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试卷(带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历史上册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试卷(带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一、选择题 ‎1.“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关于这场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遵义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 中央红军自始至终都由毛泽东指挥                      D. 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2.“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 工农武装割据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南昌起义             D. 中共“七大”的召开 ‎3.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 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 C. 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D.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 ‎4.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毛泽东作了这样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 16‎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6.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文物见证历史,下列建筑文物中见证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 A.       B.       C.       D. ‎ ‎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    ) ‎ A.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中国共产党进行战略转移的开始 ‎9.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遵义会议                           D. 中国七大 ‎10.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握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观点的史实是(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 ④解放战争的胜利 ‎ 16‎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    ) ‎ A. 平型关大捷                          B. 辽沈战役                          C. 北伐战争                          D. 渡江战役 ‎12.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中共“一大”‎ ‎13.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此门。”孙中山看后非常高兴,称赞说:“好,军人应当如此。”对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这所学校是黄埔军校                                           B. 这所学校创建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 C. 这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 这所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结束了“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 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D.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5.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 ‎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 16‎ C. 必须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D.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6.在“南昌起义”、“重庆谈判”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17.某校准备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适合的路线(    )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瑞金—遵义—会宁 C. 上海—瑞金—遵义—吴起镇                                D. 井冈山—瑞金—遵义—会宁 ‎18.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指的是(    ) ‎ A.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争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 ‎19.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在哪?与什么事件有关?(    ) ‎ A. 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      B. 上海  中共一大召开      C. 广州  黄埔军校建立      D. 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 ‎20.某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 A.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 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 四渡赤水河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21.下列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是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③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 16‎ ‎④某影片中出现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的镜头,这是再现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⑤第一次合作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⑤‎ ‎22.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的诗句,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下图所示地点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23.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出自于(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八七会议 ‎24.某纪念馆的二、三层分为“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的手写金匾,上面书写的内容应该是(    ) ‎ A. 五四运动纪念馆           B.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C. 北伐战争纪念馆           D. 百团大战纪念馆 二、材料分析题 ‎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 16‎ ‎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 ‎(4)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 ‎26.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 16‎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27.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青年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国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 ‎(1)根据材料一,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________。 ‎ ‎(2)1936年为了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 ‎(3)请写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各一著名战例。 ‎ ‎(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是时机还不成熟,便玩弄和谈阴谋,这一和平谈判指的是________,国共双方签订了________。但是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内战。 ‎ ‎(5)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 1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权,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A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B项不符合题意;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红军长征的主要历史事件,长征的起止时间,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重点掌握遵义会议(时间、内容和意义)。‎ ‎2.【答案】A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进驻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到1930年已建立大大小小几十块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打下了坚实的革命基础,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要掌握题干信息中另外四个关键词所对应的事件。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C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向湘西出发,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后来在毛泽东建议下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渡过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翻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长征的起止时间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长征的历史意义。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故排除①;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因此②③④正确。 ‎ 16‎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长征的起止时间、过程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工农革命”“秋收时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信息的关键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6.【答案】D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①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题意;  ③北伐战争,符合题意;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关键词“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解题的关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7.【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A ‎ ‎【解析】【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B是南昌起义的意义。CD是长征的意义。 故答案为A。 ‎ 16‎ ‎【点评】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逐项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学生要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9.【答案】C ‎ ‎【解析】【分析】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识记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与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10.【答案】B ‎ ‎【解析】【分析】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统治、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是能够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观点的史实。 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重要成果是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5年,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和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C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因此,题干中的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北伐战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国民革命的重大事件--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A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历史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对遵义会议的内容影响准确分析,其次也要了解到中共其他各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适中。‎ 16‎ ‎13.【答案】B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为了培养国民革命需要的新式军队和士兵,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建立了黄埔军校,“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此门。”是黄埔军校的门口的对联,这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ACD说法都是正确的,B说法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和作用。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要求应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因此,C项不是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5.【答案】C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了敌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党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要掌握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过程。本题难度适中。‎ ‎16.【答案】C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5年,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7.【答案】A ‎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离开瑞金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随后,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进入甘肃;‎ 16‎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甘肃,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A符合题意;由以上分析,没有涉及到上海、井冈山,BC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8.【答案】D ‎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9.【答案】D ‎ ‎【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项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和“军旗升起的地方”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上海  中共一大召开和“军旗升起的地方”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广州  黄埔军校建立和“军旗升起的地方”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和“军旗升起的地方”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识记能力。‎ ‎20.【答案】C ‎ ‎【解析】【分析】红军长征知识点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红军长征”、“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弃湘西,取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35年10月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注意区分红军长征中的两次会师,不要混淆。本题难度适中。‎ ‎21.【答案】C ‎ ‎【解析】【分析】从选项中看出这五个表述中,有两到三个选项是错误的。①的表述是错误的,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故首先排除A。③‎ 16‎ 表述也是错的,因为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并不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因为国民党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只会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不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③是错误的。故B、D均是错误的。应选C。⑤也是错误的。因为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完全”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准确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有关事件。‎ ‎22.【答案】B ‎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图1是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成为红军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一战。“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就是飞夺泸定桥。 故答案为B。 【点评】学生要掌握红军长征的时间、过程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23.【答案】D ‎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八七会议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24.【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南昌起义的时间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25.【答案】(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上海;1921年。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等。 ‎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1919‎ 16‎ 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发动五四运动,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⑵依据图二的标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会议期间,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 ⑶依据课本所学,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⑷依据课本所学,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在长征途二万五千里,途中遇到了重重艰难险阻,逃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称为长征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的关键需熟悉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召开、井冈山道路和红军长征的过程,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井冈山道路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6.【答案】(1)学校:黄埔军校。 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主要原因: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一的“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可知是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⑵分析材料二的“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 16‎ ‎,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可以概括出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导致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⑶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分析材料三的“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的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的重要事件。本题难度适中。‎ ‎27.【答案】(1)北伐 (2)西安事变。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北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26年,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北伐。 ⑵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也有著名的战役,如,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⑷依据所学知识抗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6‎ ‎。因此,题干中空白处依次填写: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⑸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党和共产党历史上的分裂与合作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要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1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