年模拟试题,精心地按考点分类整理成一个个考点金卷。也就是一个专题,集中历年高考试题模拟题原创题测试。这样对广大师生的备考会有所帮助!‎ ‎ ‎ ‎2018年高考试题 ‎1(2018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图9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资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1)近5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属于分析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二”,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其次要明确分析的内容为“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然后结合材料辩证分析二者的关系即可。根据材料,从短期来看,为企业降税减负,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但从长期看,通过为企业降税减负,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所得,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最终使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点睛】图表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37)‎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税改法案。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此次特朗普总统推动税收改革只包括联邦税,不涉及州及地方税。特朗普宣称,减税主要是针对中产阶级,像他这样的富人并不会从中受益。但是,据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测算,该税改方案的减税计划中50%的减税利益,都会流向美国社会1%的巨富阶层家庭。‎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税制体现了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哪些特点?‎ ‎(2)从国体的角度对特朗普税收改革进行评析。‎ ‎【答案】(1)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体现了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不能干涉州及地方税收,体现了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2)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特朗普的税收改革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1)设问要求分析美国税制体现了美国国家机构形式的哪些特点。考生分析时要结合材料,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体现联邦政府与州分享政治权利。特朗普总统推动税收改革只包括联邦税,不涉及州及地方税,体现联邦与州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2)题目要求从国体角度对特朗普税收改革进行评析。考生分析时要立足国体角度,国体即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美国总统特朗普税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35)‎ 材料一 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8万元),年销售量10万件。现对该企业销售产品实行免税措施,免税后单价为9.2万元,年销售量为13万件。‎ 材料二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为主动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全球工业大国都在全力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构筑全球新战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税负过重等老问题依然突出,弱化了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减税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销售单件产品后买卖双方从免税中分别获得的收益,并据此指出其收益变化情况。(4分)‎ ‎(2)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8分)‎ ‎【答案】(1)买方收益:9.8-9.2=0.6万元;卖方收益:1.8-0.6=1.2万元。减税使买卖双方收益均增加;卖方增加的收益大于买方增加的收益,企业获益更大。‎ ‎(2)增加了企业利润,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居民实际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以带动智能制造业健康成长。发挥了税收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资本向智能制造业转移。能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考生可从减税增加了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减税有利于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智能制造业成长;减税发挥了税收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资本向智能制造业转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展开说明。‎ ‎【名师点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原有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削弱。种种挑战和压力之下,我国必须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必须着力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高考上海卷20)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 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 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 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A是税率的变化,税率不是征税对象,A不选;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征税对象由营业额变成了增值额,征税对象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C是征税范围的调整,D是征税方式的变化,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 ‎【考点定位】税收及其种类 ‎【名师点睛】本题需要明确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的区别:‎ 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解决“对什么征税”这个问题。征税范围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的具体内容或范围,即课税征收的界限。凡是列入征税范围的,都应征税,不列入征税范围的不征税。‎ ‎2.(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41)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材料一 ‎ ‎ 材料二 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H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 ‎【答案】‎ ‎(1)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是图表类问答题。做此类题,需要对数字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还要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的联系。从41题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而纵向比较41题表中文字即可看出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注中告诉我们“贫困发生率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此看来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扶贫任务艰巨。‎ ‎(2)本题因为已经给出了知识点限制——财政的作用,考生只需要用财政的三个作用分析材料即可。材料中的关键词也十分明显,比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二个作用;‎ ‎ ‎ ‎1.(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的扣除。这一改革 ‎①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主体 ‎②完善了再分配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③实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 ‎④减轻了居民税收负担,有利于持续扩大内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文综 ‎ 政治试题(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减税,下列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影响的传导中,正确的是 ‎①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②推进资源税改革→降低资源开采和使用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总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④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导致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起征点,①项传导错误;推进资源税改革,会提高资源开采和使用成本,从而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②项传导不正确;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③项传导正确;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项传导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2政治试题)‎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l万亿元。这体现了财政 ‎①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②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 4.(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这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①属于国家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会减少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支出,体现税收公平 ‎④将减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的负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额,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这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减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的负担,是国家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①④适合题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会减少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支出,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 ‎ ‎5.(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4 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增强中央财政的再分配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产生了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分别主要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管。‎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国税机构、地税机构分设并立带来的纳税人“遵从成本”较高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个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需要到国税局,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又要到地税局;要重复报送涉税资料;还要重复接受税务检查,损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影响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税务机关进行了“放管服”改革。使“遵从成本”有所下降,但是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当前,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推进,营业税这一主要以地税机构为征管主体的大税种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地税机构征管任务大为减少,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并立带来的“遵从成本”较高问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放管服”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营改增”改革大大减轻地税征管任务,为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创造了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解决过去纳税人“遵从成本”较高问题,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业创新;助力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决胜全面小康。‎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第一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考查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可以从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并立带来的“遵从成本”较高问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放管服”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营改增”改革大大减轻地税征管任务,为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问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财政的作用、市场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回答,解题的步骤是原理+意义。‎ ‎ ‎ ‎1(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15)2018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8994.5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3826.6亿元,增长10.9%。一些项目增幅较大,比如,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预算增长15.8%,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增长56.7%,主要是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这里体现了财政 ‎①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能够调整收入和分配的关系 ④能够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答案】A ‎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的知识点,财政用于解决贫困问题,体现的是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意味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A符合题意;材料中并不涉及到收入和分配的关系,也没有涉及到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②③和题意无关。‎ ‎2(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11)李克强总理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兜牢民生底线就需要 ‎①调整生产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②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③发挥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 ‎④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3(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Ⅰ卷】15)Z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自2018年起,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省以上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该《办法》的实施 ‎①意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 ‎②充分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 ‎③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有利于突出脱贫成效,稳定政府财政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 ‎ ‎ ‎ ‎ ‎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